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張松究竟是好是壞?

2014-02-09 8:13 am
三國志裡的張松能力超低
可是看書上說他很有能力
到底是如何?

回答 (1)

2014-02-09 9:37 am
✔ 最佳答案
張松在漢末三國時期絕對是個影響歷史進程的人物。 是他第一個向劉璋提出邀請劉備入川,結果讓劉璋痛失益州,劉備也因此佔據西川,稱王稱帝。 可以說張松對三足鼎立的形成起了關鍵的作用。

《三國志•先主傳》注引《益部耆舊雜記》中曾對張松的相貌及個人特點有一個描述:“張松為人短小,放蕩不治節操,然識達精果,有才幹。”以此分析,張松雖然相貌醜陋,又是個天生的矮個兒,然但很有才幹,可過目不忘,應該屬於有才之士。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書中之內容加以分析:

1.深謀遠慮,長於策劃
張松一出場就是獻計。 當時劉璋正為西川遭受張魯的威脅而發愁。 張松自告奮勇去說服曹操和他們連結,但他在赴許都之前“乃暗畫西川地理圖本藏之”。 這說明他這一行為是暗中早已謀劃好了的。 當他的計劃因為曹操對他的輕慢而沒能實現時,他轉而想到劉備:“試看此人如何,我自有主見。”一個“自有主見”顯示出對自己的智略非常肯定、非常有信心的心理。 其後他與劉備聯合,立刻便為劉備定下計策,回到西川,又聯結法正和孟達,同時說服劉璋改變先前的計劃迎劉備入川。

2.口若懸河,辯才無礙
這是楊修在見到張鬆後對他的評價。 楊修同樣也是一位才智之士,長於機辯。 但在和張松經過一番辯論後竟然被“反難”,敗下陣來,且輸得心服口服,可見張松才辯之高。 書中對張松才辯之能著墨甚多,面對曹操,他伶牙利齒,把曹操說得啞口無言,最後只能惱羞成怒,來個“鬥力不鬥智”,把張松“亂棒打出”了事。楊修想為曹操找回一點面子,就拿來曹操寫的《孟德新書》向張松誇耀,卻讓張鬆一口氣背下,倒打一耙,反說這是曹操抄襲的。 楊修只有嘆服“如此博聞強記,世所罕有”。

但如此有才之士卻之後為何被殺?且一般對張松此人的評價並不高呢?張松對自己的才華十分自負,而且深怕自己被埋沒,功業無成。聯結曹操的計劃本已確定,只因曹操慢待他,他就馬上變更計劃取道荊州察看劉備。 劉備對他恭敬,他就急切地將自己和盤托出,殊不知劉備厚待他的背後隱藏著很深的心機。 這些他不能明察,也來不及明察。 所以,在和這些人打交道時他始終是主動的一方,但同時也始終是站在明處的那個人。 因為躁,他在危機關頭喪失了性命:劉備的軍事行動沒有通知他,也不可能通知他,他卻以為劉備計劃有變,擔心自己失去機會,急躁地寫了一封信,陰謀後來被哥哥張肅告發,結果消息走漏,身死於刑戮。

此外龐統還評論張松是"背主求榮之徒,不可留之"。其實三國時期跳槽是家常便飯的事,張松覺得劉璋不能成事,因此迎來劉備,劉禪也不能成事,但孔明仍選擇忠於漢室,也許,兩人都沒錯,但後人對張松的評價不高,我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2014-02-09 01:43:04 補充:
三國志張松的智力設定一般都有90以上,板主是不是和楊松搞混了?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51: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09000010KK000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