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是悟了什麼?』。歡迎討論

2013-12-06 6:27 pm
法門不同,正知正見當同,既同當顯現於正受正用。
有請諸位捫心自問自我知見:

『悟』!為什麼要有悟?

『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無所得。

『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個不用悟。

以上歡迎討論。
更新1:

009 回答者: emily ( 初學者 4 級 ) 回答時間: 2013-12-06 14:14:45 [以有不覺妄想心稱之為----------迷 若離不覺之心稱之為-------------悟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悟無所得][悟個不用悟] [迷] [悟]之心猶如兩隻泥牛鬥入海,時至今日無消息--------無真覺自相可說! == 是的.<迷] [悟]之心猶如兩隻泥牛鬥入海,時至今日無消息--------無真覺自相可說!> 同見同行者 末學 合十

更新2:

若有悟境可得.只能言是 ~~~~黃葉止啼~~~~

更新3:

師問:佛者如何稱? 生答:佛者覺也 師問:佛曾迷過否? 生答:未曾有迷過. 師答:既未曾迷過.何需覺 生:...........

回答 (46)

2013-12-07 9:34 am
✔ 最佳答案
問:『悟』!為什麼要有悟?
答:因「迷」有「悟」。

問:悟!是悟了什麼?
答:見到了迷執之處,即是開悟。
  故古大德說:悟無所得。
  本來無所迷故,悟了又何有所得。

問:悟!是悟了什麼?
答:知幻即離,不假方便;
  迷若除了,悟也不存在。
  故古大德說:悟個不用悟。
  沒有迷若還有悟,此悟猶如兔無角。

師問:佛者如何稱?
生答:佛者覺也。
師問:佛曾迷過否?
生答:未曾有迷過。
師答:既未曾迷過,何需覺。
末學答:
   覺是本性,不生不滅;
   悟隨迷而有,迷滅了,悟也不存在;
   但這覺,卻未曾改變過。

   悟由何起?
   由覺起,故說「覺悟」。
   直心是道場,世智的了達,尚不能稱悟;
   以直心破迷除幻改過,方是悟;
   真悟,離一切相、一切思維,可以說「非有」;
   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何以故?言則著有,非真悟。

以上是末學的邊見。
2014-08-13 10:12 pm
悟=開智慧→既第二道智慧之門
悟=心與靈相結合→又稱 入聖
倉頡 能造出此字 心+吾→心與靈相結合→又稱 入聖
看的明白就明白
看不明白 你禪坐個千年也還是不能有所悟
2013-12-10 6:23 am
版主開題的初心是要讓大家互通法義
以補傳承之不足
還是要讓大家陷入口舌,邏輯的迷霧裡
看來大家的貪嗔癡慢疑
還是有得修

未開悟而言悟者
開題之起心動念
無不造作惡業

學佛的人要謹守口,身,意
慎之 慎之
2013-12-09 6:19 am
悟是指看見大道,知道為何要得道,道的原理及方法.知這三者便是悟了.
2013-12-08 7:45 pm
後學隨喜讚嘆意見者: 太陽找不到光明 ( 實習生 5 級 )

暫不說世間悟.以出世悟來說

末法眾生億億人修行.旱一人得道

在末法想悟道而出世.機率接近0

也就是說億億人修行.想要靠悟來出世

是不了義的

真正有小悟的弟子

還是選念佛最為穩當

只要學會老實

那有去不成的道理

希求各位大德一起學老實

同生極樂.

後學認為版主開題不具正面性

後學多嘴~阿彌陀佛~

2013-12-09 09:24:59 補充:
給意見者: 雲 ( 初學者 2 級 )

不要隨便聽信三言兩語就動搖信心

是誰說念佛須要懂佛理的???

有那位大德可以引經據典嗎?

看來佛教門外漢還不少

諸不知佛理是釋疑用的

無量劫來具足的善根

何需畫蛇添足

一接觸佛法.就能死心塌地的念佛

前生因緣起用.繼續念佛

不拋開所知障.如何念佛?

純討論交流.不動嗔心

後學淺見~阿彌陀佛~
2013-12-08 7:32 pm
悟無所得....
悟無所得不是很難,也不是很容易。制心一處。自然心行處滅。而達心中無一物。但若無依苦而起.不度一切苦厄,不名為佛菩薩。
無智亦無得~欲到無得必定經過無智。於達無智,必定已顯發無師智.自然智,顯發無師智自然智。起即是不起,不起即是起,無.起與不起,於智,無有.智與不智。於無有智與不智.而無得與不得,於無得與不得而無所得。
言無所得必定無師智自然智顯發,且於無師智自然智無有得與不得。~無智亦無得。
(但言無所得,是有.得與不得)
2013-12-08 11:51 am
縱使我告訴你
你仍然要入輪迴
不修行 你就下輩子重新再來學一次
2013-12-08 7:24 am
禪貴知見.不貴行履
======
知見深了.....業也深了

不貴行屢......鐵鞋從不曾踏破
2013-12-08 4:23 am
^_^

『悟』!為什麼要有悟?

