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香港文藝復興的30年代
【明報專訊】早前到佛羅倫斯走了一趟,逛博物館、看古建築,為疲累的心靈充電。佛市是歷史名城,也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它的建築與藝術,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意大利人的驕傲。中國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也曾進行過一場文藝復興運動,以傳統建築重耀中華文化的光輝。這股文藝復興的熱潮不久南傳至香港,並開花結果,成為我們城市建築的獨特印記。
英佔領香港後築維多利亞城
英國佔領香港後,隨即修築維多利亞城。新建築大都按照英國本土建築的式樣設計,因應香港炎熱的天氣而稍作修改,反映典型殖民地城市的風貌。三十年代,香港的城市建築仍以西洋建築為主流,但亦引入一些西歐現代流派的新設計,如包浩斯(Bauhaus)、現代主義(Modernism)和裝飾藝術(Art-Deco)等。至於中下階層華人的居所,主要是一些樓高三層「下舖上居」式的騎樓。除廟宇外,在市區很難找到中國古典式的傳統建築。
國內的文藝復興運動,實得助於蔣介石政府的國粹政策,將建築與政治結合。但在殖民地的香港,復興中國文化在政治上並沒有發展的空間,雖然華人領袖一向支持弘揚儒家禮教,認為可有助維持社會的穩定。1927年2月魯迅應邀到香港青年會作演講時,就曾批評香港主流的保守主義思想。因此,在心理上,華人對中國復古建築並不抗拒,反覺得是追上了國內的潮流。
中華百貨唯一中國文藝復興式商廈
當時的華人領袖周壽臣首開風氣,在1932年於中環皇后大道中62號興建了中華百貨公司,以西式鋼筋水泥建築為主體,配上中國廡殿式屋頂和塔樓,成為市區內唯一的中國文藝復興式商廈。大樓於1977年被會德豐收購,改建成今天的連卡佛大廈。在三十年代,不少中國文藝復興式建築相繼在香港落成,主要包括兩類的建築物﹕教堂修院和商賈府邸。
受到國內本色運動的影響,香港教會建築都採用了中國文藝復興式設計,其中最為人所熟識的,就是位於軒尼詩道與莊士敦道交界的循道衛理公會香港堂。教堂於1936年建成,由英籍建築師梅雅達(A.J. May)設計,以典型西方教堂的形制,配上中國傳統建築裝飾。教堂頂部建有一組中式三檐圓攢尖塔樓,鑲以十字架,盡見中西合璧的特色,可惜教堂已於1994年拆卸重建。
現僅存兩座中國文藝復興式教堂
現時市區內僅存的兩座中國文藝復興式教堂均屬聖公會所有,包括位於馬頭涌道135號的聖三一堂和大坑道2號的聖瑪利亞堂,均建成於1937年,前者為華人建築師吳建中所設計,後者的建築師不詳。這兩座教堂都採用了西式教堂的內部佈局,再配以中式單檐廡殿式屋頂,綠色琉璃瓦,並用上大量中式傳統裝飾如飛檐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