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2/25/25c/25c01/25c0101.htm
赤壁之戰及三國鼎立形成
自古以來,在中國參與「逐鹿中原」遊戲的人,目的只有一個──蕩平群雄,雄霸天下。東漢末年的軍閥自然不會例外。
曹操在消滅袁紹勢力、統一北方地區之後,進一步想統一全中國,故積極練兵備戰,以便南下剷除其他割據力量。當時在南方比較值得重視的勢力,主要有兩股,即孫權和劉備。孫權繼承父孫堅、兄孫策之業,據守江東,兵精糧足,為曹操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劉備當時雖投靠荊州牧劉表,寄人籬下,但曹操老早已認定劉備是「天下英雄」,必須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為了消滅孫、劉等勢力,曹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率二十萬大軍南下荊州。當時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投降,使曹操輕易取得了荊州,嚴重威脅江東的孫權。而劉備亦兵敗長,被曹軍日夜追趕,形勢危急。劉備遂派軍師諸葛亮到江東,說服孫權,聯合雙方的力量,其同抗曹。孫權接納其計,乃以有「美周郎」之稱的周瑜為主帥迎敵,與曹操在赤壁決戰。
雙方交戰時,孫、劉聯軍利用「黃蓋詐降」、「火燒連環船」之計,大破曹軍,曹操狼狽北返。赤壁之戰後,曹操無力南下,孫權、劉備亦各自發展和鞏固勢力,三國鼎立的局面漸告形成。
赤壁之戰是繼官渡之戰後中國歷史上另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戰前,曹操是強勢,孫、劉是弱勢,但結果卻是「強」為「弱」所敗。所謂「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如我們要學習在逆境和劣勢之中沉應付、轉弱為強、反敗為勝,赤壁之戰確是立身處世的必讀教材。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2/25/25e/25e01/25e0101.htm
三國時期的經濟與文化
三國時期雖然短暫,但其經濟、文化發展,在中國歷史上卻有很重要的地位。
曹操認為「夫定國之術,在於彊兵足食」,故在建安元年(196年)即募民屯田。除了屯田之外,曹魏又注意減免賦稅,興修水利,開闢良田,發展手工藝、商業。因此北方遂由東漢末軍閥混戰時期之「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一變而為「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
在蜀漢,主持政務的諸葛亮十分注重糧食生產。他分兵屯田,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因此蜀國的經濟得到很快的發展,出現了「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局面。據載,蜀地之都江堰水利工程經常有一千多人在維護,成都「家有鹽泉之井」,蜀錦更成為重要的財政來源之一。
孫權統治東吳達五十餘年,他對農業生產也甚為重視,曾針對江南人口少、生產落後、大片土地尚未開發的狀況,實行了屯田。當時江南地區已經普遍採用了兩牛一的耕作方法,稻田產量畝可收四斛。吳國的冶鐵、煮鹽業頗為發達,青瓷製作更是其著名的特產。為適應水戰和江海交通之需要,江東的造船業有了重大的發展,建安郡的侯官(今福建閩侯)是重要的造船中心,設有典船都尉,監督罪徒造船。海路經常遠航於東海、南海。大秦(羅馬帝國)的商人亦通過南海來到吳都建業進行貿易。
至於文化方面,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皆極具文學才華,並稱「三曹」。曹操、曹丕在位期間,又大力發展文學,故曹魏有很出色的文學成就。此外,清談玄學在曹魏的晚期,亦日益流行起來,對中國的哲學有深遠的影響。各國對於文教、科技事業都十分重視,著名學者如虞翻、陸積等皆東吳名士。其中虞翻所寫的《易注》,流傳至今,為後人治《易》提供重要資料。相傳蜀相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為當時十分先進的運輸工具,可惜已失傳。醫學方面,華佗的醫術,至今仍為後人所傳頌。而魏甘露四年(259年),醫學家皇甫謐撰寫了中國的針灸經典──《針灸甲乙經》,對中國針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認識三國時期的經濟與文化,我們不禁要感歎道:「三國原來不只軍事那麼簡單。」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2/25/25d/25d25/25d2501.htm
三國之成就不比「大一統」政權差
三國鼎立之局面雖然為時不長,但卻成為後來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割據分裂時期之先聲,故歷史上多合稱為魏晉南北朝。它與春秋戰國、五代十國及後來的宋遼夏金,均為歷史上著名的割據、偏安、對峙之亂世。同時,三國鼎立時期繼春秋戰國時期之後再次表明,列國競爭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之推動,並不亞於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時代。試觀三國時不僅北方經濟有所發展,而且東南、西南地區都得到大大的開發,當時思想活躍、學術繁榮、人才輩出,比起西漢後期、東漢後期死氣沉沉的「大一統」不知要進步多少。而後來西晉雖統一了全國,但無論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面,均不比三國強。職是之故,論及歷史上一統或分裂之作用時,極宜進行具體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