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箕灣歷史

2014-02-21 4:53 am
我想知道筲箕灣的歷史背景,發展及變化,對香港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影響。
吾要維基嘅資料!!!
thx very much

回答 (4)

2014-02-21 5:46 am
✔ 最佳答案
筲箕灣本來是一個海灣,因為水域很圓,像一個大筲箕,因而為名。不過,坊間亦有兩個傳說是與筲箕灣的地名起源有關。第一個傳說指於南宋末年,有一個叫張進的人隨海軍船艦到九龍半島一帶,經過現時的筲箕灣時,他不小心將他祖先給他的家傳之寶筲箕跌到海中,所以這個海灣就稱為筲箕灣。而另一個傳說則是於清朝初期,有一個叫朱蒂的漁民,結婚後不久丈夫就去世,並誕下一個遺腹子,取名作阿蝦。他雖然是一個好孩子,但後來因感染了天花而變盲。到了阿蝦15歲時,母親亦感染重病。為了養活母親,他便用筲箕于現時的筲箕灣行乞為生。後來有一日天氣異常惡劣,阿蝦被海浪沖走,只留下筲箕於岸邊。為紀念阿蝦的事蹟,當地居民將這個海灣改名為筲箕灣。然而,由於筲箕灣這個地名,早于明朝萬曆年間編寫的航海圖《粵大記》中出現,故第二個傳說的可信性有限。
此外,筲箕灣亦曾被稱為餓人灣。傳說明朝時期,有一隊商船因颱風而被逼于現時的筲箕灣登陸。當他們找尋食物時,但卻無法找到,連當地居民也無法找到。結果他們在離開前都無法充饑,因此而戲謔這個海灣為餓人灣。但比較有根據的說法是香港開埠初年,筲箕灣一帶對外交通十分落後,只靠班次極疏的舢板聯繫中環。餓人灣指若被困在該處,遲早會餓死。當時有一句俗語:“英雄被困筲箕灣,問君何日到中環”,就是形容筲箕灣交通落後的情況。 筲箕灣 - 歷史 早期香港漁民主要集中于柴灣一帶。18世紀中葉,有漁民發現筲箕灣為避風良港,
筲箕灣
所以陸續吸引漁船停泊於筲箕灣。同時亦有一些來自惠州的客家人於筲箕灣山頭開採花崗岩,並在岸邊建簡陋房屋。據1841年人口普查,筲箕灣人口約1200人,占香港島人口(4350人)約28%[2],大部份居於艇中。其後海盜問題嚴重,1860年港督麥當奴決定整頓該區,拆毀淩亂蓋搭的房屋,重新建屋辟路,是為筲箕灣東大街,並設立派出所方便員警打擊海盜。
1911年,筲箕灣人口增至7000人。1920年代筲箕灣出現一些小型工業,為筲箕灣成為工業區開始。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批中國大陸的難民踴入筲箕灣,建立了13條山村。山村多以簡陋的組成,衛生環境普遍差劣。
一直到了1960年代,香港政府大規模整頓開發筲箕灣,興建大量公共房屋(如1964年落成的明華大廈等),並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而於1967年起,政府開始清拆山上的簡陋房屋,但進度一直緩慢。直至1983年,筲箕灣山邊的聖十字徑發生大火,燒毀不少居民的家園,亦使政府決心整頓,開始全面清拆所有木屋及石屋,並在原址開山,興建耀東邨、興東邨等公共屋苑。這些改變,令筲箕灣變成今日的面貌。
2014-02-27 7:50 am
哎喲.....發鷄盲投錯票添 ~~^^
2014-02-21 5:58 am
從宋朝開始,鄧、侯、廖、文、彭等家族陸續從內地遷入今新界地區,人稱新界五大族。古代香港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居民主要從事農業、漁業、航海、製鹽、採珠、製香等行業。據傳,到明朝萬曆年間,鄧氏後裔鄧元勳已成為富甲一方的富戶,擁有良田萬畝。到清初康熙年間,鄧族不僅擁有錦田一帶的富庶土地,在香港島也擁有不少田地,成為首屈一指的望族。



