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談起。。。

2014-01-07 8:50 am
禪,梵文叫「禪那」,本意為靜靜的思考,那麼思考的內容,主題
為何呢?
=========================================================
個人認為思考的內容,主題起於生命的意義,追尋意義當中才知生命是苦.空.無常.無我~是生命的真實相。認知生命的真實相~苦.空.無常.無我.是禪.是禪相.於禪相心不動是定.是定相.,而於相無有相不相是無,於無.入色聲香味觸法而無所入是不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為入,入流。入流者.實無所入。

回答 (12)

2014-01-07 5:11 pm
✔ 最佳答案
思考的內容,主題起於生命的意義....
不談不論不識生命的本質,這生命的意義無義!
2014-01-08 7:08 am
你要先思考才能觀照思考
直觀思考才能知道思考的本來面目

真正的觀照是觀照一切事物
而不是將某些事物排除在外的選擇性觀照
2014-01-11 4:01 pm
1.當「禪那」定義為「靜靜的思考」須注意二個前提.

a.寂靜的覺受. b.動靜的取捨... c.靜靜的思考.

a1.「空」無生無滅.無茅無盾.

b1.「無常」心生茅勝則以盾制.心生盾勝則以茅制.

c1.「無我」有能分別但無所分別.一切法無礙自在.

2.「禪那」是以 無我 "超越" 空或有.常與無常.

說茅最殊勝本無妨說盾最殊勝.仁者心動才有茅攻盾防.

2014-01-11 08:01:37 補充:
1.設禪宗五祖為醫師以下(甲).(乙).(丙).是他所開立的處方簽.

(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勸大眾依此偈修.

(乙).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

五祖..導神秀如是觀察.

(丙).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五祖..為惠能說金剛經.

2014-01-11 08:02:03 補充:
2.醫師診斷患者症狀依據病理及藥性開立個別不同的處方簽.

a.(甲).(乙).(丙).藥單二種分類.

a1.『心傳心』..佛有我無.佛教我學.(甲.乙.二種藥單)

...有師徒關係,或有因緣,法脈才能相傳...

a2.『心印心』..佛有我有.無教無學.(丙種藥單)

諸法無我.安能見佛?..依唯識理成無師智者屬菩提智.

3.藥師解析病理或說明藥性.但不作個別診斷而置身於醫療事外.

倘若有人否定此隨緣化緣的心態.其實依教亦無不當.
2014-01-08 4:47 am
原始佛教才有使用到邏輯式分析,
它用的是左腦,
在靜坐中頭腦裡忙的很,
不停的分析再分析、思考再思考。


南傳佛教及漢傳佛教經過長期演化後
早已修改成直觀式靜坐,
即所謂的毗婆舍那,
所有大小乘修行原理皆出自毗婆舍那,
它就只是觀照而不思考,
用的是右腦,
大乘的般若法則是起心即錯、動念則乖,
你可以很明顯的發現無論是大小乘修行方法皆能符合般若法則,
唯獨原始佛教的教法則和般若是完全相反的,
我們學佛修行應有所選擇,
一開始就應擇一而修,
不宜混為一談,
因為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的理趣完全不同。
2014-01-08 3:48 am
沒有主題阿~生命本身沒有任何的意義....
你去想從你住的地方延伸到星球~再來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宇宙外面的宇宙~
會發現...沒有任何的字句可以解釋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們不過是"存在著"的"宇宙現象"...我們想的"想法"在這個宇宙存在...所以任何可能都"存在"...也都"不存在"...
我相信佛陀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只是祂知道的比我們"廣"...而在"廣"之外佛陀也是"渺小"的....只有"現象"才是"神"...是"佛"...是你覺得他是什麼的"任何東西"...
自己是誰?誰是自己?也都無所謂...宇宙的"現象"是共同擁有的~你想要的話~去用力想..."它"就會給你...

2014-01-07 19:52:53 補充:
多思考...不要侷限在你看到與聽到的事情上面..."幻想"也是"現象"...這就是我認為的"禪"

"禪"本身就是"空"

2014-01-07 20:13:21 補充:
就跟看著別人身上所發生的任何事情一樣...你沒辦法感受到他的感受...會覺得不乾你的事...也沒有特別想法與感覺...因為沒有"受"...因為是旁人...所以對於自己這點就做到了"無"與"空"...也能夠知道他所發生任何事的"因"與"果"...

