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客至》

2013-12-08 10:25 pm
客至
1.語譯
2.段意
3.主旨
4.總結

快!

回答 (3)

2013-12-08 10:48 pm
✔ 最佳答案
《客至》一詩為杜甫著名作之一,詩中描述生動有趣,短短 56字表現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1. 語譯
這裡有一個白話的翻譯:

我家圍繞在一片春光明媚的溪水間;每天看到成群的鷗鳥飛來飛去。長滿了花木的小徑,從來沒有因為客人來臨而打掃過;只有今天,為了你的到來,我才把這一扇簡陋的草門給打開。因為這兒距離市場太遠了,所以我沒有大魚大肉好招待你;由於家裡貧窮,我只有拿出舊釀的薄酒來款待你。如果願意和隔壁老翁面對面一起喝酒的話,那麼待會兒我會隔著籬笆,叫他過來和我們一起乾幾杯。

2. 段意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草堂的南北,春水漫漫,只見鷗鳥天天成群而至。首聯描繪了草堂環境的清幽,景色的秀麗,點明時令、地點和環境。 “皆”字寫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鷗鳥性好猜疑,如人有機心,便不肯親近,在古人筆下常常是與世無爭、沒有心機的隱者的伴侶。因此“群鷗日日來”,不僅點出環境的清幽僻靜,也寫出詩人遠離世間的真率忘俗;同時也說明:親友雲散,交遊冷落,只見群鷗,不見其他來訪者,閒逸的生活不免有一絲單調、寂寞。 “舍”,自稱其家為捨,這裡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春水”,指流經草堂的浣花溪。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花草遍地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用蓬草編成的門,因為你的到來,今天才打開。頷聯由外轉內,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實感,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其對仗頗具匠心,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為客開,今始為君開,上下兩意,互文而足。 “緣客掃”,為了客人而打掃,古人常以掃徑表示歡迎客人。 “蓬門”,茅屋的門。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

因為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較遠,交通不便,所以買不到更多的菜餚,宴席不豐盛。家境貧寒,未釀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陳酒來招待你。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入實寫待客。作者捨棄了其它情節,專取最能顯示賓主情意的生活場景,著意描畫。主人盛情招待,頻頻勸飲,卻因力不從心,酒菜欠豐,而不免歉疚。讓人彷彿聽到那實在而又親切的家常話,字裡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 “盤飧”,盤中的菜餚。 “飧”,本指熟食,這裡泛指菜。 “兼味”,菜餚一種叫味,兩種以上叫兼味。 “舊醅”,舊釀的隔年濁酒。 “醅”,未經過濾的酒。古人好飲新酒,所以詩人因舊醅待客而有歉意。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客人肯不肯與鄰家的老翁相對而飲?如果肯的話,我就隔著籬笆,招喚他過來,一起喝盡這最後的幾杯。尾聯以邀鄰助興的精彩細節,出人料想地筆意一轉。這令人想到陶淵明的“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無須事先約請,隨意過從招飲,是在真率純樸的人際關係中所領略的絕棄虛偽矯飾的自然之樂。

3.主旨

詩人主要透過生活細節的描寫,表達了對客人不落俗套,坦誠相處的真摯情誼。簡單一點說,就是描寫賓客來訪的喜悅之情。

4.總結

杜甫在這首詩題目下注:「喜崔明府相過」。因為杜甫的母親也姓崔,因此有人說崔明府是杜甫的母舅輩。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當時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除了幾個知己,他很少與人交往。一日,親友崔明府來訪。明府,在唐代是對縣令的尊稱。杜甫的母親姓崔,一說崔明府是他母家的親戚,一說是他的舅氏崔頊。無論如何,有客來訪,詩人都感到喜出望外,便寫下了這首詩歌,記述歡敘暢飲的情形。
這首詩洋溢濃郁的人情味,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當時杜甫五十歲,住在浣花溪畔【草堂】裡,生活簡樸。本詩先寫【無客的冷清】,到【客至的驚喜】,詩人熱情待客,最後請請老翁來做陪,全詩一氣呵成,毫不做作。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草堂落成後朋友來拜訪時所寫下的寫的 , 詩中所要表達的是杜甫他為了歡迎這位客人的到來,特地將長滿了雜草的小路打掃乾淨,並且將簡陋的草門打開,期待客人的到來。全詩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境和好客的心境。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本人對《客至》的認識及個人整理
2017-02-22 8:26 pm
1. 語譯
這裡有一個白話的翻譯:

