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非不非、是不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013-12-19 7:05 pm
有看見靜修大德提到這個問題,不太了解,還請諸法友法施指導
感謝!!

回答 (22)

2013-12-20 7:56 am
✔ 最佳答案
【請問「非不非、是不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出自證道歌完整句是:『非不非 是不是 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 非則善星生陷墜』常見外道其知見,落入四句百非窠臼,以不非為非,不是為是,是非兩可,是非不分,甚至連迷悟都辨別不清,更將止、作、任、病修行四病持為行門,此種知見不正,是為差之毫厘失千里。法華經12品:龍女持寶珠獻佛,佛即受之。龍女問智積菩薩與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否?智積菩薩與舍利弗答言:甚急。龍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龍女即坐寶蓮華成等正覺。是正法就是正法,不容模糊。 有位善星比丘,熟誦經典,但不解經義,而妄解自以為是,因此因謗法而墜惡道。非法就是非法,不容狡辯。
附四句百非出處:出自《入楞伽經》:「觀一切法離四句不可得。四句者,謂:一異、俱不俱、有非有、常無常等。我以諸法離此四句,是故說言一切法離。」
四句,每句都包含「正、反、雙亦、雙非」四個概念,稱為枝末四句。總共就有十六句。
『一異』一句,再分「一、異、亦一亦異、非一非異」四句。
『俱不俱』一句,再分「俱、不俱、亦俱亦不俱、非俱非不俱」四句。
『有非有』一句,在分「有、非有、亦有亦非有、非有非非有」四句。
『常無常』一句,有「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四句。

這十六句,各含過去、現在、未來三時,共計四十八句。
四十八句,又各含已起、未起兩義,共計九十六句。4 x 4 =16 x 3=48 x 2 =96
取其大數,而言為「百」。這九十六句都是世間相對的觀念,於實相中了不可得,故言其「非」。所以稱為「百非」。佛所說的諸法實相,是離於四句,四句離則百非絕,故說「離四句、絕百非」。管見==被牧的牛==

2013-12-20 18:03:26 補充:
真是愈聽愈糊塗了-----
是是非非怎麼分?
到底誰對誰錯?
要你好也無妨,還是一定要有正確的說法?
大德們不妨就用這題所有的問答作一個比喻
要如何去看誰對誰錯?或是對每個人的答案應有的正確看法?
愚學比較好懂

=====

版大這個問題不難懂

末學就簡單扼要說:

非或不非.是或不是.不可含糊不清

如有微些不明.則愈走會愈偏.故說差之毫厘失千里。

如是正法.則如龍女頓成佛

法如不明有偏.則如善星比丘墜惡道

管見

2013-12-20 22:35:14 補充:
所言是的.方向是正確

已接近了.
2013-12-20 6:31 pm
佛說法不二 一相自相空

"法性心"成龍女

"是非心"成善星

=================
佛藏經 囑累品第十
=================
我說去來今  諸陰皆空寂
三世悉平等  猶若如虛空

所有過去佛  亦說自相空
未來世諸佛  亦說自相空
我今出於世  亦說一切法
自性自相空  三世無有異

當來人不知  佛所說實義
貪著我眾生  常墮於惡道

當來世如是  大惡甚可畏
汝等勤精進  莫見是惡世

2013-12-20 23:28:48 補充:
以愚學的知見來說,這裹有10個答案,看起來這也不錯,那也不錯
===================================================
永嘉大師 三十一歲 南行參拜 韶陽六祖惠能禪師,
與六祖相問答 而得印可,並解決了心中疑難問題,

惠能祖師 為留一宿,
隔日即回 歸龍興寺,因此時人讚稱他為「一宿覺」。

玄覺 同 惠能祖師 相處時間 雖然很短,
但是在他修道過程中卻是十分重要,
他常言:終得心於曹溪耳。

玄覺回溫州,聲名大振,
著作永嘉證道歌一卷,禪宗悟修圓旨一卷,永嘉集十卷。
於唐朝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玄覺圓寂,壽三十九。

