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國古代的貨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法定貨幣,另一種是非法定貨幣。法定貨幣又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稱量貨幣,另一類是非稱量貨幣。
法定的稱量貨幣主要有黃金和白銀,交易使用時需要稱量(重),至於法定的非稱量貨幣主要有銅錢和紙幣,板主所說的「刀幣」即屬於此類,而非法定貨幣主要有布帛和米糧,在某些特別的時期,布帛和龜貝甚至米糧也可以替代貨幣流通。
《漢書、食貨志》詳述了上古時期至漢代之經濟發展,其中
《漢書》食貨云:「貨,謂布、帛、及金、刀、龜貝。」。
又說太公(望)為周立九府圜法,黃金方寸,而重一斤,錢圜函方,輕重以銖;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故貨寶於金,立於刀,流於泉,布於布,束於帛。太公退,又行之於齊。……」
意思是説:姜子牙為周朝設計了《九府環法》,規定黃金一寸立方,重一斤;銅錢外圓內方,以株重計幣值;標準織物以二尺寸二為寬度,長四丈為一匹。有姜子牙為周朝制定的貨幣政策,西周的貨幣有了國家標準,這對於周取代商之後的穩定,以及周朝前期的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知西周前期以規範的貨幣形式在市場上流通的,很可能有面額大的方寸金塊;有面額居中的九府圓形銅錢;還有面額較小,用於零碎交易的標準布帛。但是,到了東周時期,各地金屬鑄幣的普遍發達,貨幣區域的塊狀割裂的現象,中國從春秋到戰國,除了政治集團的分裂與對立,貨幣的流通也呈現著多元的形式。在――金屬鑄幣這是古代最標準的法定貨幣――方面也已非常成熟。例如以東方、東北方齊、燕的「刀幣」,北方與中部三晉地區的「布幣」(鏟形幣),西方秦、周的地區圜(或圓、環)錢和南方楚國為主的銅貝(俗稱蟻鼻錢、鬼臉錢)等四種金屬鑄幣,足以代表各地區文化與經濟上的高度發展。金幣是楚國的主要貨幣形式之一,現在一般將楚金幣稱做爰金。爰金,是目前中國發現並已記錄的最早的黃金貨幣。在已發現的爰金中,鈐印有“郢爰”的佔絕大多數。
黃金的流通在春秋時代僅限於上層社會,當時大宗交易支付,國與國交往都使用黃金,封建貴族、大商人買賣珍貴的奢侈品,多以黃金論價,如千里馬、象床、寶劍、玉卮、狐白裘等,都計值在千金以上。。楚國之所以能在中國最早利用黃金作為貨幣,是因為楚地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
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管子·國蓄》
“金”已經是排在“玉”之後的高等級貨幣載體之一。根據《春秋》、《管子》等文獻記載,黃金已經具有了以下職能:第一,交換手段;第二,價值尺度;第三,國際貨幣,“國際”是指諸侯國;第四,大量用於賞賜、送禮、賄賂。
大約從春秋後期開始到戰國中期之間,黃金已經成為一種並非罕見的計價手段,文獻史料可徵。
如《孫子.用間》篇:「凡興師十萬,出兵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
已表明國家的戰爭花費是用黃金來計算的。當然,我們知道,某種貨幣成為普遍的計價手段,必意謂著該一貨幣已經在交易領域廣泛流通。到了晚周戰國,可以看到黃金作為一種經常使用的貨幣的趨勢更為明顯,而且所費黃金數量更鉅,交易更為頻繁,更為市場所倚重。由此看來,《趙氏孤兒》應該並無考證不夠嚴謹之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