( 頭一歪) .. 因為 " 想知道 " !

『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無所得。

想知道的知道了...! 知道 是 " 知道 " 所以沒有 " 得到 ". !

『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個不用悟。

想知道的已經知道...! 既然已經知道... 知道就不用 " 想知道 " 了 !

合十.. ^_^ ( 請寬容我的頑皮 )

2013-12-08 01:03:51 補充:
知見深了.....業也深了
不貴行屢......鐵鞋從不曾踏破
知見深了....
業也深了
業? 夜?
========
嘿 ~ 好玩 ! 我也來~ ^_^

師父 : 知見深了.....業也深了
小沙彌哭喪著臉: 師父.. 為什麼我都沒有?

小沙彌喊道 : 師父~師父~ 師兄回來了, 師兄說 : 不貴行屢......鐵鞋從不曾踏破, 是什麼意思啊~ ??
師父笑說: 回來了就好 ! 叫你師兄把鐵鞋脫了吧 !

合十.. 逗兩位一笑 ^_^

2013-12-08 01:14:07 補充:
佛法該是具有邏輯性及科學性的
=========
是的~ ! 雪大德.. 請容我略說..

雖說..本心能生萬法,本心不生不滅,本心本自具足,與心經、金剛經所述的心提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一致的形容

但是.. 邏輯上必須把它想成 : 它們皆 " 屬於" 金剛經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形容之ㄧ.. !!

雖說諸經殊途同歸.. 但在科學上, 由於每個人的成長因緣不同, 所以能依心修得的證量也是不同 !

所以..
^_^
希望能對您的修學有幫助 ! 合十

2013-12-08 13:10:05 補充:
嗯... 太陽找不到光明 大德

我們交流一下~ ! ^_^

迦葉尊者 是因為已經明瞭世尊所說的 " 佛法" 了, 身在.. " 知法中"..
所以才能知曉佛陀黏花微笑之義喔~!
而參.. "念佛者誰?" 亦是問其對學得 " 佛之法" 的明瞭處...
那~ 可否請教.. ( 如下)

2013-12-08 13:10:14 補充:
老實 念佛 禮佛 拜佛 學不學佛法 ?
若學..
那.." 知見是知見 昨日所見今日不現 來日又能見啥? " 則見已知" 法無性"
若不學..
那.." 知見是知見 昨日所見今日不現 來日又能見啥? "
是否會誤導老實 念佛 禮佛 拜佛者.. 誤會不用學佛陀所傳諸法呢?

合十請教

2013-12-08 13:41:26 補充:
後學認為版主開題不具正面性

後學多嘴~阿彌陀佛~
========
^_^

JEFF 大德..
您沒說錯呀~ !
版主的開題本來就不在 " 正面性 " 上 !
如果您好好地用閱讀的方式來看..
會發現.. 是 " 捫心自問 " 而後的....
" 可討論交流性" !
這多嘴.. 很好喔~ !
才能 " 知 " ... !!
這就像 小媺 大德所言.. ( 我打招呼^^ )
話語中的佛心刀子口在說:
好好修行... 即不怕輪迴 !
即使今身身有時, 來世續修莫錯跎.. !

善哉諸佛~

2013-12-08 14:07:01 補充:
所以.. 如牧之 法友所言
此題 :

『古大德說:悟無所得。
『古大德說:悟個不用悟。

是為 " 所知障 " 之.. " 引 " !

引.. 自身立見無明而出..

即可於法 " 知見波羅密" !

^_^

善哉諸佛~

2013-12-08 14:23:21 補充:
LYC3318 大德..

您啊~ 真的妙 ! ^_^

「心外求法」對剛剛接觸想學佛法之人.. 非常重要 !

您也要用淺顯易懂的方式, 讓人喜歡學習佛法呀~ !!

把您的 " 第八識" 放下來吧~ !

您自身的法知.. 已經能讓您有所 " 覺量" 了 !!

^_^ 合十..

2013-12-08 16:09:10 補充:
^_^ 無盡燈大德..

容我說聲~ (( 漂亮) ) ~ ! !

交流討論就是如您一般.. 互相把自身 " 對的之論見" 從容 說出..!

也從容地把他人.. " 對的論見" 聽入思考.. 以致自精進 !

