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探討如何解諸葛亮《戒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

2014-02-03 9:15 am
請問探討如何解諸葛亮《戒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圖片參考:http://www.qncyw.net/buttom/images/hk04.jpg
更新1:

★後學靜心十二萬分感謝!~每位賢德先進前輩好友大駕光臨!蒞臨指導!蓬蓽生輝! ★後學靜心十二萬分感謝!每位賢德先進前輩好友們詳細贊助名單請參考下列網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4020300351 ★後學靜心十二萬分感謝!~各位先進、前輩、大師、賢德好友們 撥冗參與此題請問探討如何解諸葛亮《戒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提供寶貴精湛無比的高見和分享寶貴的心得﹒ ★後學靜心頂禮致敬!感恩!再感恩!~

回答 (4)

2014-02-03 6:42 pm
✔ 最佳答案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成就高尚的道德情操。「淡泊明志」,可使人品味人生,領略人生,頓悟人生;「寧靜致遠」,在各種環境中心如靜水,才能徹底胸襟開闊反省自己,看清事情真相。
在紛紛擾擾的世界上,心靈當不動如高山,安貧樂道。不能像水中的雜草,隨波逐流。居住在鬧市,在嘈雜的環境之中,不必關閉門窗,任它潮起潮落,風來浪湧,我自悠然如局外之人,沒有什麼能改變心中的寧靜。身在紅塵中,而心早已出世,不被污染。
人生的煩惱來自於非分的欲望,種種誘惑使人心中被蒙塵。淡泊才能明志,寧靜才能致遠,這兩句話包含了極其高深的修心養性之道。修養心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值得用一生去琢磨。
2014-02-04 1:04 am
依但竟只下來

一旦靜止下來........

世界所有的人事時地物
都成了逼迫你動作的對象........

2014-02-03 17:07:42 補充:
這時候要維持心念的清淨反而不容易(保衛戰)........除非你拿去境外寄放..

2014-02-03 17:10:43 補充:
像網路天天都必須承受駭客攻擊般..........

2014-02-03 20:47:54 補充:
所以人生七十才開始........七十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2014-02-03 20:49:22 補充:
按道理說....在還沒有完全禁止(靜止)下來的時候.......要一直保持不落人後的速度.....

2014-02-03 20:50:19 補充:
在相對速度下!!
這樣才有所謂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2014-02-03 20:51:32 補充:
其實不是你淡泊了!寧靜了!!而是有點鬧中取靜的意思......(借貸法)

2014-02-03 20:51:56 補充:
類似!如魚得水........

2014-02-03 20:53:56 補充:
精神昇華了......素養漸漸形成.......所以淡泊了!寧靜了!!

2014-02-03 20:56:04 補充:
在物理學則是形容.......摩擦係數減少了.......
直(執/質)到轉變成...能量體的應用....所以明志了!致遠了!!

2014-02-03 20:57:02 補充:
身心靈同步轉變............

2014-02-03 20:59:10 補充:
起心動念無不是(事/世)業....有業就有作用力..........

真正的空靈..是無私無念的.....就像一滴純水裡頭..這麼清淨。
2014-02-03 12:56 pm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樣問?有點哀怨!

既然是「淡薄明志」又兼具「寧靜致遠」為何還要稱「非無」。

這「味道」很相近於『屈原的「離騷」』吧!

處事已然是「淡薄」其因是「明志」不能表。
觀事觸及是「寧靜」其為是「致遠」不能述。

知人其能,必有所用;不用奇人,居心何在。
有能為之,必有所造,不道奇神,貪圖何在?

2014-02-03 04:57:50 補充:
是非不在多開口,煩惱不是強出頭。
是非唯有明問居,煩惱唯有關鍵出。

2014-02-03 17:31:33 補充:
人道事故有變局,萬為事安人得妥。
有道是問聞真切,不可非做不故道。
參考: http://hr-no.blogspot.com 「2014 貿易經濟」年度主題
2014-02-03 12:55 pm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是非只為多開口, 煩惱皆因强出頭.


收錄日期: 2021-04-17 23:55: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03000010KK003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