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問答!!!!!急!!!!15點

2014-03-15 11:33 pm
長問答:

1.宋代中史集權政策能解決當時的幣處,你同意嗎?((1200以上

2.唐太宗是一位成玏的制度創建者嗎?((1200以上

回答 (2)

2014-03-16 1:27 am
✔ 最佳答案
宋太祖施行中央集權之動機:

1.強固中央,以防分裂,鑑於唐末以來藩鎮擁兵割據,尾大不掉,中央無

法駕馭,造成四分五裂之局,乃實行行中央集權。

2.收軍將權,杜絕擁立,自五代迄宋,由黃袍加身而得位者共有四君,為

避免故事重演,乃實行中央集權。



宋代集權政策之內容

甲:行政方面:

1.中央方面:削減相權,設中書省、樞密院、三司使,分掌行政、軍事及財政大權,宰相不得預聞其事;又分獨立之台諫,鼓勵彈劾大臣。

2.地方方面:削減縣長官權力,每路設四監司(帥、漕、憲、倉),由中央直派,以作監督。各又設通判,為長官副貳,一切政令,必經通判副署,方能生效;通判並得直接向中央舉報吏治得失及職事修廢情況。

乙:軍事方面:

1.杯酒釋兵權,控制禁軍:太祖以其弟趙匡義禁軍,又從趙普之議,於杯酒之間,解去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等禁軍兵權。

2.徙調節度使,並代以文臣:凡各地節度使來朝,即遷他處,使調離原有地盤;舊有節度使如有死亡出缺,則以文臣代之。

3.選精兵入京,又行更戍法:選調各精銳兵士入京為禁軍,地方則祗留老弱者,稱廂兵,又立更戍法,使禁軍輪番戍邊,軍隊統帥,不能專擁兵士。

丙:財政方面:

1.於各路設轉運使,催督諸將所收賦稅,除必須外,全部解送京師。



宋代集權政治的影響

1.糾正唐末以來積弊:太祖集權中央,革除唐末五代藩鎮跋扈及禁軍權重兩大積弊,穩定中央政權,不失為救時良策。

2.行政效率低降:相權低落,事權不專,又因諫官隨意指摘,諸多掣肘,故行政效率低降。

3.地方貧弱:地方事事須聽命於中央,施政困難,故無積極建設,且既無餘財,又乏軍力,一旦有事,無力應變。

4.軍力不振:更戍法遷調頻頻,耗費甚大,且兵將隔膜,難成勁旅,又因文人領軍,武人遭受輕視,故軍人質素日差。北宋外患頻仍,於此不無關係。

5.文化鼎盛:重文輕武,優禮儒士,故此讀書風氣大盛,書院遍設各地,人材輩出,學術得以大大發展。



相反,宋代的中央集權制中,地方政制上,州設通判;路設四監司,但他們各自為政,互不統屬,但須向中央負責。另外,每路設轉運使,掌管財政權力;而各州設司法參軍,掌管形法。由此,地方取位太多,政出多門,使行政效率下降,而且這些官員並沒有專人去管理,官員間可私自聯繫,阻礙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仁宗時,官員範鎮曾上疏說:「今中書主民,樞密主兵,三司理財,各不相知,故財已匱而樞密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財不已,中書視民之困,而不知使樞密減兵、三司匱財。」此說反映宋代中央集權的弊病是政出多門、冗官冗員的出現,削弱中央對地方控制。總括而然,元代行中書省制能把部分行政、財政權力下放,使地方政府能有所作為,亦糾正宋朝集權中央,忽視地方建設的流弊,也開後世省制的濫觴。行中書省制拉近中央與地方關係,從而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故比起宋之中央集權制,其政出多門,使行政效率下降,削弱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因此我認為元代的行中書省制較為成功

2014-03-15 17:31:01 補充:
貞觀之治 泱泱大風(一)



唐太宗在位共二十三年,雖然他在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遠遠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業績卻是在歷史上最傑出的,正是由於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當時的世界成爲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日本古代社會的政治與經濟幾乎是唐朝的翻版,至今日本中央的省(相當於我國的部)就是來源於唐朝中央的三省制。所以,後來人就用「貞觀之治」來表達對唐太宗政績的肯定和對貞觀時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嚮往。








i think .唐太宗是一位成玏的制度創建者
參考: me, me
2014-03-16 1:25 am
1.北宋中央集權政策

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鑒於晚唐以來的地方割據,推行中央集權政策,這政策可分為「強幹弱枝」和「重文輕武」兩部分,既以中央為本位,削弱地方,又以文人制衡武人。

中央集權政策的背景

宋代初年,宋太祖與弟弟趙光義和宰相趙普,針對五代積弊,制訂中央集權政策。因此這政策的產生,與五代的歷史環境有密切關係。

一地方分裂
五代初年,後梁與後唐對峙,兩者皆無法統一。其後的後晉和後漢,亦以統治中原為主,南方則十國並立,形成長期分裂。後周時代,世宗希望統一全國,可惜早死,無法實現。北宋初年,中國仍然四分五裂。宋太祖有鑒於此,推行中央集權,既為集中力量,統一全國,更重要的是避免重蹈五代覆轍。

