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與實際上的差距之間的問題??.

2014-02-18 11:28 pm
我們人類的頭腦是相當聰明而且設想非常完美方式,可是我一直想不透一個心理學的問題??就是「差距」的問題?所以請心理學大師們,幫我解開這個終生難解的問題?只能夠用比較相近的答案來解決問題而已。
自我介紹一下,小妹本人是唸大學專攻於社會心理學系、犯罪心理學系、公共心理學系等等的心理學。目前在日本攻讀博士學位,各位心理學大師們請多多指教。請各位回答問題的大師們,請用中文字回答,因為本人超愛中文字體的藝術與美感,若是用外文發文一律不接受或是有廣告貼文過來者也同樣不接受,請大師要記得小妹的小小請求,謝謝大家!
現在有個「差距」的問題,當我們事先都預設好的非常完善的個個案件時,或是在書籍上的一些心理學家所提出學術理論上,現在問題出現了!
就是我們頭腦事先都設想非常完整又完善時,旦往往來一個突如其來一個變化時,這時候變得措手不及不知道要是好?
我們要深思一點是到底是人類的愚蠢?亦或人類的思考能力的問題?簡單的說就是實際與理論之間的「差距」的問題?
更新1:

謝謝各位回答者的用心,還有這些旁觀者的提議和贊助者的點數。

更新2:

嗚~嗚~嗚被刪除在「社會學」的另外一題同樣與這裡相同問題,自己太對不起那些贊助點數的那些前輩們好意了,結果終究還是被刪除的命運~ 看到各位前輩們與大師們回答都好認真,真的真的讓小妹非常感動萬分,真不知道如何回謝您們熱忱表示自己的意見,唯一可惜小妹只能選出一位最佳回答者,說真的各位前輩們與大師們回答相當有道理,小妹甘拜下風在你們的專案知識區域中。 這問題實際發生在小妹身上造成很困擾啊!事情發生經過是這樣子:

更新3:

自己當實習法官時,發生實際個案所面臨到難題,有一個人他偷竊隔壁人家的水果,按照法律是竊盜罪沒有錯誤對吧?因為這顆水果樹長得非常茂盛,上面結滿許多水果,可是這顆水果樹它就是長的茂盛關係,這時候樹支延伸到隔壁戶家去,而卻擋住這該戶人家的車庫妨礙車輛進出,該戶人家將水果摘下來吃掉,然後把樹支丟還給對方以示抗議著妨礙他人的自由,而對方非常也不甘心也告對方竊盜偷吃水果,雙方說各各話鬧得不可開交。 因此;小妹聯想到法律的規章是這麼明明寫的竊盜罪,而人為因素的趨勢之下卻說是妨礙自由罪,所以;真的很難以判決誰是?誰非?的窘局啊!?最後判決書不是小妹所寫的,是小妹的一位學長他所裁決的一切。

回答 (27)

2014-02-20 5:19 pm
✔ 最佳答案
實現「理論」的過程?會發生很多「不如人意」的事情。

要歸納 1000 次的案例,並中找到 1000 次的共通點?

從「共同點」去集合事件的「特徵、要素」?


這會是二種明顯的困擾!

一、「理論、案例」完全不相合?
二、「實際、預想」完全不協調?

尤其在一些「無法蒐集的情報,缺陷的情報知覺」時,更會是嚴重問題。

要縮短「理論」缺陷?最好的方式是「蒐集情資、情報來源、檢視事實」來增加「經驗」才能夠彌補差距。

2014-02-20 08:49:43 補充:
有很多,無法解釋的「差距」,就只是「情資、情報、事實」的不足,甚至是「錯誤訊息」所帶來的誤判!

有些「天生好手」,就能不受情報限制,不依靠理論;就能夠找到「破案關鍵」,只能說?他們是「限量提供、特別規格」如此.....才能,這種人很少的!