當自己能夠明心見性時...其實也會發現沒有任何事情是有意義的...自己在宇宙中只是個"存在"
任何事情也只是個"現象"...
這些是很"白話"的~因為我們存在著慾望~而侷限在自己所學所聽到的事情~所以會去執著在"渺小"的現象中~而看不到認知以外的東西~要去"接受"你看到的"所有現象"~因為那些都是"存在的"~但是要知道那些也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2014-01-07 20:31:23 補充:
佛法只是講現象與道理...道法千萬變...心轉萬念轉...在了解佛法內的現象與道理後...

但是禪後改變的是自己...並不會改變別人...再來是佛法禪中會遇到的魔障...這點就不多做解釋了...離題
參考: , 自己, 自己, 自己
2014-01-07 10:55 pm
2014-01-07 13:12:15 補充

有道是..若有法眼就看的到以上損文......若無則看若是道理。
=============================================
於道當有師徒關係,或有因緣,法脈才能相傳,亦不得感應。當於補特伽羅而無過失。只要牽涉到眾生就會有過失產生的可能,所以要具足因緣。強迫結緣也是沒有用,有時反而招惹是非,知道感應你們很舒服,但依能量不滅定律想也知道,有人很舒服,一定有人承受了那一些不舒服。而且不是一對一,是一對萬,能活到現在算不錯了。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口軟,感應得到那麼多的功德,不但沒有感恩還徒增憎恨嫌惡。眾生遇不不到貴人遇不

2014-01-07 15:00:41 補充:
到尊者不是沒有原因,自己並沒有去增上因緣,而到最後只怪自己命不好運不佳,或說世上跟本沒有貴人尊者,甚者懷嫌惡心,就是不從自己去好好反省。目前還是閃邊點比較沒事。
2014-01-07 9:03 pm
入道容易......出道難..............難再不喜!不捨!..........難再凡璞歸真.....(心猿意馬這兩頭二愣子)

失去權位般的榮華富貴感到不喜!
失去神通力般的無力感!感到不捨!

2014-01-07 13:11:00 補充:
心猿>>>>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意馬>>>>西海龍宮熬三太子,八部龍馬。


出道<<<更正為>>>成道。

2014-01-07 13:12:15 補充:
有道是..若有法眼就看的到以上損文......若無則看若是道理。

2014-01-07 14:56:51 補充:
職心無去處........當下有任童。

2014-01-07 14:58:17 補充:
老大又不小..........徒惹聞風輕

2014-01-07 15:01:51 補充:
既然因緣到來那就一次轉貼吧。

邵逸夫先生留給世界的30句話:

1.吶,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2.發生這種事呢,大家都不想的。
3.感情這種事是不能強求的。
4.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講。
5.警察了不起啊?警察打人也要坐牢的。
6.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爲什麼不開開心心呢?
7.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就好。
8.人在做,天在看。
9.你現在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將會成為呈堂證供。
10.相信我,我真的沒有殺人。
11.我一直當你是我妹妹。
12.你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
13.你知不知道大家都很擔心你啊?
14.最近發生了這麼多事,我想一個人靜一靜。
15.香港是講法律的。

2014-01-07 15:01:59 補充:
16.做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17.呸呸呸,烏鴉嘴!壞的不靈好的靈。
18.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19.做人呢,一定要向前看。
20.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21.正所謂,吉人自有天相。
22.那,有空呢,就多陪陪你老爸。
23.再怎麼說都是一家人,有什麼話不可以說出來的呢?
24.我明天就移民加拿大了。
25.人死不能複生,節哀順變。
26.大家都是成年了,你不要那麼幼稚了好不好?
27.不要吵了,都是一家人,家和萬事興,吃飯吃飯。
28.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29.你要多少錢才肯離開我女兒?
30.你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啊。

2014-01-07 15:03:00 補充:
邵逸夫先生創辦邵氏電影、打造香港無線電視(TVB),見證華人影視娛樂發展,亦熱心於公益事業,成就無數!也是英女皇冊封的爵士,他長達107歲的人生,就是一部傳奇電影。以上30句話均為香港影視劇中的經典台詞,網友只是用另一種方式緬懷邵先生,受尊敬的人永遠在民眾心中,不拘泥於形式 !

http://ck101.com/thread-2899566-1-1.html

2014-01-07 15:08:59 補充:
這時候~~看有關舍利子的經文非常容易感受到動覺.......