^_^

合十以敬~

2013-12-08 16:44:45 補充:
參禪如同談玄論妙與執著地八識一樣 談虛空幻花有何不同?
============
回覆: 太陽找不到光明大德
如您所知.. 念佛與禪法, 都需要以佛言經典之法作為依歸 !
此句若改成:
念佛如同談玄論妙與執著地八識一樣 談虛空幻花有何不同?
大概會讓您昇起嗔心吧?!
但如果加入..
解脫如同談玄論妙與執著地八識一樣 談虛空幻花有何不同?
因緣緣生如同談玄論妙與執著地八識一樣 談虛空幻花有何不同?
自性五法如同談玄論妙與執著地八識一樣 談虛空幻花有何不同?
等等..眾多諸法

2013-12-08 16:44:54 補充:
是不是讓您見到諸多如金剛經裡的..佛言法經?!
念佛很好~ ! 亦是正法~ ! 也一定有著佛經法理 ! ( 如阿彌陀佛經 )
不修這法理.. 見的阿彌陀佛.. 佛如何說經解疑佈法呢?

合十以敬..交流 ^_^

2013-12-08 18:07:44 補充:
您多慮了 諸佛妙理不在文字
預知時至 站著往生 這不就是真如嗎?
..( 略) 請寬容字數過多
===
回覆 : 太陽找不到光明大德
諸佛妙理不在文字.. 那是因為文字無法盡述諸佛妙理而形成的"文字框架"
亦即.. " 文字障 " !
預知時至 站著往生 這不就是真如嗎? 答 : 不是 ! 那只是知道死期, 會站著死掉, 跟真如... 沒有關係 !
佛陀是以 " 智覺" .. 而讓諸根明塵諸識! 這聖智究竟覺.. 無證 !
有知見, 才能思所以覺; 覺知過往諸根妄識攝授, 或所攝授, 是知法, 非證道!
願您~ 持續念佛, 共鳴法海
善哉諸佛~

2013-12-08 18:22:13 補充:
太陽找不到光明大德..

請別致歉~ !
因為您... 沒錯 !! ^_^
我們在交流佛法修持的各自心得而已..!
不才只是怕..
萬一您所言 " 念佛" 被初接觸佛法之人, 以為不用修持佛言經文..
這誤會.. 就不好了 !
淨土宗很好..!
學佛之人都明白的~ !
^_^

善哉諸佛~

2013-12-09 17:30:05 補充:
我們來交流一下對於真如的見解
其實那就是真如 眾生是佛 請不要妄自菲薄
一切智智是佛 實無一切智智
=

^_^ 好啊 ~ ! 太陽找不到光明大德..

您認為.. 預知時至 站著往生 這就是 " 真如 " ,
我認為.. 那只是知道死期, 會站著死掉, 跟真如沒有關係 ,

( 注意囉~ 上下文有關聯 ^^ )

您言.. 眾生是佛 請不要妄自菲薄 !
我問.. 我亦是眾生, 眾生既是佛, 何來妄自菲薄 ?

您言.. 一切智智是佛 實無一切智智
我說.. 一切智智是佛 實無一切站著往生, 知道死期智智真如..

** 請用我們兩個不同的角度一起來看看 ^_^

合十

2013-12-09 18:07:19 補充:
致 : 雲 大德 ^_^

念佛是非常好的事 !
而您會問一些科學邏輯的事.. 代表著您適合 " 理入" 的念佛修行 !
佛理不難~ !
簡單說, 就是重新對生活週遭的種種.. 用對的方式來重新認識 !
有這對的佛的邏輯佛理, 於您在念佛中修行所產生的過往所知阻礙妄障, 才能以正理引導息滅 !
版上有一些大德的修行.. 亦是如此 ! 可參考.. ^_^

如: 如實知見大德, 星洲大德.. 等等很多..

雖行法不同, 但.. 皆用佛理正識以修引, 以共鳴..

這念佛.. 很好 !!

善哉諸佛~
2013-12-08 3:58 am
What you're looking for is within inside of you.
2013-12-07 11:49 pm
所謂悟者
即是非悟
是名為悟
2013-12-07 7:36 pm
嘿嘿嘿~~~

有趣~有趣~真有趣~

這麼會!佛版開始流行((開))((悟))了!
拿著佛經當飯吃,照本宣科唱一遍!
嘿嘿~~吃完唱完~~該收功德金囉!

有道是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013-12-07 6:31 pm
悟~!

沒有為甚麼要有悟,你可以不悟,誰叫你要悟?

悟是悟了甚麼?那要問你,你用甚麼去悟?

悟了甚麼?問你自己悟了甚麼?
2013-12-07 6:23 pm
感恩版主慈悲!

讚嘆並借用"分享 ( 實習生 5 級 )善知識"的意見019,稍做修改,還望您不介意。

"悟,透過如實的親自身心的覺察,於當下覺知自己身心,觀察清楚了,再經由正思維而悟,而非僅思維的想通,不放下思維,永遠找不到心,找不到心,如何見緣起,又如何真正的悟呢?"

