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現在,中國累積了多少次把太空人送上太空的經驗急!!!

2014-04-11 1:09 am
截至現在,中國累積了多少次把太空人送上太空的經驗急!!!!!!!!!!!!!!!!!!!!!!!!

回答 (8)

2014-04-11 4:55 am
✔ 最佳答案
截至現在,中國累積了四次把太空人送上太空的經驗急!!!!!!!!!!!!!!!!!!!!!!!!

第一次(神舟五號):楊利偉
第二次(神舟六號):費俊龍和聶海勝
第三次(神舟七號):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操作手)和景海鵬(實驗員)
第四次(神舟九號):景海鵬(指令長)、劉旺(操作手)和劉洋(實驗員)


神舟八號無人上太空
參考: wikipedia
2014-04-11 5:36 am
總共有五次:

第一次2003年 神舟五號,太空人楊利偉
第二次2005年 神舟六號,太空人費俊龍和聶海勝
第三次2008年 神舟七號,太空人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第四次2012年 神舟九號,太空人景海鵬、劉旺、劉洋(女)
第五次2013年 神舟10號,太空人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女)
2016-05-24 9:37 am
你係咪做(今日常識)個本作業既第五部分既第四題?我同你條問題一模一樣
2016-01-28 2:43 pm
已執行的任務[編輯]

截至神舟十號任務完成後,中國已經發射了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10艘系列飛船,其中載人任務5項、無人任務5項。


任務徽章

任務名稱

發射時間

發射地點

着陸時間

着陸地點

宇航員

備註

— 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
06時30分03.500秒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1999年11月21日
15時41分 四子王旗着陸場 (無人) 首次測試飛行,成功實現天地往返。
— 神舟二號 2001年1月10日
01時00分03.561秒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01年1月16日
19時22分 四子王旗着陸場 (無人) 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對工程各系統從發射到運行、返回、留軌的全過程進行考核,檢驗各技術方案的正確性與匹配性,取得與載人飛行有關的科學數據和實驗數據。
— 神舟三號 2002年3月25日
22時15分03.544秒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02年4月1日
16時51分 四子王旗着陸場 (搭載模擬人)[註 1] 第二艘正樣無人飛船,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統冗餘、飛船應急救生、自主應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這次任務載有模擬宇航員。
— 神舟四號 2002年12月30日
00時40分03.543秒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03年1月5日
19時16分 四子王旗着陸場 (搭載模擬人)[註 1] 第三艘正樣無人飛船,主要目的是確保宇航員絕對安全,進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飛船、測控系統的可靠性。
神舟五號任務徽章 神舟五號 2003年10月15日
09時00分03.497秒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03年10月16日
06時22分48秒 四子王旗着陸場 中國 楊利偉 首次載人飛行,成功圍繞地球十四圈,使中國成為繼蘇聯/俄羅斯、美國之後的第三個擁有載人航天發射技術的國家。
神舟六號任務徽章 神舟六號 2005年10月12日
09時00分03.583秒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05年10月17日
04時33分 四子王旗着陸場 中國 費俊龍
中國 聶海勝 首次搭載二人,進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飛行。
神舟七號任務徽章 神舟七號 2008年9月25日
21時10分04.988秒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08年9月28日
17時38分 四子王旗着陸場 中國 翟志剛
中國 劉伯明
中國 景海鵬 首次搭載三人,成功完成出艙活動(又稱太空行走)。
— 神舟八號 2011年11月1日
05時58分10.430秒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11年11月17日
19時32分30秒 四子王旗着陸場 (搭載模擬人)[註 1] 第五艘無人飛船,於11月3日及11月14日兩次自動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組成一座小型的低地軌道「空間實驗室」,為建立中國空間站做準備。
神舟九號任務徽章 神舟九號 2012年6月16日
18時37分24.558秒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12年6月29日
10時03分 四子王旗着陸場 中國 景海鵬
中國 劉旺
中國 劉洋 搭載三人,首次搭載女宇航員,手動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進駐進行空間實驗[參 2][參 3]。
神舟十號任務徽章 神舟十號 2013年6月11日
17時38分02.666秒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13年6月26日
08時07分 四子王旗着陸場 中國 聶海勝
中國 張曉光
中國 王亞平 搭載三人,第二次搭載女宇航員,第二次手動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進駐進行空間實驗。進行首次太空授課。




