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為何要説「諸」佛?

2014-02-23 7:50 am
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為何要説「諸」佛?

即已離一切相,「覺」了便是佛了,為何還要說「諸」佛?

請諸善知識大德解疑之﹣﹣
更新1:

好心情賢德: 十方三世諸佛共四十二個位階 而實相之性,本是相不相俱離 故,離一切「諸」相,是否也暗示著不能執著於諸佛四十二個位階?

更新2:

欽明賢德: 愚學認為除了一要著世間迷人的「名相」及「物質體相」外 也不要在修行中著了「空相」 實相之體為「無相無不相」 實相當體皆空,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 實相造具百界千如,自體空性,而不可言其「有」

更新3:

本題以大少賢德所答最切中題意,所言面面俱到,謹擺放數日供同修參考 到期後愚學自行結案,合十﹣﹣

回答 (14)

2014-02-25 12:46 am
✔ 最佳答案
michael 大德 ~ 法安 !

離一切諸相 , 則名諸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諸佛法教 , 不可思議 ~

諸佛法教 , 甚深難解 ~

此一離字 , 亦復如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已離相 , 云何尚言諸佛 ?

尤以諸之一字 : 含一切之義 ~

何以故 ?


須知佛法從初始階段乃至中階至高階 ,

均是以次第否定之 ,

然而到了最後卻是全部轉成肯定 ~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以階段否定 ? 為見性故 ~

何以最後肯定 ? 為成就諸佛事業故 ~



是故四聖諦 , 十二因緣 , 空 , 無相 , 無願 ~

皆是次第存在 , 又是次第否定 ~

何以故 ?

唯離方能解除綁缚故 ~

階段離則階段解脫故 ~



所以六道是有的 ~ 三界是有的 ~

諸佛國度是有的 ~ 諸佛淨土是有的 ~

諸佛三十二相是有的 ~

菩薩四十二位階是有的 ~

乃至阿羅漢是有的 ~

乃至眾生都是有的 ~

及至眾生皆是有佛性的 ~

___________________


法界如幻 , 如幻雖真 ~

何以故 ?

一真 , 故一切真故 ~

__________________


是以次第否定 , 次第離之 ~

次第離之 , 次第見之 ~

次第見之 , 次第轉之 ~



又如金剛經云 : 無所住而生其心 ~

離一切相即為 ~ 無所住 ~

則名諸佛即為 ~ 生其心 ~

離者 : 性也 ~

名者 : 相也 ~

心者 : 非凡夫之妄心 ~ 真心者也 ~ 菩提者也 ~

性相一如 ~ 清晰分明 !

深奧難解 ~ 唯證方知 !


以上淺述 ~ 大少隨筆 ~

若蒙獲解 ~ 煩放數日 !

若不蒙獲解 , 煩請務必告知 !

大少自移 !


合十 ~

阿彌陀佛 ~
參考: 諸經典 ~
2014-07-11 12:32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04 10:04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3-04 8:31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misshare168.pixnet.net/blog/post/86950298
2014-02-26 8:35 pm
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現在有一大堆大乘佛教徒(網友們)連[我相]都離不開

如何能做到離一切相???

我對現在大乘佛教徒(網友們)感到非常失望

就是有一群佛教的**(如正覺同修會' Enigma 'sam等)一直亂誤導眾生執著佛性為我

大乘佛教就是被這些**(如正覺同修會' Enigma 'sam等)搞到變成末法的

**[佛陀說:眾生內心如果執著一法 一見,都會墮入輪迴永不能出離]

大乘佛教徒連基本的[我]見都沒破

我見 我執 [放不下]

要出離輪迴真的很困難

2014-02-26 12:36:32 補充:
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現在有一大堆大乘佛教徒(網友們)連[我相]都離不開

如何能做到離一切相???

我對現在大乘佛教徒(網友們)感到非常失望

就是有一群佛教的**(如正覺同修會' Enigma 'sam等)一直亂誤導眾生執著佛性為我

大乘佛教就是被這些**(如正覺同修會' Enigma 'sam等)搞到變成末法的

**[佛陀說:眾生內心如果執著一法 一見,都會墮入輪迴永不能出離]

大乘佛教徒連基本的[我]見都沒破

我見 我執 [放不下]

要出離輪迴真的很困難

2014-02-26 12:47:34 補充:
有執著佛性為我的[執著心的人]

還會有啥實相可言???

大家真是見人說人話 見鬼說鬼話

鬼扯

2014-02-26 12:47:54 補充:
有執著佛性為我的[執著心的人]

還會有啥實相可言???

大家真是見人說人話 見鬼說鬼話

鬼扯
2014-02-24 9:47 pm
離一切相>>就是知道生命實相
即可以感受到諸佛,已成佛,未成佛,諸佛存在!
也就是明心見性!就是能感覺到諸佛存在!
就是我念觀世音菩薩,我即能感覺到觀世音菩薩
我念阿彌陀佛我即能感覺到阿彌陀佛
我即是佛!所以我念佛我即是佛!

