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 台灣總督府如何推動觀光旅遊?

2014-04-16 2:47 am
日治時期 台灣總督府如何推動觀光旅遊?

回答 (2)

2014-04-16 11:55 pm
✔ 最佳答案
日治時期因臺灣總督府推動觀光事業,加上交通日趨便利,刺激了觀光旅遊活動的發展。日人治台初期,曾將台灣描述為「生蕃與瘧疾之島」,而唯有當社會秩序漸趨穩固,台人抗日從武裝抗爭轉為議會路線,加上制度性的旅遊機構逐漸建立後,觀光事業才漸趨成形。

1896年台灣總督府命命「大阪商船」及「近海郵輪」兩家公司開辦定期日台航路,成為台日交通最早的橋樑。當時航線多從日本本島出發,經由沖繩中繼,再從基隆登陸,從關西神戶到基隆耗時9天。至1920年代,每隔2天或3天便有定期航班往來台日。

1908年是台灣觀光的關鍵時刻,這年從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大幅提升全島西岸的交通便捷度,並將台灣旅遊文化帶入新紀元。當時總督府鐵道部在各地皆有特約觀光旅館,其中以位於台北車站對面、現址為大亞百貨的「台灣鐵道大飯店」最為宏偉,然其價格高昂,只有日本高官及少數台灣仕紳有能力居住,當年林獻堂北上洽公時,最常寄居的便是這家豪華飯店。而根據統計,至1935年時,全台灣已有三百餘家旅館。

鐵道部是日治時代最重要的觀光機構。1908年縱貫線通車時又設立「旅客係」;之後鐵道部每隔一、兩年就會出版一本名為《台灣鐵道旅行案內》的手冊,這份刊物在日治時代至少發行了12種版本,內容以鐵路資訊、各地土產,及風景名勝為主,可說是日文台灣觀光書籍的老祖宗。

1924年東京「日本旅行文化協會」成立後,又在台灣設立12個案內所;1931年總督府亦成立國際觀光局;1935年成立的「台灣旅行俱樂部」則和鐵道部合作,結合了鐵路乘車券、住宿券,及博覽會入場券等套裝行程,大力促銷該年舉辦的「始政40週年台灣博覽會」。

日治時代最重要的觀光活動非「台灣博覽會」莫屬。這項集政績宣導、教化民眾,及觀光休閒等功能的活動,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新公園,及草山(今陽明山)等地舉行,短短50天吸引了台灣內外三百三十多萬人次的參觀狂潮,超過當時全台總人口的一半。博覽會盛況空前,連當時中國福建省主席陳儀,都曾率團來台觀摩。

1927年「台灣日日新報」曾舉行「台灣8景」票選活動,透過大眾媒體宣傳,由全民參與投票,並加上審查委員投票,決定新的臺灣風景名勝,產生了「二別格、八景、十二勝」。1930年臺灣總督府發布〈史蹟名勝天然記念物保存法〉相關施行規則, 迄1935年共指定「史蹟」(歷史紀念遺跡)61 處、「天然紀念物」(自然遺址)12處。

票選結果,前10名依序為高雄州鵝鑾鼻和壽山、台中州八仙山、台南州阿里山、台北州基隆港和太平山、新竹州五指山、台北州台灣神社及淡水港,以及花蓮的太魯閣。這份結果,和現在最受日人歡迎的台灣景點有些出入,例如高雄壽山曾是裕仁天皇在皇太子時來台巡視的下榻地,因此當時很受重視,如今則光環已逝,不受青睞了。

日治時代殖民政府之所以發展觀光事業,主要考量的還是殖民者自身利益,因此初期只有高官權貴能享受,隨著時間演進,觀光產業的效益與規模才逐漸擴及民間。1945年日本殖民者離開台灣,但他們留下的交通與觀光建設,成為台灣觀光業的珍貴資產,直到今日。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4-04-16 2:55 am
>這家不錯*****買幾次啦真的一樣
仮呼僦剁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52: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415000010KK065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