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十一)精進念佛 可以往生嗎?

2014-04-04 1:34 am
只念 阿彌陀佛而沒有善根跟福德因緣,可以往生在極樂世界嗎? 如果沒有叨利天的依報福德資糧,念阿彌陀佛。就可以求生在極樂世界的華胎之內受生嗎? 經上說:極樂世界如同天界一樣清淨裝嚴,沒有天福善根福德因緣。就念佛名號,丈佛力,可以往生在極樂世界嗎? 沒有多善根福德因緣 就念佛名號,吃飽了念,念飽了再吃。睡飽了再吃。這就是精進念佛。當念佛機、不種善根跟福德因緣 就可以往生到天界一樣的淨土。而且永斷生死嗎?請問只念佛 但無善根福德因緣 精進念佛。 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嗎?
更新1:

懇請 十方善德 入真實思 解此回答、感恩網友們的點數贊助,以此回向法界,安住佛法。靜思合十

更新2:

ps: 重問 經上說:極樂世界如同天界一樣清淨裝嚴,沒有天福善根福德因緣。就念佛名號,丈佛力,可以往生在天界的化生世界嗎?

更新3:

回答者10 諸位善安! 後學多題 後學從來說:所做功德盡回向淨土, 不說欲樂為上。請諸位自行參與意見攔。 但願眾生 以善心地 求生淨土 念修念處 入平等義 南無阿彌陀佛 回答者10 千里馬善德安! 念佛人的前身 不一定往生淨土的 往生淨土 念佛是其因素之一,但卻也不是必要的。只能說是方法。後學也念佛每只念18次。但願入胎閉關修行。 如下 鳥會念阿彌陀佛 請參考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4030201760

更新4:

無量壽平等覺經上說:是諸眾生,分別取相。以為西方,不如天界。以是為非,而不求生彼處。這就是沒有發懺悔心、跟求道心的緣故阿。 南無阿彌陀佛 但願眾生 念如來名 住安樂道 發菩提心 求生淨土 靜思合十

更新5:

回答者13 解答 jason善德 善導大師《龍舒淨土文》『專稱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後學以為 為台北善導寺 住持的印順長老 為前解 所以後學認為 有些唸佛人,好走偏鋒,以為生死事大,唸佛都來不及,那裡還有功夫去修 善(雜)行。 專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得了。如告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經文,他卻巧辯的說:能聽到阿彌陀佛,念 阿彌陀佛的名子 就是宿植善根,廣修福德因緣了。 天阿.......這是多大的誤解!經說「不可以少 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並非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聞佛名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來念佛名。

更新6:

求生極樂淨土,夾雜 行善還是需要的。不懷疑 極樂世界是天界。自然是要有天界的福德因緣,才能德生彼國。與善知識共處一處 自己本身也是相當有福有德之人。 南無皈依 阿彌陀佛

回答 (22)

2014-04-08 4:56 am
✔ 最佳答案
《龍舒淨土文》云:
「襄陽石刻阿彌陀經,乃隋陳仁稜所書,字畫清婉,人多慕玩。自『一心不亂』而下云『專稱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今世傳本脫此二十一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者,諸餘雜行者,難生彼國,故云:「隨緣雜善恐難生」
「少善根」者,對多善根之言也。然則雜善是少善根也,念佛是多善根也。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稱念佛名必得往生
這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為我們十方眾生所保證的
如果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往生
阿彌陀佛說他就不成佛
天界還是六道
極樂世界是報土
報土是佛的境界
天人的福報怎麼可以跟佛的果位相比呢?
因極樂世界的莊嚴我們凡夫是不能去想像的
所以佛陀才用我們認為最美好的天界來做比喻
天界還是穢土
穢土能與淨土相比嗎?
2014-04-06 4:00 am
因為西方這個地方
全都是上等的善人
不是普通的善人

你今天不可以缺少了善根

少善根就是沒有善根
沒有福德的因緣
可以往生西方的地方

所以如果沒有善根
沒有福德的人//西方不能到達



李老師講解

阿彌陀經這句話
舍利弗
眾生聞者
應當發願
願生彼國
所以者何
得與如是


諸上善人
俱會一處
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



阿彌陀經// 最主要的一句話要了解
真得啦前面跟你說了很多
西方的地方
地上舖金子
欄杆是玉做的
裏面的鳥兒都會唱歌
池裏蓮花到處都是
可以說西方//是個很舒服的地方



說如果一心念佛//就可以來到西方
所以呢
釋迦佛祖//怕你們大家聽到說
念佛可以到西方
就這樣想說哪還要修行
就不用修行了
我唸佛就可以到西方了



所以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
要來提醒我們眾生
說舍利弗
舍利弗是//釋迦佛祖的大弟子
說眾生聽我說道理
你今天應該要發願


