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跟天主教的差別

2014-02-09 6:01 am
我上網查過了
但我要更清楚知道
我只要不一樣的地方就好
一樣的不用說明

回答 (10)

2014-02-16 12:01 am
✔ 最佳答案
最大的不同在於教義、經典、聚會儀式:

● 出世與入世
天主教是『出世精神』~~~聖職者 ( 神父 ) 不可結婚,修女也不可結婚,只有男性領聖職 ( 沒有女神父 ) 。
基督教是『入世精神』~~~聖職者 ( 牧師 ) 可結婚,女性可領聖職 ( 當女牧師 ),跟世俗無異。

● 舊約與新約
天主教~~~舊約聖經 ( 耶穌降生前 )、新約聖經 ( 耶穌降生後 ) 皆重視。
基督教~~~重視新約聖經。
( 兩教的翻譯也有不同,例如若瑟→約瑟,摩西→梅瑟,約翰→若望,
彼得→伯多祿,馬太福音→馬竇福音,夏娃→厄娃,諾亞方舟→諾厄方舟,
聖靈→聖神.....還有很多。平常熟悉的名詞都出於基督教翻譯 )

● 對神的稱呼不同
天主教~~~稱天主、天父、上主,聖三 ( 三位一體 ) 之三稱為『聖神』。
基督教~~~稱耶和華、上帝,聖三之三稱為『聖靈』。

● 是否尊瑪利亞為聖母
天主教~~~尊為聖母,認為耶穌之母瑪利亞亦為萬民之母,沒有瑪利亞就沒有耶穌,理應同受欽崇、同受讚美。教徒可以對聖母瑪利亞祈禱,請她轉達耶穌基督。
基督教~~~不尊為聖母,認為只能讚美主 ( 上帝、耶穌 ),其餘均不可讚頌,祈禱要直接對主祈禱,不可由別的聖人轉達。

● 是否畫十字聖號
天主教在祈禱前會空畫十字聖號,基督教沒有。

● 是否有玫瑰經
天主教集結信經、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又聖母經等為『玫瑰經禱文』,通常以念珠來記下念誦次數,此念珠被稱為『玫瑰念珠』。玫瑰念珠有五十粒小珠子,十粒一組為一端 ( 唸一遍稱為『一端』),加上比較大的珠子表示每端的開始。
基督教沒有玫瑰經。

● 教徒是否有個人的守護使者
天主教~~~每人受洗後會得一個各人的聖名,為古代聖徒先知的名字,例如瑪竇、保祿、方濟各、貞德、瑪加利大、德蘭.....等等。聖名者即為教徒個人的終身守護使者,教徒可以對自己的守護使者祈禱,請祂轉達耶穌基督。
基督教~~~無。

● 主日聚會教儀差異很大
天主教~~~稱為『彌撒』,由神父主持,儀式全世界統一,每週主日有期別和主題 ( 全世界同步 ),例如『四旬期』、『常年期』、『復活期』、『將臨期』,而每一期的每一主日都有不同主題,例如 2014 年 2 月 16 日 是『常年期第六主日』,主題是『持守上主的法律和誡命』。彌撒一開始為讀經 ( 讀聖經中有關本週主題的經文 )、答唱詠 ( 用歌聲讚美主 ) ,再來是神父講道,再來是集體祈禱、領受聖餐,然後在唱詩歌聲中彌撒禮成。
基督教~~~稱為『禮拜』,由牧師主持,每個教會進行的儀式都有不同,在此不詳述。

【起源同宗,發展漸異 】

1. 天主教的緣起是基督舊教
在 11 世紀前的基督教,就是現在的天主教,由耶穌宗徒伯多祿 ( 彼得 ) 傳下來的教會,跟現在天主教一樣,有神父修女,教儀也都一樣,十字架上有耶穌、尊耶穌之母童貞瑪利亞為『聖母』。

2. 基督教分裂
11 世紀基督教發生大分裂,新的一派變成『東正教』,從羅馬向東傳,經希臘、東歐到俄羅斯 ( 東正教也是神父修女制,只是儀式有改變,十字架上沒有耶穌 );舊的一派仍維持原來的傳統,所有的教義、儀式都維持原狀,也由羅馬教廷為中樞,但改名為『羅馬公教』( 簡稱『公教』) 。

3. 宗教改革
16 世紀,公教有一位馬丁路德神父進行宗教改革,之後才開始有可以結婚的聖職者 ( 牧師 ) ,這一派才是『今天的基督教』,而他的門徒克爾文、茲文里等人又分出很多教會,例如現在的路德會、長老會、浸信會....等等,他們都脫離了羅馬教廷,他們是牧師制、強調《新約聖經》、不尊耶穌之母為『聖母』,自成另一路的基督信仰。而原來的羅馬公教依然維持傳統原狀,千年如一日的繼續流傳著。

4. 天主教名稱的由來
羅馬公教有一位利瑪竇神父,在 16 ~ 17 世紀間來到中國傳教 ( 明神宗萬曆年間 ),當時中國人沒看過西方金髮藍眼的人,大家都覺得他很奇怪,有的人以為見到了鬼,有的人說他是蠻夷人,當然也就對他所傳的宗教也很排斥。
他想到一個辦法~~~入境隨俗。於是,他告訴中國人:「你們平常都會拜天公,你們知道天公是萬物的主宰,那我們的神,也就是你們的天公,一樣是萬物的主宰,你們可以稱祂為『天主』,所以信仰天主,跟信仰天公是一樣的道理。」漸漸的,中國人開始對利瑪竇卸下了心防,開始會聽他講道了。