2014-02-20 09:19:30 補充:
「實際、理論」的差距;

有人一生活在「虛構的理論」當中,而不自知!
有人一生活在「實際的通俗」當中,而能自得!

學習理論,讓人漸進的達到「理解、運用、組織」。

實現「理論」的過程?在研究過程,發生很多「不如人意」的事情。

要歸納 1000 次的案例,並中找到 1000 次的共通點?

從「共通點」去集合事件的「特徵、要素」?

當找到「共通點」時,這個「理論」就被證實了嗎?

其實?在 1000 次的案例中,還有其他「機率」較低的相似性?也是研究上,需要去解釋!但通常是更加凌亂的「證實」,使得研究行為上,會「忽略」癥結,不能針對於「差距」做出詳盡的解釋。



這會是二種明顯的困擾!

一、「理論、案例」完全不相合?
二、「實際、預想」完全不協調?

尤其在一些「無法蒐集的情報,缺陷的情報知覺」時,會更嚴重。

要縮短「理論」缺陷?最好的方式是「蒐集情資、情報來源、檢視事實」來增加「經驗」才能夠彌補差距。

但?

有很多,無法解釋的「差距」,就只是「情資、情報、事實」的不足,甚至是「錯誤訊息」所帶來的誤判!

有些「天生好手」,就能不受情報限制,不依靠理論;就能夠找到「破案關鍵」,只能說是「限量提供、特別才能」他們受到上天眷顧,如此.....才能,因為稀少,使得人們認為是「運氣」,而不歸納為「技術、理論、邏輯、才能」,其實?

能由「實際」上,去做出「邏輯」,才算是「關鍵判斷」,而在實際上?所認定出來的「一切證據、一切罪證」,都是一種「關鍵認定」。

因此?

實際上,所發生的事情,絕對比「理論」更重要。

學習理論的人多,學習實際的人,卻非常少。

實際情節上?如果發生缺憾,是連「理論」都不能夠彌補。

懂得「實際」的人,卻可以創造出「理論」,來呈現出邏輯觀念。

但這樣的「邏輯觀念」也僅僅是「適應」某些「情節」,並不適用於「任何實際的案例」,而呈現出「僅共參考」。

總之?擁有實際才能的人,是不可限量,就是少才珍貴啊!

一些科學巨頭?無不是累積「諸多經驗」,才堆積出「理論」;卻有人能一夕之間,推翻其「諸多經驗」的特徵?只能說「概觀」太過「不實際」。

而符合實際的推論?卻又不為人們所接受時,問題就會更嚴重。

這就被稱作「惡意誤導」,就算你理論在完整?也只是「浪費時間」,去做出一個「誤導」的結果。

2014-02-20 09:21:47 補充:
實際案例是彌足珍貴,但 1000 個案例,產生出來的「理論」,並不能代表?每一個案例中,都該有相同的情節。

使得「求證事實、實際過程」的舉證,成為一種「臨場經驗」。

2014-02-20 09:24:19 補充:
要培養出一個專家?並不難!因為專家只懂得「他們自己的事情」。

要培養出一個大師?並不難!因為大師只懂得「他表現的事情」。

真正困難得?

不是「專家」,也不是「大師」。

如何去「鑑定」一次次「謊言、犯罪」發生的要素..........
參考: 我的 BlogSpot 網站 http://hr-no.blogspot.com 最近要開始介紹「貿易經濟」
2014-03-04 8:26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misshare168.pixnet.net/blog/post/86950298
2014-02-23 5:49 am
版主

对不住 , 你的文章 , 我沒看完 , 因我看的頭疼 , 版主 , 对你的問題

我說出我的說法 , 理論上與實際上的差距之間的問題??..

