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何謂絲綢之路?
西元前114年到西元127年,中國於河間地區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路線”所命名,後來史學家把溝通中西方的商路統稱絲綢之路。一般所稱絲路多指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約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發揮巨大作用的海路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宋初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
(2)試舉兩例說明漢唐時代絲路上的佛教傳播活動。
唐貞觀三年,玄奘法師西行取經取道著名的絲綢之路,它起始於古代中國的長安,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是貫通東西方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路線,也是整個古代中外經濟及文化交流的國際通道。
義淨三藏法師,唐齊州山莊人。義淨為了求經安法和瞻禮佛迦,故於玄裝死後第七年,赴印度求法。義淨所走的,與玄裝的陸路不同,而改為取道海路。於永昌元年回到廣州。得梵本《經律》近四百部,譯出六十八部二百八十九卷,對中國佛教的發展甚大,然而,自他以後出發的高僧,卻漸以取海路往返為主,反映出自唐高宗以後,中印海路交通漸形發達。即使取道陸路的僧人,也漸捨傳統的新疆,中亞通道,改採新開發的,較便捷的「西藏-尼泊爾道」。對於海上絲路的發展,明顯大有幫助。
(3)請任選兩個絲路上的綠洲城市,說明該城市的文化特色。
吐魯番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東西方文化融合地,遺存的古城、石窟寺、烽燧、 墓葬、岩畫等達200余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在新疆歷史博物館收藏的西漢到唐代,即絲綢之路昌盛的一千多年之間的文物,80%以上出自吐魯番。在吐魯番遺存下來的文獻,就有 2 4 種文字,是整個絲路沿線發現文字最多的地方。擁有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保存著世界上最大、最古老、最完整的生土建築城市和都市遺跡,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文化內涵,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區,其歷史文化的豐富性、自然景觀的獨特性、有效保護的現實性,這一切都是吐魯番市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優勢所在。
敦煌市為歷史文化名城,歷來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畫而聞名天下,是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及陽關的所在地。舉世矚目的莫高窟則位於敦煌城區東南方向的鳴沙山上,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開鑿於前秦,在以後的一千多年裡均有續建,直至元朝,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寺。
(4)試以泉州一帶出土的文物、遺跡為中心,說明宋元時代中國和西方透過海路進行貿易與宗教交流的概況。
古泉州地區是宋元時代,這裡出現許多燒製陶瓷的窯場。泉州地處福建南部,是中世紀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國際港口之一,因此,從文獻記載資料,調查發現遺物以及國外已有出土的標本看,完全可以證實這一地區出現的陶瓷窯場是為適應對外貿易而建立的。
根據記載,泉州自南朝以來便與海外有交通往來,到了宋代,由於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繼續發展,泉州地區一帶古陶瓷的外銷也有很大的發展。宋元製造海船的技術又有新的發展,從一九七四年在福建泉州發現的宋船殘骸,可知當時的海船就已經擁有載重、結構堅固的船體。宋代的商船比唐代還要巨大。宋代陶瓷的對外貿易,已是一項可圖厚利的買賣,因此,商人把陶瓷販運到東南亞各國去貿易的很多。宋代至南宋時期,海外貿易更加發展,與海外貿易發展俱來的是錢幣的嚴重外流,造成國內錢荒。宋政府為了防止錢幣流出海,規定凡外貨,不用金銀銅錢,而以絹帛、陶瓷為價代,由於這個措施的實行,而使陶瓷器更加大量地輸出和銷往到世界各國去。元代統一中國後,由於版圖廣闊,海運成為國家要政,海上交通和海洋貿易盛況空前,陶瓷外銷範圍更加擴大。當時的泉州港已凌駕於廣州港之上。
宋元時期,泉州港的國際貿易發展到鼎盛,它同時也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這裡僑居著數以萬計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的各國商人、傳教士、使者、旅遊家、貴族和平民。他們在這裡不僅獲得了豐厚的商業利益,也帶來了自己的宗教文化。於是,伊斯蘭教、景教、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猶太教,世界上幾大宗教幾乎都在這時傳入泉州。更重要的是,如此多的宗教匯聚在泉州,既沒有發生宗教戰爭,也不見有劇烈衝突,它們全都相安無事,和平共處。
2013-12-27 15:08:43 補充:
試舉兩例的題目舉的例都和我一樣
看來Ha Ha和我有心電感應喔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