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895年日本強佔台灣後,由於遭到台灣人民的激烈反抗,日本派駐台灣的軍人、官員死傷甚多。 由於日本不斷對外擴張,日本在台當局的財政支出入不敷出,對台灣的管理也陷入困境。
海軍大將樺山資紀為台灣首任總督。他在台灣創立了殖民統治官制,發動清莊運動,大肆屠殺反抗日本殖民者的台灣同胞。1895年12月,由簡大獅和陳秋菊領導的起義軍向日本殖民統治的中心——台北發起了進攻,震驚了日本朝野。 1896年6月,在台灣待了一年的樺山資紀由於治理不力被調回國內。
繼任者是桂太郎。 桂太郎一上任就瘋狂地圍剿台灣各地的抗日義軍,屠殺台灣平民。 桂太郎的鐵血政策激起了台灣人民一浪高過一浪的反抗。 隨著伊藤博文內閣的倒台,僅在台灣待了四個月的桂太郎逃回日本。
日軍中將乃木希典成為第三任台灣總督。 他上任後兩個多月後,台東就爆發了“太魯閣鬥爭”。 泰雅族群眾突然向日軍哨所發動襲擊,殺死哨所內所有日軍。 1897年1月,日軍派一艘軍艦及砲兵、士兵五百餘人進攻太魯閣,結果大部被殲。 不甘心失敗的乃木在2月又調集千餘日軍再次進攻太魯閣,結果日軍死傷數百,鎩羽而歸。
台灣人民日益激烈的反抗,讓乃木對日本在台灣的統治前景感到灰心失望,想趁早甩掉這個包袱回國。1897年春,乃木希典利用回國之機,向當時的日本首相松方正義及軍界、政界的少數要人談了日本在台灣的處境。 他建議將台灣賣給英國,這樣既可甩掉一個包袱,又可獲得一大筆錢。 當時的日本政府正處於財政危機當中,乃木的建議引起了首相松方的興趣,但卻遭到了日本內閣中強硬派的反對。 由於內閣無法形成共識,出售台灣的事暫時擱淺了。
乃木對出售台灣一事一直沒有死心。 為達到甩賣台灣的目的,乃木私下與英法官員進行了秘密接觸。 當時英國占領的殖民地甚多,對購買台灣興趣不大。 法國得知日本想出售台灣的消息後十分感興趣。 雙方的外交官員經過討價還價,初步確定台灣的售價為1500萬法郎。1898年,伊藤博文重新成為日本首相,在他主持召開的軍政要員會議上,乃木希典再次提出將台灣賣給法國的建議,幾位日本軍政大員也發言贊同乃木的主張。 伊藤博文同意與有錢的西方國家談談這個問題。
日本想賣台灣的消息,引起台灣人民的高度關切。 大多數台灣人認為,即使台灣賣給法國,自己也永遠是中國人。 一些開明紳士和知識分子順勢提出,既然日本想把台灣當包袱甩賣給法國,中國也可用錢把台灣買回來,以免寶島落入西方列強之手。於是,一些台灣愛國人士通過各種渠道向清政府上書,強烈要求清政府籌措資金並派官員與日本政府談判,將台灣買回來,使台灣人民能堂堂正正地做中國人。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吃夠了日本的苦頭,十分懼日,對台灣民眾的要求與呼聲置若罔聞。
在此關鍵時刻,台灣著名愛國人士林維源勇敢地站了出來。 他決心利用民間的力量,將台灣從日本手中買回來,再交給清政府管轄。為了給台灣民眾做榜樣,林維源自己捐出了四百萬元,僅僅半個月時間,願意捐錢買回台灣的民眾達到萬餘人。 林維源向清政府上書,建議他們派官員出面與日本政府談判。 但洋務派首領李鴻章認為,中國現在國力太弱,買回來也守不住。李鴻章公開阻止買台行動,讓林維源等人心灰意冷。 買台運動受挫後,林維源又回到大陸,並在福建廈門隱居,直到去世。
1898年2月26日,兒玉源太郎正式到台灣上任,他在台灣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殖民措施:最令日本當局滿意的是,兒玉源太郎在台灣瘋狂地掠奪各種資源、物資,使日本大獲其利,又解決了日本國內許多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兒玉源太郎在台灣推行的一系列殖民政策,使日本當局嚐到了甜頭,再也沒有人提起要將台灣賣給他國的事了。
2014-02-26 19:06:10 補充:
洪棄生《瀛海偕亡記》卷下(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文獻叢刊》第 59 種, 1959 , 頁 39-40 )說: 「越明年丁酉 ( 光緒二十三年 ) 春,日軍益復經營山中,為持久計。操畚負梮,樹柵築路,山上夷險增隘,儲糗糧,益戍兵,或架板屋而居。守備隊、憲兵部、警察署分三處為犄角,如備大敵。當丙申、丁酉之交,萑苻伏莽斬木揭竿而起者,處處皆是。日軍到輒散,去輒聚,勦殺則不懼,招誘則不信,治之無術,日本政府遂有退還臺灣之意。清廷方拮据籌償遼東,無力更贖臺灣。
2014-02-26 19:07:27 補充:
臺灣富紳林維源,清時頻助軍需,賜部郎,後兼授幫辦大臣,避地居廈門。 清舉人施菼字悅秋,有文譽,聲氣廣,前此以清丈田畝拂彰化縣令意,適施九段聚眾抗官,坐株連,為劉巡撫奏革廩生通緝,乃改今名,納國子監,登癸巳賢書。時避地在晉江,遂往說林維源,則許捐資四百萬,按諸全臺富室,又可得數百萬,清廷費帑不過千餘萬,由英總領事居 間,總理各國衙門聞於朝。清廷詢於兩廣總督李鴻章,鴻章謂得之不能守,形勢緊要不比遼東, 議不可,罷。於是日本仍一意治臺灣。」
2014-02-26 19:08:58 補充:
簡單來說,光緒 22、23 年之交,日本人因為無法有效杜絕台灣人的武力反抗,便有意要滿清贖回台灣,可是清廷當時正在為遼東半島的贖款發愁,所以李鴻章才說台灣「得之不能守,形勢緊要不比遼東,議不可,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