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那日,天大明,連轉幾座山,一路賞不盡山花野果,
雲海在腳下,日漸昏黃,映日觀葉,脈絡可見,
吆喝一聲,回家了.
佛教的核心教義就是八識論。真正的生命實相、法界實相、宇宙實相即是八識論。
而六識論是一般凡夫俗子都可以很容易知道的世間俗論。
所以
凡是否定八識論者100%肯定是未斷我見未證果位的ㄚ師、附佛外道邪師,都是凡夫。
凡是只會論述六識論也100%肯定是未斷我見未證果位的ㄚ師、附佛外道邪師,都是凡夫。
若是這一類未證果位的凡夫、附佛外道邪師不知強以為知,胡塗無知上座說法、或寫書論述其否定八識論或把佛法誤當六識論之邪知邪見者......那真是幹了害己害人之世間最大的惡因惡業 !!
即是
——佛藏經卷中——
佛云 :
舍利弗,身未證法而在高座,
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墮地獄。
由無而始, 由無而生. 到成物質, 則陰陽已交會, 正所謂獨陽不生, 孤陰不存. 陽由下而上, 陰由上而下, 所以修佛上如門下滅門, 修道上死門下生門, 修至上下法門皆通, 稱如來, 正所謂你要過來我要過去而已. 所以修佛修個什麼? 了無所得. 只是知道一些道理. 神秘學部分不談, 談了易使人貪迷.
參考: 修悟所得
不必求你己經見到了 但卻不承認不確認 你為何不覺已經見到了 這就怪了???? 喔是你到處亂找像是追著尾巴的狗團團轉當然不知見著了
為什麼有翻正志及正思惟
正志意指?
正思惟意指?
說有求皆錯是站在什麼立場?
人如果不會犯錯
佛陀說八正道幹嘛
若以色見我,以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何才能正確的求見如來
你若要求見如來
一定要看出本性
達摩血脈論這樣說
問曰 若不見性
念佛 誦經 布施 持齋//得成佛否
答曰 不得
又問 因何不得
答曰 是有為法
是因果 是受報
是輪迴法 不免生死
何時得成佛道
成佛須是見性
若不見性
因果等語是外道法
所以什麼叫做外道
當今一般若說外道就是說
你信我的教以外
去信別的教//就是叫做外道
事實這個外道//不是這樣解釋
這個外道要怎麼樣解釋
我們先來看圓覺經注//裡面所說的
外道 心行理外故名
外道就是我們的心//走在道理的外面
所以才叫做外道
傳燈錄這樣說
心外求法
名為外道
他說你心的外面要求道理
這個就是叫做外道
唯識俗詮裡面這樣說
外道者 心遊理外//不順真理
它說外道是什麼
就是我們的心
跑到道理的外面//不會去順從真理
楞伽經說
心外見法為外道
楞伽經說你心的外面//要看出這個道理
這個就是外道
俱舍玄義這樣說
學乖諦理 隨自妄情
不返內覺 稱為外道
俱舍玄義說//你學一些違背真理
隨著我們自己的妄念//那個情來走
你不反過來
看出我們//內心的本性來覺悟
這就是外道
等於外道//就是沒有看出本性
只有外面找一些靈感顯化//這都叫做外道
現在來看達摩血脈論
有一個人來問達摩祖師
他說假使若沒看出本性
念佛 誦經 布施 持齋//會作佛嗎
達摩祖師這樣說
沒有辦法
你若沒有看出本性
念佛也沒用 誦經也沒用
布施也沒用 持齋也沒用
但是你要注意喔
現在說沒有用//就是說要了脫生死沒有用 '
你若說要談後天這個因果
要進三善道人天福報//這就是有用
你若聽不懂
我譬如一個引證//比較清楚的道理給你聽
譬如說我若沒有//讀研究所 這個博士班
我會做博士嗎//他說沒辦法
他說為什麼沒辦法 '
你若大學畢業做一個學士
是對於我們學問中//算是很有利益
但是做博士沒有用//這樣說比較快
所以呢//他這個人聽到這句話之後
他就又問
為什麼沒辦法作佛
達摩祖師就回答他
這就是後天有為之法
就是因果輪迴法
就是受報
是輪迴法
受報就是//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是輪迴法//沒辦法避免生死輪迴
你什麼時候//有辦法來成佛道
你若要成佛//一定要看出本性
你若沒有看出本性
你若說因果這些話
這是外道法//絕對沒辦法了脫生死
所以呢//有人說不要說因果
是啊 真正你要了脫生死//不要談因果
他說//你若不要談惡因就有理
為什麼連善因也不要談
真正的修行人//連善的因也不要談
修先天法不說因果
後天才有說因果
因為後天是//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善的人會得到善果
惡的人會得到惡果
你若善的人到三善道去
惡的人到三惡道去
說因果//永遠都無法了脫生死
有的說不過當今//一些法師都在說因果啊
是啊 他是只有教你//後天的法而已
不是說了脫生死之法
你要知道真正修行人
不是說只有惡因不談
連善因也不要談
若這樣說起來//連善事也不要做喔
不是 善事要做
既然善事要做//為什麼不要談善因啊
這個理由很簡單
我們在佛家
譬如說你要布施的時候
要三輪體空
怎麼樣叫做三輪體空
就是沒有布施的我
沒有受施的你