祖師云:"道不用修,但莫汙染。何為汙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汙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感恩!
2013-12-07 4:17 pm
『悟!是悟了什麼?』。歡迎討論

有請諸位捫心自問自我知見
=====

討論『悟』…是很空洞,而且很容易脫離現實生活而不切實際。

討論『悟』…有人發現,『悟』很難,所以佛教可能只剩一句阿彌陀佛。

可以用更平常、人人可以懂可以知、而且是不脫離現實實際的生活而討論。

人人每天眼睛一睜開,『需要』刷牙、洗臉、如廁、喝水、用餐………

諸位朋友捫心自問 → → → 您需要什麼?

小明一同捫心自問 → → → 明需要什麼?

2013-12-07 08:19:34 補充:
捫心自問 → → → 您需要什麼?渴求什麼?想要什麼?期待什麼?盼望什麼?

2013-12-10 16:05:30 補充:
真如非緣起
-----
諸法從緣起,真如亦如是。




性相一如
-----
奧義書的思想、哲理與主張
2013-12-07 4:10 pm
悟先從分出陰陽二炁開始(也就是中道義), 進入神祕學領域, 心要如如不動, 學真佛法和道法, 然後依此法還回本心, 知道自己是甚麼佛來降生, 進真無為法, 會依佛來修正身心, 也因此氣功會自然成形, 瑜珈術自通, 用於扭轉經脈肌肉修正形體, 拳術自通用於通氣, 打坐唸真經自通, 用於神之修. 修法身, 歷三大阿僧祇劫來圓滿報身.從而無我無相, 法身遍諸三界六道各眾生及神佛道.
參考: 修悟所得
2013-12-07 4:02 pm
版大德您好:
對於禪門佛法 南懷謹先生曾經描述過他的修佛歷程 他花了許多心神與金錢以求最上層的佛法指導 在學習藏傳佛法時最有趣 他從最初的灌頂一路學習到了所謂的無上佛法傳法的時機與時刻 花了畢生積蓄供養最高傳承的上師 傳法時 上師從房內走上壇城上座之後 默然無語 最後咳了一聲轉身離座而去 侍者說法已傳畢諸位請回就這樣子!!!驚! 遇到詐騙集團嗎?不是!
原來佛法的最高法門其實是禪法於是他又回頭學習顯教佛法 這是南懷謹大師的心得
由於有次第的修佛法門在漢傳的顯教已經失傳 末學摸索了三十多年 漸漸稍有心得
那麼那些最初的修法基礎要去哪學 說來也有趣 要先學藏傳密教 他的次第非常的嚴謹 行者只有透過不斷有次序的漸進修去 通過了驗證然後再往上修 到了最高禪法時你才能領受最高的佛法灌頂


2013-12-07 3:56 pm
誤個有形體 稱做繆誤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
善男子。
譬如 清淨摩尼寶珠 映於五色 隨方各現。
諸愚癡者 見彼摩尼 實有五色。

善男子。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彼愚癡者 說淨圓覺 實有如是 身心自相 亦復如是-----( 錯認佛性有相)
由此不能 遠於幻化

2013-12-07 07:59:07 補充:
認定有形體 稱做邪誤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九
==============================
善男子!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不可 以色身見,
夫 如來者 即是 法身。

善男子!
如來法身 即是 諸法真如、法界,
真如、法界 既不可說 有來有去,
如來法身 亦復如是 無來無去。

2013-12-07 08:03:04 補充:
證個真實體 稱作戲論
===============================
大乘顯識經
===============================
識不可視。非如 掌中阿摩勒果。
識不在於眼等之中。

若識在於 眼等之中。
剖破眼等 應當見識。

賢護。
恒沙諸佛 見識無色。
我亦如是 見識無色。

識 非凡愚之所能見。
但以譬喻 而開顯耳。

2013-12-07 08:04:43 補充:
悟個真實體 稱無有是處
==============================
大乘同性經卷上
==============================
時 毘毘沙那楞伽王言。
世尊。
眾生神識 為當幾大 為作何色。

佛言楞伽王。
眾生神識 無邊大。
無色 無相 不可見。
無礙 無形 無定處 不可說。

2013-12-07 09:51:31 補充:
已經知道 需要?渴求?想要?期待?盼望? 叫做輪迴因
所以啥都不要.............................


只不過閑來沒事
看到有小孩 被媽媽帶去邪教 "練抽水管功"
還有人跑去坐禪 禪成一條魚 "說有水世界"
還有假菩薩 假傳佛意 要人為假名相 "搞成墮輪迴"

看有人被當傻瓜耍 有點不爽
所以來走走...............

