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比較宗教(生命篇)
西方亞伯拉罕宗教主張:人主宰一切動植物生命
宗教愛只及於人,不及於動植物,甚至只愛相同信仰的人
華夏.印度宗教與哲理則主張:人雖為萬物之靈,但也該仁民愛物,適當取用動植物,保持中道永續和諧
這更進了一階
佛教佛法哲理主張:對一切有情眾生起如父母如唯一子女想
不主動傷害一切有情
(然而.植物為無情眾生也應愛護,所以從戒律可看出佛教對植物的愛護與尊重,實際上人與動物的生存有賴植物,而也應該盡可能的不加以傷害)
且原則上,反對殺害傷害一切有情
顯然
佛法的主張,是最高境界的道德標準
一切有情皆有痛覺.感情.佛性,都想活命
以自己推比眾生,當然不應傷害牠們
現今人世法律的動物權觀念,動物保護法等,素食主義…抬頭(當然,仍然有很大努力的空間)
足證佛教佛法的道德律之高見 有人會質疑:不吃植物如何生存?有些地方植物不足,不吃動物如何生存?
山雨答:佛陀思維應是:盡量不吃動物而非完全不吃,現實困難面仍然需要考慮,無論動植物,吾人應懷懺悔心.感恩心而食之用之,並將心口意功德迴向動植物
盡量護生放生別殺生(動物)
對植物也盡量以影響傷害最小為準則
若能如此,眾生(靈)的苦難苦痛將降至最低最少
這就是佛陀佛教佛法的偉大與高明
套用華夏銘文:至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禪思語~不苦主張苦空無常無我?
有人建議說:佛教弘法別一直強調無常.苦.空.無我
應該多說些喜樂面,年輕人才不會跑到他教去…
山雨極簡答:
世俗人確實喜歡聽歡樂喜樂面,儒家強調生生不息,所以較受到執政者喜愛。然而,沒有死與滅,又那來的生?其實是世間人不願真正面對老死
,儒家也確實且顯然沒有解釋這些問題
某些神教或其他宗教教義強調信仰某某神就能得喜樂永生,這些都是不切宇宙實際法則,世間眾生確喜歡貪圖方便,用不著努力的修為,就以為能享受終極真理的利益,如同飲用迷幻水,進入虛擬世界
當肉體生命結束,驚覺完全不是教義宣傳那回事
佛法所謂無常.苦,乃如實解釋世間缺陷,並找出超越的方法
簡說為:(萬事)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生滅,寂靜安樂生
以此類推
超越苦樂,不落入苦樂.憂喜二邊,才能真正跳脫痛苦與憂慮
基督教回教的天堂喜樂,那是建立在造物主的厚愛,不是真正自己的境界修持,那是一種假象一種幻想罷了
造物主的觀念~是邪見
在哲學上是不能成立的
超越常無常
超越苦樂
超越生滅
超越對自我的執著
超越對自我的貪愛
超越對世間的貪愛
超越對上帝的貪愛
超越對上帝的崇拜
才能進入禪定
進入無上禪定
獲得大自在
這才是真正的喜樂
雖然很困難,然而我們可以按部就班,道次第前進
培養覺性 轉化思維 (不受第二支箭)
有一天,佛陀對弟子們提出一個問題:一個受過佛法教化的人,和一個未受過佛法教化的人,當他們遇到快樂的事物時,同樣會有樂受的感覺;相反的,當他們遭逢悲傷痛苦的時候,同樣會有苦受的感覺。那麼,已受教和未受教的人到底有什麼差別呢?弟子聞言,彼此面面相覷,無法作答,只得請佛陀慈悲開示。佛陀說:一個沒有受過佛法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時候,往往悲不自勝,甚至徬徨迷惑,不知如何安頓自己,這就如同中了第一支箭以後,又中了第二支箭一樣的感到痛苦不安;相反的,有佛法的人,遭逢痛苦的時候,絕不徒然悲歎,乃至怨天尤人,因為他已經有智慧,不會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一個佛教徒身處樂境之中也絕不放縱自己,因為一旦陶醉在快樂之中而放逸身心,第二支箭便會帶來苦受。佛陀又繼續闡述樂受的道理。佛陀開示後,弟子們個個欣慶自己能過著佛化的生活,能夠不為苦、樂所惑,尤其對於不受第二支箭的譬喻,個個心有戚戚焉,自此更加惕勵自己切莫放逸,以免受到第二支箭的苦。人往往沈緬於享樂而不能自拔,或者陷溺於哀痛而不能超越,被同一塊石頭絆倒二次是一種恥辱,被第二支箭射中更是一種不幸。如何培養覺性,苦樂不滯,便是無上的智慧。生意不好,虧本
考試成績差,落榜
被倒債
車禍得絕症
自己的男女人外遇⋯⋯
很苦~甚至活不下去!!!以上算是~受第一支箭
但佛教徒超越世俗人與神教途,修行的聖者不受第二支箭
不昧因果,也不落因果
不責備命運與上帝,深知一切苦難乃前世自做,沒有誰能主宰誰
在此同時,更以無所得不可執之心,擺脫心苦
並努力創造未來,還要擔當佛陀渡世濟世大業
於難忍中堪忍
不急求自己往生極樂世界
也不速證涅槃解脫
更時時思維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願
佛法的興盛在於釋尊大願
而不在於往生極樂世界
淨土法門是懦弱者的大方便,然而過於執著強調,卻容易引起很多消極的弊病
佛法的可貴在於將一切眾生視為自己唯一的兒子,既然如此,那有輕易放下親生兒而往生極樂世界之理?~就算有百般理由,那那算是大悲心的大乘人大乘法?
極樂世界在於心理的轉化,心不能安住於大自在,那就算去到
淨土,也還是可以被淘汰下來(關於此點,有人引用淨土諸經
反駁~其實靈界諸佛認為淨土只是方便說,佛弟子讀經不可因
文害意修行人知道三法印.一實印,二諦無礙~~他是~~聖中之聖~~雖
受一箭,但不受第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