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文革時期的暴力事件, 大多數由「紅衛兵」做出, 以下是紅衛兵的資料.
紅衛兵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特殊人群,大部份由高校學生組成。紅衛兵並不是真正的國家軍隊,而是一種狂熱的準軍事政治組織。文革期間對中國社會、政府和經濟構成極嚴重的打擊,傳統的歷史文物、遺跡、名人的墳墓和文獻皆遭毀滅性的破壞。
背景
毛澤東得到了人民的擁護,發動和領導文化大革命政治運動,在第一次國共內戰之前,於《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曾説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革命就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革命事業的犯罪。」
紅衛兵在領取毛澤東的旨意後,奔赴全國各地。他們忠心不貳,對毛澤東的崇拜狂熱到超乎宗教信仰的境界。毛澤東組織團隊(後稱四人幫)進行立體全面的行銷整合,從整體推廣策略到各類的宣傳形式,如大字報、紅色宣傳畫、具有宗教特色的忠字舞、日常生活語言中每句必有的宣誓口號等,利用各種傳媒載體通過從政治、經濟、哲學、文學、教育和文藝等多方面對民眾進行思想滲透。在文化大革命正式發動前,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使得此次政治活動能在發動後極短的時間內達到高潮,並長久持續。
定義
在中國近代歷史研究上,史學家往往將紅衛兵分為廣義與狹義的兩種定義。廣義的紅衛兵泛指將自己繫上紅色袖標的各種民間團體,包括工人、農民、軍事院校的學員和機關、文藝團體的從業者等,狹義的紅衛兵則是指大學和中學裏青年學生所自發組成學生團體。
紅衛兵是通稱,每個學校裏都有幾支或十幾支分別取不同名稱的紅衛兵組織,如「全無敵」戰鬥隊、「叢中笑」戰鬥隊等,名稱多來自毛澤東詩詞或當地當時的重大事件之日期。許多個學校的紅衛兵組織因觀點一致而聯合,又稱兵團。
紅衛兵的宗旨包括打倒「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資產階級反動權威」和「資產階級保皇派」,「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等。手段有大字報、大批鬥、「破四舊」、「抄家」等,而「打砸搶」的行為時有發生。他們的造反行動衝垮了各級黨政機關現成的運行體系,成為毛澤東進行文化大革命、達成其政治目標的工具之一。
紅衛兵的典型著裝是頭戴綠軍帽、身著綠軍裝、腰間束武裝帶、左臂佩紅袖標,手握紅寶書。
歷史
最早的紅衛兵名稱來自於一位清華附中學生張承志(後來成為著名作家)的筆名(根據駱小海與宋柏林的回憶,張承志最早的筆名是紅衛士),意為「保衛毛主席的紅色衛兵」,在1966年5月29日清華附中預科651班所貼的大字報上開始使用。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文化大革命宣言後,其它中學學生所貼的大字報就紛紛書上紅衛兵署名。紅衛兵運動能夠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迅速席捲全國,靠的是國家補貼紅衛兵全國大串連,吃住不花錢,各地紅衛兵與北京紅衛兵間互聯絡,以及毛澤東從1966年8月18日開始,連續八次檢閱(習慣上叫接見)超過一千萬紅衛兵。毛澤東當時的裝束便是一身綠軍裝,臂戴紅衛兵紅袖章。
1966年6月以來,紅衛兵開始用暴力手段清除「四舊」,進而對早已經失去反抗能力的地富反壞右黑五類分子施加殘忍的暴力迫害,致死致傷成千上萬。
1967年進入奪權階段後,圍繞權力分配(在新成立的革委會裡名額的多寡、誰分管有實權的部門)紛爭吵鬧不休,紅衛兵組織分裂為不同的派別,以致發展到大規模武鬥。毛澤東於是說「現在是小將犯錯誤的時候了」。工宣隊與軍宣隊相繼進入學校等單位系統,紅衛兵逐漸失勢,退出了文革舞台的中心。隨著1968年開展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紅衛兵的政治組織終於解散。
1969年的九大之後,隨著「復課鬧革命」的中央號召,紅衛兵的名稱被借用,而共青團當時已經幾乎癱瘓。1975年,在共青團「十大」籌備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王洪文提出,在中學把共青團和紅衛兵兩個組織合併,定名為「紅衛兵」。然而當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78年10月16日召開時,文革已經結束,共青團和紅衛兵的合併沒有實現。
同期,在小學,紅小兵代替了少先隊(中國少年先鋒隊),1978年後少先隊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