理論和實際本來就有差距

這句話用不只用在空談的理論

甚至

用在現實的實際生活全能說的通
2014-02-22 6:49 pm
"理論"與"實際"是兩個詞彙
詞彙用來盡可能描述人們的感知世界,但卻無法完全代表所感知的世界

當你講"理論"時,與所要講述的理論有著文字限制上的差距
當你談"實際"時,有無法完全說明實際上的狀態

我們用文字來講話的時候,已經被文字的功能侷限住了

所以這兩個"詞彙"與"真實"(我用"真實"來區隔一般人談論的"現實",意即世界的本來的樣子)之間已經有了距離,再去討論這兩個詞彙之間的距離,其實是徒勞的。

再者就你的論述,一個"突如其來的變化",這對人腦來講不只有腦內部的運作,還牽涉到其他體內賀爾蒙的運作(如腎上腺素),這類腺體會影響腦功能的部分運行,也就是說腦會用比平時較不一樣的方式運作,同時腦也會依照過去的思考習慣找一套最適合當下的思考慣性為行為依據,這"思考慣性"來自於你過去習慣的思考模式(不代表你累積在記憶區的認知模式),習慣的思考模式會讓特定的腦神經叢變粗,讓通過的電流量變強以取代較弱的腦神經叢。所以你平時雖然記住了"遇到地震不能驚慌",但實際上遇到地震,你還是會以慣常的逃命本能為主要身心反應。當然有些人會可以訓練自己,讓神經叢改變路徑,這其實也不會太困難,也沒有甚麼神奇的地方。

心理學很重視文字的限制,所以詮釋學很重要。

所以你就讀的是心理系,然後選修一些類別。就不知你目前是否在日本攻讀相關的博士學位,如果是,我很有興趣了解日本監獄的性犯罪矯治計畫(我六月要發表一篇台灣性侵害矯治相關的論文),如果可以,希望有機會向你請益。感謝。

2014-02-22 14:10:13 補充:
所以你是法律系的。嗯。

你舉的判決例子很簡單,隔壁果實長過你家院子,掉下來到了你的院子,那麼你可以撿來吃,如果還在枝頭上,你就不能摘來吃。

法律是很文字辯論的東西,很多判決也倚賴先例。

甚麼都能告,但告不告得成才是重點。
2014-02-22 4:19 am
不知為何版主在社會學的發問被移除了,唯有在這裏補充回答。


版主終於清楚:人類是相對聰明。
我不清楚:版主終生難解的問題能否從此走出迷思。


版主比我清楚:建構一套有系統而誤差小的心理學理論不能一躍即蹴,需待後人不斷檢驗修正。
我不清楚:版主是否仍會膜拜一眾心理學泰斗的理論。


版主比我清楚:心理學世界只有理論,沒有定律。
我不清楚:版主會否因為沒有定律可循而將理論視為定律的替身。


版主比我清楚:心理學的分科專題研究,歷史極為短暫,不少現代理論尚待檢驗修正。
我不清楚:版主會否將成形只有三數十年的理論視作救生圈。


版主比我清楚:現代學者競爭激烈,到時到候若仍兩手空空交不出報告就隨時學術地位不保。
我不清楚:在壓力下建構的理論會否有濫竽充數之嫌。

版主比我清楚:研究者須考慮是否該把個人觀感介入研究過程。
我不清楚:版主處身不同於自身社會文化的日本做研究,對該地的文化敏感度是否夠高。


版主比我清楚:心理學理論存有眾多缺角、斷層、死胡同,概念多但準繩度欠奉。
我不清楚:何以版主久缺勇氣以個人想像修補眾多缺失,反正心理學家大都將統計輔以想像建構理論。


版主比我清楚:由於人類的思想及行為極受身處社會文化影響,各地會產生不同社會問題。而很多心理學理論或研究模式,都由西方心理學者開發創建,華人學者套用西方理論去解釋華人社會中人們的心理或行為可能末必適合,當中尤以犯罪學為甚。
我不清楚:抽釋一套適用於東方社會的心理學理論及研究範式會否已超越版主能力範圍。


版主比我清楚:範式轉換這個詞語的字面意思。
但這四個字背後另一個層面的意思就是:我paradigm shift普渡眾生的其中一個原因,不就是為了人們套用舊有模式做研究往往觸礁碰壁而降世的嗎,這是經常都會遭遇到的狀況啊!


