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周公東征後的分封

2014-01-05 9:07 pm
請問周公東征後,重新分封的目的為何?

回答 (2)

2014-01-05 10:55 pm
✔ 最佳答案

周公東征平亂,西周建立四年,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兒子周成王年幼繼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代理政事,這種做法稱為「攝政」。三監不滿,便散佈謠言,說周公會對成王不利,又慫恿武庚共同起來叛亂,史稱「三監之亂」。周公親自領兵東征對付三監,用了三年的時間,才把亂事平定下來。後來他在洛邑(今河南洛陽)營建東都,並將其作為統治東部地區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又把參加武庚叛亂的「殷頑民」遷到那裡,且派駐重兵加以監管。周公又制定禮樂制度,藉以維繫國家和社會的秩序。 請問周公東征後,重新分封的目的為何? ※第二次封建的原因,周公平定了三監之亂,實行第二次封建。目的有三:1.分化殷地遺民,防止殷民再次起來叛變;
2.鞏固周朝的統治,作為王室的屏藩;
3.擴大統治範圍,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第二次封建的情況,周初第二次封建的內容主要包括: 1.把殷人舊地分封為宋、衛二國,以方便統治;
2.大封親屬和功臣,作為王室的屏藩;
3.周公特意把第一次封建的一些封國向東移,部分更遠至東方海邊,藉此擴大統治範圍,並將殷人的封國包圍其中,以防其再生叛亂。
其中如將姜尚之子呂伋封在山東的齊,召公奭之子於燕,加強對東方的控制。 分封諸侯的作用周武王和周公總共分封71國,其中姓姬的諸侯佔了53個,可見周初兩次的大封建,所分封的諸侯多數是周王的同姓子弟,其次才是功臣。在封建制度下,周王又稱為「天子」,具有高高在上的權威,分封諸侯的作用,就是要他們作為中央的屏藩。此外,諸侯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等五等。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定期朝見天子,並帶兵隨天子作戰。徐智認為:「西周的封建自是因周室征服中國,分遣其人眾一控御四方,但封建制度的建立,並不與生產工具的改變相伴隨。……是以周人封建制度的本意,是為了軍事與政治的目的,頗不必用經濟發展的理論當作歷史演化過程中必經的一環」。
2014-01-06 5:24 am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1/14/14c/14c01/14c0101.htm
周公東征及再次分封
周王朝建立後不久,武王就去世了,子誦繼立,是為成王。由於成王年幼,乃由其叔周公旦攝政。管叔鮮、蔡叔度對此不滿,遂散佈「周公將不利於孺子」的流言。時武庚正圖謀反周復國,於是便與管、蔡勾結,並聯合徐、奄、熊、盈等東方諸部,掀起大規模反周叛亂。
為了平定叛亂,周公和召公乃「內弭父兄,外撫諸侯」,然後由周公親自率軍大舉東征。經過三年殘酷的戰爭,方平定叛亂,誅武庚、管叔,放蔡叔,征服徐、奄、熊等五十餘國。通過東征,周朝把殷商之舊勢力加以摧毀,而西周的統治範圍也才第一次擴及黃河下游及淮河流域。
在東征平叛勝利之際,周公為加強對殷朝舊地的控制,乃另建一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作為統治東部的政治、軍事中心,並遷部分殷民於此,派八師兵力(一師為兩千五百人)監守之。從此西周就有了兩個都城:首都鎬京又稱西都或宗周;陪都洛邑即東都或成周。同時,周公又進一步大行封建,以使諸侯國屏衛周室。鑒於武庚叛亂之教訓,東征後雖然仍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但另封武王弟康叔於殷都附近,是為衛國。另封武王弟召公之子於燕,封成王弟於唐(後稱國),封周公之子於魯,封姜尚之子於齊。後來長江流域、西方之地也都建了封國,如吳、楚、秦等等。


收錄日期: 2021-04-20 14:41: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105000015KK0236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