二武人當政
五代君主,多出身藩鎮,其中後梁、後唐、後晉和後漢的開國君主,都是前朝的節度使。君主出身軍旅,自然重用武人。然而,將領又跋扈難制,形成五代時期,將士多次擁立君主,例如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周太祖郭威,就是由將領擁立的。

宋太祖立國後,為防兵變重演,一方面籠絡武人,與大將聯姻;另方面又壓抑武人,削奪開國元勳的兵權,以文人掌管軍政,鞏固中央力量。故此,宋初實行集權政策,與五代的武人當政有密切關係。

三風氣敗壞
五代尚武輕文,影響所及,士大夫不顧廉恥,君臣之義薄弱。歐陽修《新五代史‧死節傳論》說:「五代之亂極矣......臣弒其君,子弒其父,而搢紳之士安其祿位而立其朝,充然無復廉恥之色者皆是也。」宋太祖有見及此,積極獎勵氣節,使重文政策成為北宋的統治原則。

四藩鎮漸弱
藩鎮割據,導致唐帝國滅亡和五代分裂。然而,北宋初年,藩鎮力量已大為消滅,例如唐中葉後異常跋扈的盧龍、魏博和成德等「河朔三鎮」先後被契丹族吞併和消滅。另外,後梁時曾改組禁軍,吸納了魏博兵源,中央軍力日強,吞併了不少藩鎮,使北方漸歸統一。北宋立國後,便得以著手削減藩鎮,推行集權。

北宋集權措施簡表

範疇措施要點




設通判通判是地方長官的副手,既協助長官辦事,也監視長官。
歐陽修《歸田錄》說通判「既非副貳,又非屬官」。
收支郡宋太祖罷去十八個節度使的支郡,節鎮權力大削。
文臣出鎮宋太祖召節度使到中央,讓他們遙領本職。
節度使的實際職務,由文臣處理,稱「權知軍州事」。
設立路設「路」一級的政區,以四監司為長官。
四監司除處理地方政務外,亦監察地方。
削司法權地方官判決的死刑,須向刑部及大理寺奏報覆核。刑部及大理寺官員,任期以三年為限,以防弄權。
設「司法參軍」和「司寇參軍」,議法判刑和覆查案件。
制其錢穀藩鎮的賦稅和「場院」的收入,並不上貢。
太祖派中央官「監臨」場院,並設轉運使解送地方財賦。
精選禁軍精兵送往京師,充當禁軍,地方軍力大削。
強幹弱枝以強幹弱枝形式佈置軍隊,重兵屯駐京師。
中央派禁軍輪流外調地方,稱「更戍法」。
禁軍不設固定將領統轄,防止地方割據。




削弱相權宰相只負責行政,無議政及決策權,並受副相牽制。
以樞密使掌軍權,三司使掌財權,諫院和御史台掌諫權。
台諫獨立諫權獨立,台諫皆針對宰相及百官,宰相受制,皇權高漲
仁宗後,諫宮由君主選任,與宰相互相攻擊,激化黨爭。重編禁軍馬軍司、步軍司與殿前司,直隸君主。
樞密院掌發兵權,三帥握領兵權,以免獨攬軍權。
沒收兵權宋太祖在飲宴間勸各將交出兵權,使中央收回禁軍兵權。



策廣開科舉官員多由科舉出身,而且待遇優厚。
取消唐代的「釋褐試」,考生只要通過殿試,便可任官。
加強忠君愛國觀念,把武人當政的社會,變為文治社會。
文人領軍樞密使、邊將和行軍主帥,都以文人充當。
綜合而言,「削弱地方」與「改組政府」,兩者有所分別。前者針對地方潘鎮,實行「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以鞏固中央政權;後者主要是提高君主的個人權力。因此兩者,性質相似,用意卻有不同。然而,這兩種措施,對穩定宋初政權,都起著重要作用。

宋代立國政策的影響及評論
論者認為宋代積弱主要因為強幹弱枝、重文輕武政策矯枉過正,其實這說法甚有問題。首先,北宋的立國政策,是針對五代的情況而設計的,宋初確能以此解決五代以來的篡奪和分裂局面。至於宋真宗以後,這項政策流弊百出,則是宋廷未能因時制宜而調整政策的結果。
(一)正面影響及評論
1.杜絕武人割據
北宋初年,實行集權政策,解除禁軍將領兵權,削弱節度使權力,消除五代以來,將士擁立的積習及藩鎮割據的弊端。況且,中央控制了財政及司法權,更有利鞏固政權。
2.促進學術文化
宋代為貫徹重文政策,大開科舉,獎勵文人出仕,既造成濃厚的讀


收錄日期: 2021-04-13 20:18: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315000051KK0010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