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迷心.心是什麼!

2013-12-10 8:14 am
佛心~迷心.心是什麼!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E04257302/o/20131210001225.jpg

回答 (18)

2013-12-11 5:02 am
✔ 最佳答案
經云:『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末學用言簡的問答方式來表達:問:『什麼是心?』回:『問者即是。』
問:『什麼是心?』回:『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嚐、在身曰覺、在意曰知。』
管見
==被牧的牛==

2013-12-11 15:01:44 補充:
心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

非去來今

2013-12-11 15:05:13 補充:
舉大珠慧海禪師功案與諸位分享

師建州朱氏子。依越州大雲寺智和尚受業。初參馬祖。祖曰:來須何事?

曰:來求佛法。

祖曰:我這裏一物也無,求甚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麼?

曰:那箇是慧海寶藏?

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何假外求>。

師於言下自識本心,

2013-12-11 18:25:15 補充:
無自性故謂是空.無常也

行者證得在空裡本無人法.謂之空性.

經云:證空性
2013-12-11 11:55 pm
大德吉祥。

後學淺顯看法酌供大德您參考。
後學認為大德您的提問語意是否為所謂的由迷轉覺呢

「佛心」或稱為覺的其實分有兩種。但其實都終將歸為一。

南傳佛法認為心在對於「事物的構成」要素必需〝離析〞,到最後什麼都沒有也就是盡於緣起。

北傳佛法則在「即法體空」來說。
認為「空」不需析離、破壞事物。單就緣起、諸法因緣生這一原理,便能貫穿事物的內裏,直證其無自性的本質。

2013-12-11 15:57:56 補充:
這無自性即是空性。

「識中現有」,強調一切事物都沒有自性,都是由心識透過一種轉變的活動而顯現,然而緣起與空性相遇合,最後產生空有互融的結果,雙方能夠結合而融為一體的義理根據在北傳講性空,南傳講緣起,這兩個意涵是相通的,甚至可以說是相互涵蘊的。性空與緣起在義理上相互含容,雙方的關係是一種分析關係。

即是:從性空可以推導出緣起,從緣起可以引出性空。空有互融,在義理上有其必然性。

酌供參考 後學合十
2013-12-11 7:21 pm
河 賢德安:
『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嚐、在身曰覺、在意曰知。』---牧師兄已盡述心義.誠是明見.除此之外!就待賢得您體心意會了.否則!也只是言說,文飾.
2013-12-11 5:22 am
吸氣的當時⋯⋯我生了
呼氣的當時⋯⋯我滅了
呼吸呼吸⋯⋯我迷了!!
參考: 呼吸的時侯
2013-12-11 3:23 am
心分三種 . 一是佛心 自性 真如 這是不生不滅的心 . 修行者就是要觸證這個心 . 也就是要明心見性 . 佛心在身上. 凡人感覺不到 . 要下功夫修行才能證悟 . 二是慾心 . 也就是你的六識心 . 因為凡人(無明)所以常常做錯事 . 貪嗔癡 煩惱妄想 也就很多了 . 三是你身上實實在在的心臟(肉心) . 這是你維繫你生命的心 . 一般人都是慾心作祟(迷也) . 開悟了就成佛心來也.
2013-12-11 3:10 am
是心非心.清靜自在者.為佛心.
心有分別者.為迷心.人皆有之.
悟者之心.清靜自在.
迷者之心.不離執著.故心隨外境.內境而變.無法清靜.
心者不可說.可說者為迷心之心.
迷心如同思想.雖無形無影.卻確實存在.
2013-12-11 1:04 am
佛性不生不滅,離於生滅二邊,即為中道。 若把佛性滅了又豈能見性成佛。

心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謂的非自然性指的是非因緣和合。



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
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
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
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
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
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3-12-10 11:08 pm
佛心~迷心.心是什麼!
----
心是因緣生

無有所謂的本心、真心、自性、真如、佛性是真常不變的。

也無有所謂的本心、真心、自性、真如、佛性可以生萬法的。

 ===== 諸法因緣生 =====

只是個緣.............................


如實正觀佛心、迷心、本心、佛性集者,則不生無見。
如實正觀佛心、迷心、本心、佛性滅,則不生有見。
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2013-12-10 8:58 pm
心?心王,心所在識的狀態~凡人身語意行為之意念.皆謂之業,業為心法上遷流變化之因~如我人一顆妄心,念念不停,刹那生滅~
2013-12-10 7:43 pm
先說心法有四種:一、欲界心;二、色界心;三、無色界心;四、出世間心。
心:《阿毗達摩概要》的第一章專只解說心:四究竟法的第一種。先研究心是因為佛教分析究竟法的中心點是在於親身體驗,而心又是體驗的主要因素,是對目標(所緣)[2]的識知。
巴厘文citta是源自動詞詞根citi(認知;識知)。諸論師以三方面詮釋citta(心):造作者、工具、活動。作為造作者,心是識知目標者。作為工具,與心相應的心所通過心而得以識知目標。作為活動,心純粹只是識知的過程。
「純粹活動」這項定義是三者之中最貼切的詮釋,即心純粹只是認知或識知目標的過程。除了識知的活動之外,它並沒有一個屬於造作者或工具的實際個體。提出 「造作者」與「工具」的定義是為了對治某些人所執取的「我見」:認為有個識知目標的造作者或工具的「恒常不變的我」之邪見。佛教學者指出,這些定義顯示了 並沒有一個「自我」在實行識知的活動,而只有心在識知。此心即是識知活動而無他,而且此活動必定是生滅的無常法。
對於闡釋任何究竟法,諸巴厘論師建議採用四種鑒別法以區別之。這四種鑒別法即是每個究竟法各自的:一、相,它的特相;二、作用 (亦作味),它所執行的任務或所獲得的成就;三、現起,它呈現于(禪修者 的)體驗的方式;四、近因,它直接依靠的近緣。
表1-1:八十九或一百廿一心 (心的分類定義)

