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鹿港為台灣重要的歷史古鎮之一,17世紀,荷蘭人即以鹿港為台灣貨品的輸出要港,乾隆49年(西元1784年)鹿港被指定為與泉州蚶江對渡的正口,成為台灣中部的門戶,當時街道上加頂棚的商店櫛比鱗次,形成知名的「不見天」店街奇景;是十分特殊的建築,主要因鹿港靠海,風沙頗大,為防止風沙的入侵,鹿港居民在街上蓋上屋頂,於是行人仰頭是看不見天的,本世紀初因民風保守,拒絕縱貫鐵公路通過,加上港淤,使鹿港從全台第二大都市變成小城鎮,正因如此,鹿港的傳統風貌才得以保留下來。
鹿港當地保留古蹟相當完善,也是著名的文化發祥地;其中最聞名的包含三大古蹟———文祠、龍山寺、天后宮、八景與十二勝,還有民俗文物陳列館保存鹿港文物,整個鹿港,就像一座「露天古蹟博物館」。國家一級古蹟龍山寺、三級古蹟天后宮、文武廟大大小小古蹟,就在鹿港人自家附近。生活在文化古鎮,文化,對鹿港人而言,就如同柴米油鹽一般平常。
1971 年臺灣省政府公告發布「鹿港福興都市計畫」,將天后宮、龍山寺、文武廟等古蹟與歷史建築劃設為古蹟保存區,保留了重要觀光文化資產。鹿港古蹟保存區是台灣第一個以古市街保存的範例,1986年將瑤林街、埔頭街、金盛巷之建築依「都市計劃」之使用區分指定為「古蹟保存區」,後鹿港福興都市計畫通盤檢討陸續發布實施,將鹿港老街等納入保存區,並允許可從事小型商店使用,自此市區內紛紛開起各類型商店,靠著觀光文化的發展,出租街屋或自行營商收入增加,原乏人問津的房地產價格在 10 年之內增加二倍以上。
鹿港天后宮位於鹿港鎮中山路,創建於創建於明朝永曆元年 (西元1647年),並於1936年重建,係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由鹿港天后宮分靈分香出祖有許多大廟宇,成為許多信眾膜拜的地方。1989 年鹿港天后宮成立媽祖文物館,1993 年興建完成11層樓高的天上聖母佈道館及香客大樓,提供宗教民俗圖書館、鹿港藝文館及附設約 300 多人住宿之所。2000年臺灣省勞工育樂中心附設勞工教育學苑於鹿港興建完成,經營者立德會館在大廳展示銷售當地工藝家、文創商品,2008 年鹿港鎮公所向台糖公司租用鹿港車站土地做為南區遊客中心及停車場使用,幾無需付費的停車場,成為吸引遊客前來鹿港的因素之一。
摸乳巷彰化縣鹿港古鎮北街,是一條200年歷史的窄巷道,只能容許一人通過,如碰巧兩人相遇,只好躋身而過,因此有『摸乳巷』的戲稱,鹿港龍山寺位於龍山里金門街,是台灣現存最佳的清代傳統建築,有台灣紫禁城之稱列為第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的建材如磚石、福州杉皆由泉州遠渡重洋而來,並以鉅資延聘閩粵名匠來台興建,格式規模仿照泉州開元寺,全寺佔地一千六百餘坪,可說是深具中國泉州建築藝術之精華。龍山寺於 1999 年 921 大地震時嚴重受損,所需修建經費達 1.5 億元,由鹿港企業寶成國際集團所屬之裕元教育基金會全額捐助修復,在地方人士一路的質疑聲浪中於 2008 年 11 月 1日修復完工舉行竣工典禮。
基於鹿港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彰化縣文化局自 2000 年開始編列經費有計畫的修建完成縣定古蹟文武廟、鳳山寺、南靖宮、興安宮,新祖宮周圍地區、後車巷亦陸續的完成景觀改善。。2008 年開始執行第一年的鹿港老街建物的白蟻防治、屋頂修繕及結構加強設計。在全球一片懷舊意識及以文化產業推動做為促進地方發展的思維下,鹿港繁榮時期留下的文化襲產形成文化產業,經由國府對文化資產保存、文化政策、地方文化產業的推動及網路媒體與相關行動者對文化資產保存、發揚、文化創意產業的努力下,使得極富地方特色的鹿港文化產業得以永續發展,促成鹿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