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板塊構造論(又稱板塊構造假說、板塊構造說學或板塊構造學)是為了解釋大陸漂移現象而發展出的一種地質學理論。該理論認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分為六大板塊(1968年法國勒皮順劃分),海洋和陸地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根據這種理論,地球內部構造的最外層分為兩部分:外層的岩石圈和內層的軟流圈。這種理論基於兩種獨立的地質觀測結果:海底擴張和大陸漂移。
板塊在軟流圈之上運動,由地幔對流柱產生驅動力而運動。板塊之間有三種相對運動方式:聚合、張裂與保守(錯動)三種方式,所以板塊之邊界可分為張裂型板塊邊界和聚合型板塊邊界和錯動型板塊邊界三種類型。聚合型板塊邊界是板塊相互擠壓的地區,在地貌上表現為海溝、火山島弧、褶皺山脈等。張裂型板塊邊界是板塊相互拉張的地區,在地貌上表現為裂谷、中洋脊等。錯動型板塊邊界(保守性板塊邊界)是兩個板塊互相摩擦的地區,轉換斷層發育,其運動方式類似地表的走向滑移斷層,因面積無改變而稱之為保守性。
菲律賓板塊幾乎全部位於海底,西部以菲律賓群島為界,西北部以台灣和琉球群島為界,北部以日本為界,東部以伊豆-小笠原列島和馬里亞納群島為界,南部則以雅浦島、帛琉和印度尼西亞最東部的哈馬黑拉島等島嶼為界。板塊的東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島弧系。
菲律賓板塊的東界是會聚邊界,太平洋板塊消減于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會聚邊界,菲律賓板塊在此邊界消減于亞歐板塊(或由較廣義的亞歐板塊細分為的巽他板塊、揚子板塊和阿穆爾板塊)之下。其南部主要與加羅林板塊相接,東北部一隅則與北美洲板塊(或其細分出的鄂霍次克板塊)相接。
菲律賓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台灣島,這一過程在今天還在延續。在其最北端,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島弧的增厚地殼則與日本碰撞形成了伊豆碰撞帶。
菲律賓板塊構成了菲律賓海的海盆,它是5個較小的岩石圈板塊之一,面積與阿拉伯板塊相仿(Anderson, 2002)。在地球上現存的所有板塊中,菲律賓板塊是唯一的一個幾乎全部由消減帶包圍的板塊。它因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即被「捕獲」和不活動的西半部,及由於太平洋板塊的西向消減而形成並不斷增生的東半部。西半部將來註定會消失,因為它將向西和北消減于歐亞板塊之下;而東半部則由幾條南北向的海嶺(自西向東依次是九州-帛琉海嶺、沖之鳥-四國海嶺和西馬里亞納海嶺)及其間的海盆(如四國海盆,是巨大的弧後盆地)組成。伊豆-小笠原列島和馬里亞納群島及其附近的水下火山,則通常被看作是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島弧系。
伊豆半島是菲律賓板塊的最北端。菲律賓板塊、歐亞板塊(或其細分成的阿穆爾板塊)和北美板塊(或其細分成的鄂霍次克板塊)三者會聚之點就是富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