欲界心 ----{不善心(12)貪根心(8)瞋根心(2)癡根心(2)無因心(18)不善果報 (7)善果報(8)無因唯作 (3) 美心(24)欲界善心 (8) 欲界果報心 (8) 欲界唯作心 (8) }--共54種
色界心(15) ------{色界善心(5)色界果報心 (5) 色界唯作心 (5) }共15種
無色界心(12) ----{無色界善心 (4)無色界果報心 (4) 無色界唯作心 (4) }共12種
出世間心(8或40)---------{道心 (4或20)果心 (4或20) }共8或40種

對於心,其特相是識知目標。其作用是作為諸心所的前導者,因為它領導諸心所,也時常由它們陪伴。[3]其現 起是呈現于禪修者的體驗裏為一個相續不斷的過程。其近因是名色(精神與物質),因為心不能毫不依靠心所與色法地單 獨生起。
諸心有多種呈現方式,但都有同一個相:識知目標(所緣)。儘管如此,《阿毗達摩論》把它們分別為許多種類,即八十九心,或更詳細則成一百廿一心。(見表 1-1)我們一般所認為的意識,實際上是一連串剎那生滅的心,極迅速地相續生滅,以致我們不能察覺它們是個別不同的心。《阿毗達摩論》不單只把諸心分門別 類,更重要的是呈現它們為一個緊密相互交織的整體。
為了辦到這點,它採用了一些互相重迭的分類法。此章中所介紹的第一種分類法是依照心之地。心一共有四地。首三個是世間地:欲地、色地、無色 地;第四地是出世間地。用以形容首三地的巴厘文avacara(界)的意義是:時常活動於或到訪某境地之法。所到訪的境地是依界而名的生存地(生命界;諸 有情居住之地),即:欲地、色地、無色地。然而,儘管心之三界與相符的生存地有密切的關係,但它們並非一而不二。心之界(地)是用於把不同的心分類;生存 地是諸有情投生及在當地過活的生命界。
然而,心之界與生存地之間是有一定的關係:各別的心之界包含了與其相符的生存地常有之心,即時常生起于其生存地之心。各界之心並不是只可以出現於與其相符 的生存地,而是也能在其他生存地裏生起,例如:色界心與無色界心也能夠在欲地裏生起;而欲界心也能夠在色地與無色地裏生起。但還是可見到它們之間的固定關 系,即一界之心是特別常出現於跟它擁有同一名稱之地。再者,任何界的造業之心(善心或不善心)都傾向於令造業者投生到與其相符的生存地;如果成功導致投 生,它們必定會令造業者只投生到該地,而不會是其他地。由此,心之界與生存地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2013-12-10 11:45:24 補充:
欲界心:欲(kama)此字的意義包含:一、能欲,即渴望享受欲樂;二、所欲,即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五欲的 對象。欲地是欲生存地;包括十一界,即:四惡道、人間與六欲界天。欲界心包括一切主要出現於欲地之心,儘管它們也能夠在其他地裏 生起。
色界心(:色界心是與色地相關之心,或屬於名為色禪的禪那心。任何最 常見於色地之心即是屬於色界心。一般上色禪是通過專注於色法目標而得,如:地遍(見第九章、節六)、身體的部份等等;色禪也即因此而得其名。這些目標是培 育禪那的基礎。依靠這類目標而證得的廣大心即稱為色界心。
2013-12-10 7:10 pm
凡只要提及『心』可言說『念』,不管對錯和黑白一律都稱非常『妄』。
2013-12-10 5:41 pm
以下來自印順法師著作...有興趣者可以網路搜尋內文研討.


[心]是六識所引生

[意]是六識所從生.

[識]對境界

[意]對五根

[心]對心所.
2013-12-10 4:41 pm
[心]在你身中...你卻有疑問..


問人何為心.問己何為問?
人生來此走一回.
俱足一切來修行.
一切由心造萬相.
但見佛心則不迷.

2013-12-10 4:25 pm
心是什麼?說了即非,找到自明
佛心〜迷心?忘了自己是人,忘了自己還有食衣住行

南無阿彌陀佛
2013-12-10 3:42 pm
心是
n.感覺;
v.感覺。
2013-12-10 1:29 pm
佛心~迷心.心是什麼! 風高浪急, 搖不到彼岸.
2013-12-10 9:05 am
何謂 吾
何謂 悟

世人有誰 存有自我

何謂自我
何謂真理

生老病死 悲歡離合 喜怒哀樂 禍難災劫

順其自然 乃做人之道 做人忘本 乃遺忘自我


以現在 看過去 觀未來

何謂 自我之道 何謂 無我之道 何謂 忘我之道

世人信佛 只知其一 自認佛法 迷心論佛

佛心以滅 西方極樂 苦難之海 阿鼻地獄

現世佛 真理教 苦難道
三世因 三生果 三道輪
2013-12-10 8:40 am
就是真心啊
誠實乃最上策啊!
有那麼複雜嗎?


收錄日期: 2021-04-17 23:54: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210000016KK000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