2013-12-20 23:30:14 補充:
已知 師承六祖
應該知道這段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說出前期學法的錯誤

所以建議您先學六祖壇經 或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這些答案就一清二楚

2013-12-20 23:35:34 補充:
初學者:
故可著相而取法,得法為益也,
故應多學多得,緣妄而趨真也
=======================================
我傻傻的"轉文字學法"......白學十年 就是這樣


久修者:
已知得而無可得,得法當即用即捨,不住於法也,即不住於法,
故亦無是非對錯也
=======================================
三藏十二部是學"法性" ....... k大教的你要仔細看
錯學的 連三乘邊都摸不上

2013-12-22 09:21:52 補充:
從大般若經....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無量義經....法華經...佛藏經
===============
1 大般若經
已說三乘法無性 查大般若經 395 478 537

無性法 執著有性
查 大般若經 41 362 391 395 478 537

2 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
說比丘執果位想 是無水當水想

3 無量義經
說40年來說諸法無性 結果眾生修成四相所遷

4 法華經
說十方世界中 尚無二乘 何況有三 直指一乘佛性
還說 當來世惡人 聞佛說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墮惡道

2013-12-22 09:22:28 補充:
5 佛藏經
所有過去佛  亦說自相空
未來世諸佛  亦說自相空

我今出於世  亦說一切法
自性自相空  三世無有異

當來人不知  佛所說實義
貪著我眾生  常墮於惡道

6大般涅槃經
實無三乘 顛倒心故 言有三乘。----------------(不知聲聞\緣覺\菩薩道 無性)
一實之道 真實不虛 顛倒心故 言無一實。

是三惡覺 常為諸佛 及諸菩薩 之所呵責。
是三惡覺 常害於我 或亦害他。

有是三覺 一切諸惡 常來隨從。
是三覺者 即是三縛。

2013-12-22 09:26:26 補充:
善男子。
我亦常為 善星比丘 說真實法
而彼 絕無信受之心

善男子。
善星比丘 雖復讀誦 十二部經 獲得四禪。
乃至 不解 一偈一句 一字之義。

親近惡友 退失四禪
失四禪已 生惡邪見。
作如是說
無佛 無法 無有涅槃。
沙門瞿曇 善知相法。是故能得 知他人心。

2013-12-22 09:26:38 補充:
我於爾時 告善星言。
我所說法 初 中 後 善。其言巧妙 字義真正。
所說無雜 具足成就 清淨梵行。

善星比丘 復作是言。
如來雖復 為我說法。
而我真實 謂無因果

善男子。
汝若不信 如是事者。
善星比丘 今者近在 尼連禪河 可共往問。

爾時如來 即與 迦葉 往善星所。
善星比丘 遙見如來。
見已即生 惡邪之心。
以惡心故 生身陷入 墮阿鼻獄

2013-12-22 09:27:51 補充:
如來記善星墮地獄 主因
=======================
迦葉菩薩言。
世尊。
如來何故 記彼 當墮阿鼻地獄。

善男子。
善星比丘 多有眷屬。
皆謂善星 是阿羅漢 是得道果
我欲壞彼 惡邪心故。
記彼善星 以放逸故 墮於地獄。

善男子。
汝今當知 如來所說 真實無二。
何以故。
若佛所記 當墮地獄。
若不墮者 無有是處。

2013-12-22 09:29:14 補充:
如來早已知善星必斷善根
=============================
善男子。
善星比丘 常為無量 諸眾生等 宣說一切 無善惡果。
爾時永斷 一切善根 乃至無有 如毛髮許。

善男子。
我久知是 善星比丘 當斷善根。--------------------早已知善星必斷善根
猶故共住 滿二十年 畜養共行。--------------------但還留在身邊

我若遠棄 不近左右。
是人當教 無量眾生 造作惡業。--------------------怕善星教眾生惡業
是名 如來第五解力。

2013-12-22 09:31:01 補充:
如來怕善星 得王位壞佛法 所以讓他出家
===============================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來具足 知諸根力。定知善星 當斷善根。
以何因緣 聽其出家 ?

