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所有有為法的共同現象是甚麼??

2014-01-03 6:59 pm
如題~

1.例如你、我、螞蟻、蟑螂、桌子、椅子....等等,共同現象是??

2.如何觀照這些共同的現象??

3.觀照這些共同現象與身心有何關聯??

以上疑問請朋友們解惑,感恩~

願各位平安、健康、快樂~
更新1:

感謝k朋友回答~ 以 法無自性 來看六根 ======== 是否可以白話解釋一下呢?? 法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的意思? 自性是指??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請問有沒有包含"心"?? 感謝回覆~

更新2:

感謝殘天朋友回答~ 你 " 在 " 而 " 在 " ======= 是"誰"在?? 在哪裡?依何而住立? 共同現象是指,所有"有為"的萬物,不論是眾生或者物質,都共有的特質..... 針對這點,是否朋友能白話解釋?? 感謝回覆~

更新3:

感謝靜修朋友回答~ 如實者,凡夫用六根、覺者依覺 ========== 可否針對凡夫用六根多做解釋,重點應該在於用的"心",而不是在六根上,而用對了觀照心,那麼就是一種覺(觀智、般若) 無性、無體、無生 ========== 可否針對這三項作更深入解釋,因為與"有為法"似乎有些不同?? 感謝~

更新4:

感謝雄朋友的修悟所得~ 是否可以更詳細的把問題清楚的白化解釋一番,感謝您~

更新5:

<1.例如你、我、螞蟻、蟑螂、桌子、椅子....等等,共同現象是??> 有為法有生有滅,皆為幻 ========= 贊成,所以生滅的現象佛陀是怎麼解釋的呢??因為生滅所以我們常常感到如何?? <2.如何觀照這些共同的現象??> 在心觀淨,止於行修﹣ 觀照以純淨的思考,對應佛經,得到答案即停止觀照,投入修行,為即解即行,理事合一 ========= 這題重點是在如何觀??修行方法?? 例如,如何照見椅子的生滅?椅子看起來很新、很亮、沒有生滅的現象啊.....是吧?

更新6:

<3.觀照這些共同現象與身心有何關聯??> 觀照用識身,識得而止,是為不住,以假身修真心也 ========== 贊成,可否詳細解釋觀照用識身,識得而止?? 感謝m朋友回答與回覆~

更新7:

感謝靜修朋友回覆~ 1.末學之意,如實觀察確是指六根、不談心。 ======= 您的意思是,觀六根,還是用六根起觀? 兩者意義不同,一者用心觀色,一者用色觀心,您認為如何? 2.末學偏執的以為「能說清楚的、能觀察的,皆屬有為法」 ======= 是否能白話解釋無性、無體、無生,好讓眾生清楚明白?? 個人的看法是文言文難以顯出白話文的語意,相當容易造成一種文字數種解讀.....

更新8:

感謝m朋友回覆~ 白話看起來好很多,個人有補充的看法,互相切磋一下~ 看到了事情(見法)==> (指見到六塵) 不要有自已的想法(無心觀)==>(無欲觀、無我觀,指見到只是見到而沒有貪愛等執著) 比照經書的說法(照見)==>(以觀智照見,不需比對經文,單純的只是看、聽、嗅、嚐..等,除非有特殊狀況可查閱經、律、論) 然後真正體悟(生慧)==>(以這樣的觀智不斷的觀察生命的現象,智慧將會變得明顯、強大,也就是生起慧、般若) 自然除妄(止)==>煩惱、無明可斷、不生

更新9:

感謝s朋友翻譯~ 找到你內在的這永不會變的東西。將你生命之船的錨鍊好好的連繫上這永遠不變的東西。之後,放鬆。 ======= 1.這永不會變的東西是?? 2.是應該先放鬆才能見到這個東西,還是先見到這個東西才放鬆?? 感謝回覆~

更新10:

感謝靜修朋友回覆~ 無生→質能不滅定律,世間一切皆是能量粒子的和合相,一切色根本無生。 ======= 色法有形有相,也可以科學方法測知其質能,然而若於心法上,恐怕無法套用... 無性→七大皆無常性,法性隨緣生滅,畢竟是空。 ======= 贊成,不論是色法或心法皆無常、是生滅法、是苦迫 無體→七大皆找不到不變的本體。如經所論,根塵識三處,無論您怎麼觀察,都不會    有單獨存在的體性,三處皆識虛妄無體。 ======= 贊成,找不到"不變本體"即無我,於五蘊、六處、十八界皆找無固定不生不滅的"真如本體"... 感謝~

回答 (13)

2014-01-05 6:16 am
✔ 最佳答案
問:例如你、我、螞蟻、蟑螂、桌子、椅子....等等,共同現象是??
答:生滅、無常、苦、空、無我
  四大、和合、因緣
  無性、無體、無生

問:如何觀照這些共同的現象??
答:如實觀察、如理作意
  如實者,凡夫用六根、覺者依覺
  如理者,邏輯與法理

問:觀照這些共同現象與身心有何關聯??
答: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觀照生死根本的種種課題,可以入正、如真。
  此功德與四念處無異。

以上是末學的作答,共與法會,祝大家法喜充滿。

2014-01-05 11:26:55 補充:
問:「如實者,凡夫用六根、覺者依覺」,可否針對凡夫用六根多做解
  釋,重點應該在於用的"心",而不是在六根上,而用對了觀照心,
  那麼就是一種覺(觀智、般若)
答:末學之意,如實觀察確是指六根、不談心。
  眼見、耳聽、身觸,一定要先承認、不扭曲、不閃躲、不欺瞞;
  有了如實觀察,就再也不會被怪力亂神、靈通、業障所欺瞞,方能反照智性。
  末學偏執的以為,
  佛陀的教授,以如實觀察為基,方能入般若大海。
  不以如實觀察為基,好比無根浮萍,百劫亦不悟般若智性。

