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時代既生活。20點

2014-04-19 9:47 pm
兩漢時代既生活系咩?

衣,食,住,行

回答 (3)

2014-04-20 6:58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2/22g/22g01/22g0101.htm
西漢的農工商經濟
漢初至文、景的六十多年內,社會經濟逐漸由凋敝走向恢復和發展,到武帝時,便出現了一種繁榮的景象,史載當時糧食儲存曾多至「腐敗不可食」的充裕情況。農業技術方面,西漢初年,鐵製農具已推廣到中原以外的很多地區;武帝時冶鐵鑄造業發達,鐵製農具的傳播更為迅速。馬耕和牛耕,在中原地區已很普遍。武帝以後,隨著大規模徙民邊陲,進行屯田,牛耕技術傳到西北。與犁耕技術的傳播同時,播種用的耬也開始應用,西漢晚期,耬已傳到遼陽一帶。武帝末年,趙過推行代田法,以深耕輪植的方式,增加農作物的生產。
西漢時期,水利事業也很發達。武帝時,關中開鑿了許多渠道,形成一個水利灌溉網。漕渠自長安引渭水東通黃河,便利了漕運,還能溉地萬餘頃。涇水與洛水之間,修建了白渠,與原有的鄭國渠平行,溉田四千五百頃。至於鑿井灌溉,北方到處都有,甚至居延邊地,也鑿井開渠,進行屯墾。
在西漢的手工業中,冶鐵業佔有重要地位。西漢冶鐵的技術、鐵器的種類、數量和質量,都比戰國時有了重大的進步。絲綢業是西漢的重要手工業之一。西漢的精美織物通過饋贈、互市或販賣,大批輸往邊陲各地,遠至中亞各國和大秦(羅馬帝國)。此外,煮鹽(包括海鹽、池鹽、井鹽等)、製陶、造船、造車、釀造等業,在西漢時都有發展,生產規模和技術都超過前代。
隨著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商業也繁榮起來了。據《史記》記載,西漢時期全國已形成了若干經濟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大的都會。關中區域膏壤沃野千里,最為富饒,其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首都長安戶八萬餘,人口二十四萬六千,是關中的貿易中心,也是全國最繁華最富庶的城市。中市洛陽、北市邯鄲、東市臨淄、南市宛、西市成都(合稱「五市」)以及嶺南的番禺等,是全國主要的都會,商業活動異常活躍。
西漢中期以後,對外貿易更加發達。自河西走廊經塔里木盆地南北邊緣通向中亞、西亞以及更遠地區的道路,已經暢通。沿著這條「絲綢之路」,輸入各種毛織物和其他奢侈品,運出大宗絲織物。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是番禺(今廣州),經常有中外商人以玻璃、琥珀、瑪瑙等物進行貿易。
西漢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時代。其國力的強大,與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可見要富國、要強兵、要人民生活富足,就必須積極發展經濟。故此,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正是國家的當務之急。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2/24/24z/24z03/24z0301.htm
東漢
光武中興
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削平群雄,統一中國,為穩定、鞏固王朝統治,首先致力於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對功臣厚予爵祿而禁止其干政;對諸侯王和外戚也予多方限制;行政體制,則仍置三公,事歸台閣;減省地方官吏。其次,安定民生,恢復經濟,主要措施有重行西漢初年三十稅一舊制;遣散軍隊還鄉務農;九次下詔釋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興修水利等等。其三,比較適當地處理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他本人也勤政節儉,遺詔薄葬。因此,在他統治期間,經濟有明顯的恢復,政治也相對穩定,史稱「光武中興」。
2014-04-19 11:23 pm
兩漢時代既生活系咩?
衣蔽體,食堪飽,住自蓋,行安步


收錄日期: 2021-04-17 23:55: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419000051KK000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