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認為心不動是怎樣的情況?

2014-03-17 3:13 pm
佛教認為心不動是怎樣的情況?

回答 (8)

2014-03-17 5:12 pm
✔ 最佳答案
佛教稱心不動 是謂不起二法 對境對物已覺「法無自性」 所以不起心去研究推理 好壞對錯 絕不是修成 "浩呆"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E02599726/o/10383881.jpg
2014-03-17 9:48 pm
不論何種心,六識、末那識、第八識如來藏,都沒有形狀及色相可見,因而無空間上的位移動相; 故心動、不動,只能就其見聞覺知性的作用來講。
前七識,具有六塵境的了知作用,只要祂們存在時,必然與六塵相應而有所了別,所以是有動之心。
乃至在睡熟、悶絕等五無心位,意識中斷了,還有第七識末那能對法塵作粗略了別。
可是第八識如來藏具實心不與六塵境為伍,沒有六塵了別性,祂的運作都是隨緣任運,乃是無為性、無造作心行的「心」,這個才是所謂的「心不動」。
由是,佛教認為「心不動」的情況,就是心沒有「了知」 作用了;眾生八識裡,只有第八識才具此種無動性,其他七識都會有心動現象。
2014-03-17 8:01 pm
佛教認為心不動是怎樣的情況?
<欲>動.
一欲仙一欲死
2014-03-17 6:30 pm
能將道德經中《不病章》的:『知不知,上』理解透徹的情況。
2014-03-17 5:04 pm
如是我知:

一、譬如看電影或看電視的畫面,每一處都清清楚楚不會遺漏,這時只有一念(心)、一念知(覺),叫做心不動或不動心。不動心不是沒有知覺,否則是誰知道「心不動」呢?難道自己心不動,反而是別人知道,自己卻不知道嗎?

二、從「心動」了以後來說明,也可以有些幫助,進一步了解什麼是心不動。「念念」就叫做「心動」,合稱「念念心動」。其他像生滅心、分別心、好奇心、想知心‧‧‧‧,名稱無數;其中「想知心」最能凸顯仁者「心動」的情況。心不動就像「旁觀者」,一但這個「想知心」動了(塵沙無明),剎那就從「旁觀者」變成「當局者」,一如世人所說的「迷入戲中」了。

三、對於「當局者迷」的人來說,迷失在戲中是完全不知不覺的,而且深深的予以肯定不懷疑。這種入戲甚深,心動入戲的人,只有透過學習「覺悟的方法(佛法)」才有可能回到之前「心不動」的自在境界,明白了「夢幻泡影」的原因,竟然就是無明所起的念念「想知(好奇)心」啊!

四、俗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我們凡夫眾生心動入迷,墮落三界六道,遠離「心不動」已經很久了,受苦難折磨也很久了,真不知道何時才能解脫二種生死,重回本來不動(心)的自在,如同大菩薩一樣「心如清涼月,常遊畢竟空」啊!



2014-03-17 4:04 pm
心不動, 道"行動", 也就是跟著"道"在自己身上流動, 這時你可以知道, 氣怎麼在身上作用, 與宇宙氣行的關連性, 有阻塞該如何打通. 這稱為用, 打通阻塞的方法稱為法, 但這法中含相, 也就玄學裡的佛, 道, 菩薩, 神仙和各種獸. 這些都是本心所化, 因此本心稱體. 能知體相用, 那才能有成. 否則會一直在法中打轉, 幻境不斷.
參考: 修悟所得
2014-03-17 3:49 pm
超星星爆炸...........儼然成為一個星系.........不再是一顆超巨星的形象。

2014-03-17 07:50:16 補充:
星系的蘊釀.........星雲。

2014-03-17 07:55:23 補充:
小說常講的超凡入聖......破碎虛空...應劫晉升大乘期....準備進入仙界.......


那個天劫淬體還有昇仙池蘊育的過程.......虛空中蘊藏的那一片七彩光芒。

大概是講七寶池 八功德水 七重欄循 七重羅網 七重行樹 指的是佛陀內心就是七菩提

由此可見.........就是七覺支的完備。

2014-03-17 07:56:22 補充:
還有那一句...........就是那一道光!!

造物主的專利..........
2014-03-17 3:38 pm

醫學界>>>心不動>>心跳止>>死了!
佛教認為心不動>>禪宗說無念為宗!
是不起心>>不動念>>但心他自己會起妄想,自己會動!
就隨順他,不取於相!
但另一種是陷入空茫>
也就是一般說的【發呆】
心跑掉了! 心不知飛去那了!
或是陷入昏沈,瞌睡狀態!
所謂禪>>時時保持覺知覺照的一念心!
佛教認為心不動是怎樣的情況?
兩種狀況為你解說!


2014-03-17 07:39:36 補充:
更正3種狀況>>老人家>>請多原諒!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32: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317000016KK007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