2014-01-05 11:29:57 補充:
問:「無性、無體、無生」可否針對這三項作更深入解釋,因為與「有
  為法」似乎有些不同?
答:末學偏執的以為「能說清楚的、能觀察的,皆屬有為法」;
  而無為法,根本說不清楚,好比戒定慧,極難說明。
  「無性、無體、無生」這些話雖出自大乘經論,但ㄧ說就明白了
  ;明白了,就可以發現與阿含的常、無常,根本沒有兩個意思。
  有人說有性、無性
  有人說有體、無體
  有人說常 、無常
  有人說變 、不變
  這麼多種的方便說,皆如夢幻泡影,有方便力,無可執之處。
  而且,觀察諸相是可以觀察的到這些的。
  實際上,
  經論的如實觀察,就包含常無常、有體無體、有性無性、變不變的觀察。

2014-01-06 15:03:59 補充:
問:您的意思是,觀六根,還是用六根起觀?
答:末學的意思:用六根觀七大。
  六根包含眼見、耳聽、科學測量、如理作意、邏輯推論。
  用心觀色,是正觀,必須深入禪那,凡夫辦不到,除非有師父個別指導;
  假色觀心,是方便,七大皆可假借,適合普羅大眾。
  (用六根,比較偏向假色觀心)
  用心觀色,是菩薩行;
  假色觀心,是學子,是反照自心的正法。
  皆是好方法,雖然完全不同,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功德的。

2014-01-06 15:04:09 補充:
問:是否能白話解釋無性、無體、無生?
答:簡答如下,但需要慢慢的去觀察,最好不要直接看答案。
  無生→質能不滅定律,世間一切皆是能量粒子的和合相,
     一切色根本無生。
  無性→七大皆無常性,法性隨緣生滅,畢竟是空。
  無體→七大皆找不到不變的本體。
     如經所論,根塵識三處,無論您怎麼觀察,都不會
     有單獨存在的體性,三處皆識虛妄無體。

2014-01-07 18:00:25 補充:
感謝版主大德典出了末學欲言又止的部分:

在心法的部分,末學是觀見大,ㄧ句話「識所緣、唯識所現」
識種→好比是量能粒子
知見→好比是粒子的和合相
故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把知見惑以為生,就好比把四大惑以為生。
但這個觀照,不容易明白,而能觀照色相的無生,就已經不錯了,
故欲言又止,深怕惑亂了讀者的心。

2014-01-07 18:10:09 補充:
至於超出心法的部分,末學是觀照識大:

這部分更難明白,唯「顛倒」可以喻說;
好比ㄧ見到蘋果,就知道這是蘋果,可以吃的,
這個識種,既不是有、也不是無,好比海浪,
薰習識種,好比是心湖的海浪,是分別、執著、妄想,
根本上並沒有生出一個識種,好比海浪根本沒有生出海水,
故,觀照上,唯「顛倒想」,但更難讓人明白了。
但是,確實是可以觀照到識大的無生。

2014-01-07 20:12:01 補充:
朋友分開修的觀點,末學很贊成如此對大眾宣說,
故末學本來也不想說,
畢竟分開修還是比較穩定可靠,
感謝朋友法佈施,功德無量。
2014-01-06 6:19 pm
六祖慧能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
自性若正,走十八正。
===

你誤解六祖意了

自性不邪亦不正

會有正邪說是有個我在作取捨.

取正捨邪是方便法.方便非實法

管見



所以
做賊用 是賊性
做畜牲用 是畜牲性
==

自性如能變作賊性.畜牲性

那自性豈不是有變異了

當賊當畜牲是我執.與自性無關的

管見

**或許是k兄表達未明.末學才提出以上看法.無他意**

2014-01-06 12:34:12 補充: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
自性若正,走十八正。
含惡用 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
由自性有。用由自性有
==

末學意:
自性若被我執所覆.則由18界起18種邪念

自性若無我執遮障.那自性起用的皆是正念.則由18界起18種正念

自性無正邪問題.是因有<我.我所>而起正邪二法

正是因.邪是緣.正沒邪出.以正顯邪.以邪顯正.來去相因成中道義

管見

2014-01-06 12:44:21 補充:
自性不邪亦不正 是對六祖而言
=======
六祖是如來藏
眾生是阿賴耶

末學意:自性於如來藏不增.於阿賴耶不減.何有不同說


自性如能變作賊性.畜牲性
那自性豈不是有變異了
===
如果眾生程度跟佛一樣 怎會變成阿頼耶搞輪迴
就是眾生啥都沒學 搞成阿頼耶才會輪迴的

末學意:自性本無動搖.無來無去.何曾輪迴過.

管見

2014-01-06 14:05:20 補充:
都輪迴來這裡了

何曾輪迴過 這是笑話不是嘛
==

樓上的 s 兄

於實相而言請問

1.佛陀的心.眾生的心.是同或不同?

如是同.那自性有輪迴嗎?除非你認為不同.


2.心與自性同或不同?

如是同..那自性有輪迴嗎?除非你認為不同

管見

2014-01-06 16:08:38 補充:
能見聞覺知 必是汝佛性
如果自性沒輪迴 豈不是成給鬼著?
==

末學意:

請看清楚.<能見聞覺知>是用

即用歸體.體者自性也.~~~~本自不生不滅也

『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

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

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


自性既無動搖.即是無來亦無去既無來亦無去.又何曾輪迴

有輪迴即是有來有去.有來有去即落入生滅.

管見

PS末學在佛版不與<理不明.語不敬.>者論佛義.

故不再回應你了.

除非你收回語不敬心.可再論..