如果版主只是有感而發,想控訴前人理論的不濟、想舒緩做研究面對的壓力,對臨床應變能力的質疑而跑來這裏概嘆,咱們還可嘗試一起分析討論。但如果版主是想找人教你如何處理實論差而發問,由於在下從沒就實論差這個問題做過有系統的研究,無法提供具體策略,所以咱們只能一起靜待真正的白武士出現…

2014-02-22 19:58:53 補充:
首先想主動向版主提出放棄獲選權利,只希望版主不要那麼快結束問題,本人超愛玩這類對辯遊戲,因為我發覺在思考如何對辯的過程中,我能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這是我玩知識+最大的得著,那虛浮的最佳回答相對於這種得著,實在令人對它嗤之以鼻。

2014-02-22 19:59:45 補充:
我覺得版主所提出的案例有很大爭辯空間,如果我是實際訴訟個案的律師或當事人,我會想辦法取得更多資料。例如雙方作息時間、雙方的睦鄰關係、當時的季節、現場環境、果樹種類等。如果版主問我:要這些資料幹嗎?我會說我也不知道,但在思考案件的過程中可能忽然靈光一閃,就給我在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上找到了一些支持己方或攻擊對方且具邏輯性的論點而最終被法官接納。一些表面看來與案件毫不相干的細節可能最後成為官司勝負的關鍵要素。

2014-02-22 20:03:58 補充:
之前無法了解版主真正在問甚麼,現在開始明白版主面對的難處,也明白版主為何之前問得那麼隱晦。版主修讀法律系,雖然必定也會接受邏輯思考訓練,但一般女性的特點是邏輯思維較弱,就算讀過邏輯學可能也無法運用於實際場合。而且女性往往感性有餘卻理性不足,相信這是女性比男性更難成為法官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由於本人對各地的法理概念及律法條文毫無認識,不能運用其作為保護傘或攻擊手段,只能純粹以邏輯角度思考對策,思考需要時間,請版主給點時間。
2014-02-22 3:51 am
理論上與實際上的差距之間的問題?
這樣子來講好了
為何這是兩件事

如果 理論派是英 =做出事前規畫

圖片參考:http://ts3.mm.bing.net/th?id=H.4778611902057178&pid=15.1

還是要有實戰派雄=真正的科學演化
圖片參考:http://ts3.mm.bing.net/th?id=HN.608052886808496534&pid=15.1


以練武來講
1理論派是老師=聰明
2實戰派是教練=經驗
可是多一個3
3就是敵人個案
沒有2就不知己 沒有3叫不知彼

只有1叫不知己不知彼


還有一件事
理論派有分兩種
一種是 聰明型的理論派=可以當老師
一種是
自我型的理論派=活在自己的世界=笨
[所以自我的人與現實是脫節的 ]
[牛頭不對馬嘴=不正經]


與您教學相長 一起體會 ^^

PS=1輔助說明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0120609508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3103110616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3051202377

PS=2輔助說明
所以理論派是英 但是有分聰明跟笨
實戰派是雄 但是有分實戰成功與失敗

PS=3因為個人因素 請板大不要選我
如果問題變成 網友票選
也請網友不要投我 謝謝

PS=4 我只是想發表我的建議 ^^
參考: 與您教學相長 一起體會 ^^
2014-02-21 10:09 am
仙子姊姊 您的問題很xxx的低等 您已
唸出很多的頭銜了 應該可以說出學校名字聽聽看嗎?