2014-02-24 13:47:49 補充:
離一切相>>就是知道生命實相
即可以感受到諸佛,已成佛,未成佛,諸佛存在!
也就是明心見性!就是能感覺到諸佛存在!
就是我念觀世音菩薩,我即能感覺到觀世音菩薩
我念阿彌陀佛我即能感覺到阿彌陀佛
我即是佛!所以我念佛我即是佛!

我念觀世音菩薩,我即是觀世音菩薩


2014-02-24 13:52:53 補充:
未成佛的佛就是自己!但是能感覺到佛真正存在!你將注定成佛!

佛不外相,能真實感覺!就是離一切諸相!

2014-02-25 18:11:25 補充:
諸相即是有形體,摸的到碰的到!
實相即是無形體但是能真實感覺到!
也就是在心中還是有形像,音聲像!
也就是在持念時>>>那念真實能感覺的心!
而不是看到佛像才覺佛存在,離開了佛像佛就不在了!
2014-02-24 4:02 pm
如果正確修行可以了解人體內包含整個位階, 不是只有自己而已, 因此任何人修行一定得返回本心, 找回自我, 自我之法身(稱佛), 藉由這個法身佛, 穿梭三界六道, 再回本心. 因此修行過程, 你可以是眾佛相, 眾菩薩相, 眾羅漢相, 眾生相的任何一種. 但是先決條件就是回本心, 回本心就需離一切相, 因此釋迦牟尼佛才如此說明.
參考: 修悟所得
2014-02-24 6:31 am
如是我知:

一、「諸」是「一切」的意思,諸佛就是一切佛,或是說所有「已成就」和「未成就」的一切佛。以空間而言,不論此土或他方;以時間來說,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甚至於未來的佛,都必然符合「離一切諸相」,這是成佛的共同標準。

二、基於信解行證之通義,從解(悟)位十分到行位十分,最後才有滿分的佛果位。譬如戒毒的人,要先從思想觀念上徹底認識毒品對自身的傷害,也同時傷害了周遭的至親好友,自毀光明人生(解);然後下決定去參加戒毒班或自行計畫合適的戒毒方法(行),實踐不中斷;等到時間成熟了,效果當然就會顯現出來(果)。因此從「知」(解、悟)離一切諸相,到「行」離一切相,依序不亂,才能親「證」離一切相的佛果。
2014-02-24 2:38 am
大佛頂 首楞嚴經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082.htm

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羅義。
兼聞此經了義名目。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
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
善開眾生微細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
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2014-02-23 18:42:25 補充: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指的是離一切眾緣和合幻妄稱相,其性乃妙明真淨妙心即諸佛。

如同見性即見佛,若見相則非見佛也。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2-23 18:45:16 補充:
大佛頂 首楞嚴經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082.htm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2014-02-24 2:08 am
有情眾生,除了眠熟、悶絕等情況,因意識中斷,處於「無心位」而無六塵覺知性,故離一切六塵諸法相外,凡是識陰存在時,必然會對現前的一些法相有所覺知、了別,必不離一切諸相; 這是一般人都能現行觀察的現象。
六識如此,而第七識則有慧心所能了別「法塵」的變化,則佛開示的八識心裡,唯有第八識如來藏是「離一切諸相」者。«心經»云:「無受想行識、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維摩詰經經»云:「法離見聞覺知」、「不會六入」都在揭明此中道理、法義。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已指眾生第八識真實心即是理上的「佛」──自心如來,十方三世佛皆如是,故說:「諸佛」。

2014-02-24 10:58:49 補充:
有師兄說:「離一切虛妄假相的當體,即是與諸佛的法身實相無二無別。」
不免令人對此中「當體」為何物甚關注,乃即所指「諸佛的法身」故。
一般人對「當體」的認知應是某種有真實體的東西,就像第八識「法身」雖無形相,卻是一能生諸法之身一樣,乃真實體無疑。可是所說:「所謂<當體>是當下的體證。」頗令人迷惑不解。因「當下的體證」意思是一個現象、情況的形容,不是一種具體實物,與所謂「當體」這種具真實體性的事物,實在無法視同一物。
又,所謂「<離>者:當體不迷也」也是奇特講法。因<離=當體不迷>若沒經特別解說,實在難以瞭解什麼意思?