2014-01-07 11:56:12 補充:
末法只知搞美化文字
先不知三乘基礎 五蘊六根十八界 無自性
後不知三乘進階 三十七道品 成菩薩成佛果位 無自性
六祖 都知三科門 是佛性起用
==

末學意:

這些基楚共通知見是無庸致疑的

法無定法.應機為是

佛性起用 + 我執分別 = 妄用

佛性起用 +善分別 = 妙用


偏偏佛門邪教 成菩薩成佛 謗佛謗法
連六根無性都不知
學佛何用?
==

末學意:閣下你言重了

管見
2014-01-05 7:37 am
版大德您好:
<1.例如你、我、螞蟻、蟑螂、桌子、椅子....等等,共同現象是??>
有為法有生有滅,皆為幻

<2.如何觀照這些共同的現象??>
在心觀淨,止於行修﹣
觀照以純淨的思考,對應佛經,得到答案即停止觀照,投入修行,為即解即行,理事合一

<3.觀照這些共同現象與身心有何關聯??>
觀照用識身,識得而止,是為不住,以假身修真心也

﹣﹣愚見,感恩合十﹣﹣

2014-01-05 09:21:15 補充:
<修行的方法:>
看到了事情(見法),不要有自已的想法(無心觀),比照經書的說法(照見),然後真正體悟(生慧),自然除妄(止)

<觀照用識身,識得而止??>
吾人皆凡夫,眼,誰在住?眼識也,法是呆,誰在住?意在住也,法不說,無人了解,因此,觀法勢必有住也,云何不住?不執也,這便是告訴我們,利用文字,聲音,色相了解到法和道理,但,心必需體認,這都是幻,道理懂了,就不要執著在佛法的文字,是為「不住」法

2014-01-05 22:23:08 補充:
大德補充的甚佳,感恩~
2014-01-05 7:31 am
感謝s朋友意見~

1.例如你、我、螞蟻、蟑螂、桌子、椅子....等等,共同現象是
=====
成 住 壞 空

贊成,但有更清楚的說法,如生滅現象是?壞、死等的現象是??

2.如何觀照這些共同的現象
=====
這 些 現 象 皆 是 明 顯 的

部分同意,有些是明顯的,有些需要花很大的心力才能照見

3.觀照這些共同現象與身心有何關聯
=====
不 可 依 止

太過簡略,是否能夠再詳細解釋,白話文最佳...感恩~

2014-01-05 00:05:29 補充:
感謝k朋友回覆~

因此以 法無自性 來看六根,這句話是說~

以法性觀察有為法(如六根)無自性,是這個意思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當貪念生起,伸手偷走一杯飲料,是佛性起用,讓手動作去拿走這杯飲料,是這個意思嗎?

手只是色法,是六根,是無性,是不會自己動作的,因此...是佛性起用讓手去執行貪念....

還是心(意識)的作用??您對於心的了解有多少呢??

感謝回覆~

2014-01-06 21:13:49 補充:
感謝sim******@ymail.com朋友回覆~

1.這永不會變的東西是??

您認為這不變的東西是渴愛的心??還是離開渴愛之後的心??

2.贊成,相當清楚的答案,感謝~

2014-01-07 19:59:18 補充:
感謝靜修朋友的回覆~

在心法的部分,末學是觀見大,ㄧ句話「識所緣、唯識所現」
========
這種觀法是把究竟法與概念法混在一起觀照,如知道人身是四大和合,而觀其四大是假、是幻、是無常,是觀究竟法,而觀照"人"這個假想的概念,是假、是幻、是無常,是觀概念法

個人認為觀究竟法可以深入智慧,而觀照概念法則沒有甚麼太大的作用,但可以慢慢去除某些淺層的執著

前者是培育觀智時的目標,後者是培育禪定的目標,分開修比較好

至於超越有為法的部分,個人尚未體驗,暫不探討~

願朋友幸福、平安、健康、快樂~

2014-01-07 21:24:57 補充:
舉個譬喻~

一件黃金做成的衣服展示出來,不同的人反應會如何?

甲認為此衣華麗美觀,金光閃爍,能穿戴此衣者必然豪貴萬千

乙認為此衣由黃金所造,本質為金,不論其變化合種樣式,仍然為黃金罷了

丙認為此衣實為四大和合所成,只是無常之物,毫無可執可取之處,與糞掃衣沒有差異....

那麼請問甲乙丙三者,哪位見到了實相,可以由執取的泥沼中脫出呢?

2014-01-07 22:12:02 補充:
分開修的目的是.....

先修乙的部分,才能深入到丙的部分~

很難直接由甲而跳到丙的程度

凡事總要按步就班的進行

乙能見到黃金的本質,那麼就代表他並沒有被黃金的外表所迷惑,也因為這份清淨心,才能幫助他深入到黃金的本質~四大,當真正見到四大又可以發現更不可思議的部分....生滅

到那時,才能知道原來我的這個色身原來只是不斷生滅相續的色法,而找不到我及我所....

當然...心也是可以這樣的追尋....

願朋友們幸福、平安、健康、快樂~
2014-01-05 2:18 am
1.例如你、我、螞蟻、蟑螂、桌子、椅子....等等,共同現象是
=====
成 住 壞 空

2.如何觀照這些共同的現象
=====
這 些 現 象 皆 是 明 顯 的

3.觀照這些共同現象與身心有何關聯
=====
不 可 依 止

2014-01-05 10:25:34 補充:
3.觀照這些共同現象與身心有何關聯
===
不可依止

太過簡略,是否能夠再詳細解釋,白話文最佳...感恩~
===
Your reality is simple. The want to be fulfilled has always been there.
The want to be content has always been there.
That is not new. And this want will be there till the very end.
It is there from the beginning; it is there to the end.

2014-01-05 10:26:12 補充:
That want to be in peace does not change.
That thirst to be fulfilled does not change.
Anchor then to that reality, and you will not drift.
Anchor to that beauty that is inside of you, and you will not drift.

2014-01-05 10:26:37 補充:
Everything else will change as it always has. As it always will.
Everything keeps changing, but you. There is something about you that does not change.
Find the changeless. And tie well this boat of life to the changeless. Then, relax.

- Prem Rawat

2014-01-05 10:28:33 補充:
你的真實是簡單的。渴求圓滿的心一直在那裡。
渴求滿足的心一直在那裡。
這不是新的。這渴求將會一直在那裡至最後的一口氣止。
它一開始便一直在那裡;它也會在那裡一直至最後,
處於和平中的這份渴求永遠不會改變。
渴求圓滿的這顆心永遠不會改變。
將你的錨鍊連繫上你的真實,你便不會漂移。
將你的錨鍊連繫上你內在的那份美,你便會不會漂移。
其他的東西都如常的會變,都在變。
所有的東西都在不停地變,除了你。你內在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變。
找到你內在的這永不會變的東西。將你生命之船的錨鍊好好的連繫上這永遠不變的東西。之後,放鬆。

試譯如上

2014-01-06 21:04:08 補充:
找到你內在的這永不會變的東西。將你生命之船的錨鍊好好的連繫上這永遠不變的東西。之後,放鬆。
=======
1.這永不會變的東西是??