佛言善男子。
我於往昔 初出家時。
吾弟 難陀。從弟 阿難。調婆達多。子羅睺羅。
如是等輩 皆悉隨我 出家修道。

我若不聽 善星出家。
其人次當 得紹王位 其力自在 當壞佛法
以是因緣 我便聽其 出家修道。

2013-12-22 09:42:15 補充:
大涅盤 佛說有病行處
迦葉。
有五種人 於是 大乘大涅槃典 有病行處 非如來也。-------不信果位無性

何等為五。
一 斷三結 得 須陀洹果 不墮 地獄 畜生 餓鬼。
人天七返 永斷諸苦 入於涅槃。是名第一人 有病行處。
是人未來 過八萬劫。便當得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
第二人者。斷三結縛 薄貪恚癡。得 斯陀含果
名一往來。永斷諸苦 入於涅槃。是名第二人 有病行處。
是人未來 過六萬劫。便當得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13-12-22 09:42:34 補充:
迦葉。
第三人者。斷五下結 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
永斷諸苦 入於涅槃。是名第三人 有病行處。
是人未來 過四萬劫。便當得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
第四人者。永斷貪欲 瞋恚愚癡 得阿羅漢果。
煩惱無餘 入於涅槃。亦非騏驎 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 有病行處。
是人未來 過二萬劫。便當得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
第五人者。永斷貪欲 瞋恚愚癡 得辟支佛道。
煩惱無餘 入於涅槃。真是騏驎 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 有病行處。
是人未來 過十千劫。便當得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
是名第五人 有病行處。非如來也

2013-12-22 09:47:03 補充:
法華會 不信果位無性 五千離席

大涅盤 不信果位無性 修成有病行處

善星眷屬 還稱 善星是羅漢??


所以 龍女成佛 善星陷墮

不覺法無性 是不是 非不非 得不償失

2013-12-22 20:58:40 補充:
看k大的經文摘要 更容易懂

佛說一乘道 即是佛性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10/blog-post_18.html

經文目錄
http://kisc888.blogspot.tw/2013/08/blog-post_2754.html

2013-12-23 10:14:23 補充:
百丈懷海禪師 法華: 二十年中常令除糞。

問:
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如何?

師云:
但息一切有無知見,但息一切貪求,
箇箇透過三句外,是名除糞。

秖如今 求佛 求菩提,求一切有無等法,是名運糞入,
不名運糞出。

秖如今 作佛見,作佛解,
但有所見、所求、所著,盡名戲論之糞,亦名麤言,亦名死語。

如云大海 不宿死屍,
等閑說話 不名戲論,
說辨清濁 名戲論。

教文都總有二十一般空,淘擇眾生塵累,
沙門 持齋持戒,忍辱柔和,慈悲喜捨,尋常是僧家法則。

會與麼?
宛然依佛教,秖是不許貪著依執。

若希望得佛、得菩提等法者,似手觸火。

2013-12-24 08:35:57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七十二

諸佛世尊 以 無性為自性,
究竟證得 以無性為自性法故 名佛世尊。

諸菩薩摩訶薩 亦以 無性為自性,
漸次證得 以無性為自性法故 名菩薩摩訶薩。

一切獨覺 亦以 無性為自性,
漸次證得 以無性為自性法故 名為獨覺。

諸阿羅漢 亦以 無性為自性,
漸次證得 以無性為自性法故 名阿羅漢。

一切不還、一來、預流 亦以 無性為自性,
漸次證得 以無性為自性法故 名為 不還、一來、預流。

諸賢善士 亦以 無性為自性,
決定信解 以無性為自性法故 名賢善士。
===================================
方向很明確 初學當然要學

2013-12-24 08:39:02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一

時具壽善現 復白佛言:
世尊!
何等 一切善法、菩提分法、
若聲聞法、若獨覺法、若菩薩法、若諸佛法,
皆悉攝入 般若波羅蜜多耶?

