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漸悟)與慧能(頓悟)

2014-04-20 1:13 am
我想了解這兩句的意義,可以的話請簡短更好

神秀(漸悟):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頓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更新1:

我有想了神秀跟慧能所表達的道理,可是感覺上還不夠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每個人的本性原本都是清淨的,因為受到外務的影響而容易改變, 應該要時常反省提點,不要使本性改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達到一個心境澄明的境界後,每樣事物就不在是事物, 無物無我,就沾染不到心了。

回答 (21)

2014-04-20 9:10 am
✔ 最佳答案
神秀(漸悟):【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指的是覺悟和智慧
明鏡指的是清淨心能觀照
因此意思是
身體是智慧之樹,心如同鏡子的座台,我們要隨時擦拭乾淨不要讓它有灰塵

慧能(頓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智慧心本清淨,人人俱足,即是清淨如何還有樹和座台,即是本俱足如何還有一顆樹和座台來依附,本來就什麼都没有,哪還有什麼灰塵來擦拭


神秀了解的佛法偏向知識,他看了很多的經書,表面上知道智慧是什麼,但無法真悟智慧是什麼,以為智慧是他研究經書了解的,依附在我們的心,需要時時注意才不致受到污染,孰不知智慧是本心本性,本來清淨不染,如何還需擦拭,明白的說神秀只有開識没有開智,而慧能則是真正開智,了悟智慧來自於本心本性,根本什麼都没有,還哪來的灰塵
直白的說慧能修佛直攻心要,神秀修佛則是走彎路,直路短彎路長,因此一個頓悟一個漸悟








2014-04-22 22:42:04 補充:
"心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本來無一物,這道理太過空無!"
本來無一物是正確的
是你了解的方向錯了
心,法,宇宙,眾生是一
心=法=宇宙=眾生
這四者合一時如何感覺有一物


版主佛法不是用講的用想的就會通了
那麼簡單佛學系教授早成佛了
修佛最重要的關鍵在念佛持咒誦經
最後方能做到心法宇宙眾生四者合一
所以所有的問題都没有必要一直想
否則只是無明只是執著
將重心放在念佛持咒誦經的功課上
時間到了自然會通的

2014-04-23 01:08:09 補充:
念佛持咒誦經能開智能消業
智慧没開就一直思考自己智慧無法理解的問題
就會成了法執
如同國小一年級老思考著小三小四小五小六的東西
國中就一直思考著高中的東西
這無疑是自尋煩惱
時候到了不就能懂
一切應隨緣何必急呢
為了未來打基礎是最重要的
法執是執著
執著和業障一樣都是障礙
修佛自己設障礙
並不是聰明的作法
2014-11-05 11:29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az331.pixnet.net/blog
2014-05-03 7:04 pm
參考下面的網址看看

http://phi008780430.pixnet.net/blog
2014-04-26 6:51 am
下面的網址應該對你有幫助

http://phi008780426.pixnet.net/blog
2014-04-24 1:16 am
頓悟..向(本)紮根...

漸悟..尋..(根)..過程...
2014-04-23 5:00 pm
頓悟非大乘法門

阿羅漢最快三世
辟支佛最快四世
佛最快三大阿僧祈

所以只有二乘人能頓悟
佛菩薩是頓不起來的
2014-04-23 6:43 am
慧解脫者看什麼都覺得虛假
惠解脫者看什麼都覺得真實

會解脫者看什麼都是真假不須................
2014-04-23 3:56 am
此題同前題"飲水"
若說頓悟,史載數例,若論漸悟,得道者寡。
2014-04-22 5:39 pm
啊你馬幫幫忙

是漸修 頓悟

神秀的漸修道理對但 未知本心,門檻本過
慧能 己知本心,但是道理不對,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 不見自性。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譬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 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校:言 宮作曰)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 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 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




2014-04-22 09:48:33 補充:
心非是無
心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本來無一物,這道理太過空無!

2014-04-22 14:49:25 補充: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

這心境已是執於 "有"
有我執我相..
>>>>>>>

這是過程,是基本,不能因經典說不執我相而不修

六祖沒修就能悟
不代表他過去世沒修行過!
重點不在於這兩句的解釋
重點在於會體悟出這兩句的心境..

神秀(漸悟)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

這心境已是執於 "有"
有我執我相..

不管你修的功德再多再大..
都是起與五蘊六塵而出..

只要起於五蘊六塵..
本質即為私欲..
(這裡可能很難懂.也很難相信)

舉例來說..
發起 "眾生不度盡.誓不成佛" 這樣的願力(這應該是最大的功德了吧!!)..
但如果有我執時.
這願力的本源會有: "成就自己" 的私欲

2014-04-22 01:19:11 補充:
這裡不是說這樣的願力不好..
而是這樣境界就與六祖慧能不一樣..

這也是基督教所說的原罪..
在機緣成熟時會形成艱巨的考驗(有的人會說成是磨考)..
修行人在此容易退墮..


慧能(頓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已無我執..

有差嗎?

套句金剛經的話(金剛經中段之後.幾乎都在做這樣的比喻..):
菩薩的福德大如虛空.不可思量!!

不相信的人不妨去看看普賢行願品..
細細思量..

2014-04-22 22:15:34 補充:
對我被一般眾生來說
神秀大師的漸悟
較容易信受吧!!