2013-12-07 12:39:56 補充:
收功德金???
=========
這鬼扯的說法 確實需要佛經解釋
不然自己貪心推給佛 又妄傳佛意 算啥學佛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五十
善現!
我說一切分別所作 財施等法 無不皆空 性相非有,
是虛妄 非堅實。----------------------------------(財施無性)
何以故?

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 善學內空 乃至 善學無性自性空,
如佛所說 而通達故。

善現!
是菩薩摩訶薩 安住空已,
如如觀察 分別所作 財施等福 空無所有 虛妄不實,
如是能不遠離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如如不離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獲福 無數無量無邊,

2013-12-08 12:17:30 補充:
在末法想悟道而出世.機率接近0
也就是說億億人修行.想要靠悟來出世
=================================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
有人說這句來自大集經 結果大集經根本找不到

反而 般舟三昧經 無著品第五 這麼說
============
如是颰陀和。
是菩薩 守是三昧。當作是見佛。

不當著佛。
何以故。
設有所著 為自燒。

譬如 大叚鐵 著火中 燒正赤。
有智者 不當以手持。
何以故。
燒人手。

2013-12-08 12:19:08 補充:
如是颰陀和。
菩薩見佛 不當著。
色痛痒思想生死識 不當著。
何以故。
著者 為燒身。

見佛
但當 念其功德。
當索 摩訶衍。

佛告 颰陀和。
是菩薩 於三昧中 不當有所著。
不著者 疾得是三昧。
===============================
我不知是怎麼一回事

念佛的師父 可以回答我嗎??
2013-12-07 7:20 am
牧師兄您安:
[悟]者心,離心即無悟.[是心悟],[非悟心].----後學愚見.
一切相無心不見,非性無顯.斷相無性顯,離相無心見.一切悟在解謎---經文中深藏的謎義.所悟在見現自心的啟機.[古大德說:悟無所得。]本俱的一切,何得![古大德說:悟個不用悟。]---本有的當現,悟在啟現.埋於葉堆下的根源.----後學拙見.

2013-12-08 17:31:05 補充:
LYC3318 賢得您安
【[悟]者心,離心即無悟.[是心悟],[非悟心].---】學佛人不應像一般人真、妄心不分。「能悟」者是第六識意識妄心,「所悟」者是第八識如來藏真實心;不宜心來心去,不知是那心?
認同您的知見,是該真,妄明分.如!真心是心,妄心非心?這心有分別.真之與妄其來皆自.不會是他處來.總識細分,卻是一體,一個個過程.可否單取第八識卻捨其餘七識而成法?就如!明心見性,單取一性,卻離捨萬法.
曾有人要畫家畫[靜],一位畫的是ㄧ池無波的春水,一位畫的是一流瀑布,旁邊一彎樹枝,枝上個鳥巢,鳥於巢熟睡著.---一個老掉牙的寓義故事.沒有對錯與是非,個人的認知現境.

2013-12-08 17:49:08 補充:
就如!後學的心,說真妄也妄,本就無以完顯真義.僅僅是應牧師兄法而生.也所以不敢入解答區.自知的非真法.其實!您的論[識],很精彩.也深俱見解.
佛說法深俱實義,卻又包含萬法.佛心自靜,現淨.卻還掛念三世諸眾生.演法ㄧ場又一場.也就成經一部又一部.靜淨的佛心演顯萬法.後世迷眾又借萬法欲尋靜淨佛心.喔!這個心也是妄心.落了名相的[心].也因為是[佛心],還不是自己的心.----後學又再心來心去了.只因後學所見粗淺,見粗不見細.見大不見小.但是!說不清的是後學自己的全部.
深深感謝賢德您的提醒.後學領受,感恩.
2013-12-07 6:34 am
to: 001
意見者: 佛徒
法門有何不同??修行是諸途同歸!!
多多練習...
敏銳的覺知自己心念的生起一剎那...
能令***未生惡不生;未生善生起**
===
末學管見(言了義不言不了義)

當悟:善惡是兩頭話.是能所.<能隨境滅. 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002 意見者: 如實知見
悟無所悟、本自俱足,這話沒有錯,但眾生不明解脫、出離之法,這類的開演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應對於苦有實際的體認才能生勇猛出離之心,否則仍在三界輪轉
==

末學管見(言了義不言不了義)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管見如有冒犯.請見諒.

2013-12-06 22:47:24 補充:
意見003 tina ..
『『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無所得。
領悟:因緣所生法即[依他起性],培養空正見

==
末學管見(言了義不言不了義)

本自俱足.何有所得.經云:無智亦無得.