你的真實是簡單的。渴求圓滿的心一直在那裡。
渴求滿足的心一直在那裡。
這不是新的。這渴求將會一直在那裡至最後的一口氣止。
它一開始便一直在那裡;它也會在那裡一直至最後,
處於和平中的這份渴求永遠不會改變。
渴求圓滿的這顆心永遠不會改變。

2.是應該先放鬆才能見到這個東西,還是先見到這個東西才放鬆??

意思是認清你上述的渴,這渴便是你前進的動力,使你可以找到解這渴的水。

2014-01-06 21:55:38 補充:
1.這永不會變的東西是??

您認為這不變的東西是渴愛的心??還是離開渴愛之後的心??
=====
渴求圓滿的心是永遠不會變的
那使你活著的這東西也是永遠不會變的
這東西是不生不滅的
存在就是這有限(身體)和無限(使我們活著的這東西)的結合
這有限是可以感受那無限
當你可以感受這無限
這便是你可以達致的究竟的感受
2014-01-04 6:41 pm
有生活的觀念即是有為。
2014-01-04 5:35 pm
「一切有」 「違法」如「夢幻」 「泡影」

2014-01-04 09:42:38 補充:
運用財務及管理分配,退休後得以樂逍遙、免煩憂!
有意義的人生才能為生命帶來真正的富足,迷信只會讓人淪陷。
======================================
記得有個老師也這麼說

他什麼都不缺 往生前的願望 想看自己的女兒結婚

結果女兒.........六歲?!
.
.
.
.
妄念 害人淪陷...........

2014-01-05 00:23:14 補充:
是佛性起用,讓手動作去拿走這杯飲料,是這個意思嗎?
=======================================
本來就是佛性**

器官摘除 心肺肝腎 哪一個會自己動

更何況是手腳車禍鋸掉的 也沒一個會動


你用google 搜尋"大體"......多看看就知道

2014-01-05 21:12:51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一
=============================
舍利子言:
何等法 無所有,
若不了達 說名 無明?

佛言:
色 無所有,------------------------------------五蘊 (色受想行識)
受、想、行、識 無所有,
以內空故、外空故、內外空故、空空故、大空故、勝義空故、有為空故、
無為空故、畢竟空故、無際空故、散空故、無變異空故、本性空故、
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
無性自性空故。

2014-01-05 21:13:35 補充:
舍利子!
眼處 無所有,
耳、鼻、舌、身、意處 無所有,-------六內處(眼耳鼻舌身意)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色處 無所有,
聲、香、味、觸、法處 無所有,-------六外處(色聲香味觸法)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舍利子!
眼界、色界、眼識界 及 眼觸、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 無所有,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耳界、聲界、耳識界 及 耳觸、耳觸為緣 所生諸受 無所有,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2014-01-05 21:14:03 補充:
鼻界、香界、鼻識界 及 鼻觸、鼻觸為緣 所生諸受 無所有,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舌界、味界、舌識界 及 舌觸、舌觸為緣 所生諸受 無所有,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身界、觸界、身識界 及 身觸、身觸為緣 所生諸受 無所有,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意界、法界、意識界 及 意觸、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無所有,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舍利子!
地界無所有,
水、火、風、空、識界無所有,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2014-01-06 13:28:12 補充:
唉.........去醫院看看死人

就知道六根有沒有性 到底是誰在動


浪費時間在轉文字的佛門人 每年我起碼遇上百個

連六根無性都不知 還老問醫生 醫的好醫不好

可憐.............

2014-01-06 13:30:45 補充:
自性本無動搖.無來無去.何曾輪迴過.
===========================
都輪迴來這裡了

何曾輪迴過 這是笑話不是嘛..........

2014-01-06 14:11:20 補充:
於實相而言

你我都輪迴到這裡

說你我自性沒輪迴 豈不自己騙自己?


六祖 達摩 都輪迴人間說法

問自性有輪迴嗎 豈不是奇怪的事?

2014-01-06 14:15:58 補充:
修心訣 高麗國 普照禪師
=========================
在汝身中‧汝自不見‧
汝於十二時中‧知飢知渴‧知寒知熱‧或瞋或喜‧竟是何物‧

且色身 是地水火風‧四緣所集‧
其質 頑而無情‧豈能 見聞覺知‧

能見聞覺知者‧必是汝佛性‧
=========================

能見聞覺知 必是汝佛性

如果自性沒輪迴 豈不是成給鬼著?

2014-01-06 16:11:04 補充:
<能見聞覺知>是用
即用歸體.體者自性也.~~~~本自不生不滅也
========================================
不生不滅 是指佛性無生滅 但沒說不會輪迴



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
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

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
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
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
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
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
=================================================
黃蘗斷際禪師 傳心法要 要問禪師自己

2014-01-06 16:12:33 補充:
自性既無動搖.即是無來亦無去
既無來亦無去.又何曾輪迴

有輪迴即是有來有去.
有來有去即落入生滅.
==============================================
輪迴到這裡 說又何曾輪迴 這邏輯說的通?



在佛版不與<理不明.語不敬.>者論佛義.故不再回應你了.
==============================================
你先理不明 後語不敬也是你 沒察覺嗎?