佛言善現!
若布施波羅蜜多、淨戒波羅蜜多、安忍波羅蜜多、
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
若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若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若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若五眼、六神通,若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
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若無忘失法、恒住捨性,

2013-12-24 08:39:52 補充:
善現!
諸如是等 一切善法、菩提分法,
若聲聞法、若獨覺法、若菩薩法、若諸佛法,
如是一切 皆悉攝入 般若波羅蜜多。
====================================
一切法 皆悉攝入 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當然要先學

2013-12-24 09:10:43 補充:
普照禪師修心訣

凡夫 無始曠大劫來 至於今日‧流轉五道 生來死去
堅執我相 妄想顛倒 無明種習 久與成性

雖到今生 頓悟自性 本來空寂 與佛無殊
而此舊習 卒難除斷
故逢逆順境‧瞋喜是非‧熾然起滅‧客塵煩惱‧與前無異‧

若不以般若 用功著力
焉能對治無明 得到大休大歇之地
===========================
未學般若 不知一乘道 不明法性........整天就是 菩薩道 成佛之道
殊不知學成愚夫 空中找因果 走偏都不知道....................

所以不學般若 最後下場就是當善星的好朋友

2013-12-24 11:56:16 補充:
是不是 非不非 等於"心行二法"之人

k大前面說不二法門 有般若經的正確答案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3122304606

2013-12-24 12:15:41 補充:
何謂 通達諸法實相 ?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7710.html

菩薩摩訶薩戲論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7661.html

無方便善巧 作加行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8503.html

當得無上正等菩提 及脫有情生死眾苦 令獲究竟常樂涅槃 無有是處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6668.html

2013-12-24 12:16:18 補充:
善星比丘 早已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六十二 不覺法性的謗佛人

聽佛說22年的般若法 到法華部一乘道說了又說 還執羅漢菩薩佛??

這種人實在是豈有此理
2014-01-20 10:20 am
這里很不錯aaashops。com老婆很喜歡
吪儶乃
2013-12-22 6:30 pm
大家好!
佛陀說法49(45)年,又說佛有說法是謗佛,經典沒有真偽之別,因為法門有八萬四千,只有依經典解義 或了義,都入於佛道,後學淺見請多多指教,合十,阿彌陀佛!
2013-12-22 10:55 am
嗯.......
michael 大德
您會小朋友唸三字經時.. 那種搖頭晃腦的讀法嗎 ? ^_^

來~ 您試唸一下 013 kisc 大德的全文 ! ( 大家也可以搖頭晃腦唸唸看 ^^ )

會感受到.. 自問自答的 " 韻 " ! 而且.. 古人還沒有問號 ( ? ) 這個符號 !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變成..
對不對 ? 是不是 ? 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則龍女頓成佛。 錯則善星生陷墜。

2013-12-22 03:06:38 補充:
而..

圓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這裡的.. [ 有疑不決直須爭] 的.. " 爭" 也有聲 " 韻" !

意思有 " 問 " 之意 ! 有.. 直問 ; 爭問.. 之隱意 !

如下..
圓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問。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合十..

2013-12-22 17:41:47 補充:
哦~~

原來 善星陷墮 與 五千離席

是因為 " 心住名相果位之執 " 呀~

就像.. 教授得 " 教授之名".. 只知專一之識, 不知學海無涯呀~

感謝 sam 大德 經文以示

合十.. ^_^

2013-12-22 22:37:53 補充:
殘天大德您好:
<對不對 ? 是不是 ? 差之毫釐失千里。>
這句話還說得過去
第二句
<有疑不決直須爭(問)。不是山僧逞人我。>
因加了一個反義的「不是」,因此「爭」不是「逞人我」
整句唸起來也比較合道理
====
michael 大德.. 您要念全文 ! ^_^

有疑不決直須爭.. 若遇有疑問無法決斷, 就該直接爭問疑處, 以解答..
不是山僧逞人我.. 並不是山憎我要逞這人我之見

合十

2013-12-23 00:35:26 補充:
最後怎又會「修行恐落斷常坑。」?
不了解ㄋㄟ
===========
michael 大德..