有的將曲解發願//解釋成什麼意思
說我要到西方//說這就是發願


不是的
發願是發善願
從你的善願往生到西方
彼國,彼國就是指西方



所以者何
是什麼原因
現在釋迦佛祖對舍利佛說
我今天說這一句話//是什麼原因
因為西方這個地方
全都是上等的善人


不是普通的善人
不是做小事的善人


上善的人
所有上善的人//全都聚在一起
西方都沒有一個惡人//住在那裏


如果真的是一個惡人//唸佛唸到下巴掉下去

那也是沒有用的
全都是善人住在一起



舍利弗
你今天不可以缺少了善根
少善根就是沒有善根
沒有福德的因緣
可以往生西方的地方

所以如果沒有善根
沒有福德的人//西方不能到達



善根是什麼
福德是什麼
這阿彌陀經疏裏面才說
所以我們//常常說經論、經論
讀經的人//一定要了解這個論
如果沒有這個論
就不知道//這個經在說什麼


但是老師說這個經
順便談這個論
這個論說
經曰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


良恐眾生當聞佛說//臨終十念即得往生


我今命未究
且當放逸
為庶此念
故言不可以//少善根得生彼國



今經言善根者
無 貪瞋癡 三善根也


現在這個阿彌陀經疏
不是普通人寫的
不是外面的人說的//就隨便抄下來
如果要看這個阿彌陀經疏
去找大藏經


大藏經的第三十七冊//裏面就有這一段文
我們大藏經有一百本
這是在第三十七冊
每一本都這麼厚
裏面都有幾十部經
現在這個//阿彌陀經疏裏面說


阿彌陀經這樣說
經曰就是指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這樣說
說舍利弗
不可以//缺少善根福德的因緣
而往生西方的地方
沒有善根 沒有福德的因緣
沒有辦法 往生到西方


因為佛祖怕什麼
怕眾生…//在阿彌陀經裏面說什麼
說將死之前
如果可以十念
十念就是說念十次
他不知道十的意思


十是我們的本性
要發出你的佛性來念

才可以往生到西方


不是唸十次
如果當成唸十次//就糟糕了

我今天是怕什麼
怕眾生不了解
未究,不知道沒有去追究
沒有去追究//這個十念的意思

而且想說我有什麼關係//吃喝嫖賭
我唸十次//就可以往生到西方


釋迦佛祖就是怕這樣
所以才會說
不可以少善根//得生彼國這句話



今天阿彌陀經//所說的善根是什麼
不是說我拿錢//出來布施就叫做善根


這個善根就是//沒有貪瞋癡三善根
一個人沒有貪//沒有瞋沒有癡


貪如果以世俗來說
賺那種沒有道德的錢
不應當所賺的錢這都是貪
世間人的貪很多
2014-04-07 8:55 am
要先弄懂什麼叫【念佛】,請上網搜尋:奇哉!中国人,不懂中国字!
5.再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提的:(以下是在谈平时没有得法,临终才得法的情况。此为大乘:)【如此愚人…应堕恶道…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文中的『善知识』就是在世明师,『说妙法』就是传法,『教令念佛』是教其打坐,但该愚人被某人逼而『不能念彼佛』是指他无法打坐。(以下是在谈平时没有得法,临终得简便法的情况。此为小乘:)【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这个句子让这么多人一直在口诵『阿弥陀佛』!善知识就教他简便法,即只『称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称无量寿佛』即可,但要至心,『十念』是要他一心不乱,不是只念十声,否则怎会叫他『令声不绝』?不过,这里的『称无量寿佛』也不是口诵,而是『念无量寿佛(念不是用口念,而是观的意思)』,否则怎会有『十念』这词?所以,还是在讲『念佛』。『念佛』就是『闻佛』,『闻佛』就是『观佛』,要『观』,就只有『佛性』有『观』的能力,但佛性唯佛能知,还是要找在世佛帮忙才行。若再将『称无量寿佛』对照经名《观无量寿佛》,可知这『称』就是『观』,标题已表明是『观佛』,『观佛』不就是『观佛性』吗?还是在讲打坐,不过,此处仅仅是指观无量光。这『称』不是『口诵』或『忆念』的意思,因为在世佛要给他念的,不会写在这里,即使写在这里对我们也无益,因为在世佛没说要让我们念,力量传不过来。这世上就是有人硬要『口诵』或『忆念』阿弥陀佛,记得《金刚经》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口诵』或『忆念』都是有为法,释迦牟尼佛会做这种糊涂事吗?再说要叫人家念也要讲清楚说明白,怎么一个是『无量寿佛』,一个是『南无阿弥陀佛』(虽然同义)?另外,要『见金莲花』,就如同要观到无量光一样,还是要用无相的佛性才观得到祂,因为金莲花是无相的,所以我们眼睛还是要闭起来,好好的打坐。『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很多人误解这句为『临终念佛一声, 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若真有这么简单,那上面第1.点、第3.点、第4.点即《阿弥陀经》、《地藏菩萨本愿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所提的,不就白提?那么累都还不如人家临终念佛一声!?倒是这里如果是念在世佛的名字就不一样,看那个人的渴望心及该在世佛的力量而有差别。其实这个『念』也是『观』的意思,而且要以观到金莲花为前提,意即观到金莲花之时(一念顷)即刻往生,那么就能到极乐世界去。假如该人昨天观到金莲花,今天却观到红莲花、或白莲花而往生,那也只能说对不起,或许只能解脱而已,而且这里一定是指有在世佛传简便法的才解脱,没求法的即使自己观到红莲花也是要轮回的。(注:这简便法是小乘,只可以自己解脱成佛,无法度其他亲人超生。不过,无论是大乘抑是小乘,都要有船票才能上船,船票在船长那里,船长是在世佛。)所以现在如果看到某人含笑往生、或火化时出现舍利子如观音像……等等异像,就约略可以知道他应该是有修『金刚法门』或有『念』在世佛令其念的佛号!
2014-04-07 7:21 am
不是回答,只是質疑: 請問只念佛 但無善根福德因緣 精進念佛。 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嗎?
1.請先証明有極樂世界
2.請証明極樂世界和那一本經完全符合?

如果前題本身都是神話或"經典"互相矛盾,還要再討論下去,找出矛盾中的"折中",那是不是在編更多故事來滿足自己的幻想?