我家圍繞在一片春光明媚的溪水間;每天看到成群的鷗鳥飛來飛去。長滿了花木的小徑,從來沒有因為客人來臨而打掃過;只有今天,為了你的到來,我才把這一扇簡陋的草門給打開。因為這兒距離市場太遠了,所以我沒有大魚大肉好招待你;由於家裡貧窮,我只有拿出舊釀的薄酒來款待你。如果願意和隔壁老翁面對面一起喝酒的話,那麼待會兒我會隔著籬笆,叫他過來和我們一起乾幾杯。

2. 段意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草堂的南北,春水漫漫,只見鷗鳥天天成群而至。首聯描繪了草堂環境的清幽,景色的秀麗,點明時令、地點和環境。 “皆”字寫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鷗鳥性好猜疑,如人有機心,便不肯親近,在古人筆下常常是與世無爭、沒有心機的隱者的伴侶。因此“群鷗日日來”,不僅點出環境的清幽僻靜,也寫出詩人遠離世間的真率忘俗;同時也說明:親友雲散,交遊冷落,只見群鷗,不見其他來訪者,閒逸的生活不免有一絲單調、寂寞。 “舍”,自稱其家為捨,這裡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春水”,指流經草堂的浣花溪。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花草遍地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用蓬草編成的門,因為你的到來,今天才打開。頷聯由外轉內,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實感,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其對仗頗具匠心,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為客開,今始為君開,上下兩意,互文而足。 “緣客掃”,為了客人而打掃,古人常以掃徑表示歡迎客人。 “蓬門”,茅屋的門。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

因為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較遠,交通不便,所以買不到更多的菜餚,宴席不豐盛。家境貧寒,未釀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陳酒來招待你。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入實寫待客。作者捨棄了其它情節,專取最能顯示賓主情意的生活場景,著意描畫。主人盛情招待,頻頻勸飲,卻因力不從心,酒菜欠豐,而不免歉疚。讓人彷彿聽到那實在而又親切的家常話,字裡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 “盤飧”,盤中的菜餚。 “飧”,本指熟食,這裡泛指菜。 “兼味”,菜餚一種叫味,兩種以上叫兼味。 “舊醅”,舊釀的隔年濁酒。 “醅”,未經過濾的酒。古人好飲新酒,所以詩人因舊醅待客而有歉意。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客人肯不肯與鄰家的老翁相對而飲?如果肯的話,我就隔著籬笆,招喚他過來,一起喝盡這最後的幾杯。尾聯以邀鄰助興的精彩細節,出人料想地筆意一轉。這令人想到陶淵明的“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無須事先約請,隨意過從招飲,是在真率純樸的人際關係中所領略的絕棄虛偽矯飾的自然之樂。

3.主旨

詩人主要透過生活細節的描寫,表達了對客人不落俗套,坦誠相處的真摯情誼。簡單一點說,就是描寫賓客來訪的喜悅之情。

4.總結

杜甫在這首詩題目下注:「喜崔明府相過」。因為杜甫的母親也姓崔,因此有人說崔明府是杜甫的母舅輩。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當時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除了幾個知己,他很少與人交往。一日,親友崔明府來訪。明府,在唐代是對縣令的尊稱。杜甫的母親姓崔,一說崔明府是他母家的親戚,一說是他的舅氏崔頊。無論如何,有客來訪,詩人都感到喜出望外,便寫下了這首詩歌,記述歡敘暢飲的情形。
這首詩洋溢濃郁的人情味,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當時杜甫五十歲,住在浣花溪畔【草堂】裡,生活簡樸。本詩先寫【無客的冷清】,到【客至的驚喜】,詩人熱情待客,最後請請老翁來做陪,全詩一氣呵成,毫不做作。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草堂落成後朋友來拜訪時所寫下的寫的 , 詩中所要表達的是杜甫他為了歡迎這位客人的到來,特地將長滿了雜草的小路打掃乾淨,並且將簡陋的草門打開,期待客人的到來。全詩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境和好客的心境。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本人對《客至》的認識及個人整理
2013-12-11 2:03 am
《客至》一詩為杜甫著名作之一,詩中描述生動有趣,短短 56字表現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客至》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是作者在成都草堂落成後寫的。前兩句描寫居處的景色,清麗疏淡,與山水鷗鳥為伍,顯出與世相隔的心境!