這也是正向而說啊~ ^_^
請看..
有疑不決直須爭.. 若遇有疑問無法決斷, 就該直接爭問疑處, 以解答..
不是山僧逞人我.. 並不是山憎我要逞這人我之見
修行恐落斷常坑.. 就怕修行落入了疑問不決而起的論是斷非的常處呀~ !

所以才必須搖頭晃腦唸全文呀~ ^_^

善哉合十~

2013-12-23 01:07:53 補充:
嗯.. 組合一下 !
有疑不決直須爭.. 若遇有疑問無法決斷, 就該直接爭問疑處, 以解答..
不是山僧逞人我.. 並不是山憎我要逞這人我之見
修行恐落斷常坑.. 就怕修行落入了疑問不決而起的論是斷非的常處呀~ !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對不對呢? 是不是呢? 一點點的差異缺失就像千里之遙啊~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對的話, 就如同龍女能成就成佛; 錯的話, 就如同善星執於所相而墬入惡果 !

michael 大德.. 請看 ! ^_^

合十

2013-12-23 17:45:56 補充:
如不是我聞 一時佛在........也好!
難道還有不好嗎?
一時有 次草 大善知識在, 有諸大善知識一時與會
還有不好嗎?不然待何時好?
好得很~~~,真的太好也。
現在就是非常好~~
=======

呵~ ^^
二蟲知見 大德.. 手上的咖啡我敬您~ ^^

證道歌 是 永嘉大師 一生學佛法的心得寫照 !

有著慈祥如阿公的師者.. 用已知的智慧來反思與提醒.. ^_^

全文在心~ !

善哉諸佛~
2013-12-21 7:49 am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Ans︰佛陀說教時!說非,弟子偏說不非;說是,弟子偏說不是,唱反調。不信受佛語。善星比丘就是這樣。

所以,不信受者,必定差之毫釐失千里。


末學 合十!
2013-12-21 5:35 am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 = = = = =
末學淺見!

佛法不論是與非。

而是論信受與不信受。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

龍女信受佛語,頓成佛。

善星不信佛語,下地獄。


末學 合十!

2013-12-21 14:47:11 補充:
「非不非,是不是」此句之義!
與「差之毫釐失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相關。

若以單句獨解,則無解,解者皆現我慢,無所依故。故應知其背後隱意方得。

龍女與善星以何緣故而差之毫釐失千里?

龍女以何緣故而獻龍珠?以何緣故而成佛?

善星以何緣故而陷墜?

若不明其真義而解,皆有失。


末學 合十!

2013-12-22 23:43:32 補充:
諸位大德

疑這麼久啊!

信為道源功德母。

無信不立。

龍女若不信受佛語會成佛嗎?

善星若信受佛語會下地獄嗎?

末學 合十!
2013-12-20 7:40 am
<先說聲抱歉,長篇大論,讓人眼累>
「非不非、是不是」是一句離相的思辨方式,也是佛典中佛論慣用的
語法;永嘉大師這句話,末學以為是很平常、很直覺講出來的,這應
該是大師們思辯的習慣。
我們常說「不著相、不落兩端、不著是非」
但也常說「如實觀察、如理作意」
兩者的矛盾,讓很多人對佛學卻步;
既然要如實,就有不如實的非,既然要如理,就有不如理的非。
故有必要徹底明白「非不非、是不是」這種不著相思辨方式。