2014-01-06 20:11:57 補充:
末法只知搞美化文字
先不知三乘基礎 五蘊六根十八界 無自性
後不知三乘進階 三十七道品 成菩薩成佛果位 無自性

六祖 都知三科門 是佛性起用
偏偏佛門邪教 成菩薩成佛 謗佛謗法

連六根無性都不知
學佛何用?
2014-01-04 2:55 pm
無常..........
參考: 修悟所得
2014-01-04 5:33 am
佛學大辭典一個說明
因緣生之有為法 謂 事

不生不滅之無為法謂之理
即事者森羅萬象之相
理者真如之體也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若是因緣所生有為之法
這個就是叫做事


若是不生不滅這個無為之法
就是叫做理



所以若是事 就森羅萬象
什麼叫做森羅萬象
我們天下萬物
各個都不一樣的形象
可以說不是一百種一千種

千千萬萬種才叫做森羅萬象


事等於就是//眼睛可以看到的東西


若理就是我們真如之體
真如就是我們眼睛看不到的
就是我們的實相


也是我們的本性這個本體


所以事理
事就是後天 理就是先天


因為事是因緣所生的有為法


理就是不生不滅的無為之法


所以一個人//你若不瞭解事理的認識來

說 你就沒辦法//判斷道好或壞對不對

你就沒辦法去判斷
2014-01-04 4:39 am

1.例如你、我、螞蟻、蟑螂、桌子、椅子....等等,共同現象是??

答 : 你 " 在 " 而 " 在 " ~ !!

2.如何觀照這些共同的現象??

笑答 : 既然是用 " 觀照 " .. 你不 " 在 " 時 ~ 並不影響他們 " 在 " .. !

3.觀照這些共同現象與身心有何關聯??

再笑答 : 無論身心如何 , 這無曾停止的觀照 ..

並不影響身心的 " 在 " 與.. 它們的 " 在 " .. !

合十 ^_^



2014-01-04 20:14:45 補充:
是"誰"在??
( 後略.. )
============
覆 菩提之道 法友

呃........ 我回答的就是白話文了啦~ !

你要想一想.. ^_^

是"誰"在?? 在哪裡?依何而住立?

答 : 問問題的.. " 你在 " 而來 ! 在你那裡~ ! 依你攀的緣, 而住而立~ !

共同現象是指,所有 "有為" 萬物,不論是眾生或者物質,都共有的特質.....

答 : 這.. " 有為, 無為 " .. 共有因緣 " 在你 " ~ ! 是該問你... 何時生 ? 何時住 ? 何時滅 ?

合十.. ^_^

2014-01-05 15:58:57 補充:
那麼當貪念生起,伸手偷走一杯飲料,是佛性起用,讓手動作去拿走這杯飲料,是這個意思嗎?
眼耳鼻舌身意 無自性 就是告訴你 原本就是佛性起用
執行貪念 當然是佛性
==============
呃......

" 貪念 ".. " 偷 " .. 就是妄心, 妄識 !

妄心, 妄識, 乃過往以來.. 六根妄習所攝所授之妄 !

是妄習, 妄心(意), 妄識, 導致六根作妄而 [ 有貪作偷 ] !

不是佛性 !!

2014-01-05 17:45:22 補充:
^_^ 請別告訴我, 這.. " 自在王菩薩經卷 " 您看對了?!

經文如下 :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智自在。
謂陰智。性 智。入智。因緣智。諦智。

自在王。何謂陰智。
色前際空。後際空。中亦空。受想行識前際 空。後際空。中亦空。
五陰畢竟空。
是名陰智。

2014-01-05 17:45:57 補充:
自在王。何謂性智。

地性是法性。水性是法性。火性是法性。風性是法性。何以故。四性 入於法性皆為一性。謂之空性。空性法性同 一無性。此中無地性無水性。
無火性無風性。
何以故。不壞性是法性。無二性是法性。無 生性是法性。
無垢性是法性。無淨性是法性。
如法性壽性眾生性。生死性涅槃性亦如是。 如涅槃性欲性色性無色性有為性無為性亦 如是。
如是性智不隨他得。

是名性智。

2014-01-05 17:47:16 補充:
自在王。何謂入智。

眼從本來。不生不起無有作者。耳鼻舌身意從本已來。
不生不起無有作者。自在王。眼無有主。是中無有見者。耳無有主。是中無有聽者。鼻無有主。是中無 有嗅者。舌無有主。是中無有嘗者。身無有主。是中無有覺者。意無有主。是中無有識者。
自在王。眼性不能見色。耳性不能聽聲。鼻性不能嗅香。舌性不能知味。身性不能覺觸。
意性不能識法。何以故。眼無所作與草木土石無異。
耳鼻舌身意亦無所作。與草木土石無異。
自在王。眼不染不離。耳鼻舌身意不染不離。何以故。眼從本來是離相。
耳鼻舌身意從本已來是離相。自在王。若能如是知一切入則能離欲。
是名入智。

2014-01-05 17:48:25 補充:
自在王。菩薩如是知諸陰性入不生不起。以畢竟滅。
滅 已而受生退沒。
雖受陰性入。而不捨陰性入智。

是名智自在。

謂知陰性入。知陰性入相。而能不捨。現於三界而不住諸結。
示有生滅 而不生不滅。

是名智自在。

2014-01-05 17:52:12 補充:
^_^

以上.. 是為 " 菩薩摩訶薩智自在 " !!

經文如是~ !

請別告訴我您看對了~ !

善哉~ 合十

2014-01-05 18:05:59 補充:
高麗國 普照禪師 修心訣

中已說明..

四緣所集‧其質 頑而無情,
既在身中, 種種施為運轉‧

皆因 " 入緣 " 身見眾色而來, 不能見聞知覺 !

能 " 離 " 此身緣色而觀..

是謂佛性 !

亦是名.. " 見聞知覺 " ~ !

善哉~ 合十

2014-01-05 18:29:12 補充:
種種因緣.. 皆是 [ 入相 ] 所致 !

入得 [ 有為之相狀 ] ..
入得有 [ 無為之相狀 ] ..
入得 你, 我, 螞蟻, 桌子, 椅子之 [ 緣見相狀 ] ..
入得此.. [ 自相, 共相 ] 之相狀..!

離此妄識緣心身見相狀而觀, 而觀照..
見此 [ 眾相 ] 生住滅 如夢如幻泡影, 無實長久須臾如閃而過..
是名.. 觀 !

善哉諸佛~

2014-01-05 22:40:00 補充:
菩薩摩訶薩智自在
自在王菩薩經 是覺六根法性
所以才說.. ( 意見030 )
=========
^_^

自在王菩薩經卷明明白白地寫著何為 " 智自在 "
陰智。性 智。入智。因緣智。諦智。
( 以下經文可知)
***
自在王。何謂菩薩摩訶薩智自在。
謂陰智。性 智。入智。因緣智。諦智。
***
要覺六根法性..至少經文先 " 看對 " !
意見026 的 " 入智 " 經文.. 最重要的是下面這段(以下..)

