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恭(?-573年),名肅,一名孝瓘,字長恭,以字行,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是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孫,北齊文襄帝高澄第三子,母親姓氏不詳。因曾受封蘭陵郡王,世稱蘭陵王。據傳高長恭相貌柔美,為在戰場上威嚇敵人,而戴面具上陣。
行第
《北齊書》和《北史》的高長恭本傳中,都稱他是高澄第四子。然而高長恭的墓碑碑文中卻稱他是高澄第三子,這與《北齊書》、《北史》中高長恭受封蘭陵王時記載的行第一致,馬忠理據此推斷高長恭實際是高澄的第三子。關於高長恭行第存在矛盾的情況,馬忠理指出齊武成帝高湛的長子和次子同日而生,弘德李夫人所生高綽比胡皇后所生高緯早兩個時辰,但高湛以高綽之母不是嫡妻為由,將高綽貶為次子。高澄第五子高延宗之母陳氏身為廣陽王家妓都被史書記載,高長恭之母卻沒有記載姓氏,高長恭之母肯定比李夫人甚至廣陽王妓地位還低下,而生高孝琬的卻是高澄的嫡妻元氏,為東魏皇帝元善見的姐姐,高孝琬出生時,元善見親臨高澄府邸看望外甥並大加封賞。這與高綽、高緯兄弟長兄被貶為二弟的情況非常類似,正是《北齊書》中高長恭是三兄或四弟記載矛盾的根源所在,而高長恭的行第,應以碑文「第三子」為是。
軍事
高長恭曾經擔任贈州刺史。當突厥攻入晉陽時,他全力襲退敵人。河清三年(564年)12月洛陽之戰時,北周攻擊洛陽地區,圍城卻不得攻取。段韶、斛律光與高長恭奉命前往救援。段韶利用謀略打敗北周軍隊,高長恭率領500名騎兵衝入北周的軍隊,到達被圍困的金墉城(現今河南洛陽東北故城)城下,因為高長恭戴著面具,城中的人不確定是敵軍或是我軍,直至高長恭脫下面具來讓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城中的人用繩索墜下弩手救援高長恭;之後,高長恭成功替金墉城解圍,北周軍隊最後撤營而退。這場戰役是高長恭最受矚目的戰役。根據《北齊書》的記載,士兵們因著這場勝戰而歌頌他,即是後來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564年12月,因功受命為尚書令。
他後來歷任司州、青州與瀛州的地方首長。武平元年(570年)7月,被任命為為錄尚書事。武平二年(571年)2月擔任太尉。571年3月,與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聯合進攻蹺谷,抵禦北周宇文憲的攻擊。5月,段韶包圍定陽城,而北周汾州刺史楊敷堅守住城池,段韶久攻不下。段韶病倒之後,由高長恭接替統領全軍,他成功的利用伏兵擊敗了從城中撤退的楊敷軍隊。武平三年(572年)8月,他被任命為大司馬,武平四年(573年)4月擔任太保。 他前後因各項戰功被封為鉅鹿郡、長樂郡、樂平郡、高陽郡等郡公。
2014-03-17 16:40:21 補充:
http://tw.images.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_ylt=A8tUwYOMtCZTsBwAtuJr1gt.?p=%E9%AB%98%E9%95%B7%E6%81%AD%E9%9D%A2%E5%AE%B9&fr=yfp&fr2=piv-web&vm=r
意見者: 神之左手 惡魔的右手 ( 知識長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台灣史
發表時間: 2014-03-17 16:35:12
不好意思
忘了查證就寫出來了
他講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