相說:只有「非」、「不非」二相
   相說,為何沒有「是、不是」?
   因為相裡尋真哪有真,何來一個「是」。
究竟:只有「是」、「不是」二相
   真是離一切相的,故根本沒有「非、不非」二相;
   入真即「是」;沒入真即「不是」。不假方便!
非不非、是不是:
這種佛教獨特的法論潛規則,是離「是非」二元對待的,但又不是凡
夫的「是非不明」;若有甚深體証的佛子,不必懂也不會亂;若沒有
甚深的體証,就必須靠了解,來修正自己的行為與思辯。

問:甚麼是「非」?
答:舉三個例子
 ※不能如實觀察:
  舉例:阿含經中確實有提到「大乘、真如」
     卻對外宣說「阿含經沒有提到大乘、真如」
     這就是「非」。
 ※不能如理作意:
  舉例:如來藏識具有三相、第八識僅具有二相;
     卻說三相的完全等同二相的;
     這就是「非」。
 ※自矯言語:
  舉例:前說蘋果是紅的,後又說蘋果是黑的。
     這就是「非」,
     因為,一個方便,卻取二相,反而不便。
 「非」就是非,沒得商量;睜眼說瞎話,還需要論嗎?
 不符觀察、不合邏輯的、不能自圓其說的,都是「非」。

問:說「非」會不會著了是非?
答:不著是非,是說「不非」,並不是在說「非」;
  不非,後說明;
  非就是非,這是很明確的。
  故佛學的「不著是非」,並不是凡夫的「沒有是非」。

問:甚麼是「不非」?(要接續下題一起看才完整)
答:方便即是,故不著是非。
  舉例:阿含經雖提到大乘,但甚少論述,故認定佛說不以大乘為基。
     這樣的說法,有其方便,是「不非」。
  舉例:如來藏識即第八識。
     這對修唯識宗的佛子有其方便,這是「不非」。
問:為何「不非」的舉例看起來都是「非」?
答:要注意「偏執」。
  舉例:因阿含甚少論及大乘,故不逐大乘。這是「不非」。
     但偏執的堅信「大乘非佛說」,這是「非」。
     「非」在執著與不知取識的方便義。
  舉例:如來藏識即第八識,這是「不非」;
     但聽他人說「如來藏識非第八識」就開始毀謗,這是「非」。
     甚至與經論不同時,就開始謗經,當然也是「非」。
     這「非」是出在執著與不知取識的方便義。
  故末學常勸人不要隨便批評他論,因為一批,常常就現「非」相。
  只要是有邏輯、合乎觀察、可以自圓其說的論,都是「不非」。
  好比經說佛性是常、而六祖卻說佛性無常,
  由於六祖的解釋有邏輯、合乎觀察、又可以自圓其說,故「不非」。

<實際應用>
※觀佛版上善知識們的論述,要知道「不非」義,不要像凡夫一樣亂批評。
 「非壞亦非趣,是人能見佛」就是「不非」的最好解釋。
 一切論說,只有非不非,並沒有是不是。
※一切經典皆是「不非」,並沒有「是」。
 百喻經有個故事引喻外道在文字上挑佛陀的毛病,就是不明「不非」義。
 很多人讀經,也犯了這個毛病,故常有深修佛子指控某經是偽經。
 而「真」並不可能由文字相的經典學來的,因為經典並沒有是不是,佛
 無說一法、真亦不假文字,故,是不是,不會在文字論說上。

對於已入正的善知識,上面的舉例好似小兒伎倆,甚至有漏;
但對於有心入正的善知識,上面的舉例,非常值得深思;
學會了「非不非、是不是」的思辨方式,對於讀經、法論,都有極大的助
益,不容易入邪,更不會落入凡夫的是非二元思維,以前看起來衝突的不
同經論,都可以瞬間通達無礙。
差之毫釐失千里,佛論是很精準的,並不是各說各話、也不是不明是非、
更不是落入是非,宜深思箇中辛密!

