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

2014-02-21 4:23 am
請問 胡軍演的朱元璋接近史實嗎?還是說有改編很多很多

請問就只有劉邦跟朱元璋2個人是平民出身的皇帝2個人哪個人的能力比較強

回答 (6)

2014-02-21 6:40 am
✔ 最佳答案
胡軍版的電視劇《朱元璋》,一般來說的評價算是情節最接近史實的一個版本,把朱元璋少年貧苦、出家為僧、雲遊乞食、參加義軍、與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爭大帥、與陳友諒和張士誠爭霸、滅元建國等情節一個個展現出來。對朱元璋這個人物,可以感覺到創作者並沒有因為自身的主觀,而給予胡亂醜化或是美化,也沒有迴避一直以來朱元璋最受詬病的所謂殺功臣所謂殘暴的一面。

該劇對於朱元璋殺功臣一事有較為深入的解析,不僅僅是因為他害怕功臣功高震主,有威脅奪取他皇帝位置的可能,而是進一步提到了功臣權貴在建國後,貪圖享受,居功放縱,殘害普通百姓,橫行不法的一面,而朱元璋之所以痛下辣手,和這些權貴自身違法害民貪污腐化有莫大關係。這部電視劇不管對朱元璋整體評價如何,但至少給了朱元璋自我辯護的權利和機會。

只不過這部電視劇還是有一點暇疵,如洪都之戰與史實完全不符:鄱陽湖之戰是朱元璋與陳友諒爭霸的決定性的戰役,而洪都之戰就是朱元璋戰勝陳友諒的關鍵之戰,史書非常清楚地記載著是朱元璋的親侄子朱文正在洪都之戰中守城禦敵,以大約兩萬的兵力抵禦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不僅死死守住了戰略要地和糧倉洪都城三個月,一直等到朱元璋的援軍趕到,還讓陳友諒的大軍死傷慘重,嚴重動搖了陳友諒大軍的軍心,為鄱陽湖之戰的勝利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朱文正一戰成名,立下了不世功勳,被譽為元末明初“天下第五名將”。 但該劇為了突出藍玉的驍勇善戰,偷梁換柱,虛構成是藍玉率領三萬預備軍與洪都八千駐軍抵擋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進攻,完全和史實不符。

此外該劇中塑造的徐達形象非常失敗,他在慶祝朱元璋榮陞大帥的宴會上向朱元璋敬酒,朱元璋不喝,他竟然把一壇酒全部倒在朱元璋頭上。 據史書記載,徐達是公認的元末明初最傑出的軍事家,是朱元璋麾下最出色的軍事統帥,是明朝開國元勳中的最大功臣,是一位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的統帥,而不是像張飛一樣的粗猛先鋒。儘管徐達勞苦功高、地位顯赫,但徐達依然謙虛處世,從不居功自傲。在該劇中塑造的粗魯、蠻橫的大酒鬼徐達形像是違背史實的,也是一個非常失敗的形象。

所謂平民皇帝,無非就是滿足兩個條件:其一,開國立朝,坐北稱帝。 其二就是布衣出身,無官無爵。 劉邦雖被很多人認為是平民皇帝,其實劉邦起義前,還是個秦朝的亭長,至少是個國家公務員。 對於朱溫之類雖稱帝,但沒有完成統一大業,至少沒有完成局部的大統一。 而對於劉秀、劉備,雖家族沒落,至少有著漢室宗親、皇族後裔的背景。 如此看來朱元璋算是真正出自平民,開創大明的開國皇帝。

以劉邦與朱元璋兩位開國皇帝做比較:劉邦和朱元璋最突出的才能當然是善於用人,他們都能在所處的亂世中,把最優秀的人才集中到帳下,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作用,並最終取得天下的,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他們二人都是當時天下最優秀的領導。

但要說戰場上的表現,朱元璋遠勝劉邦。 劉邦在戰場上的表現讓人不敢恭維,打項羽的時候,反到被項羽追著打,北伐匈奴時,又被冒頓圍困於白登,要是沒有韓信的加入,後果不堪設想,證明征戰非他所長。 朱元璋就不同了,剛一入伍就表現得驍勇善戰,很得領導郭子興賞識,成為心腹,女兒(後來的馬皇后)都嫁給了他。 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勁敵後,朱元璋又親自製定了北伐元室的作戰計劃,徐達等人依此而行,很快兵鋒直指大都,迫使元順帝率群臣逃往大漠,而一些手握重兵的元朝軍事武裝也在不久後或如鳥獸散,或兵敗山倒,或誠心歸順。 像朱元璋這樣集政治、戰略、軍事才能於一身的領袖人物,確實是不可多得。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4-02-23 6:46 pm
楚王要找人制衡項羽 誰都不找偏找劉邦? 當時劉邦直屬軍力還沒破萬呢


韓信離開項羽 不找田榮或陳餘 偏找劉邦?

