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有名的諫言

2013-12-19 4:55 am
除了魏徵給唐太宗諫言之外
古今中外還有那些有名的諫言

回答 (1)

2013-12-19 6:59 am
✔ 最佳答案
緹縈救父
漢文帝十三年(西元前167年),緹縈的父親淳於意因為犯了罪被拉去見官(據其它史書記載,淳於意是因為給別人看病,失手把人治死,才被人家告的)。審判的官吏在查清案件的來龍去脈以後,決定判處淳於意「肉刑」(挖去鼻子、割掉耳朵或是砍去手腳等刑罰),緹縈是淳於意的小女兒,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非常傷心,她不想看到自己的父親變成殘廢。於是,為了救父免於肉刑,勇敢的向漢文帝提出諫言,陳述肉刑的痛苦,終於感動了漢文帝,不但免除其父的罪狀,並且立即廢除了肉刑。

諸葛亮出師表
蜀漢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曹魏。在出師前向後主劉禪上《出師表》。諸葛亮在表中說明北伐的原因,表明自己對先帝和後主的忠心,並勸導後主納諫言,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他又向後主推薦政治和軍事上的賢臣良將,希望後主能重用他們。諸葛亮《出師表》,文風質樸,情辭懇切,字字鏗鏘,肝膽照人。後人歎道:「讀《出師表》而不哭者,是為不忠。」可見其感人至深。

海瑞《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海瑞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一名儒臣,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即帝位時尚有作為,不久卻迷信方術,二十年內未履大內、不理朝政,嘉靖四十五年(西元一五六六年),海瑞向嘉靖上呈〈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也稱〈治安疏〉)。

海瑞直言當時朝廷「吏貪官橫,民不聊生,水旱無時,盜賊滋熾」,而嘉靖帝卻「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濫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海瑞苦口勸諫言皇帝,如雷貫耳的這一罵,史上大大有名。嘉靖皇帝看後勃然大怒下令處死,後又改為罷官入獄,嘆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同年冬天嘉靖皇帝病死,提牢主事以酒菜款待海瑞,並告知皇帝駕崩、即可獲釋的消息,海瑞聞皇上死訊:「即大慟,盡嘔出所飲食,隕絕於地,終夜哭不絕聲。」可見海瑞對皇上嚴詞訶罵實乃嘔心瀝血、恨鐵不成鋼耳!

屈原《離騷》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常與懷王商議國事,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驕傲,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楚王便將屈原流放到邊境,後來楚王果真被秦王在秦國殺掉了,《離騷》訴說屈原的政治理想,批評群小的誹謗打擊與楚王的妄信讒言,理想雖遭破壞,但自己決不妥協。《離騷》設想上天下地,上叩帝閽,但天門不開,屈原陳志無路,於是有去國遠逝之想,又望見自己的故鄉,最後決定以身殉國。

比干挖心
殷商末期,紂王荒淫無度,國勢危殆,比干乃向紂王進諫,但紂王不聽諫言。據史記本紀殷本紀記載:『‧‧比干直言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乎?」乃遂殺王子比干,刳視其心。』後來『‧‧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自古就有“文死諫、武死戰”的說法,比干開創了以死諫言的先河。

“鐵血宰相”俾斯麥
威廉一世在1861年繼任普魯士國王后,在國家危難之際起用了俾斯麥,任用其為普魯士首相。他不僅信任俾斯麥,也十分欽佩俾斯麥的膽略和才幹,因此,得力的政治保證,促使俾斯麥自其執政以來在外交上能夠縱橫捭闔,左右逢源,在內政上推崇暴力,權傾朝野,幾乎無人能與之相抗。1881年“鐵血宰相”俾斯麥諫言威廉一世,頒布德國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保障政策,建立醫療保險制度。從此德國勞工對可能遭受的疾病、意外事故、人身安全和老年困境等社會生活風險,享受國家保障的權利。20世紀德國各屆政府謀劃佈局,其起步之早、分類之細、涵蓋面之廣,全球範圍內獨領風騷。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4-01-17 10:17 am
這里很不錯aaashops。com老婆很喜歡
偶冸勹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8: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218000015KK0446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