  香港缺乏天然資源,但地理位置優越,英國人佔領香港以後,宣布香港為自由港,銳意將香港發展成為遠東重要的轉口港。1900年,由香港轉運進口的貨物佔中國全部進口貨物的40%。同年,進出香港的船隻噸位達到1,402萬多噸,15年內增加了1倍。


  英國殖民統治下,聚居於香港的英國人有著優厚的待遇。但是,由於香港是自由港,殖民政府採取了許多有利於商業發展的管理方法,加上中國內地不斷出現社會動盪,歷來吸引許多華商和手工業者來港謀生。這批擁有大量資金的華商逐步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1881年6月3日,港督軒尼詩曾對立法局議員說:「香港稅收『華人所輸,十居其九』。」


  1941年12月25日,日軍佔領香港,人稱「黑色的聖誕節」。香港居民經歷了日佔時期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歲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逐步恢復。1951年香港的對外貿易額達到93億元,對中國內地的輸出總額為約16億元。朝鮮戰爭爆發以後,英美兩國實行對華禁運,使香港的轉口貿易受到沉重打擊。1952年香港的對外貿易額下降到66億元,對中國內地的輸出也下降到5億多元。在這種情況下,港商不得不另尋出路,發展工業。


  早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內地的資金、設備和人才早已從上海和廣州大量流入香港,對香港的工業化起了重要的作用。20世紀50至60年代,香港逐漸由轉口港過渡成為工業化的城市。


  1959年,在香港的出口貿易中,香港產品的比重已經上升到69.6%,超過了轉口貨物的比重。這是香港實現工業化的標誌。進入60年代以後,紡織、製衣、塑膠以及新興的電子、鐘錶和玩具等工業等得到迅速發展。


  香港工業化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除天然資源和土地的缺乏外,當時國際市場的變化亦是業界經常面對的困境。如向來是香港紡紗業的主要市場國家,英、美、加拿大等於 60年代對香港的棉紡織品實行限額進口。又如塑膠業在50-60年代發展如日方中,卻於1965年遭美國大批的退貨和停止購買。


  除此之外,隨著市民經濟條件的改善,與之相比的社會福利設施則顯得相當的不足。房屋的嚴重短缺、物價上漲和醫療、教育資源的匱乏歷來都是社會所詬病的問題,政府卻一直未有正視。於是,終於在1966年因天星小輪加價引發持續多日的示威和暴動。第二年,又爆發了更大規模的「六七暴動」。後者歷時數月,導致51人死亡、千人受傷。社會矛盾的激化,引起港府的關注,乃逐步改善社會民生,如全面改革僱傭條例,一周48小時的工作制和女工享有產假等,又增設民政事務處向公眾提供諮詢和接受投訴的服務等。社會民生始在這時得以改善。


  1970年代,香港開始「經濟起飛」,經濟方面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當時,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為9.2%,在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中增速最快。


  1985年5月,中英兩國互換《中英聯合聲明》批准書,香港政治進入過渡期,經濟上也正好進入新的轉型期,即從以工業、外貿為基礎的多元化經濟,轉為以服務業為主體、多種經濟全面發展的服務經濟。服務業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運輸、倉庫及通訊業、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等。香港服務業產值在本地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和就業人口在總就業人口中所佔比例進一步攀升,佔據了壓倒優勢。這一階段服務業進一步全面發展的重要原因是中國內地不斷擴大改革開放。


  製造業大規模北移是此次香港經濟轉型的基本特徵之一。香港歷史上製造業職工人數最多時只有100萬人左右,而到1996年年底,港商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僱用的職工已經達到400萬人,間接為港資工廠服務的人員還有約100萬人。內地低廉的生產成本提高了香港工業的競爭能力。


  香港經濟持續高速增長。1992年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到16,000多美元,居亞洲「四小龍」之首。1997年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已達到26,400美元,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和新加坡,並超過了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20 14:56: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20000051KK001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