(附加一段,閣下會不會"唸"和"念"也搞不清楚? 念是憶念,對毫無印象無法信心的事物,誰能憶念? 先前不是也問過唸佛機了嗎? 那此處是念還是唸?
若其想像中之佛,是大慈大悲,若真精進真一心憶念,此即接近禪定,說其無善根福德,那也是"過去事"了。)
2014-04-05 10:49 am
參考下面的網址看看

▶▶http://*****
2014-04-05 10:06 am
凡人在有困難時 發大願祈求 救苦救難的 觀世音菩薩 成全

一但富貴 高高在上 無明常襲身 忘記初心...就算佛菩薩親臨 亦不為所動.....
2014-04-04 11:44 pm
靜思友:

重點不是在精進,而是在什麼是[多善根福德],看經文:

十方世界一切有情,聞信其名號功德,即時入正定位,生清淨安樂佛國。

這裡很清楚就知道,多善根福德指的是[聞信]其名號功德。

所以,經文又再提醒說:

是故阿難,設有猛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必當過至聞信彼佛名號,是人號火中生白蓮華,是名不可思議名號利益一大事因緣。

其佛本願力故,十方諸佛皆俱讚譽彼佛名號功德,又稱讚念佛有情之類。是故汝等皆當信受彼佛名號。

2014-04-04 16:05:15 補充:
[設有猛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必當過至聞信彼佛名號]

世尊多麼慈悲殷切的再三叮嚀,你一定要信彼佛名號,一定要信受彼佛名號。

這[信受彼佛名號],就是大善根呀!

若還不信,再舉經文:
彼法藏比丘今已成正覺,現在西方清淨安樂剎,號曰不可思議光無量壽如來。其佛本願力故,以不可思議威神力,遍滿十方世界,以大音聲宣布名號功德。

若信受若稱名,即時除無量無數劫生死之罪,是故阿難,稱彼佛號若一聲若十聲乃至百千聲,於念念中在無數化無量壽佛常護其人。

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說得這麼清楚,還是有人懷疑名號功德,真是悲哉!

2014-04-05 10:17:44 補充:
靜思友

一般是透過聞思修三慧,來決定你要走的路。
當你聽到這句經文[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你怎麼思維這句經文呢?

為什麼聞信阿彌陀佛佛號會歡喜呢?是什麼原因會歡喜呢?

可以請靜思友,說說其原因為何嗎?

2014-04-06 09:52:49 補充:
靜思友

[大德聞其名號之所以有功德,那是因為憶佛念佛的心,佛心既是慈悲喜捨之心。既是無著取心,大慈心、大悲心、關懷心、能捨心。意念此故。伏一切煩惱。淨一切業障。自是功德無量。]

佛這麼說:
以其佛光明名號因緣皆蒙解脫,聞其光明名號,若信受、若稱名,即時除無量無數劫生死之罪。

當然信佛囉!^^
2014-04-04 9:29 pm
要提醒版主一點!念「阿彌陀佛」佛號,就是具足善根福德因緣。
而沒有善根跟福德因緣,是連「阿彌陀佛」佛號,都聽不到、當然淨業三福,更是淨修者!皆該修的善根跟福德。
臨終時!你念「阿彌陀佛」佛號,若你往生淨土,而你想住天界,你與天道因緣相契合,當然可請阿彌陀佛送你去天界。
但版主得想清楚!淨土是不退轉,而天界太安逸,你不會想修行,以後必當墮落輪迴。
2014-04-04 3:26 pm
一切有為行 悉皆生滅故
離垢不傾動 已拔諸劍刺
究竟生死除 故名為佛陀

佛者是覺者是解脫者

念覺是不忘成覺之道

念覺求生是寄託之法

淨土宗的慈悲善德們

在九品蓮花中告訴你

此生的修為決定九品

九品的關鍵在於此生

鼓勵現世修行的重要

趕緊實修實證最划算

願與諸善德們共勉之
願與諸善德們共勉之

2014-04-04 07:33:43 補充:
宇宙真理實相極甚深

一切皆是體用在輪迴

一切皆無所謂第一因
2014-04-04 2:09 pm
看是用口念還是用心念, 如果口念無法透心那沒用, 如果心念那慢慢會影響到行, 慢慢行善累積就可以.
參考: 修悟所得
2014-04-04 1:11 pm
只念 阿彌陀佛而沒有善根跟福德因緣,可以往生在極樂世界嗎?
不可.
誤根本為枝末, 認枝末為根本, 務本自寧, 明貴自知, 禍才轉福.
2014-04-04 10:09 am
下面的網址能回答你的問題

▶▶http://*****
2014-04-04 9:33 am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殺狗大隊要失望了。

2014-04-05 14:00:47 補充:
三慧定律~~~也會惡質化~~~

有沒有發現某個組織性一個共通規律~~~~~~

1.搶先頭斥責!占風頭!!
2.在高處反駁!裝大義!!
3.假裝施捨感!迷人信!!

2014-04-05 14:01:33 補充:
他抓的就是善性慧根的弱點............簡直是惡劣的厚黑學!!!

2014-04-05 18:51:08 補充:
在淨土的環境,所有一切都不會惡化......不用擔心惡質化增生的衍生反應!!


當然想要喝酒~~~也沒有地方釀...........

2014-04-05 18:53:31 補充:
在淨土~~~我們等的起~~~~我們不用逼迫眾生,沾染人心的罪業...........

2014-04-05 18:55:54 補充:
在淨土~~~~~~~~我們也不會有~~~五蘊世界的元素~~~所以自然沒有~~


婆娑世界應有的~~~~~~~"噁心感"。

2014-04-06 00:32:30 補充:
滿足於三寶的行者............

諸君可知道........三藏是如何走取西天路的吧~~~


唐僧肉又為何引無數貪吃........乃至於45679而不滿足者

2014-04-06 01:34:14 補充:
問題在於~~滿足123的木頭人並不需要456789的襯托.....