『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個不用悟
空掉遍地所執,了知萬事萬法都是假名假相,當體皆空

==
末學管見(言了義不言不了義)

是的,迷誤是兩頭話.迷因悟而有.悟因迷而顯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005
意見者: TSUNG

無所求得,悟境現前,心胸開朗,寬廣無礙,無牽無掛,平等一如

==

末學管見(言了義不言不了義)

是的,<不用求真 唯需息見>

感謝兩位

2013-12-06 22:54:07 補充:
008
意見者: 香獨秀 ..從容啊~~~人生到處從容啊夜深人靜時剪去燭花,流螢入室,北窗下臥讀,不亦樂乎?落葉滿地的清秋,蟋蟀清唱,萬籟俱寂,明月高懸,滿目霜天,讀書的味道更佳;木落水盡的冬天,雪壓草屋,窗外數點梅花凌寒獨自開,一爐一火一茶暖融融,這時讀書別有一番情趣。

==

末學管見:

哈哈~~~任性合道,閒閒無事人



011 意見者: 散道人

後又問:行者悟個什麼?

==

末學管見:


噓.噓.輕聲.輕聲.

2013-12-06 23:02:33 補充:
013
意見者: Brightman.

為什麼想要有悟?
Ans︰為了尋求答案!我是誰?為何在此世間?有何目的?有何意義?
==
末學意:

四大非實有.五蘊本空.又有誰是你我他.


悟!是悟了什麼?
Ans︰找回本來面目!與諸佛同在,常樂我淨。
常︰不生不滅故。
樂︰無所得故。
我︰於一切法無我,而見性故。
淨︰離一切相故。
如如是!離一切相故,悟相亦空!
===

末學意(言了義不言不了義)

是的.如如是!離一切相故,悟相亦空!

<了了見..無一物 亦無人 亦無佛>


感謝兩位

2013-12-06 23:06:01 補充:
015 意見者: 亦真 賈

==

管見:

是的.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感謝



021
意見者: 無盡燈

==

感謝.共宣法義

2013-12-06 23:29:26 補充:
027
意見者: 波 ..牧師兄您安:
[悟]者心,離心即無悟.[是心悟],[非悟心].----後學愚見.
一切相無心不見,非性無顯.斷相無性顯,離相無心見.一切悟在解謎---經文中深藏的謎義.所悟在見現自心的啟機.[古大德說:悟無所得。]本俱的一切,何得![古大德說:悟個不用悟。]---本有的當現,悟在啟現.埋於葉堆下的根源
==

是的.若有悟境可得.只能言是<黃葉止啼>

感謝師兄

2013-12-07 10:47:13 補充:
樓上 040 意見者: Jiunying

感謝分享

2013-12-07 23:07:06 補充:
樓上 殘天 師兄

想知道的已經知道...! 既然已經知道... 知道就不用 " 想知道 " 了 !

==

管見:

般若體性無方所.

禪貴知見.不貴行履

知見行深乃是般若用也

如是行深~~~行深~~~行深~~~

2013-12-07 23:52:08 補充:
知見深了....

.業也深了

業? 夜?

2013-12-08 13:34:18 補充:
歡迎有緣諸位.請撥冗參考

009 回答者: emily

015回答者: 靜修

兩位的回答文

有緣者見之

感謝

2013-12-08 13:47:35 補充:
諸位對<知見>的文字解

幾乎都以<所知障>為解釋.

這是毫里有差 天地懸格.的

<知見波羅密>即是<般若波羅密>的異名

故經云:知見立知為無明本.知見無知斯為涅槃

<知見>本身即是真如自性的體用.

如不知此理.而再另立個知見.即是背覺合塵了.故說是無明本.

若知此理.即用即離.即是背塵合覺了.故說斯為涅槃..

故末學說<知見行深即是般用也.>

管見

2013-12-08 19:48:02 補充:
to:079
意見者: 太陽找不到光明
..致版主 被牧大德
用知見表真如 這是很難體會的
重重迷霧要想頓見千里之外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能見也只是分見
身心不二 理智上的見 沒有另外五根的配合 是不可能全見的
末學只能說 版主若能念佛禮佛拜佛 對於真如會有另一種體悟
==

覆:感謝法許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但末憎愛.洞然明白.良由取捨 所以不如



還有版主的 "行深" 末學也沒有看清楚 抱歉!
==

覆:心經云:.....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2013-12-08 20:51:44 補充:
to:035
意見者: michael
..被牧的牛大德:
所謂的「悟個不用悟」
這個「悟」和「悟後起修」的「悟」有不同麼
即然「悟個不用悟」
那來的「悟後起修」
直接修就好了唄??

感謝~
==

管見(跳過未見.歉)

「悟個不用悟」是真如本性未曾迷.既未曾迷.何需悟

迷悟是二法.悟因迷有.



「悟後起修」
==

管見:

悟後起修.是站在修道位所說的的次第法.

