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東漢消滅(其實是趕走)的,是北匈奴,而且是被東漢聯合南匈奴解決的耶。
昭君出塞,漢匈和親,親漢的就是南匈奴,不過最後導致永嘉之亂的,也是南匈奴耶。
匈奴是多元種族的融合體,不過南北匈奴是否不同種族就不知道耶。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2/24/24z/24z03/24z0305.htm
東漢
匈奴分裂
東漢初年,匈奴內部接連發生旱災蝗災,統治集團內部也發生爭權內訌。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日逐王比自立為呼韓邪單于,率眾降附漢朝,屯居於五原西部塞,後又徙於雲中、美稷、朔方、定襄、雁門一帶。這部分匈奴被稱為南匈奴,留在原處的被稱為北匈奴。東漢明帝時,北匈奴的力量又有所恢復,不斷侵擾東漢邊塞,所以,明帝、章帝、和帝時對北匈奴進行了多次討伐戰爭。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1/31z/31z03/31z0307.htm
西晉
五胡內遷
從東漢末年以來,中國西部和北部周邊的各少數民族開始不斷地向內地遷徙。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漢王朝的軍事征服以及他們為彌補中原兵力和勞力不足而對各少數民族的招誘。與此同時,周邊各少數民族勢力的消長變化也引起一些民族遷徙。魏晉之際,在北方漢族人口銳減的情況下,胡族內遷形成高潮。在這過程中,內遷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鮮卑、氐、羌等,歷史上泛稱為「五胡」。西晉統治時期,中國北部、東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關中一帶,居住著許多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少數民族,「西北諸郡皆為戎居」,關中百萬餘口,「戎狄居半」。在漢族的影響下,這些內遷的外族逐漸由游牧轉向農業定居,胡漢文化相互影響滲透。但在交融的同時,胡漢亦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并州的匈奴人成了漢人的奴婢,而不少漢人也相繼淪為胡人奴婢。這些奴婢常常被迫服役,當軍作戰,更有甚者被地方官員押往他鄉出賣,因而激起了境內各民族的反抗;而各族上層人物亦往往利用本族人民,實行割據。西晉以後之五胡亂華、永嘉之亂亦肇基於此。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3/31/31z/31z03/31z0310.htm
永嘉之亂
永嘉之亂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陽、擄走懷帝的亂事。晉初重行分封,終致八王之亂,加以天災連年,社會不穩,胡人遂乘時入侵。永興元年(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區,自稱漢王。光熙元年(306年),晉惠帝死,司馬熾嗣位,是為懷帝,改元永嘉。劉淵遣石勒等大舉南侵,屢破晉軍,勢力日益強大。永嘉二年,劉淵正式稱帝,四年劉淵死,子劉聰繼位。次年,劉聰遣石勒、王彌、劉曜等率軍攻晉,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殲滅十萬晉軍,又殺太尉王衍及諸王公。旋攻入京師洛陽,俘獲懷帝,縱兵燒掠,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