456789只是為了讓不滿足於123的人.....來滿足123木頭人

這條線就是由能量守恆定律開始量子糾纏。

為123木頭人能知而不生即不滅、不垢即不淨、不增即不減....觀一切法終成空相。

2014-04-06 14:53:15 補充:
六祖曾言:至道無難,唯選撿擇........因為過去..(只有當下認真)....未來。

現代末法環境而言
東降言:三解脫不難,唯慢疑為難............現代人喜歡執著過去,妄想未來

過去(傲慢).............(貪嗔癡).............未來(質疑)

2014-04-06 14:59:22 補充:
所以~~~得到傳承~~~還不願離開~~還想得到更多傳承~~

得到越多傳承~~~越是三結縛~~傲慢與質疑的壓力越積越大

直到天人五衰的境地而不得不臨時面對五蘊皆空的局面~~

這個整個過程~~~完全不照見。


當然~~你能不認同我說的話~~~
因為你自認為活在正法時期~~活在沒有貪嗔癡慢疑的日不落國~~沒有踏實的活在婆娑世界而不昧。

2014-04-06 15:05:00 補充:
當然!!
還是有比我這種你認為是二見的邪念更棒的說法....而不是心想著乘佛的二種威力。

........阿!明明知道佛經有寫.......很通順流暢的一派正氣
糟糕!卻打不出來哪一段(是怎樣?暫時停止技藝~~計議~~記憶~~嗎)?

2014-04-06 15:11:10 補充:
簡單的例子~~~日日夜夜念阿彌陀佛~~~

靈感應驗的關鍵時刻~~接引淨土遊玩
偏偏世俗的業力~(過去貪嗔癡三毒的業報力)就會像扯後腿般踹你兩腳大頭(干擾你三解脫)

我實踐太多次了!!!

貪嗔癡的量越大~傲慢跟質疑的能力越強~~~要接引去淨土根本扛不過業報力。

貪嗔癡越少~~越容易一心想往淨土~~~~乘佛二種神威力~~遊戲三昧神通

2014-04-06 15:14:41 補充:
好好思考一下(三思而後醒)~~~骨子底的傲慢與不斷的猜疑~~

是三解脫的(三地)~~還是三結縛的(三毒)!!

這三業的流轉是增上還是退轉.............
2014-04-04 8:35 am
佛說阿彌陀經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 執持名號,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一心不亂


無量壽經
========
晝夜常念,願欲往生 阿彌陀佛 清淨佛國。
十日十夜,乃至 一日一夜 不斷絕者,
壽終皆得 往生其國,行菩薩道。


念佛幾日 就知道誰在念
念都懶的念 老打妄想 彌陀淨土 忉利天 ?

2014-04-04 09:29:15 補充:
to : 米米
我說念佛幾日 就知道誰在念
念都懶的念 老打妄想 彌陀淨土 忉利天 ?
=====================================
我說的就是 提問者念都懶的念
老打妄想 分別 彌陀淨土 忉利天 有何目的????


承認自己是有妄想的人
=========================
如果沒妄想 就不會淪落到末法 這點我很清楚
所以很小心的找答案 以免錯學
2014-04-04 7:18 am
提問者,有空把淨土法門給研究徹底,你就不會有這樣的思想,發這種內文,並打上問號了。

2014-04-03 23:20:53 補充:
在這回答及給意見的,有些並不正確,請審慎擇思

2014-04-03 23:23:44 補充:
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pure_land/chr/7/chr7_2.htm

2014-04-04 08:35:54 補充:
sam
只要還是凡夫都會有妄想,認為自己沒妄想的都是在痴人說夢

提問者不信淨土,說在多也沒用

2014-04-04 08:49:38 補充:
sam
你不要以為念佛學佛很簡單,能念上一句就很不容易,更何況是長久發心
對人用高標準之前,先承認自己是有妄想的人
2014-04-04 6:13 am
以佛號為食,是清淨食。
以柔和忍辱為衣,是清淨衣。
以佛號為住,是清淨住。
以佛號為行,是清淨行。
該食衣住行善根福德不可思議。除佛喧說,無人能說。
2014-04-04 5:56 am
聲聲彌陀念,極樂在目前,極樂非極樂,淨土非淨土,無私無為無想,放下一切只需要聲聲彌陀念~
參考: 如是我聞
2014-04-04 5:48 am
如你日夜精進念佛,那麼你的禪定工夫就會增加。到達一定工力你就會明白極樂世界,但你還沒開悟,再修下去打破無明就會開悟。如果我是你就不會問這麼多,只是修下去就好,佛經都有講只要初禪就可以不用輪回三惡道。關於善根與否,有誰是不需要勤力修行的?努力今生須了卻,更莫屢劫受餘殃。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不將此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念佛無秘訣,只要生死切,但辦肯心,決不相賺。
2014-04-04 2:57 am
阿彌陀佛 諸位善德!

觀經上面所說的仗佛慈力的解脫,實是真切實願的悔改。唯有心態上面的修改,才可以仗佛慈力。所謂的 善法力是唯有真切實願的悔悟才能從 、善法中重生。也就是以船過河的真因果觀了。

再者 我說淨土 無時不在讚嘆菩薩所行的諸波羅蜜。 他跟在欲界天 的環境是不一樣的。 所以學佛一定不可以依文解義。而自誤誤人了。

地藏經言: 婆頭摩剩如來名號,一經其耳,當得千返往生六欲界天。
難道我們不用修行,因為我們已經 一經其耳了。

參考 諸經典 跟觀經知之意。

向二位 合十 無量壽佛

2014-04-04 08:43:22 補充:
橙友 永遠知道後學想說想表達的。所以請二蟲之見善德 看完成橙友所推薦的兩個網址影片!