2014-01-07 15:14:20 補充:
佛為授記,華光如來
舍利弗現的是比丘相,是來幫著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助佛揚化,來做眾人裡的影響眾。怎麼叫「影響眾」呢?他本來以前都明白佛法了,並且已經聽過很多佛說法,他就聽不聽,都可以;可是他還要來擁護法會,做影響眾。這麼一來,其他人一看:「哦!這些個大菩薩、大阿羅漢,都來聽經了!」都生出一種信心、誠心,注目凝神,洗耳恭聽,恭恭敬敬這麼聽佛所說法。這就是為什麼?就是受這影響眾的影響,引致他來發心。

2014-01-07 15:17:01 補充:
這位舍利弗尊者,當他知道目犍連遭到執杖外道打傷,不忍見到佛和目犍連先他入滅,於是向佛來請辭;他「功成身退不居功」,他不在佛面前表示自己有什麼功勞,他所應該做的事他都做了,就回到自己的家鄉,安詳地入涅槃。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article?qid=1713100201140

舍利弗(智慧第一)。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梵文Sariputra的音譯。或譯作鶖鷺子、舍利子。號稱「智慧第一」。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闍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由於他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因此很快成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參考: , 卡布奇諾論壇
2014-01-07 7:12 pm
佛在愣嚴經云『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身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會墮入六道三界,輪轉不休的原因,就是認妄為真,既然了知虛妄不實,就不會再入輪迴。區分色陰稱堅固妄想、受陰稱虛明妄想、想陰叫融通妄想、行陰稱幽隱妄想、識陰叫微細妄想等。如果了解這五種陰虛妄的道理的話,自會生起深切厭離的心,自會想出求超出生死苦惱,也會了知本來自有不生不滅、永恆寂滅的存在,從此以後不會再貪戀塵勞三界,不再會有生死!這種傳示末法,救渡末法眾生的重任,是你們應該要做的工作!
2014-01-07 5:20 pm
"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
入流,,是實際的修行功夫,不需要玩文字遊戲.
2014-01-07 5:09 pm
雜阿含經(一一六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 拘睒彌國 瞿師羅園。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過去世時 有河中草。有龜 於中住止。 時有野干 飢行覓食。遙見龜蟲。疾來捉取。 龜蟲見來。即便 藏六。-------------------------------藏六=頭\四肢\尾巴野干守伺。冀出頭足。欲取食之。 久守。龜蟲 永不出頭。亦不出足。野干飢乏。瞋恚而去。 諸比丘。汝等今日 亦復如是。知魔波旬 常伺汝便。冀汝 眼著於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念法。欲令出生 染著六境。 是故比丘。汝等今日 常當執持 眼律儀住。執持眼根 律儀住。惡魔波旬 不得其便 隨出隨緣。耳鼻舌身意 亦復如是。 於其六根 若出若緣。不得其便。猶如龜蟲。野干不得其便。 爾時世尊 即說偈言龜蟲畏野干  藏六於殼內 比丘善攝心  密藏諸覺想 不依不怖彼  覆心勿言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014-01-07 3:45 pm
那麼思考的內容,主題為何呢?
=====
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

『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
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

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
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2014-01-07 07:47:24 補充:
.....................
.....................
.....................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
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2014-01-07 07:47:57 補充:
我從彼道
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
見生  、  生集、  生滅、  生滅道跡
見有  、  有集、  有滅、  有滅道跡
見取  、  取集、  取滅、  取滅道跡
見愛  、  愛集、  愛滅、  愛滅道跡
見受  、  受集、  受滅、  受滅道跡
見觸  、  觸集、  觸滅、  觸滅道跡
見六入處、六入處集、六入處滅、六入處滅道跡
見名色 、 名色集、 名色滅、 名色滅道跡
見識  、  識集、  識滅、  識滅道跡
見行  、  行集、  行滅、  行滅道跡

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
............
2014-01-07 12:58 pm
思考的內容,主題為何呢?
無法相無所住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29: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107000010KK002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