當然您的這問題可能是人類的思考能力的問題 但如果深思一點 我們比較寧願
相信這是發問者的愚蠢 因為這樣比說全人類愚蠢聰明些
因此實際與理論之間的「差距」的問題 就出現在您身上 看見沒?
2014-02-20 7:44 pm
理論是呆定的,
運用來認識個案或解決問題的工具

而,人是活的,
隨環境不斷變化

想用呆定的理論,去框人變動且不斷交互影響的心思,
本就存在著差距.
沒有人是按公式反映生活

多數人,只是被慾望與恐懼驅迫
既愚蠢,思考能力也有問題(我自己是這樣的)..這個本就是常態(鐘型曲線上最大那一塊)


所以,用理論,
是試著使用前人的智慧,去解決問題,
若能順利解決,那是運氣好,
如若不能,
那也剛好可以補充理論上的不足.
理論是一個框架
運用的好不好,就看個人面對現實事件時,權變的能力了,

2014-02-22 20:58:33 補充:
這根本只是二造雙方認知不同,
和"理論"與"實際"的差距何干?
一個告防礙,就依法所定,判定有沒有防礙..
一個告偷盜,就依法所定,判定有沒有偷盜,
參考: 自己的觀察
2014-02-20 7:33 pm
【理論是拿來活用而不是拿來遵守的】
  在談理論的時候,我們可以預設各種環境條件;但事實上的環境條件卻不是人類可以完全掌控。突如其來的一個變化讓人措手不及?這種環境條件與預先設定有所不同所產生的「差距」,主要是因為「使用方式有所偏差」所造成。

沒能設想到未曾經歷的狀況?這只能說是經驗不足而非愚蠢...
2014-02-20 7:55 am
蠻同意樓上某意見所說

我們要深思一點是到底是人類的愚蠢?亦或人類的思考能力的問題?簡單的說就是實際與理論之間的「差距」的問題?

就愚蠢啊!因為實際既然做不到的何必定個理論的目標來為難自己?
所以差距是愚蠢自己造成的!怪誰?
又不是要當佛普薩
還甚麼一願教你行 二願教你行的

好了 應該就這樣了
2014-02-20 7:27 am
我覺得理論上太過刻意反而會離目標越遠,相對的,當我們以良好的心態去處理一件事時,狀況會比預先好很多,有時候不刻意會出奇良好

所謂的計畫改不上變化也包刮這種狀況

應該說怎麼樣有效率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理論是一種觀點,實際又是一種用心態去行動
2014-02-20 7:26 am
那是他個人的學習心得與領悟
他有無以下情況 譬如說氣質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Hk--rZGdo
也就是說 他有沒有回答?
要理論與實際並行且有相當的說服強度
最好他有回答!
2014-02-20 6:45 am
意見者:藍色的憂鬱 ( 實習生 5 級 )

擅長領域:教育政策 | 網路文化
發表時間:2014-02-19 20:09:16
我們如何區分理論問題與實際問題?這樣的…………

……………………………….
可以就以下意見作為例子


請問探討:『此話當真』?以下意見當真?

意見者:a09******@kimo.com ( 初學者? 級 )
發表時間:2014-02-16 16:??:58
再補充一點
若有作弊廢柴進場
在意採用率或不想背書的
有回答的就要有所抉擇
2014-02-20 6:25 am
就是我們頭腦事先都設想非常完整又完善時,旦往往來一個突如其來一個變化時,這時候變得措手不及不知道要是好?

某人參加一個聚會
什麼事她都準備妥當
包括遇見老師 律師 銀行經理 甚至當醫生的老同窗等等
要說些甚麼話及相關內容也都想好了
但要是聚會中出現一個她從沒想到過的人
但這個人卻對她相當認識
這時怎麼辦?
如果她一向以誠待人的話
這時就沒有甚麼怎麼辦的
但若好巧不巧她是個說謊者
那就真的措手不及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因為做人要誠實的這套理論
小學老師就已教過了
但她就是非得弄出個差距她才高興?
2014-02-20 4:40 am
知識問題| 已解決【天文】月球迷思