**
眼不染不離。耳鼻舌身意不染不離。何以故。眼從本來是離相。
耳鼻舌身意從本已來是離相。自在王。若能如是知一切入則能離欲。
**

請查~

2014-01-05 22:51:11 補充:
^_^

好~ 我們來看血脈論所說( 以下)

達摩大師 血脈論

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無形相,無因果,無筋骨,猶如虛空,取不得,不同質礙,不同外道。此心除如來一人能會,其餘眾生迷人不明了。此心不離四大色身中。若離是心,即無能運動;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身是無情,因何運動?若自心動,乃至語言施為運動,見聞覺知,皆是心動。心動用動,動即其用。動外無心,心外無動。動不是心,心不是動。動本無心,心本無動。動不離心,心不離動。動無心離,心無動離。動是心用,用是心動。即用即動,不動不用。用體本空,空本無動;動用同心,心本無動。故經云:「動而無所動。」

2014-01-05 22:59:42 補充:
上述 達摩大師 血脈論中..

最重要的是.. ( 以下)

***
此心除如來一人能會,其餘眾生迷人不明了。此心不離四大色身中。若離是心,即無能運動
***

明白地說出 " 入於色身中 " 之自心現量 !

2014-01-05 23:12:03 補充:
^_^

我們來看這.. 佛對魔波旬說的( 如下 )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
一切凡夫無明覆 常為四倒所圍繞
於無法中作法想 於無物中作物想
以是因緣名顛倒 如是之人行邪道
若有說言眼見色 乃至意能知諸法
如是之人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

上面明白指出..一切凡夫 " 無明 " 所覆 !
而後說明人以無明行於邪道, 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

2014-01-06 00:42:28 補充:
好~ ! kisc 大德.. ^_^

我們現在回到您的答案 ( 如下 )

****
那麼當貪念生起,伸手偷走一杯飲料,是佛性起用,讓手動作去拿走這杯飲料,是這個意思嗎?
眼耳鼻舌身意 無自性 就是告訴你 原本就是佛性起用
執行貪念 當然是佛性
****

這麼說吧~ !

佛言經典說 : 貪.. 乃三毒之ㄧ !

執行這 " 貪 ".. 是佛性 ? 還是無明 ?

相信您現在應該可以用對了 !

合十..

2014-01-06 12:21:09 補充:
**或許是k兄表達未明.末學才提出以上看法.無他意**
=========

嗯..... 牧之 法友 說得中肯 ! ^_^

" 表達未明 " 也代表著還不明白經文的意思 !

所以表述出來.. 就無法達義 !

即使貼滿了三藏十二部..

也只是整理之功 , 視之為外, 緣無明之物 !

也難怪 K 大德 會如此解釋.. ( 以下 )

2014-01-06 12:22:55 補充:
手只是色法,是六根,是無性,是不會自己動作的,
因此...是佛性起用讓手去執行貪念....還是心(意識)的作用??
=======
(意見013)
心是佛性 與 意(腦記憶) 成 心意識 或 意識心
執行動作的是心
意是記憶 手是器官 意手無性
執行貪念 當然是佛性

(意見014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無眼耳鼻舌身意 是說 眼耳鼻舌身意 無自性

眼耳鼻舌身意 無自性 就是告訴你 原本就是佛性起用
執行貪念 當然是佛性

不覺 意無自性
錯解 意是妄心 佛性是真心
拿佛性 捨妄心 求真心 這種修法在禪宗眼裡 就成大無明

2014-01-06 17:14:30 補充:
唉.........去醫院看看死人
就知道六根有沒有性 到底是誰在動
浪費時間在轉文字的佛門人 每年我起碼遇上百個
連六根無性都不知 還老問醫生 醫的好醫不好
可憐.............
===========
呵~
這些個事啊~ 經文上佛言經點上都說的很清楚啦~
是可以查一下佛言怎麼述說啦 ~

但.. 如果說 : 貪念是佛性在動 , 執行貪的是佛性.. 貪又是佛言所說三毒之一..

就不知這衝突這麼大的邏輯, 是哪部經所說的~?!

迷.. 小事 ! 錯.. 知對無妨 ! 就怕不敢認卻誤他人啊~ !

2014-01-07 00:54:14 補充:
末法只知搞美化文字
先不知三乘基礎 五蘊六根十八界 無自性
後不知三乘進階 三十七道品 成菩薩成佛果位 無自性
六祖 都知三科門 是佛性起用
偏偏佛門邪教 成菩薩成佛 謗佛謗法
連六根無性都不知
學佛何用?
=========
連我這自修漢都知道貪是三毒無明.. 非關佛性

知佛經文的您呀~ 把貪念做佛性, 把貪作佛性執行..

這學佛, 知法, 您還沒開始學呢~ !

還沒開始學.. 末法不存在啦~ !

合十
2014-01-04 1:01 am
男人有男人的《性》,女人就有女人《性》,
各有其【性】。現象共同,但是表現不同。
2014-01-03 9:31 pm
請問~所有有為法的共同現象是甚麼??只求目的............... <欲>
2014-01-03 8:16 pm
所有有為法的共同現象是甚麼??1.例如你、我、螞蟻、蟑螂、桌子、椅子....等等,共同現象是??=========================================================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言大王。如是。如是。一切眾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輒死。終歸窮盡。無有一生而不死者。 佛告大王。正使婆羅門大姓.剎利大姓.長者大姓。生者皆死。無不死者。 正使剎利大王 灌頂居位。王四天下。得力自在。於諸敵國無不降伏。終歸有極。無不死者。 若復大王。生長壽天。王於天宮。自在快樂。終亦歸盡。無不死者。 若復大王。羅漢比丘 諸漏已盡。離諸重擔。所作已作。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彼亦歸盡。捨身涅槃。 若復緣覺 善調善寂。盡此身命。終歸涅槃。 諸佛世尊 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勝師子吼。終亦捨身。取般涅槃。 以如是比。大王當知。一切眾生.一切虫.一切神。有生輒死。終歸磨滅。無不死者。 2.如何觀照這些共同的現象??===========================法性觀 以 法無自性 來看這現象 3.觀照這些共同現象與身心有何關聯??================================================以 法無自性 來看六根 您就知道 是誰在動