後學想說的事 佛教雖有方便門,但始終離不開緣起法則的真理。這不是說不要方便,

而是任何一種方便說法,更有一從緣起法中成就。這便是更深一點的體悟了。

經上說 極樂世界的胎城 閉關,城內如叨利天(地居天)一樣的業報。如果沒有該天的 福德因緣跟功德。

如何往生淨土邊地呢?眾生將福得回向淨土,就是這個原因。

又胎城之外 如空居天 如兜率天 的少欲煩惱的大善之人,又如何沒有毫髮之惡事的發生呢?

2014-04-04 08:53:31 補充:
「夜摩執手兜率笑」,
夜摩天男女這種情欲就是互相握握手,好象西方人互相握手;在此天夫婦這種的性行為,只有握一握手這就算了。兜率天呢?男女行淫欲,只互相笑一笑;因為那個地方的天人,平時不笑的。為什麼不笑呢?

因為情欲太輕了,幾乎沒有情欲了。在六欲天天上,越高一層,欲念就越輕一點。
  
  為什麼在我們人間修道的人要去欲斷愛,要沒有欲念呢?也就因為你欲念多,愚癡就多一點;你若欲念輕,智慧就增加一點。欲念就屬於五濁惡世,所謂「五濁」,什麼「濁」呢?就是這個「欲念」,它是最污濁,最不乾淨的東西。所以在天上四王天的這種欲念,這種情欲和我們人間一樣的

2014-04-04 09:09:24 補充:
像是城外 根兜率天一樣化生的人,可以說是幾乎斷除情欲,或者情欲已經很輕了。自己善根的智慧大善人。又將功德迴向聽聞正法的世界中受生。

這除了自己的業力符合之外,也是如來成就這樣的一個環境 若我們增上佛道,不失退意。所以稱念彌陀如來國土。 願發無上道意。有了淨土便能接引眾生。便是十方諸佛 成就淨土、為度化眾生的緣故。這是不為自己、而為眾生。

我們修行功德,莊嚴國土。一定要將功德迴向淨土。修四聖諦、回小向大。就在於此。

所謂 : 眾罪皆懺悔 諸福盡隨喜 及請佛功德 願成解脫智

感恩大王善知識分享 靜思合十

2014-04-04 15:31:00 補充:
有些唸佛人,好走偏鋒,以為生死事大,唸佛都來不及,那裡還有功夫去修善(雜)行。

專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得了。如告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經文,他卻巧辯的說:能聽到阿彌陀佛,念 阿彌陀佛的名子 就是宿植善根,廣修福德因緣了。

天阿.......這是多大的誤解!經說「不可以少 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並非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聞佛名號」、不可以少善跟福德因原來念佛名。


求生極樂淨土,夾雜 行善還是需要的。不懷疑 極樂世界是天界。自然是要有天界的福德因緣,才能德生彼國。與善知識共處一處 自己本身也是相當有福有德之人。

2014-04-04 19:29:18 補充:
二蟲知見 善德您好

我們從過去交流到現在,您沒有留意後學之前的發問根意見嗎?

後學題了這多看不見佛子的感恩之情,到覺得話題始終增上了些 卻又下降了些,眾生需要依靠神力的力量跟庇佑,才能得到更大更圓滿的的天福。

不懷疑 極樂世界是天界。

出自 悲華經: 世界清淨莊嚴的程度,如同此世界的化樂天、那樣的清淨莊嚴。

而無量壽平等經提道: 彌勒見安樂世界莊嚴程度 夜摩、化樂天一樣。

A-ben 網友說:[多善根福德] 這才是受環境的優劣。佛所說的眾生共業所依託世界。比如台灣 欲食則食 欲衣得衣。但在海地、趴拉威。卻是熱食都吃不道。這是說次地業報的差別之相。

2014-04-04 19:49:10 補充:
再者二蟲知見 善德 所提的觀經「下品往生的條件」之疑。這並沒有甚麼好疑惑的

你看看你 二蟲知見 的第二意見所表達的 當念佛機就好,你以前跟淨空學法者麼久。 也都為你解說 三法印、四念處了。

增上了點,又回到原點了。

後學不是說過嗎?

佛教中有一個 亂砍路人的惡賊、鴦掘魔羅,一聽到佛法之後,器好悲泣,懺悔改過,歸依佛。在佛的慈悲救護下,而在僧團安住下來。雖然也招受惡報,受到種種的汙辱、毀罵、看不起。這麼罪大惡極,不也是受到報應。在佛前"改往修來"。但依然在佛的救護下,證道聖果。這說明 {佛力}需要【自力】的導電。

2014-04-04 19:50:28 補充:
佛力沒有自力的懺悔 、並歡喜心跟懺悔承受惡報。以為念佛 佛便會幫助你,這決無感應。這與佛心違背如何得救...?

參考 在次重複 後學03 意見

總是 希望小因 沒有化樂天福,而受生道化樂天的世界。因與果不相當。一切所願 不得現前。臨終也只能隨業受生。 自我安慰 而不積聚善根。斷煩惱的功課。 這就是 淨宗 重死的病垢,自我安慰。跟編立天堂 地域遊記 極樂世界遊記、編立現在往生錄。 要如何才能醫治的完呢?