最佳回答
第八.有些人會強說「物理準則在其他星球並不適用」、「人類總愛以自己的標準猜量外星文明」等等說話。沒錯,這是一種很好的科幻前設,不過科學並不是這樣的,我們要接受我們的物理放諸宇宙皆準,水有三態不可能在外星上倒轉了水遇熱變冰,如果是那樣胡鬧的,那為何還要科學,科學是一種邏輯辨證,例如把濕的手指放進電插座會觸電,這是可預見的,而且可驗證,我們不能拋一個假設,說月球背面有外星人,月球是一個太空船,這是純粹的空談(因為你可以說任何一樣東西是太空船,我也可說你其實是一個太空船,對嗎?),如果你需要一個科學的答案,我告訴你,這是不成立的。

補充文:
二)補充是不能上載圖的,只好用下面的方法向你解釋,希望你明白:
如果月球以二十八日自轉如下圖(箭頭所向為月球的其中一面,你可以想像每七日,月球自轉四分一個圈)

↓→↑←

又以二十八日公轉(你可以想像每七日繞地球公轉四分一個圈)

   ↓

→  地  ←

   ↑

你會發現,箭頭永遠向著地球

但如果月球不自轉,見下圖(箭頭永遠向下)

↓↓↓↓

公轉如下圖,留意箭頭仍永遠向下:

   ↓

↓  地  ↓

   ↓

可以見到地球上的觀察者有時可見到箭頭,有時可見到箭尾
所以我們永遠只見到月球同一面,原因不是月球不轉,而是「月球自轉與繞地球公轉時間相同」,這種情況在星球中很常見,叫做同步自轉。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0060601513

2014-02-19 20:45:20 補充:
都知道地球會公轉自轉那怎樣才能證實?
2011-08-31 16:50:08 補充
我不是要證明他在轉
我是要能夠親眼目睹真正星球轉動!


回答與意見:

不可能,不只你想親眼看到地球的轉動,而是有很多人也想要。

你不妨想想:玩具機器有電池,車子有油料、太空梭也要燃料、 電腦、電視、電扇也要電源,不只任何機器的東西也會旋轉,還有人類的器官也是一樣有運轉。

2014-02-19 20:45:27 補充:
至於任何星球的轉動從那兒來?誰能提供最大的能量?當然是造物者一直負責在地底下的基地,有建核電站在地球中有各處多少座核能站,就是他們利用以科技設備使星球轉動有的很快,有的很慢,要看各人造物者所想自己設計的不同,我當然無法知道它們太複雜了。。

自轉的證明:傅科擺。
公轉的證明:光行差。
若要眼見為憑,請去當星際旅行者,至少要離開地球一段距離,才能看出地球在自轉。至於公轉嗎,那除了距離外,還要有足夠長的觀察時間。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1083102657

2014-02-19 20:52:52 補充:
不只天行健!!
不只人類要運動!!

連我家養的黃金鼠都懂得趁晚上沒人的時候,不斷的跑輪轉(翻滾吧摩天輪)

世界上任何的!一切的一切!!都在運行中(正在進行式)。

所以才說大道有三千!!

2014-02-19 21:01:38 補充:
“地球自己轉”已經是在說明地球自轉的原因,它要肯定的是︰地球自轉的動力在于“自己”,在于地球內部而不是外部,在于自身具有的內力而不是外力。否定“地球自己轉”並不是否定“地球在自轉”這一現象,而是否定地球內部有推展自己旋轉的動力,如同水磨旋轉的動力並不在于磨體內部一樣


故“地球在自轉”不等于“地球自己轉”,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若把兩者等同起來,便是一種“誤等”。



太空除引力、磁力之外,必還有第三種力,不然,太空中的物體,包括地球,無故自己不會轉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1308203

2014-02-20 16:06:49 補充:
不夠深入不是差距化........只是尚未觸摸到本源.....

預設參數不夠精準的原因........
參考: 關於支持邏輯思維的軸心與紐帶。
2014-02-20 4:09 am
我們如何區分理論問題與實際問題?這樣的區別嚴不嚴格?妥不妥當?如果不妥,理由何在?應如何加以改進?
譬如:可不可以對某一個實際問題B而言,A是理論問題,可是對另一個實際問題C而言,B卻是理論問題?也就是說,理論問題與實際問題之分,是不是相對的?