<道不屬修.若言修得.成即還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方便說:修個無修
2013-12-07 6:15 am
雲大德吉祥。後學淺見與您交流。太陽找不到光明大德所說是對的。
那是從果地上說。

「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曰:「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以上供您參考

2013-12-06 22:20:10 補充:
亦真假大德吉祥,後學合十贊歎。

後學共赴法筵,愚以一公案與諸法友同參。

問:道在何處?禪師曰:道在目前。問:我為何不見?禪師曰:有我故不見。問:禪師你見否?禪師曰:有你有我輾轉不見。問:那無我無你呢?禪師曰:無我無你又當誰見。

後學深願合十

2013-12-08 14:53:55 補充:
雲 大德吉祥。後學認為大德您的學識定是非凡。
後學不才,也非實達真如證境亦仍是凡夫俗子,也仍是處於菩提旅途中的一位。
所以我們就以彼此學習心態互益來看好嗎?所言也稱不上寶貴您客氣了。
首先您我來看這個悟無所得。悟。後學的體認為,比方在世俗上一件事讓我們迷惑傷感愉悅等,當自己迷於此後,從中體會出一些什麼都稱為悟,比方如何作才能更圓滿,自己當初該如何才能避免等等。

2013-12-08 14:55:07 補充:
悟。即為生活中藉著人與人與事中發現些什麼。一個個小圓慢慢組合成一個大圓,而這個組合成圓的關鍵,後學的體會是通通在於『捨』而非『得』。是從染到淨的過程。五蘊假合的身體,不外乎物質與精神的兩個方面。從物質看,由四大的假合,聚積為身體,離開四大,身體是什麼呢?從精神看,心是經驗的積集,由經驗的延續,導致思維的延續。離開經驗,思維又是什麼呢?又五蘊生命體有我,那我與五蘊為一為異,假如是一,五蘊生滅,我也隨之生滅;假如是異,五蘊與我就沒有關係,那何以從五蘊中建立我呢?如以科學及邏輯推求,五蘊之實質是無我的。

2013-12-08 14:57:50 補充:
然而--悟個不用悟。

就以諸多名相當中見性、真如、佛性、如來藏等等以上一切現成!
並非造作、可修的;有那麼一個東西存在。後學曾回答那是從果地上而說。那是最終圓滿佛果的內證上說。果位高低之分,有斷惑多少之分,有來去生滅之分。然而在不等的法性上,卻無這許多差別。

但是!雖不取於相,事實上並非無法無相。

所以從果說因從因地至果地定有其「過程」。

2013-12-08 14:59:06 補充:
為何佛祂說從未說法,如有說法即是謗佛?我們可從《瑜伽師地論》云:「若不起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法性,他亦不聞,若無有聞,卻不能知此一切法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知諸法離言法性,是故於此離言自性,而起言說。」諸法實性是不可言說的,但不說,眾生又焉知離言法性的存在。為令眾生通達離言法性,不得已於無言中而起言說。如來無心說法,不說而說。

2013-12-08 14:59:38 補充:
但為何說一切法現成,無一法可得!這從《解深密經》中《如來成所作事品》可得到答案。云:「夫如來者,非心意識生起所顯,然諸如來有無加行,心法生起,當知此事,猶如變化。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諸如來遠離一切加行,即無加行,云何有心法生起?佛告曼殊室利:善男子,先所修習言便般若,加行力故,有心生起。善男子!譬正入睡眠,非於覺悟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勢力,而後覺悟。又如正在滅盡定中,非於起定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勢力,還從定起。如從睡眠及滅盡定心更生起,如是如來,由先修習方便般若加行力故,當知復有心法生起。」所以後學強調雖不取於相,事實上並非無法無相。無相亦從有相得,菩提亦從煩惱得,真亦從妄而得。

2013-12-08 15:00:03 補充:
後學試著以法相宗四重二諦觀依此來切入:一從有為入諦,空為真諦;二有空皆為俗諦,非有非空為真諦;三從有空為二,非有非空為不二,二與不二皆是俗諦,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諦;第四一切語言皆為世俗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為真諦。從此面是層層深入,二重推翻第一重,三重又為推翻第二重,層層推翻。主要還是為了破執。凡人聞有執有,聞空執空,聞亦有亦空則執亦有亦空,聞非有非空則執非有非空,四重二諦層層掃蕩無非藉此由迷轉「覺」轉識成智。一直捨到沒東西可捨,最後這個捨也不需要了。

2013-12-08 15:02:16 補充:
六祖雖體悟自性法身四種體性,但是後也有混跡獵人隊16年之事修來離染。真如或稱如來藏本來就是清淨,是勝義諦;但是我們是帶業來的不是嗎!?
最後後學如您願以邏輯性及科學性的簡單方式舉例給您。
如以空中鳥跡,以境而言,鳥過境失,欲說鳥跡,實無鳥跡可尋。空中無 跡,非有!空中鳥過,非空!鳥過跡失,故說是空非空、是有非有盡在緣起。
以上酌供您來參考。祈願您於法於理於行入真法味。

2013-12-08 18:53:36 補充:
殘天法友。您繆讚了。

在版上的您與諸位佛友都是您我的善知識啊。

佛海無涯學無止盡。每人所持法門所論的法義,都無關對與錯。只是彼此各有不同的緣起!

