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日治初期,南部反抗事件多?

2014-02-27 8:19 pm
光緒21年,中日簽屬馬關條約,臺灣、澎湖被割讓
日軍進入臺北城時並未受到太多反抗,但是為何在新竹以下地區則遭遇臺灣人堅強抵抗?

回答 (4)

2014-02-28 3:54 am
✔ 最佳答案
一八九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日本精銳部隊「近衛師團」自鹽寮登陸後先陷基隆,台灣民主國很快就瓦解了,基隆的陷落帶給臺北極大的衝擊,從基隆敗走的守備軍湧進了臺北,開始在城內到處掠奪,使臺北陷於混亂。於是,辜顯榮接受台北富商李春生等人之託,於七日前往基隆引日軍進入台北城。日軍在短短的的九天之內,因辜顯榮開城門,台北失守。

辜顯榮等士紳共同迎接日本軍隊入城,但這並不表示台北城的百姓完全投降了。割台之初,台灣的武裝抗日運動事實上北部並沒有缺席,北部抗日首領主要有深坑的陳秋菊、錫口五分埔的詹振、八芝蘭的賴唱、北投的楊勢、金包里的許紹文、淡水的簡大獅、大屯山的盧錦春、宜蘭三貂堡的林李成等。據說台北城破之時,日軍雖很快掌握軍械廠(今鐵路局),但在日軍入城前,已有大量槍械被民眾搬走,成為往後抗日戰爭最重要的武器資源。

日軍登陸台灣之後,他們所接觸的清軍不僅裝備落後、軍心散漫,而且毫無決一死戰的決心,相較於日軍之後遇到地方所組成的地方義軍,日方確實遭遇到頑強的抵抗。

當時的台灣仍保有移民墾殖社會的特色,有許多地方的居民為了自保,會在地方上自行組織武裝力量,藉以維護地方上的治安,特別是在桃園、新竹、苗栗、大溪、三峽丘陵地帶的居民,多以客家人為主,由於客家人時常會面對原住民的侵擾,所以通常都會組織自衛的武裝部隊。這些武力在地主、豪族的帶領之下,就成為抵抗日軍的英勇義軍。這些義軍的人數雖然不多,武器裝備也很差,但是他們的作戰精神卻和以往日軍接觸過的軍隊完全不同,個個奮勇向前、堅強抵抗,而且由於義軍對當地的地形相當熟悉,可以利用地利進行游擊戰,而讓日本軍隊疲於奔命而吃足了苦頭。

日軍費盡千辛萬苦到達目的地,並且佔領了新竹城,但是新竹城附近的郊外以及台北到新竹的交通路線,仍然掌握在義軍的手裡,各路義軍仍然繼續從事抵抗的行動,計畫奪回新竹城。日本為了阻止義軍的再次反攻,並確保新竹與台北之間的交通暢通,消滅台北到新竹之間的義軍,以便早日揮軍南下,所以擬定所謂的「掃攘計劃」,進行全面掃蕩的焦土政策,派遣部隊沿著大漢溪,前往現今的三峽、大溪、板橋等地,大肆屠殺台灣百姓,並焚毀民房,無辜受害的百姓約在數千人以上。  

日軍實行殺人放火的焦土政策,目的是希望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不過事實上卻產生了反效果:眼見無辜的人民被屠殺,房舍被燒毀,使得許多原本順服的居民也被逼上梁山,紛紛加入義軍的行列,這就是後來抗日義軍源源不絕的原因,也是日本統治當局料想不到的後果。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4-03-10 2:02 am
日本侵略擴張的歷史背景

http://forum.1ch.hk/gogo/viewthread.php?tid=79
2014-03-03 11:11 pm
其實這問題和內容可謂兩碼子事,
題目聚焦在反抗事件,內容卻是指乙未戰役,
雖然都屬抗日,耗時與規模卻有所差別。
若指反抗事件,那是北、中、南都有。
如指乙未戰役,也不至於〝南部反抗事件多〞,
真要計較反抗事件最多,應該是在中部,並非南部。
而北台灣的抗日是從1895年5月29日日軍戰鬥發起時,
至8月14日,日軍攻克苗栗為止。
在長達173天的乙未戰役中,北台灣大小戰事便咬住日軍78天。
主因是客家族群串連大舉投入抗日,
在日治前的清末,掌握台灣軍政的是客家人,
也只有投入台灣軍政已久的客家人能較快速地組織抵抗,
而客家人多群居於桃、竹、苗,這戰場位於北部。

