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涅槃和外道的涅槃有何不同?

2014-01-11 9:11 pm
涅槃非佛教首創,佛教之前的婆羅門教經典《薄伽梵個歌》裡面說;「以上述的方法持恆修煉自我,瑜珈行者將可控制心念,達到與「我 」合一的至上涅槃、安詳寂滅之境。(「我」是指真我阿特曼)。
請問佛教的涅槃合婆羅門教的涅槃有何不同?

回答 (9)

2014-01-14 7:58 pm
✔ 最佳答案
梵我合流 ~~是我執,不是涅槃

中觀,空.無記.人間佛教的探討..(14)

中觀新論與反神我.自性論

一動念~真我.常樂我淨~~即落入輪迴境界~。「如來在世間,不言有與無;如來涅槃後,不言有與無」。

無常.變易,故說諸受皆苦==破神教妙樂我慢
有我或無我?~如來藏思想是方便說,並不究竟,是不了義,是生善悉檀

2014-01-20 9:47 am
這里很不錯aaashops。com老婆很喜歡
乙叞
佛語阿難用是故般若波羅秘五波羅蜜中為最尊譬如掘地以種散其中同時俱出生如是阿難般若波羅蜜者為生五波羅蜜薩云若者從般若波羅蜜成般若波羅蜜於五波羅蜜為極大尊自在所教善男子善女人書般若波羅蜜持經卷書四天王上諸天人索佛道者當到彼所問訊聽受般若波羅蜜作禮遶境便去正使天中天三仟大仟國土滿鐘舍利為一分般若波羅蜜經為二分我從二分之中取般若波羅蜜舍利為從中出自到得供養其受般若波羅蜜持者譬如無價摩尼珠其有是寶無有與等者.不學是法者不得作佛隨法如學疾成佛菩提便得至佛{摩訶般若經鈔卷第二部份恭錄}解脫者五解脫伏解脫彼分解脫斷解脫猗解脫離解脫現修行初禪伏諸蓋此謂伏解脫彼分解脫者現修達分定諸見解拖斷解脫者修出世間道能滅餘結猗解脫者如得果時樂新猗離解脫者是無餘涅槃此解脫道為得解脫是具足道以戒定慧謂解脫道如佛所說若有眾矢之的塵勞微細不聞法故終亦退轉又如佛說諸比丘有二因二緣能生正見從他聞自正念不伏解脫者為生厭離故說解脫不正伏解脫者為除不正道為得禪解脫道故說解脫如遠行人得善示導是伏解脫道三陰成滿戒陰定陰慧陰正語正業正命及種類所攝或戒陰種種戒功德聚正精進正念正定及種類定陰所攝或種種定功德聚正見正思惟及種類所攝或種種慧功德聚此三陰成滿是伏解脫道當學三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有戒有增上戒學有定有增上心學有慧有增上慧學復次有戒戒學優有戒增上戒學有定心學有定學增上心學有慧慧學有慧憎上慧學有相戒是名戒學謂達分戒是增上戒學凡夫戒是名戒學聖戒是增上戒學心學欲定增上心學色定及無色定有相定心學達分定及道定世間智是名慧學四諦相相似智及道智是增上慧學如世尊為鈍根人說增上戒學為中根人說增上心學為利根人說增上慧學學可學學增上學學無學名學謂伏解脫道以三種學成就清淨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戒是戒清淨定是心清淨慧是見清淨戒者洗犯戒垢定洗纏垢謂心清淨慧除無知垢謂見清淨戒除惡業垢定除纏垢慧除使垢如是以三清淨是伏解脫道又以三種善伏道初中後善以戒為初以定為中以慧為後有精進人成就不退以不退故喜以喜故踴躍以踴躍故身猗以身猗故樂以樂故心定以定如實見知中善慧為後善已如實知見厭患以厭患故離欲以離欲故解拖以解脫故成自知成就三善道已伏解脫道得三種樂無過樂寂滅樂正覺樂彼以藉得無過樂以定得寂滅樂以慧得正覺樂是伏解脫道遠離二邊得中道具足以此戒善除諸欲著於無過樂情生欣驗樂以定除深盈於寂滅樂而憎喜樂以慧分別四諦中道具足於正覺樂深懷愛樂如是遠離二邊得中道具足伏解脫道以戒除惡趣以訂除欲界以慧除一切有於戒多修於定慧少修成須陀洹斯陀洹於戒定多修於慧少修成阿那含修三種滿成阿羅漢無上解脫斷義威儀一切善法是戒以出離法斷於欲欲是戒能離惡思戒護戒威儀戒以不瞋恚斷滅瞋恚以光明相斷於睡眠以不散亂斷於調戲以見法起斷於疑悔以智斷無明以喜斷無可樂以初禪斷五蓋以貳禪斷覺觀以三禪斷喜以四禪斷樂以空入定斷於色想乃至瞋恚及種種想以室入定斷虛空以無所有定斷識入想以非想非非想定斷無所有以無常見斷於常想以苦見斷樂想以無我見斷我想以不淨見斷淨想以過患見斷於愛想以無染見斷於欲想以滅見斷集以消見斷厚以分見斷聚以生滅見斷常以無相見斷相以無作見斷作以空見斷人以增上慧見斷執著以如實知見斷無明執以過患見而斷居執以彼觀見斷不彼觀以轉散見斷和合執以須陀洹道斷見一處煩惱以斯陀含道斷麁煩悶以阿那含道斷細煩惱以阿羅漢道斷一切煩惱謂不越戒思戒護戒威儀戒.威儀除非威儀破法三種迫波羅提木叉法無慚無愧於如來離信破緣法命與形飾相應離於知足破根法不閉六根門離於念慧以此三覆非威儀名戒相不悔戒善是功德義名戒者是無過樂是眾姓上是財為富貴是處為佛地是浴為水是香普薰是影隨形是繖覆可覆是聖種是學無上是善趣道若人有戒成就無畏榮顯親友聖所憐愍是親友依善莊嚴領諸行功德處供養處於諸善法不畏不退成一切意願清淨雖死不忘成伏解脫樂方便如是無邊功德領冷義增上義行義自行義苦樂性相應義頭義冷義安義如摩勝冷栴檀則除身熱成就歡喜0{解脫道論部份恭錄}佛教涅槃五分法身佛乘聖國.婆羅門尊崇大梵天王為天神0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D09207893/o/20140112204802.jpg