2014-02-19 20:14:51 補充:
意見者:苦酒滿杯

實際與理論之間的「差距」的問題?
從仰德大道可以直上陽明上!!


知行合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Tri6Rf4rVU



從仰德大道可以直上陽明山!!

至善 至誠
2014-02-20 3:06 am
譬如甲想了一個很好的 是關於道德的問題發問
最佳他也準備妥當了
豈知發問過程卻殺出一個程咬金
就是一般所說的不知內情的善意第三者
這時候 是要那個備妥的最佳表示意見呢 還是問者表示異見?
其實都沒差
有差的是 冠冕堂皇的回答文可能只是理論
而如何巧妙作弊則屬於實際問題


實際與理論之間的「差距」的問題?
從仰德大道可以直上陽明上!!

知行合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Tri6Rf4rVU

2014-02-19 20:47:24 補充:
意見者:孤獨的牧羊人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2014-02-19 07:52:21

難忘紗帽山7-3失曉老婆逢古鏡

她立志遠赴西方取經 她總是這樣告訴鄉人
「其實姿勢之所以不被看好 問題不在團員 而是在管理員!」
她說出其他團員長期以來想都沒想到過的問題
最後她終於在團員的簇擁之下步上最佳姿勢之路
而她最後也沒有辜負她自己 從西方取得姿勢長學位衣錦還鄉

摘自:請問探討:『此話當真』?

…………………………
從立志遠赴西方取經到取得姿勢長學位衣錦還鄉
仍然不切實際 ~ 差距 ~ 有真經 無真參
2014-02-20 2:16 am
意見者:黑白郎君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2014-02-19 10:34:38
州官放火也可以說成是為了要照亮整個世界?

州官:照亮整個世界有何功德?
蟬師:汝為功得而放火! 無功無德!
州官:對我者何人?
……….
侍衛:我實在聽不下去了! 你們知道那一把火害苦多少平民百姓嗎!?
相國臉色一沉:平民百姓不是今天的討論重點OK
蟬師對州官說:看來時節已至!我們得動身到震旦了 ..
聽說台灣有個知識+ 那裏的社會心理板塊需要我們去幫他們開釋


『今天的討論重點』是理論問題
『一把火害苦多少平民百姓』是實際問題

摘自:請問探討:『此話當真』?
2014-02-20 1:52 am
我們頭腦事先都設想非常完整又完善時,旦往往來一個突如其來一個變化時,這時候變得措手不及不知道要是好?
我們要深思一點是到底是人類的愚蠢?亦或人類的思考能力的問題?


T++++++++T

是什麼樣的人,會預設好完整又完善呢?

這樣的人就是你所謂的愚蠢,預設,什麼事是可預設?

理論上喝酒不開車,實際上開車的有多少喝了酒

有智慧的人是不''預設''立場,他們是見招拆招
2014-02-20 1:16 am
例如 依照通常的法律規定
會駕車是領有駕駛執照的必要條件
但非充分條件
因為凡領有駕駛執照者 皆會駕車
可是 並不是凡會駕車者 都領有駕駛執照
相反地
領有駕駛執照 就是會駕車的充分條件

對於一個理論問題而言 如果它有解答可尋 而且只有一解
那麼主要信念的建立 不只如上所述 是解決該一問題的充分條件 而且也是必要條件 它是解決該一理論問題的充分而又必要的條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CtxxkEu-Ss
2014-02-20 1:03 am
每一個實際問題 都預先假定一個(主要)理論問題 因此 要解決某一實際問題 必先解決---相應的理論問題 這就是說 某一(主要)信念的建立 成了解決某一實際問題的必要條件 當然信念的建立 不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充分條件 相反地 對於理論問題而言 (主要)信念的建立 就是解決某一問題的充分條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5Lzh6Q9fng
2014-02-20 12:51 am
意見者:夢裡信以為真醒來不信是夢 ( 初學者 3 級 )

發表時間:2014-02-19 16:22:41
理論上與實際上的差距之間的問題??.