當時劉邦被分封的可是沒人要去的蜀地


大盜彭越讓項羽頭痛不已 英布為項羽陣中第一副將

兩個一樣不找田榮聯合 也不服項羽 偏與劉邦合作


這些把它看成運氣??只能呵呵了


更不用說 一樣分封諸子 一樣剪除異性王

但漢朝成功度過七國之亂 明朝卻被燕王篡位

朱元璋的天下有比較真實??

2014-02-24 14:24:26 補充:
劉邦卻結夥稱王???

漢王可是項羽封的 原來討論歷史是憑自己想像就可以講的了阿?


張良 一個全國知名的謀士 還身兼韓國宰相

多方拉攏他 張良都不動心 非要跟劉邦

這叫運氣 呵呵


更何況 史記寫得很清楚

沛公之從雒陽南出轘轅,良引兵從沛公

明明就是張良去找沛公 還遇上張良勒
2014-02-21 11:14 pm
當皇帝並不容易,尤其是「開國元首」,次之就是「風範」,還有對國家機要的重視。

「朱元璋」曾為「天下大考」而煩惱「半個天下,如何用人。」
曾親自來到石門山拜訪老儒朱升,討教治國平天下之策。朱升高瞻遠矚,送了他三句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使「明朝立國」時期,不倦於庶。

「劉邦」曾為「大赦而惱」仍做出「免除賦稅徭役十二年」的大治,使得世人休養生息。

以開國來說?

劉邦;不缺人才,雖沒有「劉伯溫」,識人準確,用人不疑。
朱元璋的根基,最缺的是「安撫人心,而做出杯酒釋兵權。」

識字?

「劉邦」不識字?這個起點,就比較弱,有「群臣輔佐」。
「朱元璋」出家當和尚、領軍後,漸漸識字,雖不通詩賦,在理事上,可說無礙。


劉邦「用人得當」;沒搞出亂子,算他識人不差。(毛澤東給的評價)
「張良」對「劉邦」的貢獻,絕對比「韓信」更重要!
若無「張良」,則無「劉邦」;若無「韓信」則無齊王。


朱元璋「提拔學識能力,立下國家根基。」
存恤高年詔(老人年金,那年代就有了。)貶抑商人,朱元璋他特意規定,農民可以穿綢、紗、絹、布四種衣料。而商人卻只能穿絹、布兩種料子的衣服。商人考學、當官,都會受到種種刁難和限制。

當時的「劉伯溫」有為有輔,對能夠在「張士承、陳友諒」之際,能夠保有一席之地,這顯得「劉邦」實是運氣太過好。





最後?

來聽聽「毛澤東」是怎樣說..........

毛澤東對劉邦的評價是「老粗出人物」、「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1964年毛澤東更借題發揮,指出:「自古以來,能幹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劉敬勸他不要建都洛陽,要建都長安,他立刻就去長安;鴻溝劃界,項羽引兵東退,他也想到長安休息,張良說,什麼條約不條約、要進攻,他立刻聽了張良的話,向東進;韓信要求自封假齊王,劉邦說不行,張良踢了他一腳,他立刻改口說:『要封就封真齊王,何必要假的。』」

毛澤東在1964年3月24日,在一次聽取彙報時的插話中對漢高祖劉邦,元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的 治國能力評價如下:「可不要看不起老粗。」「知識分子是比較最沒有知識的,歷史上當皇帝的,有許多是知識分子,是沒有出息的:隋煬帝,就是一個會做文章、 詩詞的人;陳後主、李後主,都是能詩善賦的人;宋徽宗,既能寫詩又能繪畫。一些老粗能辦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識字的老粗;劉邦,也不認識幾個字,是老粗; 朱元璋也不識字,是個放牛的。」

(毛澤東舉例只是為了強調「一些老粗能辦大事」,並不是說成吉思汗和劉邦真的不識字,也不是說劉邦只認識幾個字。事實上,成吉思汗,劉邦,朱元璋三人身為帝王,他們的文化水平至少達到批閱奏摺和簽署命令的程度。劉邦和朱元璋的文化水平不必細談,相關史書記載很多,至於成吉思汗,元初耶律楚材在《玄風慶會錄》一書中提到成吉思汗是可以親自閱覽文件的。)

