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由於高血壓是引起中風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西醫角度來說規律的服藥以控制血壓很重要。但問題在於所謂正常血壓是一個均數,很多人一向血壓低或血壓高到死也沒有問題,所以很多人以所謂正常血壓評定需服血壓藥是非常可笑的。
降血壓藥一般副作用是頭暈、噁心。而降血壓藥可分為 ABCD四大類。
A類 ─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血管收縮素轉換酵素抑制劑 ,如Capoten、Monopril、Renitec、Tritace、Zestril。
A類 ─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血管收縮素 II受器阻斷劑 ,如Cozaar、Diovan。
B類 ─ β-blockers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如Betaloc、Concor、Dilatrend、Inderal、Tenormin。
C類 ─ Calcium-channel blockers鈣管道阻斷劑 ,如Adalat、Herbesser、Isoptin、Norvasc。
D類 ─ Diuretics利尿劑 ,如Aldactone、Lasix。
55歲或以下首選藥物為A類或B類;>55歲主要是低腎素高血壓,多採用能擴張血管的C類藥物或經利尿減少血中鈉離子濃度而降低血壓的D類藥物。
如使用兩種藥物還無法使血壓降至理想值,則併用 A+C+D。但若還降不下來,就要考慮體內可能有腫瘤存在,如腎上腺皮質醛酮瘤會造成高血壓,此時要測血中腎素和皮質醛酮值來診斷。如診斷沒有腫瘤,但血壓仍降不下來,此時除 A+C+D外,可併用α-blockers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如Doxaben、Hytrin。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使用A類藥物比B類更能降低總死亡率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若只使用一種藥物,仍無法控制血壓腎衰竭。
降血壓藥物其實細分為六大類,高血壓藥需長期服用,一般安全性高,但仍要注意長期過量使用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A類(血管收縮素接受器阻斷劑):鉀離子過高、血壓太低,東方人服此藥易咳嗽,長期過量可能引發腎衰竭。
B類(乙型阻斷劑):心悸、心跳過慢,潮紅、頭痛、惡心、腸胃不適、皮膚搔癢出疹。 少數人會有失眠、幻覺、陽萎。
C類(鈣離子阻斷劑):在140/85mmHg以下可考慮合併兩種藥物,如 A+C或D,或B+C或D(一般較不採用 B+D),因可增加糖尿病發生機會。
D類(利尿劑):鈉離子代謝也會同時代謝鉀離子,長期過量服用可有低鉀血症發生,長期使用也應注意糖的耐受性變差,導致血糖偏高。
其他(甲型阻斷劑):使平滑肌鬆弛,可改善前列腺肥大引致的尿急頻尿,同時也擴張血管,使血壓下降。除非是高血壓合併前列腺肥大,不宜當首選藥。
剛服用此藥,可能會有姿態性低血壓,起床時不要太匆促,以免因為姿勢突然改變引發頭暈、噁心等低血壓症狀。
若帶有什麼更有效,除了生活飲食調控,當然亦離不開中醫中藥,沒有副作用,提升體質達到自我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