沒有布施之物
沒有布施的我
等於就是說//我雖然在做善事
但是//我沒有把它當成善事
人家若說某人你很誠心
你拿多少錢去做善事
他說哪有//這個我是回報社會而已
我做什麼善事
某人啊 聽他們在說
你拿多少錢//去幫助什麼團體
他說哪有
我忘記了//你記性怎麼那麼好
這就是沒有布施的我//和沒有受施的你
另外沒有布施之物//就是我東西拿出去
這個東西我就忘記了
不要去想他
這就是三輪體空
也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的布施
所以金剛經說一個人
你若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拿來布施
福德有大嗎
釋迦說福德不大
不如一個人受四句偈
四句偈就是說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這就是以無住的心在做
一個人要做善事
一定要做無所住的布施
你若有所住的布施
永遠就是在輪迴法//無法了脫生死
你也沒辦法做佛//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李老師講解
若以色見我,以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
以法見我
此法為『十二因緣法』
=== 阿難。若人見十二因緣。是為見法亦得見我。 ===
2013-12-08 19:48:03 補充:
如何才能正確的求見如來
-----
=== 不離四念處 ===
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
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
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
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
若比丘不離四念處者,得不離聖如實法;
不離聖如實者,則不離聖道;
不離聖道者,則不離甘露法;
不離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人解脫眾苦。
金剛經是教人破除「著相」的障礙,釋迦牟尼佛已經不再「著相」,要教導眾生不要去「著相」,所以金剛經有許多重複的用語,比如【若見◎◎,即非◎◎,是名◎◎。】拿現在比較好懂的話:我是你的「董事長」,你是我的「員工」。如果你常常看見你的「董事長」,處處在耍威風,擺闊氣,處處要顯示他是「董事長」,你是「員工」的那種差別。處處要你們這些「員工」,要聽他的話。你的這位「董事長」就是著了「董事長」這個職位的相了,也就是說你的「董事長」,「著相」於「董事長」這個職位。你的「董事長」如果破除了「董事長」這個相,他會認為你跟他是同事,不會以差別心來對待你,跟你說話,叫你辦事,就很平和、很客氣,不會擺架子、耍威風。以金剛經的用語就是【「若見」董事長,「即非」董事長,「是名」董事長。】。
如果我這位「董事長」,心中沒有我是「董事長」,你們是我的「員工」,那樣的心態,這就是稱為沒有「董事長相」了。 引用現代的名相來說明,就容易懂了。「若見」LV皮包,「即非」LV皮包,「是名」LV皮包。「若見」董事長,「即非」董事長,「是名」董事長。「若見」豪宅,「即非」豪宅,「是名」豪宅。「若見」法拉利跑車,「即非」法拉利跑車,「是名」法拉利跑車。「若見」鑽戒,「即非」鑽戒,「是名」鑽戒。「若見」真珠項鍊,「即非」真珠項鍊,「是名」真珠項鍊。 以禪宗的用語【見山不是山】在這裏就這樣的用語見LV皮包不是LV皮包見董事長不是董事長見毫宅不是毫宅見法拉利跑車不是法拉利跑車見鑽戒不是鑽戒見真珠項鍊不是真珠項鍊這裡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是指【表相】,不論是名詞上的【表相】(董事長)與物體上的【表相】(LV皮包、毫宅、法拉利跑車、鑽戒、真珠項鍊),金剛經所指的相,是指這些【表相】整句話的解釋:世間所有名詞上的【表相】或物體上的【表相】,都是虛幻不實的。為什麼是虛幻不實的?有一句話叫做『色不迷人,人自迷』,這些【表相】都不迷人,是因為人看到這些【表相】以後,執著在這些【表相】上面,去做出種種不理性的行為出來。金剛經是教人要把這些【表相】看破,不要被這些【表相】迷惑。說起來很簡單,但是每個人都是看見一個相,就迷惑一個相,沒辦法看得開,看得破。 不要去分別那個人是男的,那個人是女的。如果是對方男的,你會用一種態度去對待他。如果對方是女的,你會用另外一種態度對待他。這樣就起了『差別相』了。 同樣是車子,看到Benz及BMW,你會用一種眼光來對待它。如果是看到一般的國產車,你會用另外一種眼光來對待它,這樣就起了『差別相』了。 同樣是房子,看到豪華住宅,你會用一種眼光來對待它。