2014-03-03 15:24:12 補充:
當然,客家人沒有好下場,
戰敗後的北部慘遭日軍進行無差別掃蕩,
殘軍收縮至中台灣投入大規模決戰又敗,
致使中部慘遭日軍燒莊屠村。
客家人的災難在戰後,
日府特別為了桃、竹、苗成立了新竹廳專廳專管客家人。
客家族群從台灣的當權派跌落為被貼標籤的反民,只因戰敗。
2014-02-28 4:07 am
這跟地形以及順序有蠻大的關係
當時日軍要登陸台灣 他們起初選擇在比較靠近日本本土的北台灣來登陸 而非距離較遠 人口(軍力)較多的的南部

而北台灣中 基隆部分砲台一堆 攻打不易 因此選定在基隆東南方 人煙稀少的今新北貢寮的澳底登陸 立刻就把腹背受敵的基隆打了下來

台北是個盆地 一旦周為天然屏障消失 就完全沒了遮掩 此時作為門戶的基隆已經淪陷 台北淪陷也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那時 臨時組成的台灣民主國 其總統 原巡撫 唐景松聞到風聲立刻就溜了 台北頓時群龍無首 城內作亂大肆 因此當時就有士紳主動迎日軍入城 將作亂份子鎮壓

安定了台灣 一旁人口較少的桃園自然立刻攻下

然後到了竹苗中彰 由於這一帶主要是丘陵地形 適合打游擊 因此時間拖得比較久
而日本是溫帶國家 台灣則處於副熱帶至溫帶 時間拖愈久 日軍罹患風土病死亡的就愈多 這對講求速戰速決的日軍而言 是極為不利的狀況

也因此讓日軍加派軍隊2師先後攻下澎湖登陸雲林南下 登陸屏東北上 三面夾攻 加上台灣軍多半臨時組成訓練不良 武器本身又較爛 逼得台南統帥劉永福承認大勢已去 暗渡回陸

以上

2014-02-27 20:09:37 補充:
筆誤:
是安定了台北 而非台灣
參考: 課本+自己所學
2014-02-28 2:52 am
1895年(清光緒21年、台永清1年、日明治28年):中日締結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
割讓給日本(4月17日)。

台灣總督府成立,樺山資紀為首任總督(5月10日)。
台灣民主國發表獨立宣言(5月23日),舉行獨立儀式(5月25日),唐景崧任總統。
日本近衛師團在澳底登陸(5月29日)。日本軍佔領基隆,同日,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逃亡廈門(6月6日)。日軍未遇抵抗即進入台北(6月7日)。台灣總督府在台北舉行始政儀式,定此日為「始政紀念日」(6月17日)。
台灣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逃至廈門(10月19日),台灣民主國崩潰。樺山總督向大本營報告全島敉平(11月18日)。
1896年(大日明治29年):原敬向台灣事務局提出「台灣問題二案」。
「六三法」實施(4月1日)。
總督府設立「撫墾署」,處理原住民事務(4月1日)。
此時在日「出售台灣論」囂塵甚上。
1897年(日明治30年):「住民去就決定日」台灣住民的國籍選擇最後期限(5月8日)。
高野孟矩事件爆發(6月)。
1898年(大日明治31年):兒玉源太郎總督,後藤新平民政長官赴台就任(3月28日)。
保甲制度、壯丁團設立,以輔助警力之不足(8月31日)。
土地調查業務開始(9月5日)。
「匪徒刑罰令」實施。
1899年(大日明治32年):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正式成立(3月)。
台灣銀行開始營業(9月26日)。
師範教育在台開始萌芽(10月)。
[編輯] 20世紀
20世紀台灣