南無 看見聖人在人間證嚴上人 阿彌陀佛

2014-04-04 20:16:00 補充:
言而總之

往生在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多善根跟福德因緣都具備的念佛人才能往生,同等衣報的世界之中。我們將功德 迴向佛法、迴向淨土就是如此。

福德跟善根是要發心去除三毒。跟往生資糧天福的十善業都要圓滿 才能往生。更要至心迴向淨土。

說佛是大能、不是萬能。你只有叨利天的福德、便無法因為信佛 念佛 而得到化樂天的依報。佛只能教導說法 來引發眾生的福德智慧資糧。

華胎閉關城中的水波流動演四諦法,就是如來的悲願所至。

如來造就淨土 目的在於接引眾生來學習佛道,這是為了眾生、而不是為了自己。

2014-04-05 18:05:53 補充:
a-ben網友 阿彌陀佛!

經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悲華經說 這位佛是尊,久劫以來 行六度四攝(行菩薩道)終於功德圓滿,成就佛道,號無量壽佛。

大德聞其名號之所以有功德,那是因為憶佛念佛 的心,佛心 既是慈悲喜捨之心。既是無著取心,大慈心、大悲心、關懷心、能捨心。意念此故。伏一切煩惱。淨一切業障。自是功德無量。

2014-04-05 18:19:08 補充:
眾生應從佛心下手 可以參考 壇經 法滅盡經,就知道明眼正見。

常說為度眾生,方便法還是要的。這也沒有說謊。可是若是念佛 作惡多端,習氣不改,果報還是一致的。並沒有輕一點點。這跟念不念佛沒有關西。卻跟 懺不懺悔、調扶與否有關西的。

緣起中道是佛教中的唯一正見,唯識、中觀、四諦法則都離不開絕對真理。 不是用神話、感應、神基、重死超度、儀式 所能取代的。

2014-04-05 19:57:07 補充:
千佛因緣經說的:念佛三昧莊嚴心故,漸漸於空法中心得開解;思空義功德力故,即於空中得見百千佛,於諸佛所得念佛三昧。

是一致的念佛是為莊嚴心故,於歷緣對境中的 慈悲喜捨,所生起的作用,與佛心合而自得感應。與十善業道 依報現前 是有關西的。

佛無虛言:但要看你如何看,如何解。

頂禮印順導師 靜思合十

2014-04-06 12:13:48 補充:
A-ben 網友!

若說名號功德之利。則說 名號功德從六度四攝(菩薩道)生。從菩提心生,是名 名號功德成就知因。

後學說過 佛法中 緣起中道是佛教中的唯一正見,合乎於此的才是 。現在淨土宗所要推求的。 A-ben 人天善法是邁向解脫道的第一步。如果想要解脫自在、平時需要多累積各種善根、福德、因緣。回向佛道、回向淨土。

解脫道世人天善法的第一部的增上法,回向無為。 如果沒有人天善法的天福依報。便無法往生到同等世界的 極樂天堂,去聽經聞法。除了稱念佛名號至心回向之外。 淨土的雜毒之善,回向莊嚴佛土,還是需要的。

2014-04-06 12:29:33 補充:
悲華經 中說道:

佛世界微塵等,十方諸佛世界所有眾生,作五逆惡起不善業,乃至當墮阿鼻地獄,若後過如一佛世界微塵等大劫,十方諸佛世界微塵數等所有眾生,作五逆惡起不善業,當墮阿鼻地獄者,我當為是一切眾生,於阿鼻地獄代受諸苦,令不墮地獄,值遇諸佛 諮受妙法,出於生死,入涅槃城。


所以後學以為 人天善法是邁向解脫道的第一步。發菩提心 則是化生的天人永不退轉的智慧資糧。唯有迴向佛法、追求佛道才是永遠的佛國淨土。

太虛大師 打破教理 專向死後探討,轉向現生如何發達進步。既是常在題的 人天善法的雜毒之善。跟善導大師 正雜二行的捨雜 信願持名,

2014-04-06 12:29:44 補充:
並以雜善只為 助行、念佛=往生。無依報 而念依報的貪欲。是不一樣的。

但願眾生 所有福德 皆能回向淨土 真實懺悔 求往生 阿彌陀佛。

2014-04-06 14:16:47 補充:
二蟲知見

哀阿! 你真愚痴阿 我說人天善法是邁向解脫道的第一步。

這樣你也有話可說 我不是寫了一封信給你,說我不喜歡跟空氣說話。

之前對你的讚嘆 你就刪除了自己了留言。

你怎麼 還這樣有臉阿。 佛弟子是這樣子的嗎?

真搞不懂 你們這些 淨土宗的外道。不以雜毒之善 來回入無為。

求福得往生極樂天國。知經剩少 如何以名號來求生 法土呢?

哀............

2014-04-06 14:29:07 補充:
二蟲知見 愚痴不化 又傲慢難化

都寫信給你了 不不懂得謙虛請法,真是凡夫愚痴。

都說了 夜摩持手 兜率笑,能生在哪理的天人,的智慧福德已經很深了。但還是在六道之內。那理修道的情欲,跟此世界的淫欲 是大大不同的。 你自己去看天王經吧。 諸天天王 有沒有淨土?

還有極樂是天界 你有話說嗎? 你敢說極樂不是天界嗎? 是要聽你的 還是聽經上所記得。

兜率外院雖是凡夫的大善凡夫, 但發願出家 親近諸天天王、菩薩。還是可以去欲斷愛的增上的。 後學有教人不要將功德迴向淨土嗎?真是死腦筋,依文解義 的愚痴。 後學很累 就到此為止吧。

2014-04-06 14:44:31 補充:
二蟲知見 大人

學都說了:人天善法是邁向解脫道的第一步。發菩提心 則是化生的天人永不退轉的智慧資糧。唯有迴向佛法、追求佛道才是永遠的佛國淨土。

二蟲知見您反對的讚成的說: 此方是正善,旨在淨口業、淨身業、淨意業。 若人稱言能修慈心,而不能修十善者,乃一無是處,是障道因緣。

您的言語 實在有虧 "行德"。
若要後學 讚嘆你的知見 恭喜你你所說的並無錯誤。

靜思 合十 阿彌陀佛

2014-04-07 10:58:13 補充:
如果以 二蟲知見所知道的享福了福,這並沒有錯誤。並不否認 空居天人都可以永不退墮, 但是可以知道的事,生在那裏的天人 已經累積相當的福德因緣、智慧跟福德。

外院的人 是世間人天,內院的人是修道之人。雖生外院 發菩提心要居住道內院、發心做志工? 為什麼不可以呢......?