如果是看到一般的平價住宅,你會用另外一種眼光來對待它,這樣就起了『差別相』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相』是指境界相,不是指物質的『體相』,如金剛經裏面常說的,1.無我相2.無人相3.無眾生相4.無壽者相。都不是指物質上面的。這裏的『如來』不是指『如來佛』,是指『如來藏』,禪宗經典稱為『如來藏』,法華經稱為『真如本性』,般若經典稱為『智慧』,華嚴經稱為『一真法界』。不能見「如來」,就是說不能見到自己的「如來藏」,就是不能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簡稱「本性」。整個文句的解釋是說:凡是世間的所有『名相』,都是虛幻不實的,如果你看到所有的『名相』,自己的心不執著在這些『名相』上,就能見到自己的『如來藏』,就是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名相』如佛、眾生、菩薩、羅漢,這些都是。佛經中教人要破除的,就是在這些『名相』的執著。不是指世間的所有東西都不存在。佛家講的空,就是要把這些『名相』的執著空掉,不是空掉所有物質的東西。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你要見到自己的「如來藏」,不能以「色」指的是眼睛所看見,外在的『形形色色』,也不能以追求外在的聲音,這樣想來見到自己的「如來藏」,是在行邪道,不能見到自己的「如來藏」。意思是說「如來藏」是內心裏面的東西,不是向外在的境界上求,是向內心裏面求。 若見※※,即非※※,是名※※。是要人不要去「著相」的經文用語。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先瞭解這一段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你們不要去認為我釋迦牟尼佛還有這種心念,我釋迦牟尼佛是在度眾生,須菩提,不要有這種心念,這是什麼原因呢? 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一生都在度眾生,怎能說自己都沒有在度眾生?這是釋迦牟尼佛要人破去「我執」的說法,因為還沒覺悟的凡夫眾生,都有1.人相2. 我相3.眾生相。釋迦牟尼佛是內心裏面沒有,1.人相2. 我相3.眾生相。為了要讓眾生破去「我執」,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我心裏沒有「執著」於1. 「人相」對方是被我度的人。2. 「我相」我釋迦牟尼佛在度化眾生。3. 「眾生相」眾生是被我釋迦牟尼佛所度化。不是對方沒有被我度,也不是我釋迦牟尼佛沒有在度化眾生,也不是那些眾生沒有被我度化。因為佛內心都不再「執著」於「我」,因為佛的「我執」早已破除,要教眾生來破去「我執」,所以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的境界,釋迦牟尼佛沒有認為,那些眾生是被我度的人,如果我釋迦牟尼佛心裏還存有,那些眾生是被我度的,這樣的心念,那我釋迦牟尼佛,還有1.人相2. 我相3.眾生相4.壽者相。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不著相』:比如別人送你一個LV牌的皮包,但是你平常外出都是拿塑膠袋裝東西,如果你心中存有要出去顯示一下,給親朋好友看,你使用的是LV牌的皮包,來顯示一下自己的身份地位,這樣就『著相』了。『著』了LV牌的皮包的『相』。如果平常外出的時候,還是拿塑膠袋裝東西,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才拿LV牌的皮包出門,但是你只把它當做裝東西的手提袋,不去刻意的炫耀,它是LV牌的皮包的心態,這樣就沒有『著相』了,沒有『著』LV牌的皮包的『相』。一般學佛的人,所認為的空,就是要把LV牌的皮包當做不存在,這樣就把佛法學偏了。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的地點在哪啊.............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啊。
2013-12-08 16:10:12 補充:
指月關!五燈會元!!
宮家事件(識見)........老猴掛印的關隘.....在"回頭望"........不在"掛印"。
電影一派宗師葉問中......
三板斧........拍手 攤手 膀手
詠春心法.........小念頭,尋橋,標指
2013-12-09 15:33:29 補充:
可能是沒看過明華園演的包公審判官.........
所以一直對所謂的"地域"......特別容易.....大驚小怪吧
如何求見盡是妄想、盡是無常!
能見真常之道,即見如來。
何者常,不生不滅?
何者常住,不離世間?
末學 合十!