1900年(日明治33年):中醫師黃玉階在台北大稻埕成立台北天然足會(2月6日)。
三井投資的台灣製糖株式會社設立,為台灣第一家新式製糖工廠(12月10日)。
1901年(日明治34年):頒布台灣公共埤圳規則(7月4日)。
新渡戶稻造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9月30日)。
頒布「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規則(10月25日)。
1902年(日明治35年):雲林歸順式,爆發屠殺事件(5月25日)。
1905年(日明治38年):土地調查業務結束(3月31日)。
從本年度起,台灣總督府已不再需要接受中央政府的補助款(4月1日)。
龜山發電所完工,為台灣首座發電廠(7月)。
台灣實施戶口調查(10月1日)。
1906年(日明治39年):嘉義兩度發生地震,死千餘人(3月18日、4月14日)。
「六三法」改為「三一法」(4月10日)。
1907年(日明治40年):新竹北埔事件(11月14日)。
1908年(日明治41年):縱貫鐵路(基隆至高雄)全線通車(4月20日)。
1911年-1920年
1911年(日明治44年):阿里山鐵路開通(2月8日)。
1912年(日大正1年):竹農攻擊日本人,爆發林杞埔事件(3月23日)。
台灣總督府新廳舍動工(6月1日)
1913年(日大正2年):台北市開始通行公共汽車 (台北 - 圓山)(1月2日)。
羅福星事件爆發(又稱「苗栗事件」)(11月)。
1914年(日大正3年):台灣同化會成立(12月20日)。
1915年(日大正4年):台灣同化會解散(2月26日)。
余清芳主導的西來庵事件(又稱「噍吧哖事件」)爆發(8月2日)。
1916年(日大正5年):嘉義、南投、台中大地震。
1918年(日大正7年):中央山脈橫斷公路完成(10月1日)。
1919年(日大正8年):頒布台灣教育令,確立日本在台的教育制度(1月4日)。
台灣總督府新建築完成(3月)。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設立(7月31日)。
台灣總督府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到任(11月24日)。

2014-02-27 18:53:02 補充:
1920年(日大正9年):以在日台灣人留學生為核心,在東京成立新民會,林獻堂、蔡惠如為會長,開始推動政治改革運動(1月11日)。
在日台灣人留學生刊行《台灣青年》雜誌(7月16日)。
「嘉義置州同盟會」開始推動置州運動(7月30日)。
台灣地方行政制度變更,全島劃分為5州2廳,下轄3市47郡,郡下轄之街庄為今日鄉鎮之基礎(7月24日)。
連橫《台灣通史》出版(11月12日)。
1921年-1930年

2014-02-27 18:53:17 補充:
1921年(日大正10年):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第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1月30日)。
「三一法」改為「法三號」(4月1日)。
由臺北鐵道株式會社興建集資興建的臺北新店線鐵路完工通車(4月17日)。
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從事文化啟蒙運動(10月17日)。
1922年(日大正11年):〈治安警察法〉在台灣實施(12月28日)。 1923年(日大正12年):《台灣民報》在東京創刊(4月15日)。
攝政皇太子裕仁(昭和天皇)視察台灣(4月16日)。
取締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治安警察法違反事件」(簡稱「治警事件」)發生(12月16日)。

2014-02-27 18:53:43 補充:
1925年(日大正14年):桃園大圳竣工(5月17日)。
蔗農爭取權益,發生「二林事件」(10月22日)。
1927年(日昭和2年):台灣文化協會分裂,部份人士另組「台灣民眾黨」(7月10日),為台灣人第一個政治團體,要求地方自治。
1928年(日昭和3年):總督府設立台北帝國大學,為台灣大學前身(4月1日)。
「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部)成立於上海法國租界(4月15日)。
台北基隆間縱貫道路開通式於基隆隧道內舉行(9月11日)。

2014-02-27 18:53:59 補充:
1929年(日昭和4年):台灣總督府開始刊行「台灣關係史料」。
1930年(日昭和5年):嘉南大圳正式通水啟用(4月10日)。
台灣民眾黨分裂,「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8月17日)。
霧社事件。(10月27日)。
1931年-1940年
1931年(日昭和6年):
台灣民族運動領袖蔣渭水逝世(8月5日)。
1932年(日昭和7年):
大湖武裝抗暴事洩,多人被捕(4月12日)。
臨海道路 (今蘇花公路) 竣工(5月)。
1934年日昭和9年
台灣文藝協會成立(5月6日)。
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6月3日)。
持續14年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終止(9月2日)。
台陽美術協會成立(11月12日)。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50: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27000015KK018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