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入是名,而不懂得以幻修真,則墮於無為之中,照樣隨業流轉。
人生無常,世間鎖事,不足掛心,執持緣起之法而放不下又有何益?
佛說人生酬業,不外乎 報恩 報怨 討債 還債。
佛說得人身者猶如大地之中隨取一土之手中沙,
來世再得人身者猶如手放開後指押裏面的微沙。
2014-01-24 12:20:34 補充:
『念佛法門,自得心開,不假方便』。
若要往生極樂國者,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
淨業三福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此三業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版主若能常造淨業,執持彌陀名號,信願行具足,方可往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1-24 21:38:45 補充: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4/T14N0475_P0537A03.htm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
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2014-01-25 23:23:08 補充:
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只要能夠見性即證得法身大士,入佛地位,而進入無功用道的階段。
六祖壇經
一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仗;
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
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剌師。
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
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
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
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
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言:
「汝且去,恐徒眾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
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
2014-01-25 23:24:08 補充:
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剌師。
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
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
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
此段為六祖明心見性證得法身之境,有人想害他,
六祖把頭申出來被行昌砍三下,完全沒有受傷,
若見性者,刀兵所不能傷,其性自在,猶如抽刀斷水水常恆流。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1-25 23:33:44 補充: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版主若要識本心,可看整本六祖壇經及金剛經。
2014-01-25 23:37:19 補充:
六祖壇經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開悟,頓見真如本性。
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若自不悟,需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
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
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觀照,
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2014-01-25 23:37:40 補充: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
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
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
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2014-01-25 23:38:03 補充: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
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們,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
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
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
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向頌,各須頌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
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2014-01-25 23:38:49 補充: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法性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2014-01-25 23:42:23 補充: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生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2014-01-25 23:43:28 補充: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
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
一時作禮,皆嘆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1-26 01:23:35 補充:
師於大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
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
「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
吾若去後,無人教汝。」
........................................
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
師云:「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始。
過去莊嚴劫毘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佛、
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是為七佛。」
2014-01-26 01:28:36 補充:
釋迦文佛首傳
第一、摩訶迦葉尊者
第二、阿難尊者
第三、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優波(毛匊)多尊者
第五、提多迦尊者
第六、彌遮迦尊者
第七、婆須蜜多尊者
第八、佛馱難提尊者
第九、伏馱蜜多尊者
第十、(月劦)尊者
第十一、富那夜奢尊者
第十二、馬嗚大士
第十三、迦毗摩羅尊者
第十四、龍樹大士
2014-01-26 01:29:03 補充:
第十五、迦那提婆尊者
第十六、羅(目侯)羅多尊者
第十七、僧伽難提尊者
第十八、伽耶舍多尊者
第十九、鳩摩羅多尊者
第二十、闍耶多尊者
第二十一、婆脩盤頭尊者
第二十二、摩拏羅尊者
第二十三、鶴勒那尊者
第二十四、師子尊者
第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
第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
第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
第二十八、菩提達摩尊者
第二十九、慧可大師
第三十、僧璨大師
第三十一、道信大師
第三十二、弘忍大師
惠能是為三十三祖。
此意見035 036 037 是六祖慧能大師將要離世才說出自已的身份。
只要一承認是佛來示現的就會離開世間,絕不久留。
2014-01-26 01:31:46 補充:
大佛頂 首楞嚴經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082.htm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婬,三行已圓,
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
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
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
求彼禮懺,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銷滅佛種。
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2014-01-26 01:32:31 補充:
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
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奸偷屠販,
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末學。
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
2014-01-26 01:36:20 補充:
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
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若諸比丘,心如直絃,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
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2014-01-26 01:50:46 補充:
法王(梵語 dharma—raja ),法王即是佛之別名 ,能於法自在,佛之尊稱。
現前世間一堆自稱是法王的是誰在來的,講完也沒有走的,全都是在搞大妄語。
2014-01-26 01:58:11 補充:
釋氏稽古略 卷三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49/T49N2037_P0812B02.htm
2014-01-26 01:58:40 補充:
豐干禪師寒山拾得 豐干垂跡天台山國清寺。
庵於藏殿西北隅。乘一虎遊松徑。見一子可年十歲。
扣之無家無姓。師引之歸寺養于廚所。號曰拾得。
有一貧士。從寒巖來。曰寒山子。三人相得歡甚。
是年豐干雲遊。適閭丘胤來守台州。俄患頭風。
豐干至其家。自謂善療其疾。閭丘見之。師持淨水灑之即愈。
問所從來。曰天台國清。曰彼有賢達否。
干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賢宜就見之。
閭丘見之。三日到寺訪豐干遺跡。
謁二大士。閭丘拜之。二士走曰。豐干饒舌彌陀不識禮我何為。
遁入巖穴。其穴自合。
2014-01-26 02:03:41 補充:
二士指的是是文殊普賢兩位法身大土。 豐干即是彌陀。
此三人即為文殊普賢彌陀,身份一洩露就自合,自合指的就是圓寂。
巖穴指的就是山洞。 饒舌指的就是多話。
師持淨水灑之即愈。 愈指的就是病愈、病好的意思。
頭風指的就是頭痛之患。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1-27 15:14:24 補充:
六祖壇經
師說偈已,告曰:
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
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
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
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
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
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2014-01-27 15:20:01 補充: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
http://greatbook.josephchen.org/GREATBOOK/T14/T14N0475_P0544A22.htm
2014-01-27 15:20:09 補充:
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法也;
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
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
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
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
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
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
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說是語時,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2014-01-27 15:23:48 補充:
大佛頂 首楞嚴經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082.htm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
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
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
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
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2014-01-27 15:32:28 補充:
.................................................................................
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
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
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
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
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2014-01-27 15:33:35 補充:
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
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
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
彼相尚無,識從何發。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
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
2014-01-27 15:33:57 補充:
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
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
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
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
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若此識心,本無所從。
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
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2014-01-27 15:34:30 補充:
阿難。汝心麤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
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
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1-27 15:44:14 補充: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
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裏十方。
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
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
2014-01-27 15:44:37 補充:
偈讚發願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
十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 爍迦羅心無動轉。
2014-01-27 15:47:29 補充: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
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
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
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
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
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2014-01-27 15:49:05 補充:
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則不生。
復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虛空,不相陵滅。
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而我不知是義攸往。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2014-01-27 15:52:46 補充: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
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
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
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
各位接下來的才是妄盡還原的重點修行方式。請自行把接下來的給看完。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1-27 17:04:48 補充:
大佛頂 首楞嚴經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082.htm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此段講的即是般若經中講的緣起性空,緣起...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
若能於性空之中了知第一義大空即見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1-27 17:11:20 補充: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有人見十二緣者即是見法。
見法者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
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
善男子。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
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
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道。
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道。
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
上上智觀者見了了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
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