「小媺」說:「經文有寫 何必多此一問?」乃對禪宗宗旨無有正確認知所生的偏差見解。
要知禪宗乃承襲自 世尊的教外別傳,為的是:諸經教雖然把第八識真如心 體性、自性、功德性等洋洋灑灑、不厭其地翻來覆去講了又講,可是沒見到那個「東西」,即使把祂形容得膩了,也還無法實際領會證知其真實意旨。就像一從未見過雪花者,你將雪花描繪得再仔細,他還是體會不來;得要讓他親見、親觸摸後,他才幌然大悟。
佛世尊施設的「教外別傳」,就能使證悟機緣成熟者,頓然以心眼見得、悟得自身及眾生第八識心所在,從而能觀察祂的自性、行相等,於是實相般若智慧勃發,得以入佛法內門進修。
2013-12-08 14:53:08 補充:
此所以禪宗一向就是佛門重鎮的道理也!至於如何才能正確的求見如來?也不外追隨真善知識修學參禪法道;除非你是乘願再來的菩薩,才能自修自悟,否則無有是處。
「分享」師兄對本題回應意見是:「無求」。那好極了!一般人都是開悟者了,他們從「無」佛法之「求」故!反而是追隨真善知識追求悟道而精勤用功的學人不能成願,因為他們有求啊!是這樣嗎?
2013-12-09 16:58:05 補充:
如何才能正確的求見如來?「分享」師兄答:「無求」!
好吧!就如師兄所說:「無求即是"順應自然"」雖然不對題,也勉強講得通!就不再追究。
可是,要講「無求即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得要理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意為何?
請師兄開示看看:何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果能講得如理如實,從今而後,無論師兄以任何態度、任何內容回應問題,末學都不敢再有一言半語。
2013-12-09 17:26:09 補充:
T O 明於六觸」師兄:
「求見如來」在大乘法裡,就是證悟第八識自心如來。
對於「如何才能正確的求見如來」?師兄回答說:「不離四念處」
就兩者關係如何?不離四念處如何能求見如來?請師兄丟開經文,用自已的理解來說明如何?
若解...
如來(義)..不求..見(自)如來體...
如來..是真義..也是宇宙人生..真實義...
海會是..諸佛如來..本基地...也是一切萬法的本源...
2013-12-08 15:16:09 補充:
若見諸相非是真相..即可會見..如來也...
如來..也只能慧慧見...(它)無實體...當然也可以一切虛幻之(相)見其(本)性...
直心是道!
能做到 阿甘正傳裡的阿甘 算是基本條件
開版方便問:如何才能正確的求見如來?
不去求見如來相,不住一切有求之念,不住一切相,即見如來。
而如來無如來相,見是見,不可住於見如來。
若生疑則住疑相,不能見如來。
若說見如來,實則無見。若說不見如來,也不可見如來。
以幻見幻,縱使無量劫,也不能見如來。
如來不從何處尋,有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
末學願您以平常心看文讀經,不因自心求見如來而生罣礙自擾。
無求
南無阿彌陀佛
2013-12-08 19:22:58 補充:
To LYc3318大德
無求即是"順應自然",即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你竟然可以掰成"一般人都是開悟者了,他們從「無」佛法之「求」故!反而是追隨真善知識追求悟道而精勤用功的學人不能成願,因為他們有求啊!"你的善知識會如此狹義的解譯"無求"嗎?如果不會,就請你的善知識幫你解譯"無求"吧!
南無阿彌陀佛
2013-12-09 18:45:52 補充:
to LYC3318 大德
順應自然,分兩個層次
一是看的到摸的到,大家口中的自然
一是看不到摸不到,佛家常說的法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為何會說"應",而不直說無所住,活著無所住有三種狀態,一是無夢熟睡,一是癡呆,一是清明無念
應即是應對,是誰在觀?誰在應對?無念無染,清明應對,無念即是無所住,有念有染有執著,是有所住,生的是妄心
2013-12-09 18:59:32 補充:
生其"心",分三個層次
一是因專一而性顯,於此階段不會覺察性已顯
一是因緣俱足,如實覺知本心,有說真如.法性.第八識.....是以身親證(覺知),而非看到聽到想通,會完全體驗本心的體.性.用,也會覺察自性已顯
一是經前二階段,順其自然轉成順應法性,活在當下,順應法性而衍生行為,有人說"無為法",也就是回歸日常生活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各自表述,各有緣取,沒有對錯,萬流歸宗
南無阿彌陀佛
若以色見我,以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何見如來?
==
不以色見,不以聲求,是人行正道,即能見如來
若以色見「我」,以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此二我,即如來,即自性也
「色」「聲」二字係舉音聲二識以概其餘也
見聞覺知,雖其體是性,但眾生自始來已變成識
以音聲求,顯然業識同事,執著六塵境相
以是求法身,明明是妄見,明明是向外馳求
故不得見如來
如了是義
空有不取,當不執相,也不廢相也
2013-12-09 12:33:19 補充:
<身未證法而在高座,必墮地獄>
那大家都要下地獄了...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另者
法性本空
宛然存在
對實有的常住三寶仍起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