2014-01-03 12:29:50 補充:
有生輒死。終歸磨滅。無不死者。

經文來源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 (一二二七)

2014-01-04 13:58:52 補充:
以 法無自性 來看六根 是否可以白話解釋一下呢??
==============================================
眼生相--------眼 是攝影器官
耳聽聲--------耳 是集聲器官
鼻嗅香--------鼻 是聞香器官
舌生味--------舌 是嚐味器官
身有觸--------身 是接受器官
意有法--------意 (腦) 是記憶器官

上述器官無自性 現代醫學都可證明

用器官的角度看六根 觀察會更清楚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08/bl

2014-01-04 13:59:31 補充:
法是有為法 還是無為法的意思?
===============================================
法性觀 是用你的佛性 觀一切法無自性 非有為無為


自性是指??
===============================================
知道器官無自性 您就會知道 您現在用的即是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請問有沒有包含"心"??
===============================================
無 自性非心臟或器官

2014-01-04 14:10:14 補充:
很多人以為 死後無覺觀 其實是笑話

兩千年前 這本經說的 從入胎到出胎38週 比現代醫生更清楚

大寶積經 佛為阿難說處胎會

其無福者 覺觀心起。所見境界 便作是念。
我今值遇 風寒陰雨。大眾憒鬧 眾威來逼 便生恐怖。
我今應當 入於草室 及以葉室。或隱牆根。或入山澤 叢林窟穴。
復更生於 種種諸想。
隨其所見 便入母胎。

大福德者 亦生是念。
我今值遇 風寒陰雨。大眾憒鬧 眾威來逼 亦生恐怖。
即上高樓。或登大閣。或入殿堂 及以牀座。
亦生諸餘 種種之想。
隨其所見 便入母胎。

2014-01-04 14:10:54 補充:
大寶積經 佛為阿難說處胎會 您參考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63512054/%E5%A4%A7%E5%AF%B6%E7%A9%8D%E7%B6%9355%20%20%20%20%20%E4%BD%9B%E7%82%BA%E9%98%BF%E9%9B%A3%20%E8%AA%AA%E8%99%95%E8%83%8E%E6%9C%83/55%20%E5%A4%A7%E5%AF%B6%E7%A9%8D%E7%B6%93%E5%8D%B7%E7%AC%AC%E4%BA%94%E5%8D%81%E4%BA%94.htm

2014-01-04 22:05:34 補充:
用器官的角度看六根 觀察會更清楚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08/blog-post_9286.html

2014-01-05 08:24:10 補充:
手只是色法,是六根,是無性,是不會自己動作的,
因此...是佛性起用讓手去執行貪念....還是心(意識)的作用??
===========================================
心是佛性 與 意(腦記憶) 成 心意識 或 意識心


執行動作的是心

意是記憶 手是器官 意\手無性

執行貪念 當然是佛性

2014-01-05 08:25:08 補充: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無眼耳鼻舌身意 是說 眼耳鼻舌身意 無自性

眼耳鼻舌身意 無自性 就是告訴你 原本就是佛性起用
執行貪念 當然是佛性

不覺 意無自性
錯解 意是妄心 佛性是真心
拿佛性 捨妄心 求真心 這種修法在禪宗眼裡 就成大無明

2014-01-05 16:18:31 補充:
是妄習, 妄心(意), 妄識, 導致六根作妄而 [ 有貪作偷 ] !

不是佛性 !!
============================
那是六跟哪一根搞的?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眼 性 不能見色。
耳 性 不能聽聲。
鼻 性 不能嗅香。
舌 性 不能知味。
身 性 不能覺觸。

醫學上有兩個頭 只有連體嬰...........

2014-01-05 16:19:56 補充:
=================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
自在王。
眼 性 不能見色。
耳 性 不能聽聲。
鼻 性 不能嗅香。
舌 性 不能知味。
身 性 不能覺觸。
意 性 不能識法。
何以故。
眼無所作 與草木土石無異。
耳鼻舌身意亦無所作 與草木土石無異。

2014-01-05 16:23:28 補充:
==================
高麗國 普照禪師 修心訣
==================
問‧
若言佛性 現在此身‧
既在身中 不離凡夫‧

因何我今 不見佛性‧
更為消釋‧ 悉令開悟‧

答‧
在汝身中‧汝自不見‧
汝於十二時中‧知飢知渴‧知寒知熱‧或瞋或喜‧竟是何物‧

且色身 是地水火風‧四緣所集‧
其質 頑而無情‧豈能 見聞覺知‧

能見聞覺知者‧必是汝佛性‧

2014-01-05 16:25:17 補充:
從朝至暮‧十二時中‧
或見或聞‧
或笑或語‧
或瞋或喜‧
或是或非‧
種種施為運轉‧
且道 竟畢是誰‧能伊麼 運轉施為耶‧

若言 色身運轉‧
何故有人 一念命終‧都未壞爛‧
即 眼不自見‧耳不能聞‧鼻不辨香‧舌不談論‧身不動搖‧手不執捉‧足不運奔耶‧
是知 能見聞動作‧必是汝本心‧
不是汝色身也‧

況此色身‧四大性空‧
如鏡中像‧亦如水月‧
豈能 了了常知‧明明不昧‧感而遂通‧恆沙妙用也‧

2014-01-05 20:05:38 補充:
菩薩摩訶薩智自在

自在王菩薩經 是覺六根法性

所以才說

自在王。
眼性 不能見色。
耳性 不能聽聲。
鼻性 不能嗅香。
舌性 不能知味。
身性 不能覺觸。
意性 不能識法。
何以故。
眼無所作與草木土石無異。
耳鼻舌身意亦無所作。與草木土石無異。

2014-01-05 20:07:22 補充:
達摩大師 血脈論
==========================
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
身是無性,因何運動?