2014-02-24 10:59:02 補充:
「當體」是啥?它會迷、有迷?還是講吾人對當體不迷?這恐怕要交代清楚才好。
再者,眾生見諸相時,必定即對當下「諸相」了別、了知完成,要如何把所見之相「變相」成「非相」?是否要強迫自己裝作不見?顯然其中別有道理。
這就要追隨真善知識修學,透過對第八識如來藏的正知正見,乃至悟得如來藏,才能證知體會:「離一切相、非相」者,唯是祂!不是依賴自意思維推測就能有辦法來體證。
學佛人若能對 佛開示所說眾生具有八識心,得以熏習清楚明白,就會起心探究第八識妙法,從而有機緣入佛法內門修學;否則對佛法將永遠是門外漢。
2014-02-23 6:30 pm
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不著相』:比如別人送你一個LV牌的皮包,但是你平常外出都是拿塑膠袋裝東西,如果你心中存有要出去顯示一下,給親朋好友看,你使用的是LV牌的皮包,來顯示一下自己的身份地位,這樣就『著相』了。『著』了LV牌的皮包的『相』。如果平常外出的時候,還是拿塑膠袋裝東西,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才拿LV牌的皮包出門,但是你只把它當做裝東西的手提袋,不去刻意的炫耀,它是LV牌的皮包的心態,這樣就沒有『著相』了,沒有『著』LV牌的皮包的『相』。一般學佛的人,所認為的空,就是要把LV牌的皮包當做不存在,這樣就把佛法學偏了。金剛經是教人破除「著相」的障礙,釋迦牟尼佛已經不再「著相」,要教導眾生不要去「著相」,所以金剛經有許多重複的用語,比如【若見◎◎,即非◎◎,是名◎◎。】拿現在比較好懂的話:我是你的「董事長」,你是我的「員工」。如果你常常看見你的「董事長」,處處在耍威風,擺闊氣,處處要顯示他是「董事長」,你是「員工」的那種差別。處處要你們這些「員工」,要聽他的話。你的這位「董事長」就是著了「董事長」這個職位的相了,也就是說你的「董事長」,「著相」於「董事長」這個職位。你的「董事長」如果破除了「董事長」這個相,他會認為你跟他是同事,不會以差別心來對待你,跟你說話,叫你辦事,就很平和、很客氣,不會擺架子、耍威風。以金剛經的用語就是【「若見」董事長,「即非」董事長,「是名」董事長。】。
如果我這位「董事長」,心中沒有我是「董事長」,你們是我的「員工」,那樣的心態,這就是稱為沒有「董事長相」了。 引用現代的名相來說明,就容易懂了。「若見」LV皮包,「即非」LV皮包,「是名」LV皮包。「若見」董事長,「即非」董事長,「是名」董事長。「若見」豪宅,「即非」豪宅,「是名」豪宅。「若見」法拉利跑車,「即非」法拉利跑車,「是名」法拉利跑車。「若見」鑽戒,「即非」鑽戒,「是名」鑽戒。「若見」真珠項鍊,「即非」真珠項鍊,「是名」真珠項鍊。 以禪宗的用語【見山不是山】在這裏就這樣的用語見LV皮包不是LV皮包見董事長不是董事長見豪宅不是豪宅見法拉利跑車不是法拉利跑車見鑽戒不是鑽戒見真珠項鍊不是真珠項鍊這裡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是指【表相】,不論是名詞上的【表相】(董事長)與物體上的【表相】(LV皮包、毫宅、法拉利跑車、鑽戒、真珠項鍊),金剛經所指的相,是指這些【表相】整句話的解釋:世間所有名詞上的【表相】或物體上的【表相】,都是虛幻不實的。為什麼是虛幻不實的?有一句話叫做『色不迷人,人自迷』,這些【表相】都不迷人,是因為人看到這些【表相】以後,執著在這些【表相】上面,去做出種種不理性的行為出來。金剛經是教人要把這些【表相】看破,不要被這些【表相】迷惑。說起來很簡單,但是每個人都是看見一個相,就迷惑一個相,沒辦法看得開,看得破。

2014-02-23 10:40:00 補充:
當你看見世間迷人的1【名相】2『物質體相』,不再被世間迷人的1【名相】2『物質體相』所迷的時候,你就不是凡夫眾生了。當然是成佛了,只有證到佛果,才不會被世間的事物所迷。
2014-02-23 5:59 pm
滿天神佛, 視萬如一.
2014-02-23 5:41 pm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為何要説「諸」佛?
==

末學意:

離一切虛妄假相的當體,即是與諸佛的法身實相無二無別.

<離>者:當體不迷也..所謂<當體>是當下的體證

不是只起個否定諸相非相念頭.而是一種絕對的體證.

管見
2014-02-23 8:09 am
因為三這個解脫字(自)說太多了!!

影響的動靜太大
大家聽了都有點遲鈍甚至麻痺..........

所以這時候就要用.........七級浮屠對治。

浮出的感覺也好
服氣的心理也罷
伏住的意想也行

2014-02-23 00:10:40 補充:
因為眾生皆有佛性三無差別...........所以十方三世諸佛(成道的萬象)

2014-02-23 14:17:55 補充:
有定力~~有慧力~~~那就一定能不間斷衍生智力(靈感創造)............

這就是智慧生命體.....的進化

2014-02-23 14:19:38 補充:
而觀察力~~能幫助注意諸羅萬象中......找出獨特的原點。

2014-02-23 14:22:25 補充:
分解好!還原也罷~~~就是能品出個字(各自)德(得)性的風格取向(心態)~~

這就是諸佛~~這就是三無差別~~這就是十方法界~~這就是佛祖

這就是為佛子說的四種等!!

2014-02-23 18:50:23 補充:
在原創面前~~任何身分都是學生~~~
不管任何身份~~~都慧變化為~~~找回當初自己的創作本心(本來面目)的學生!!

2014-02-23 18:51:50 補充:
而四種等性就宛如即時的指導,變化為導師(伯樂)

2014-02-25 18:18:29 補充:
一百度!!


水開了..............看!是不是全面滾動了............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32: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22000015KK055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