✔ 最佳答案
孫堅、孫策、孫權父子兄弟三人經過兩代努力建立起東吳政權,到了降晉時有兵士二十三萬,反觀蜀漢降魏時兵士僅十萬二千,東吳比蜀漢兵力多了一倍,實力僅次於曹魏而強於蜀漢。東吳有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與野心???
孫吳的崛起最主要還是得益於當時天下的形勢,東漢末年經黃巾之亂後,朝廷早已無法控制各地勢力。像孫堅之類軍閥,都是依靠平定黃巾之亂時的傑出表現,而後又在討伐董卓的過程中,孫家贏得了很高的威望。雖說人望之類不過是些很無形的東西,但在那個看重門第的時代,這無疑至關重要。這也是為什麼之後孫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橫掃江東,一方面自然是孫策的驍勇,另一面歸結於孫堅當年留下的人望。而在孫策之後, 孫權也極力拉攏江東士族以此來鞏固政權。
孫策的一生攻會稽,平吳會,下丹陽,定豫章,破廬陵...所向披靡,無疑是東吳最為鋒利的一把寶劍,在軍中的威望更不是孫權能比擬的。所以在孫策死後,也意味著東吳政權從此有可能進入到由攻轉守之階段。正如孫策曾對孫權所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 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其後即位的孫權雖有平定山越,擊敗黃祖 ,奪取荊州等表現...但即便如此,也難復孫策當年犀利的進攻之勢。赤壁之戰後,東吳面臨的威脅驟減。 而在奪得了荊州後,孫權更無當年的雄心了。
諸葛亮曾用「限江自保」四字,來概括孫吳對魏的政策(見《蜀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曹魏意欲一統天下,蜀漢一直強力支撐,打著匡扶漢室正統招牌,兩國都常年有大規模的對外征戰,對國力經濟消耗很大。而只有東吳沒有統一天下的國家戰略,建安五年(公元201年), 孫策遇刺,臨終囑咐孫權:“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保有江東”遂成為孫吳集團之立國基礎。東吳又坐擁長江天險,歷代實行“限江自保”的國策,將其主要兵力佈置在長江沿線各險要之地。但是,在諸葛亮看來,孫權還是有野心的,之所以“限江自保”,原因是他們沒有這個能力。
相對於蜀魏兩國來說,吳國並不喜歡主動採取進攻,如赤壁和彝陵這兩場大戰也都非孫權主動挑起的。唯有襲取荊州那次,那也是因為荊州地處長江上游,直接威脅到江東安全,不得不戰的緣故。 孫權很少採取過北伐的戰略,這是為什麼呢?
北伐的阻礙應該說有很多,原因之一是東吳的軍力以水軍為主,水軍據守長江,深得地利,這也是曹操每次以強大的軍力攻擊東吳卻不能取勝的原因。 然而水軍在陸戰方面遠遜曹操的陸軍和騎兵, 就連拿下小小南郡,也是花1年多的時間,這也是東吳每次以軍力優勢兵力攻擊和淝而不能夠成功的原因。
孫權北伐有兩條線路,然而樊城有曹仁,合淝有張遼,且曹操大軍隨時可以增援,孫權兩次大軍進逼合淝,第一次張遼識破計謀,斬了勇將太史慈。 第二次張遼發動奇襲,大敗吳軍,,甚至孫權還差點被活捉。所以綜合各方原因來看,吳國想在平原上與曹魏決戰難度頗大。而要向北進攻,就必須攻占合肥,而合肥又恰恰是東吳揮之不去的惡夢。 所以 晚期的東吳便不再尋求主動出擊了,而將重心立足於防禦上。
其二,東吳政權的建立是由孫家和江東士族共同組成的,即便孫權有心問鼎中原,但是這些世家大族卻無意為孫權盡力。原因在於江東大族反對把他們的人力、物力消耗在北取中原的戰場上。對於以大地主為主體的士族而言,其核心利益自然是土地的所有權。要兼併土地,必須就近兼併。江東的士族不可能到河南去開設一個莊園。所以說,即使東吳政府佔據了洛陽這一帶,也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多少實實在在的利益。相對於政府的控制範圍的大小,士族更在乎的是自己在政府體系內的地位。只要他們在政府中身居高位,他們就能夠通過政治權力來保證自己的經濟利益。
此外,所擁有的勞動力也是士族們的核心利益之一。對外侵略既可能損失勞動力(打仗肯定要死人),雙方如果展開決戰,那麼無論勝敗,傷亡必定會很大,這也是這些士族在赤壁之戰前多是站在主和派的原因。
所以,無論孫權有沒有問鼎中原的野心,由於東吳的軍隊主要由世家大族的私人部隊組成,所以其對外政策就只能是“限江自保”。自從孫權從關羽手裡拿下了半個荊州以後,吳國的地盤就再也沒對外擴張過。不但如此,此後與曹魏的戰爭,要麼規模不大,要麼半途而廢,雙方主力從來沒有進行過決戰,這也注定了孫吳只能偏安江東的命運。
東吳在魯肅在世時所主張的是”聯蜀抗魏”,雖然在魯肅病故,東吳很快將聯蜀抗曹方針改變為聯魏謀取荊州,終於把荊州奪了回來。但之後蜀吳還是重新修復關係 ,因為以當時魏國的勢力不單是吳國或是蜀國一個國家所能面對的,所以即使吳國有能力滅蜀,那下一步吳國也勢必被魏國所滅,這是站在戰略立場所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