譬如一次發問2則 獲得好答案的機會較1則多
但實際上 往往不是如此 就今日的知識+而言


假如信念一經建立 則問題就算解決 那麼該類問題 可以稱為理論問題

可是 如果信念的建立 只是進一步採取行動的基礎或依據 必須等到明瞭如何採取行動之後 問題才算解決 那麼那樣的問題 可以稱為實際問題

詳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Lora9v5tjQ
2014-02-19 11:27 pm
人類理論的盲點恐怕是:

對現況的認識夠不夠?
技術夠不夠支持?
資源夠不夠支持?
變數掌握得夠不夠?

理論上與實際上最大的差距就在於
資源的取得困難、技術不純熟所以難以實現、現況無法支持與實現
人沒辦法完全顧及到任何突發的變數
所以理論上與實際上的落差總是特別得大!
2014-02-19 7:01 pm
所見如是:

一、理論與實務毫無差別,差別和距離是因「資訊充足與不足」造成!

二、資訊足與不足本無妨,犯錯和愚蠢是由「本是局部當全部」認定!

三、人類大腦運作完全依靠五種感官知覺所搜集的資訊,輸入記憶(體)、處理苦樂(情緒)、分類選擇(思考);如果不明究理,先入為主地認有限功能的感官知覺是可信可依靠,又把感官內容誤以為百分之百正確(或大多數正確),那麼持續發展下去的結果,就不言可知!

四、茲以刑事犯罪偵查為例,偵查的檢察官搜集證據,然後逐一過濾證,據拼湊完整犯案「全貌」,最後宣告偵破,圓滿結案。如果粗心愚蠢的辦案人員,受到已有或明顯的局部證據誤導,錯誤起訴,冤獄必將叢生。
2014-02-19 3:35 pm
理論 不完善的粗操文字
由粗操文字在座入聯 而有無限
差距在於聯想無定 而有無限數思考
2014-02-19 7:48 am
心理學
一門研究人類行為與心智歷程的科學
我想這是心理人背到爛掉的一個定義
但我一直覺得洪蘭教授在"快思慢想"的序言中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
"人是天下最說不準的動物,哪有一致性可言?"
科學研究一直講求證據證據
可是在文獻中
也清楚地設定了"顯著水準"不是嗎?
它的前提都告訴你
我們有5%或1%的可能會犯錯
亦即告訴我們還是有一定的機率"理論"與"實際"會是不符合的
若要說到學術理論
Freud 的精神分析論
到了當代
受到的是許多的批評
所以
理論不是不可動搖的
在人類歷史的某個時期
還認為地球是平的

由於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整地解釋全部的情況
所以目前的學者
比較喜歡採用多元化的觀點
如果說理論是為了讓一切標準化
那只會造成思想的禁錮
尼采說過"這世界沒有真理 只有解釋"
我認為這些理論
就是對事情的不同解釋
我學心理學
是為了要用許多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我個人的看法是
理論與實際的不同
可以造就改變
如果Freud的理論始終與實際相符
那今天不會有這麼多元的理論出現
不是嗎?
這無關於人類有多愚蠢
而是在理論與實際之間
在一個人建構的世界與客觀世界之間
出現裂縫的時候
人類的創造力才能開始展現

以上小弟拙見
小弟才疏學淺
請版主不嗇指教
也可多流言意見交流
謝謝!
參考: 心理學知識與自己觀點的交流
2014-02-19 5:14 am
因為~世事是[瞬息萬變]的

所以~無法全權掌握

但能~掌其大方向 變其小方針

因此~隨機應變 才是上策

再好的理論 也要實際去驗證


收錄日期: 2021-04-20 14:57: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18000015KK024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