以上是末學參修的體悟,分享大家,粗淺之處,還請海涵。

2013-12-20 23:12:27 補充:
此法好,此法壞  →不染是好,雜塵是壞
此法高,此法低  →直透是高,遲緩是低
此法對,此法錯  →對症是對,無效是錯
不覺心性,反轉文字→不離文字,直覺佛性

朋友們可以看這兩種相反的論,都是「不非」的;
若心中執著了一個「是」,就會起「非」,成了戲論;
故知,是非戲論是因頑執而生,並非法論生;
若了達不非義,心量廣納兩論,一論不及、一論不離,
不及不離是真離相。
試問,這兩論中,那來的一個「是」?
就算兩論合起來,也沒有一個「是」。
在法論中,一念「是」即成「有我」;
一旦「有我」,甚麼法都入邪,八正道亦然!
2013-12-19 11:40 pm
請問「非不非、是不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從阿含期到涅盤期如來說法 捨離二邊--------------法無性 本不二 不著有無會於中道。-------------------------------中道=佛性 意思是如來說法 對有說無 對無說有 要眾生離執 不著有無 覺心性在用 可聽不懂的 就拿法研究 此法好 此法壞此法高 此法低 此法對 此法錯
不覺心性 反轉文字成了 非不非、是不是 搞成大戲論 永嘉大師證道歌 完整來看 你就很清楚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2013-12-19 23:04:49 補充:
「是」「非」要分得很精確
=======================
學法 見"是"與"非"

學法性 "是非"無自性 ........見到的是眾生 "佛性起是非"

2013-12-19 23:30:24 補充:
否則會差之千里?
=================
學法差之千里

1.不覺法無自性

2.不覺佛性起見

在文字上 起對錯好壞 又不知佛說 萬法佛性起

執著於法 等於 觀指不觀月

不覺佛性 最後只有學成輪迴

2013-12-20 06:44:19 補充:
圓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
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
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
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2013-12-21 09:19:57 補充:
修習法性,重點在那兒?
====================
無性 無自性 本性空 自性空
說的是覺 內六根 外萬法 無自性

內六根 看死後六根留下............六根可有自性??
外萬法 看你的佛經 會不會追著你跑.........法可有自性??

學佛搞二法 是不是 非不非 根本在搞戲論

大般若經 要人覺內外無性 即知 自性在動

無性 能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11/blog-post_19.html

2013-12-21 10:23:54 補充:
法不說 無人懂 不說 又吝法
所以 說而無所說..........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六十三
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
若佛 但以名相宣說 諸法法性,令諸有情 而得悟入,
云何佛於 無名無相法 以名相說 令他悟入耶?

佛言善現!
我隨世俗 假立名相
方便宣說 諸法法性 而無執著。

善現!
如諸愚夫 聞說苦等 執著名相 不知假說,
非諸如來 及佛弟子 聞說苦等 執著名相,

然如實知
隨世俗說 無有真實 諸法名相。

2013-12-21 10:34:19 補充:
菩薩學法 不覺我法無性

反而 著有著無 說有說無

是謂 菩薩戲論


菩薩摩訶薩戲論

http://kisc8888.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7661.html

2013-12-21 22:10:00 補充:
非不非、是不是 這句話的白話意思
=========================
用後頭這句 "空拳指上生實解" 來說

就是不覺法無性

在無性法上修證 成了 非中有是 是中有非

2013-12-21 23:42:47 補充:
這樣說好了
從大般若經....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無量義經....法華經...佛藏經
這順序您先照著看

到大涅盤 佛說有病行處 您也查一下
您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2013-12-23 10:57:38 補充:
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言:
出家沙門者,
斷欲去愛 識自心源,
達佛深理 悟無為法。

內無所得 外無所求。
心不繫道 亦不結業。

無念無作 非修非證。
不歷諸位 而自崇最。
名之為 道。
2013-12-19 10:17 pm
非不非、是不是排泄物不是排泄物,某些昆蟲的食物、植物的養份,是不是“因地而異”。這是空無斷滅的醒語。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51: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219000010KK0161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