人間有生死、天人也有生死。內院不是暢演 三十七道品及 苦、空、無常、無我 的道理。 外院的雖較不常聞法、在富貴 漸漸退墮的可能性較高。但是因緣果報的法則是相同的。所以 經上說: 他方世界的天人都發願 命中之後都能往生 兜率內院。

2014-04-07 11:03:58 補充:
西方安樂世界 不也是如此。念佛+至心迴向+福德因緣 才會往生到極樂天堂。 所做功德若不能回向淨土,分別取相、人天福報。 不願斷欲求道。懇求懺悔法門。 連華胎(叨利天)都不能往生。何況往生在極樂化生 ( 極樂 化樂天、兜率天 )外院呢?

十方善德! 極樂世界外院的眾生較為清淨 ,智慧較為通達。遠比那華胎閉關跟久劫閉關的人。更能善調幅自己的內心,根基較為根深的了。

不管如何 一切功德皆須回向淨土,方為菩提。

2014-04-07 11:04:09 補充:
無量壽平等覺經上說:是諸眾生,分別取相。以為西方,不如天界。以是為非,而不求生彼處。這就是沒有發懺悔心、跟求道心的緣故阿。

南無阿彌陀佛 但願眾生 念如來名 住安樂道 發菩提心 求生淨土

靜思合十

2014-04-07 17:45:11 補充:
二蟲之見 善德!阿彌陀佛

眾生會分別西方、不及天界的原因。

是因為西方所處的叨利天是閉關 在修行的。是不能隨意走出七寶池中的。

分別西方,不及天界快樂,以不發菩提之心,為欲樂遷引、愚痴所至。

所以以為西方淨土,不如天界自由快樂。 卻不肯發菩提心修行 所產生的阿。


真理必須宣說,發菩提心為往生在淨土的唯一方向。也只有發心才願意求生在淨土之中,勤修功德。 所以淨土離不開"心"。 願意生是方針,福德資糧是正因,念佛迴向心既是所願。

2014-04-07 18:05:49 補充:
其二蟲知見 善語 後學深受 自知後學的虛妄分別不離開自心,

因為跟您交談多年,難免覺得 後學得德性有缺、卻是孔孔於道。

喋喋不休、凡夫從聞、思、 而修行 都是次地的。 後學三毒夠大,也只能在網路的世界裡, 繞繞口舌
卻不免為太虛 他有著 深不見底的遠見,跟驚天動地的思想卓見。不免為中國的一代大師,宛如慧能思想的說影。印順與太虛的爭鋒,永遠是 大乘佛教跟小乘(上座部)的 文學與思想的關西

了解印順從空海開始 如下網址 頂理印順導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aRa1XRcINY4
2014-04-04 2:15 am
個人愚見如下

請參考下品輩如何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下品下生」這種人,他懂什麼?他什麼都不懂,他什麼都不知道,他「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善知識助念是這樣,開著念佛機也是一樣的。他只要跟著念,一樣往生,就這麼殊勝!

2014-04-04 09:12:50 補充:
題主問:請問只念佛 ,但無善根福德因緣,精進念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嗎?

個人愚見如下

念佛一句,本具善根福德因緣

此事,題主您相信嗎?

行者願念一句佛號,不管是否散亂心,皆能成佛。

此事,題主您相信嗎?

成佛者,就與極樂世界不二無別。

此事,題主您相信嗎?

念佛一句,本具善根福德因緣,皆能成佛,而能發心精進念佛,卻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有如此事嗎?

ps.
需知,沒有發心,沒有信願行,就不可能有「精進念佛」這一回事。

題主可能沒有好好念過佛,才有「精進念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之疑慮。

以上參考用

2014-04-04 16:11:21 補充:
題主說
「求生極樂淨土,夾雜 行善還是需要的。不懷疑 極樂世界是天界。」

此是否有經典依據?是否有經典依據?

「求生極樂淨土,夾雜行善還是需要的」

能勸說行善是善法,但是觀經又是如何說下品往生的條件,

題主您可能有否認觀經「下品往生的條件」之疑。

又佛國非天國(天界),請勿攪亂。

佛國是心淨處,天國亦為輪迴地,

二者大大不同。

將佛國視為天國是一貫道的說法。

2014-04-05 22:52:04 補充:
個人愚見如下

正如,題主所說「佛無虛言:但要看你如何看,如何解。 」

若論於此,就請各隨已解。

再次,題主意見28說後學是「以前跟淨空學法者麼久」,

請問題主有何事實依據?後學曾跟淨空法師學法麼久?

ps.連最起碼稱謂都簡略,焉能建立四不壞信?

如果,四不壞信尚未建立,而談37道品,是否基礎不穩固?