2013-12-10 18:05:00 補充:
1. 語譯
我家圍繞在一片春光明媚的溪水間;每天看到成群的鷗鳥飛來飛去。長滿了花木的小徑,從來沒有因為客人來臨而打掃過;只有今天,為了你的到來,我才把這一扇簡陋的草門給打開。因為這兒距離市場太遠了,所以我沒有大魚大肉好招待你;由於家裡貧窮,我只有拿出舊釀的薄酒來款待你。如果願意和隔壁老翁面對面一起喝酒的話,那麼待會兒我會隔著籬笆,叫他過來和我們一起乾幾杯。

2013-12-10 18:06:05 補充:
2. 段意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草堂的南北,春水漫漫,只見鷗鳥天天成群而至。首聯描繪了草堂環境的清幽,景色的秀麗,點明時令、地點和環境。 “皆”字寫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鷗鳥性好猜疑,如人有機心,便不肯親近,在古人筆下常常是與世無爭、沒有心機的隱者的伴侶。因此“群鷗日日來”,不僅點出環境的清幽僻靜,也寫出詩人遠離世間的真率忘俗;同時也說明:親友雲散,交遊冷落,只見群鷗,不見其他來訪者,閒逸的生活不免有一絲單調、寂寞。 “舍”,自稱其家為捨,這裡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春水”,指流經草堂的浣花溪。

2013-12-10 18:06:26 補充: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花草遍地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用蓬草編成的門,因為你的到來,今天才打開。頷聯由外轉內,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實感,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其對仗頗具匠心,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為客開,今始為君開,上下兩意,互文而足。 “緣客掃”,為了客人而打掃,古人常以掃徑表示歡迎客人。 “蓬門”,茅屋的門。

2013-12-10 18:06:42 補充: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

因為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較遠,交通不便,所以買不到更多的菜餚,宴席不豐盛。家境貧寒,未釀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陳酒來招待你。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入實寫待客。作者捨棄了其它情節,專取最能顯示賓主情意的生活場景,著意描畫。主人盛情招待,頻頻勸飲,卻因力不從心,酒菜欠豐,而不免歉疚。讓人彷彿聽到那實在而又親切的家常話,字裡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 “盤飧”,盤中的菜餚。 “飧”,本指熟食,這裡泛指菜。 “兼味”,菜餚一種叫味,兩種以上叫兼味。 “舊醅”,舊釀的隔年濁酒。 “醅”,未經過濾的酒。古人好飲新酒,所以詩人因舊醅待客而有歉意。

2013-12-10 18:07:03 補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客人肯不肯與鄰家的老翁相對而飲?如果肯的話,我就隔著籬笆,招喚他過來,一起喝盡這最後的幾杯。尾聯以邀鄰助興的精彩細節,出人料想地筆意一轉。這令人想到陶淵明的“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無須事先約請,隨意過從招飲,是在真率純樸的人際關係中所領略的絕棄虛偽矯飾的自然之樂。

3.主旨

詩人主要透過生活細節的描寫,表達了對客人不落俗套,坦誠相處的真摯情誼。簡單一點說,就是描寫賓客來訪的喜悅之情。

2013-12-10 18:08:29 補充:
4.總結

杜甫在這首詩題目下注:「喜崔明府相過」。因為杜甫的母親也姓崔,因此有人說崔明府是杜甫的母舅輩。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當時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除了幾個知己,他很少與人交往。一日,親友崔明府來訪。明府,在唐代是對縣令的尊稱。杜甫的母親姓崔,一說崔明府是他母家的親戚,一說是他的舅氏崔頊。無論如何,有客來訪,詩人都感到喜出望外,便寫下了這首詩歌,記述歡敘暢飲的情形。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

2013-12-10 18:08:44 補充:
這首詩洋溢濃郁的人情味,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當時杜甫五十歲,住在浣花溪畔【草堂】裡,生活簡樸。本詩先寫【無客的冷清】,到【客至的驚喜】,詩人熱情待客,最後請請老翁來做陪,全詩一氣呵成,毫不做作。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草堂落成後朋友來拜訪時所寫下的寫的 , 詩中所要表達的是杜甫他為了歡迎這位客人的到來,特地將長滿了雜草的小路打掃乾淨,並且將簡陋的草門打開,期待客人的到來。全詩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境和好客的心境。
參考: , 中文教授----我的校長, 中文教授----我的校長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52: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208000051KK001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