若自心動,乃至語言 施為運動 見聞覺知,
皆是 動心動用。



六祖壇經 付囑品第十
==========================
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
如是 一十八界,皆從 自性起用。


您對照看看 高麗國 普照禪師 修心訣

就知道不是 皆因 " 入緣 " 身見眾色而來, 不能見聞知覺 !

2014-01-05 20:17:34 補充:
這句大集經 佛對魔波旬說的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一切凡夫無明覆 常為四倒所圍繞---------說無佛性 成顛倒
於無法中作法想 於無物中作物想---------不覺法無性 邪修
以是因緣名顛倒 如是之人行邪道

若有說言眼見色 乃至意能知諸法---------把六根當有性
如是之人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把這答案找到

三藏十二部就算學完了

2014-01-06 00:05:14 補充:
眼從本來是離相。
耳鼻舌身意從本已來是離相
====================
已說是性智 知六根無性 即是性智


達摩大師 血脈論
====================
此心不離四大色身中。若離是心,即無能運動

若自心動,乃至語言施為運動,見聞覺知,皆是心動

2014-01-06 00:07:47 補充: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若有說言眼見色 乃至意能知諸法---------把六根當有性
如是之人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一

舍利子!
眼處 無所有,
耳、鼻、舌、身、意處 無所有,-------六內處(眼耳鼻舌身意)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2014-01-06 00:14:45 補充:
一切凡夫無明覆 常為四倒所圍繞
於無法中作法想 於無物中作物想
以是因緣名顛倒 如是之人行邪道
============================
1 無明覆 四倒說明 不知佛性 (大涅盤經)

2 無法中作法想 於無物中作物想 把法當實有 邪修佛法

2014-01-06 00:18:29 補充:
大涅盤經 四顛倒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09/1_7.html


無性執著有性 把這一切說清楚了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5995.html

2014-01-06 00:21:49 補充: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三 這三句話 去找找就知道
================================
汝心昏迷。不悟四大 元如來藏。

汝性沈淪。不悟汝之 見聞覺知 本如來藏。

汝心麤浮。不悟 見聞發明了知 本如來藏。

2014-01-06 06:16:29 補充:
佛言經典說 : 貪.. 乃三毒之ㄧ !
執行這 " 貪 ".. 是佛性 ? 還是無明 ?
==============================
金剛三眛經 佛已說 有性會動的 只有佛性
您說起貪念 是誰起??

六祖慧能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
自性若正,走十八正。

含惡用 即眾生用,
善用 即佛用。

所以
做賊用 是賊性
做畜牲用 是畜牲性

不然佛來人間
對著眾生 遲早送去燒的六根說再多有何用?

2014-01-06 10:42:11 補充:
自性不邪亦不正 是對六祖而言
==========================
六祖是如來藏
眾生是阿賴耶


自性如能變作賊性.畜牲性
==========================
那自性豈不是有變異了
如果眾生程度跟佛一樣 怎會變成阿頼耶搞輪迴
就是眾生啥都沒學 搞成阿頼耶才會輪迴的


六根無性 眾生自性每天在用.............
六根無性 從阿含 華嚴 大集 寶積 般若 法華 涅盤 早就說完了

學佛 六根無性先覺 法無性後覺
你就會知道開霧不開霧 都是笑話

2014-01-06 10:44:50 補充:
大乘顯識經

月實。
眾生命盡 以業力散。
形骸與識 及 諸入界 各各分散

識為所依。
以 取法界 及 法界念 并 善惡業 遷受他報。

月實。
譬如 大吉善蘇。
以 眾良藥味力。熟功和合。為之 大吉善蘇。
棄凡蘇性 持良藥力。辛苦酸 鹹澀甘 六味。以資人身。
便與人身 作色香味。

識棄此身
持善惡業 及 法界等 遷受餘報 亦復如是。

2014-01-06 10:45:41 補充:
著善因

大藥。
如汝所問。
識棄故身 新身未受。
當爾之時 識作何相。

大藥。
譬如人影 現於水中 無質可取。
手足面目 及諸形狀 與人不異。

體質事業 影中皆無。無冷無熱 及與諸觸。亦無 疲乏 肉段 諸大。
無言聲 身聲 苦樂之聲。
識棄故身 新身未受。相亦如是。

大藥。
是資善業 生諸天者。

2014-01-06 10:46:03 補充:
著惡因

大藥白佛言。
云何 識生地獄。

佛言大藥。
行惡業者 入於地獄。汝當諦聽。

大藥。
此中眾生 積不善根。
命終之時 作如是念。
我今 於此身死。棄捨父母 親知所愛 甚大憂苦。

見諸地獄 及見 己身應合
入者 見足在上 頭倒向下。
又見一處 地純是血。見此血已 心有味著。

緣味著心 便生地獄。
腐敗 \ 惡水 \臭穢 因力 識託其中。

譬如 糞穢臭處。
臭酪 \ 臭酒 \ 諸臭 因力 蟲生其中。
入地獄者 託臭物生。亦復如是。

2014-01-06 10:57:01 補充:
佛性本淨
可惜 著善 著惡 各各下場不同

達摩大師 血脈論
臨終之時,不得取相,即得除障。
疑心瞥起,即魔攝。

法身 本來 清淨無受,
只緣迷故,不覺不知,因茲 故妄受報。
所以有樂著,不得自在。


如果現世 就知佛性在用 學會 不著善惡 不著法
人人臨終不取相 就自在去 不用再輪迴鬼混

2014-01-06 11:07:45 補充: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付囑品第十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
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

入是十二入
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

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

自性 能含萬法,名含藏識。-------------------------------含藏識
若起思量,即是 轉識。--------------------------------------轉識

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
如是 一十八界,皆從 自性起用。------------------------一十八界 皆從 自性起用

2014-01-06 11:08:56 補充: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
自性若正,走十八正。

含惡用 即眾生用,------------------------------------------含惡用 即眾生用
善用 即佛用。------------------------------------------------善用 即佛用

用由何等,由自性有。-------------------------------------用由自性有

====================================================

用整段來看 比較不失真


收錄日期: 2021-04-17 23:57: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103000016KK0138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