另,題主所言增上緣之用心,並非不明白。

只是,後學認為增上緣之事,並不是摧毀下品之往生因緣,此二者可同時存在。

上品有上品往生因緣,中下品有中下品往生因緣,不可偏廢。

言盡於此,僅供參考

2014-04-06 13:53:30 補充:
個人愚見如下

勸行善行,本是善法。若因地不明,果地招泥。

若是,「人天善法是邁向解脫道的第一步。」

諸經必會勸說,然「人天善法」非出三界的因緣,

解脫道是建立在戒行 (( 無貪 )) 無嗔 無癡。

又天人果報之一是「無記憶」,是因為享福忘記修行,

享天福者,難以修行,又有何因緣能發心修行,

一貫道常勸人立功行德,求往生天界,卻不知天上尚思凡者,病在貪愛。

需知修行不在享福,也不是求苦,此佛陀悟道前就已經破除此見。

2014-04-06 14:17:13 補充:
個人愚見如下

又「知足天宮內院」是彌勒菩薩說法處,又稱彌勒淨土,

彌勒淨土,係專指「「知足天內院」,並不是所有「知足天」都是彌勒淨土。

內院皆是發心修士,有補處菩薩在指導,

而外院是凡夫果報天宮,只管享樂,直到福報用盡人,沒有專屬佛菩薩指導,此內外院有別,不可類推為同等。此要分辨。

又佛國淨土,與補處菩薩淨土是不一樣,更與天國更是不一樣。

彌勒淨土,待下生成佛,該知足天內院的彌勒淨土就不見,

轉成在地界的龍華會,那時才是「彌勒佛」的佛國淨土。

2014-04-06 14:28:47 補充:
個人愚見如下

修行還是要依正因修行,依淨業而為,以解脫為要。

若不能斷諸煩惱,多言何益?

經查淨業三福,語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是一切欲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當修。亦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此方是正善,旨在淨口業、淨身業、淨意業。

若人稱言能修慈心,而不能修十善者,乃一無是處,是障道因緣。

什麼是「善」? 「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此才是真正的佛教的「善」,並不是一般凡夫求福求天之善。

2014-04-07 12:40:18 補充: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迴。」

黃念祖:慈氏大士,以無緣大慈,憫念末世中有一類眾生,雖亦修善,但不求生西方淨土。故發斯問。佛答:此一類眾生,缺少智慧,迷戀天人之福,故不願生。復云:「不求佛剎,何免輪迴」。此有二義:其一者,專指如上之人,妄謂西方之樂不如天界。如是虛妄分別,不求生淨土。不知修善之福,雖得生天,但天壽盡後,仍復輪轉。其二者,泛指各宗行人,雖能精進修持,但不以彌陀淨土為歸宿,專仗自力。則難於現在生中,坐斷生死,仍受後有,故云「何免輪迥」

2014-04-07 13:55:22 補充:
個人愚見如下

由於後學信箱不常使用,題主來信,昨夜已讀。

基於,後學自認自己所知所見屬於淺知愚見,

所以,一開頭會表明「個人愚見」

如果,對於此純屬「個人愚見」不茍同,是很自然之事。

想必如智者一般的您應該會明白。

又基於是「個人愚見」的範疇,愛刪不刪,與是否有被讚許無關,

純是「個人愚見行為」,

後學認為這應該不是屬於「戒禁取見」。

諸多冒犯,惠請題主見諒。
2014-04-04 1:57 am
大安法師:"往生後,往昔一切惡業不必受,一切由阿彌陀佛承擔"。這是不是違背因

>>>>>>>>>>>>>>>>>>>>>>>>>>>>>>>>>>>>>>>>>>>>>>>>>>>>>>>
居士:“往生後,往昔一切惡業不必受,一切由阿彌陀佛承擔。”這不是違背因果論?往昔禅師誤說“不落因果”,而受五百世狐身,是否有同此之憂?

大安法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往昔的惡業由阿彌陀佛承擔,這個說法是有聖言量依據的。淨土一法是一個特別法門,它跟通途法門的因果法則有很大的不同。通途佛法是修因證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斷一分惑就證一分真,是這樣的一個修行次第。然而念佛一法,是以果地覺作因地心,是把阿彌陀佛已經成就了的果實恩賜給我們,讓我們接納,作為我們修行的因心。這修行因心一旦接納之後,是把阿彌陀佛全體的果實都接納過來。

那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是帶業往生,我們還有惡業。這個惡業就作為阿賴耶識的種子,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有種子,但是沒有緣,它就不會起現行。比如這個種子,它是可以生根開花結果,但是這個種子是要播種在地上,有土地、陽光、雨露這些緣,它才長得出來。這個種子如果放在桌子上,沒有土壤,或者沒有陽光,它就長不出來。雖然種子裡面有長出禾苗的這種功能,如果沒有緣,它出不來。

那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樣,我們雖然有惡業的種子,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讓惡業種子起現行的任何條件,所以它就不起現行。阿彌陀佛慈悲光明就引發我們阿賴耶識的善種子,這個善種子相續出來,又得彌陀願力加持,很快就能夠破無明、顯佛性。所以阿賴耶識的惡業種子就會枯萎,甚至完全消滅。因為惡業種子——這些種子也是虛妄,心產生的虛妄法。如果我們的實相般若心起來了,就像杲日升空,這些罪孽如霜露就完全消失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說由阿彌陀佛承擔,由阿彌陀佛慈悲願力,在西方極樂世界,使一切惡業的種子全部解除,是這樣的一個因果論。我們具體表達就是往昔的惡業在西方淨土是沒有必要去受的。為什麼?它永遠不起現行,它很快就消滅。而消滅的過程也不是靠自力,也完全靠阿彌陀佛慈悲願力。

2014-04-03 18:01:38 補充:
真的能待業往生嗎? 淨空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4CqzQwFsw

天天造業可以待業往生嗎? 淨空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eoyEN4WsY
2014-04-04 1:56 am
這一句值得向信者推薦"朝聞道夕可死"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34: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403000015KK0360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