所以,『天主教』這個名稱,是從利瑪竇教中國人稱呼而來的。

後來又有人問:「你說你們的神是唯一真神,不能崇拜其他的鬼神,那我們信仰的話,我們就不能祭祖了,這成何體統?」
利瑪竇也發現中國人崇尚孝道以及慎終追遠,不拜祖先確實不合情理,於是他就定了一套『利瑪竇規矩』~~~中國人祭祖是出於追思先人、飲水思源,是一個很好的傳統,並不違反天主教教義,甚至也合乎『十誡』裡的孝順。於是,天主教成了唯一可以祭祖、有祭祖儀式、可以燒香的耶穌信仰。

由以上四點可知,天主教是千年如一的『正宗教會』,不管發生任何大小事,都維持最原始的風貌。
.
參考: 自己是天主教徒
2014-02-11 8:10 am
天主教→就是耶穌的路,而基督教則是耶穌的12門生其中一位弟子所創辦的,怎麼會有人說反了呢?

但不管是天主教、基督教、神教、道教OR佛教等等,無非就是教化人心,迎向光明。

一個天一個太陽,目標不都是一致的嗎?那大家在爭什麼呢?

為何有眾多不同的意見,爭執,還不是因為「人」的想法不同。


耶穌也不是說至高無上的,衪的上面還有曾經賜與衪力量的「天父」在呢。我們凡人因為要尊崇耶穌,所以把他說成最大的,甚至宇宙。但別忘了耶穌生前也是人類,也是肉身的。
耶穌受盡煎熬背負著十字架,並不是因為替人們受苦,那是因為衪12門生當中的一位弟子跑去告訴當時的國王,說:「現在的子民都很聽信耶穌,他們都不信國王了」等等的一翻話,摸黑了耶穌。國王大怒之下才會把耶穌受到如此可歌可泣的一段歷史(當時代還有很多不同的教派)

→以上是我父親與耶穌靈通的問話中的一段,信也好,不信也罷,就當作聽故事吧!
2014-02-10 7:42 am
基督教與天主教都是信耶穌基督的,沒有差別,兩者都是基督教。

基督教正確名稱是基督新教,是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從天主教分離出來的新教。

基督新教把教堂裡的畫像及一些傳統儀式拿掉了,聖經也拿掉了好幾卷。

基督新教的牧師可以結婚,基督新教有女牧師,天主教沒有女神父。

天主教正確名稱是羅馬公教或羅馬正教,是羅馬帝國在公元四世紀時建立的。

天主教有教宗有主教有神父有修女,都不能結婚,修女不能上台講道。

基督新教與天主教在信仰方面都是一樣的,沒有差別。

因為有一段時間天主教墮落了,所以一些有名的神學家就提出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後有信義會路德宗,有長老會改革宗,有英國國教聖公會等等。

全部都是相信上帝相信聖經,都相信聖父、聖子、聖靈是三一真神。

不管哪個教派都很棒都可以去,雖然儀式有點不同但基本信仰都一樣,都是很好的教派。

這些基督教派目前都在談合一,也許不久以後會合成一個大教會,那時可能會改個新名字也說不定。

國際基督聯合教會、基督合一教會、大基督教會、國際大基督教會。

畢竟基督教是國際性的傳統性的宗教,歐洲的君王貴族一直都是基督徒,台灣人若能進入基督教的話,身份就與歐洲的君王貴族一樣了,都是上帝的孩子,台灣人應該加入基督教才會拓展世界觀。

我是去年受洗成基督徒的,上帝時時刻刻都與我同在,並且保護我賜我平安,我希望我的朋友們也都能趕快受洗成為基督徒。
2014-08-23 6:37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2-19 4:56 am
迎曦 講的最好,給他按讚!!
2014-02-17 12:26 pm
當然有差別,不然就不會有那些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留在歷史中了。二千字是不夠用的,有興趣就上網看這本書吧。。。
善惡之爭第三十五章 羅馬教廷的策略  現今改正教對於羅馬教的態度比往年親善得多了。在一些羅馬教會未佔優勢,而羅馬教徒正在利用遷就的手段爭取權威的國家中,有一種普遍的趨勢,就是一般人不重視那使改正教與羅馬教區分的教義。現在有一種流行的看法,就是說:在改正教和羅馬教的基本信條之間,究竟沒有我們所想像那麼大的距離,只要我們稍微讓步,便可使雙方更為諒解。昔日的改正教徒非常重視那以極貴重的代價換來的宗教自由。他們曾教訓自己的兒女憎惡羅馬教,並且主張與羅馬妥協就不是忠於上帝。但是今日一般改正教徒所發表的意見,又是何等地不同啊。
。。。。。

參考: egw.sdacn.org
2014-02-10 1:42 am
天主教比較嚴格 極端
需要藉由神父告解
基督教跟神比較親近
我們可以自行向神認罪悔改
獻上感恩 訴苦 聊天 禱告
神可以是我們的爸母 朋友 .....等等
2014-02-09 10:44 pm
一個有拜偶像一個沒拜偶像
一個十字架上有耶穌一個沒有
一個是聖父一個是聖子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D09230093/o/20140209144041.jpg
2014-02-09 8:11 pm
基督教是一個總稱,天主教只是基督教的眾多支派中信友最多的一支。所以我們
無法將基督教與天主教拿來做比較。

佛教和伊斯蘭教也有類似的情形,也是山頭林立,各不相屬。所以你不能把台灣的慈濟和台灣的佛教做對比,想看看兩者有什麼不同。

我們在台灣的人常誤以為各宗教都有統一的管理,但實況並非如此。
是不同的宗教......


收錄日期: 2021-05-02 10:32: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08000015KK0340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