2014-02-21 15:17:30 補充:
要我講?我會認為「朱元璋」才能會比較強些;而劉邦是運氣太好?有太多都是矇上了。

2014-02-21 15:18:07 補充:
總之我覺得「朱元璋」得來的天下比較真實,而劉邦的天下就顯得........不實在。

2014-02-24 05:03:13 補充:
楚王只是想殺光中的那些窩匪,才推出「劉邦」,結果沒想到?劉邦卻結夥稱王,所以很多史學家都說「劉邦」只是運氣不錯。

2014-02-24 05:04:19 補充:
如果楚王督軍,派兵壓陣十里,凡逃脫者,接殺..........就不可能有劉邦了。

2014-02-24 06:34:45 補充:
楚王只是想殺光漢中的那些窩匪,才推出「劉邦」,結果沒想到?劉邦卻結夥稱王,所以很多史學家都說「劉邦」只是運氣不錯。

原本的計策是「劉邦」引出蛇出洞,去當砲灰消耗在拖延「楚王」的軍隊集結。

誰知道?劉邦遇上張良.........所以說「劉邦」只是運氣好而已!
參考: http://hr-no.blogspot.com 「2014 貿易經濟」年度主題
2014-02-21 7:26 pm
平民出身的皇帝....不只這2位

而且劉邦.....好歹混個亭長出身...比老朱家的好太多


五代的......粱.......創立者還是強盜出身......老朱家的又一位....

-------------------------------------------------------------------------
2014-02-21 5:11 am
從基層出生的皇帝朱元璋的確在即位後安養生息,但比起劉邦...

劉邦雖然是個流氓但是他有一個好處,他是一個政治天才,懂得拉攏所有能人異士幫她出主意,又非常的能審時度勢能屈能伸。

他跟傳統英明神武的皇帝不同,有時候他就是個無賴、當了皇帝還是個無賴皇帝,但就因為這個個性使他能低姿態求人,得勢時又能瞬間翻臉。

明代的衰敗跟開國皇帝朱元璋有很大的關係,在過於龐大的帝國仍使用非常原始粗糙的貨幣政策,故黃仁宇還特別在他的作品中特別談到明代衰微原因乃出自貨幣。
2014-02-21 4:40 am
豦情大綱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朱元璋的父母因饑餓去世後,為了埋葬父母,他入廟當了和尚。幾年後廟宇毀於戰亂,他只好雲遊乞討,後加入了農民起義軍。

初入義軍的朱重八在戰場上屢立奇功,得到首領郭子興的器重,郭把義女馬姑娘嫁給了朱元璋。從此,朱元璋一步步走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他用「義氣」把徐達、常遇春、藍玉等一批將才籠絡在自己身邊,並採納李善長、劉伯溫等知識份子的策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進而擴大實力。最終在鄱陽湖大水戰中消滅了勁敵陳友諒,創建了明朝。

明朝建立後,他厲行改制嚴懲貪官污吏,創造了諸多治國新法,使國家迅速恢復生機,又先後處死楊憲、胡惟庸、李善長等一批勳貴形成的龐大勢力。為了江山永固,他將藍玉等一批戰功卓著的武將幾乎殺盡,又將才華非凡的劉伯溫牢牢控制在手中,劉最終中毒而死。連自小和他一起長大的徐達也只能自走絕路,惟有湯和借酒裝瘋賣傻逃得一命。

馬皇后在對朱元璋的愛與恨中死去,繼而太子朱標也猝然身亡,朱元璋悲痛欲絕,最終自己也隨著落山的夕陽一起走向了人生的終點。

2014-02-20 20:46:51 補充:
我覺得是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中國明朝開國皇帝,漢族,姓朱,御諱元璋,原名重八,後更名興宗,字國瑞,生於濠州鍾離之東鄉(今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燃燈寺村)。廟號太祖,諡高皇帝。因年號洪武也俗稱朱洪武或洪武大帝。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參與元末民變,反抗蒙元政權。先後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其他起義軍,統一南方,後北伐滅元,建立大一統的明皇朝。明太祖在位期間,勤於政務,例行節儉,使得經濟快速回復,史稱「洪武之治」。

2014-02-20 20:47:43 補充:
同時立《大明律》,用嚴刑峻法管理百姓與官僚,禁止百姓自由遷徙,嚴厲打擊官吏的貪污腐敗,設立錦衣衛等特務機構,將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廢中書省,使皇權專制中央集權發展到了巔峰。駕崩後傳位於嫡長孫朱允炆。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52: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20000010KK0444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