所以能如實依法奉行者
都令人羨慕讚嘆

末學沒有說神秀大師的漸悟不好

指是說二者是根本本質上的差異

有為法
無為法
2014-04-22 12:42 am
漸悟 / 仁者樂山

頓悟 / 智者樂水

佛學與學佛次第不同
逾說逾不明
無等別的思慮來享受ㄧ剎那的清明
論語或許是基礎
2014-04-21 10:47 am
佛法只有顿悟一法,若说渐悟就不是佛法。
惠能的偈是在谈【空】、【无相】、【法性、佛性】、【本来面目】。
佛法是无相法,是在修六根(即佛性)。
有为法不是佛法,是在修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煮沙不能成饭,永远成不了佛。
《楞严经》:【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欢迎上网搜寻:奇哉!中国人,不懂中国字!
希望对你有帮助。兹节录一些供你参考:

〖己 • 顿悟〗:但很多人喜欢渐悟,认为可以一辈子、一辈子慢慢的进步。且让我们回头看前面《金光明最胜王经》提及的:【当知此身如空聚,六贼依止不相知,
六尘诸贼别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说明业障六尘是累世俱增的,这没有得法没开悟的叫顺流,就像水往下流一样地离源头越来越远,也就是说离造化、开悟的源头越来越远。所以,可以说渐悟很难,或许会变成渐不悟、渐无明呢!上面提及,开悟是开佛性的悟,跟头脑、意念无关,这也是很多人的迷思、迷失。事实上,佛法让人开悟其实只有顿悟一法,释迦牟尼佛也只传顿悟法门,请看:1.《华严经》︰【八万四千诸法门,诸佛以此度众生】是说虽有八万四千法门,但诸佛仅以『此』《华严经》的广大寂静喜乐无碍法门来度众生,其实也是金刚法门啦,金刚法门就是顿悟的无相法。2.《楞严经》︰【顿悟禅那修进圣位】、【理则顿悟】3.《圆觉经》:【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圆觉经》也是在谈内在音、内在光,同样是金刚法门。4.《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顿渐品第八、定慧品第四》:【法即无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5《达摩破相论第8问、第14问》也提到︰【悟在须臾,何烦皓首?】、【吾今来此土,唯传顿教大乘】
2014-04-21 3:28 am
如是我知:

「漸」悟詩偈,重在「自淨其意」;「頓」悟詩偈,重在「無意可淨」。「自淨其意」者是解脫道;「無意可淨」是菩薩道。兩者層次不同,境界不同,所悟不同,但是不相妨礙,反而互補互助。譬如高中與大學所教授的知識,決定是互補互助,相互發明與支援,不相違背的。

舉例來說,神秀迷失在遊戲中,認真的想要把假鈔全贏過來;而六祖就像事先知情一樣,知道是一場遊戲而已,即使全贏了,最後假鈔也不會變成真的。所以神秀必然緊張又認真的全力以赴,想要完成任務;而六祖則是輕鬆又自在的旁觀,就像看戲一般。這種情形,實在是每個人的因緣條件不同所造成,三世諸佛也無可奈何啊!

2014-04-21 1:47 am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於生滅相中論浮塵。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於自性中論無二相,二相即是動靜二相,動為世界相,靜為虛空相。

二相是由汝妄相故有空性而來的,真性有為空即動為世界相,靜為虛空相。

是故一切萬法皆不離自性,猶如法身能攝萬法而萬法卻不能攝法身。

萬法無性是在相上說的,所謂的萬法不離自性指的是不離心源。

離體說法即是相說。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4-20 6:58 pm
法無頓漸.法即一種.只是見法有遲急.

只因人有利純.但純人漸修.利人頓悟.各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即無差別.才方便立頓漸假名說.

管見
2014-04-20 7:51 am
畫一幅油畫有許多種方法....

其中一種是古典寫實主義....打底稿之後上底色.灰階.罩染.提白.上色...然後反覆罩染.提白.上色...以完成一幅細緻的畫風.......這個像是漸悟...

另有一種是直接畫法...直接將各色厚重顏料塗在畫布上適當位置.然後交疊融合...以完成一幅較粗曠的畫風......這個像是頓悟...

畫時,有時會感覺走進到畫中,特殊的空間融入感...

我有個同學說.經常走不出來.睡著時都還會感覺在那空間裏...

我想.這個有點像是禪定的狀態...

以上.....(心得分享)
2014-04-20 6:57 am
green 您安:
有所分別時,就生見對待,因生現對待,所以 - - 捨捨離離。歸自靜。
無所分別時,就無所對待,既然無對待,也就 - - 無得無捨。自歸淨。
是見相心俱分別。無相見無分別心。是心著塵,不是塵染心。
已經盡量短了。
2014-04-20 6:53 am
對啦~

一個用刷卡~一個用現金的啦~

麥騙ㄚ啦~~

誰不知道刷卡跟現金使用上的不同~

還分期免利息壘~~
2014-04-20 6:44 am
神秀(漸悟):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不了我無自性 法無自性 不知如來說自性作用時時以假當真 以為法從外來 所以勤修不著法

慧能(頓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了我無自性 法無自性 已知如來說自性作用本就無法可得 法又不從外來 何需勤修搞的灰頭土臉
2014-04-20 1:45 am
漸悟者,靠『有修』除塵

頓悟者,知『無修』沒塵《還沒有累積到可以叫塵》
2014-04-20 1:39 am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預防勝於治療.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事不關己己不勞心.


收錄日期: 2021-04-17 23:56: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419000010KK0618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