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如是我知:
一、是的 !嗔怒從「苦受」產生,「苦受」從(五欲樂)不足所生,也從諸惡業因緣所生,現世獲得「苦果」的折磨,來生再受「苦報」的處罰,究其根源,則是同為「不正知」(純憑有限的感官所知)的無明(癡)。無明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一問三不知!
二、禪定簡稱「定」,是修行者的「戒定慧」三學之一 。從認識五欲樂(感官享受)的本質,猶若吸毒,永遠不足,受制痛苦,不得自由;再觀五欲之樂,無常非恆久不變,是苦非樂,是染非淨,時至皆歸消滅,何必自尋煩惱?自找苦吃?接著,再深觀這「五欲之樂」,並非無償而得,是要付出辛苦代價!一旦染上成隱,恐怕會有付不完的代價!如果樂在其中,沒有上癮,那就會放膽全心投入,不停不斷,最後就會出現「厭膩」的痛苦,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陷入兩難的掙扎痛苦中。五欲樂的痛苦不經分析或不曾經驗,那是完全不知道要怕,不知道要有戒心,不知道要適可而止的。只有自己經歷過或正確學習和吸取他人的教訓的人,才會死心蹋地的伏忍五欲,斷除五欲,遠離欲界足以「迷死人」、「極誘人」的無盡樂趣,自願提升進入清淨無求,無憂無慮的色界天堂;永遠都不要這種以「不足」、「不夠」為前提的生命形態或生活模式,徹地拋棄「渴愛」、「終究是苦」的迷人誘餌。
三、至於還有欲界(五欲樂)貪愛的修行人,尚且不能進入禪定,何況是能燒毀功德林的「嗔怒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