2014-01-18 08:14:40 補充:
般若波羅秘 更 新 為 般若 波羅蜜 0
2014-01-12 2:28 pm
涅槃在人體腦中, 以精神修行來說, 涅槃處有釋迦摩尼佛, 你能將氣導入此處, 將受其教導真經回歸本心. 如果你修道, 那在天靈蓋孔下方會有太上老君, 氣導入那裡, 會受其教導真經回歸本心. 所以教, 道殊途同歸. 而現在所謂外道, 只是因為層度不同無法了解而已.
參考: 修悟所得
2014-01-12 7:30 am
佛教的涅槃是連根拔除
外道的是石頭壓草。
2014-01-12 6:45 am
外道的涅槃論陰陽有無,重視『相』的創造與毀滅

佛教的涅槃偏於生死論不生不死的『神』識
2014-01-12 5:41 am
外道以非非想天為涅槃.佛教是生死即涅槃,因此生死涅槃是一體的。

佛教的涅槃是不生不死的狀態,然不生不死就在生生死死當中,這就是生死即涅槃,這才是菩薩的行.凡夫是在生死之中,並不知道涅槃.阿羅漢是住在涅槃,他是遠離生死,因此生死與涅槃就成對立,而不是一個真正的一體狀態。生死涅槃是一體的,不是分別的,如此就能轉生死成涅槃.這種生死轉成涅槃,是在生死中不受生死的逼迫,才是涅槃成就.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性空常樂我淨的淨界。
2014-01-12 4:13 am
在婆羅門的教義裡主張梵我合一 一切萬物皆是由梵而生 死後回歸於梵 總之是梵創造一切 人的命運與價值皆由梵來主導 梵也就是造物主的意思 佛教卻認為一切事物皆是生滅無常緣起幻化 於其幻化的假象並無所謂的造物主 也無永恆的真我存在 也無須與誰合而為一 但能息妄不攀緣 透視諸法空相 自能滅苦趨於涅槃 在阿含經就有佛和外道對真我的談論 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ahjgsx071210/ahjgsx-59.htm
2014-01-11 10:05 pm
未知生!焉知死!!
~~~必須親自走到最後面~~才能真正體會最前面~~當中用心的感受。

同樣!退後原來是向前,抬頭便見水中天。

同樣!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這就是西天路!
如此取經一來站在最前面.....都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了.......是直接的完全的承受~究竟圓滿。

2014-01-11 14:07:27 補充:
如此二來!!教化之道用心圓滿!!

如此三來!!風行草偃~~普及民情~~大道潛隱~~潛移默化

2014-01-11 14:08:13 補充:
反之顛倒作業~~則情況互相違背!!

2014-01-11 14:10:36 補充:
第一!直接命令~~掌控生死
第二!規範圈養~~掌控法度
第三!自生自滅~~掌控上位

2014-01-11 14:11:29 補充:
這一輪又一輪.....如此來回二十個輪.......哎!目前情況是怎樣??

2014-01-11 14:13:32 補充:
到最後~~時間的意義就越來越削弱..........

2014-01-11 14:35:29 補充:
這本來就是如此~~~~~~~

就像血脈血緣那樣~~近親繁殖會怎樣?引進血脈開拓血緣會怎樣?

2014-01-11 14:49:30 補充:
看開一點!~~別在那計較~~到底式!!一代二代還是三代!!

這種僥倖心態!


因為三世因果論~~~都是代代相傳。

2014-01-11 14:49:49 補充:
不管你是隔代還是遺傳~~~


收錄日期: 2021-04-11 20:18: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111000015KK0130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