計劃中的任務[編輯]


任務徽章

任務名稱

發射時間

發射地點

着陸時間

着陸地點

宇航員

備註

(暫缺) 神舟十一號 預定2016年5月
(不詳) 預定2016年
(不詳) (不詳) 可能會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
參考: 維基百科
2014-04-11 6:49 am
共五次:
第一次03年 神五,太空人楊利偉
第二次05年 神六,太空人費俊龍和聶海勝
第三次08年 神七,太空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操作手)、景海鵬(實驗員)
第四次12年 神九,太空人景海鵬(指令長)、劉旺(操作手)、劉洋(女) (實驗員)
第五次13年 神10,太空人聶海勝(指令長)、張曉光(操作手),王亞平(女)
(神八無人)
其他知識:
中國載人太空計劃於1992年9月21日正式立項。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目標是將太空員送入太空,第二階段建立短期的太空站,第三階段建立長期太空站。
發射計劃
中國載人太空計劃的第一步是進入太空,而進入太空軌道飛行器被命名為神舟號飛船,最多乘員三人。飛船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
神舟飛船
迄今,神舟共進行過10次發射,5次載人、5次無人(前4次和神八)。
神舟一號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太空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實驗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太空發射場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在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的基上改進研製的長征2號F載人太空火箭。北京時間11月21日順利返回,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飛船在太空中共飛行了21個小時。
神舟二號
是中國發射的第二艘實驗飛船,它也是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太空飛船,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太空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1月16日在內蒙古中部的主著陸場成功著陸。飛船在太空中運行了近七天,繞地球飛行了117圈。
神舟三號
也是一艘正樣無人飛船,2002年3月2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2002年4月1日,神舟三號飛船在太空繞地球飛行107圈後,準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的著陸場。
神舟四號
是中國第三艘正樣無人飛船,於2002年12月30日酒泉太空發射場由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按照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6天零18小時,飛船在環繞地球飛行了108圈後,於北京時間2003年1月5日19時16分,準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
神舟五號
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太空飛行器,於2003年10月15日將太空員楊利偉送入太空。飛行時間21小時22分鐘45秒。這次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現由俄羅斯承繼)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神舟六號
於2005年10月12日發射升空,2005年10月17日降落,任務時間達1000小時
神舟七號
在2008年9月25日由長征2F火箭發射升空,載有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三名太空人。2008年9月27日,景海鵬留守返回艙,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並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
神舟八號
採用長征2號F改進型遙八運載火箭發射,於2011年11月1日清晨05:58:10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神舟八號升空後在11月3日凌晨與天宮一號自動對接,組成一座小型的低地軌道「空間實驗室」。間隔12天後脫離天宮一號,與其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最後再次脫離天宮一號,返回艙返回地球。
神舟九號
於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由長征2F遙九火箭送入太空,飛船搭載兩名男太空員景海鵬、劉旺以及一名女太空員劉洋。將於天宮一號進行兩次對接,其中一次為手動對接,由劉旺操作完成。
神舟十號
於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02.666秒發射起飛,載三名太空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與天宮一號對接。飛船由推進艙(服務艙)、返回艙、軌道艙組成,在軌飛行約15日,其中駐留天宮一號12天。2013年6月26日8時7分,神舟十號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
太空站
天宮一號
目標飛行器是中國研發的一個目標飛行器,目的是作為其他飛行器的接合點,是中國空間實驗室的雛形。於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507秒發射升空。
天宮二號
空間實驗室為一個中國空間實驗室,將計劃於2015年年內發射。該空間實驗室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
天宮三號
試驗核心艙為一個中國試驗核心艙,為未來太空站的天和號核心艙備下工程技術基礎,將計劃於2018年年內發射
希望幫倒你
參考: 我
2016-06-16 9:23 am
咁即係4定5?
2017-04-14 10:35 am
...
2016-10-07 3:08 pm
我都在做(今日常識)個本作業既第五部分既第四題......是5吧


收錄日期: 2021-04-18 14:07: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410000051KK000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