無論自他所持是北傳至南傳亦藏傳,只要論說符何三法印都是殊勝法,就好比無論是修企管或是學理工亦是法律醫學;一切盡在各自崗位上貢獻所學於社會不是嗎!?每人一切盡在緣起啊。

大家所持所表露的法門雖各不同,每人都是甚深俱足善根才能如此啊!
更何況您我大家能在此版上一同交流,因緣不可思議喔!不管是逆緣或增上緣更有可能之前或曾是師兄弟師姐亦是師妹喔!?(我是說可能啦)
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彼此的法,不輕意批評,因為我們都是佛陀的手足啊!
2013-12-07 6:11 am
悟,透過肉身的覺性,於清明無念之當下覺知本心,絕非思維的想通,不放下思維,永遠找不到心

南無阿彌陀佛

2013-12-08 18:33:13 補充:
To LYC3318 大德
我的肉身是有神經的,所以有感覺,你能修到沒感覺,這個特異功能也算厲害
你說我冷水泡石頭,我覺得總比熱臉貼冷屁股來得清爽,冷靜遇寂靜,你體驗過嗎?
我不會崇拜偶像,只以自然為師,你我因緣不同,當你體驗到"本來無一物"或應無所住"後,我們再來交流吧
給你一個提醒,再細膩的心思,一樣是個有

南無阿彌陀佛
2013-12-07 6:03 am
TO太陽找不到光明大德
雲也在拜讀LYC3318大德分享的心得,雖然沒有悟到甚麼啦,可是我覺得LYC3318說的很對耶!
六祖告訴我們有個自性、本心是不生不滅,能生萬法,所以一定有個真實的本心可以悟,那麼您所說悟到的心是虛妄,那不就跟六祖慧能大師說的不一樣阿!

2013-12-07 01:48:21 補充:
無盡燈大德,阿彌陀佛!
我想了好一會,我覺得如果六祖慧能大師說的是對的,那麼本心能生萬法,本心不生不滅,本心本自具足,與心經、金剛經所述的心提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一致的形容。那麼,推論悟個不用悟---悟無所得---不都是在悟心經裡的心嗎?不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只是用了不同的文字形容吧!那麼代表有一個本心真實存在,只是看不到摸不著,而這個本心眾生本有,所以悟無所得,悟個不用悟囉!
雲是沒悟的凡人啦,純就邏輯推理套用在佛法上,或許存有謬誤,但雲以為佛法該是具有邏輯性及科學性的,所以才會覺得LYC3318大德所述比較符合佛經的說法。
無論如何,雲感謝無盡燈大德提供寶貴的意見!

2013-12-08 20:05:09 補充:
無盡燈大德,阿彌陀佛!
感謝您費心指導,看到您的分享,真的很慚愧啦!雲只懂一句佛號念到底,實在不懂佛理,也許雲該思考如果還要繼續當個佛教徒,這修行的路該怎麼走了!
雲合十感謝版主及諸位大德慈悲分享,阿彌陀佛!
2013-12-07 5:55 am
亦真假大德。如是如是。^_^
2013-12-07 4:51 am
...................................................................................................................................................................................................................

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2013-12-07 3:58 am
為什麼要有悟?
Ans︰為了尋求答案!我是誰?為何在此世間?有何目的?有何意義?

悟!是悟了什麼?
Ans︰找回本來面目!與諸佛同在,常樂我淨。
常︰不生不滅故。
樂︰無所得故。
我︰於一切法無我,而見性故。
淨︰離一切相故。

如如是!離一切相故,悟相亦空!

末學 合十!
2013-12-07 3:18 am
『悟』!為什麼要有悟?

凡~對於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知見~有貪嗔癡~我執~無法如實觀~一直悟!

聖~對於一件事情都是相同的知見~無貪嗔癡~無我~如來實相觀~甚麼悟?
2013-12-07 3:16 am
茲對本題回答簡要探討:
一、【開題的那顆心】講得太含糊,「那顆心」是那顆?八識合為一心?還是第八識心?要弄清楚。
二、【「悟」 僅是一個假名 並非有所得。】錯!固然「悟」是悟到自身原有的第八識,不算有所得;可是悟了就智慧勃發,不無所得。應是「非有所得,非無所得。」才完整。
三、【「悟」是悟個「當體皆空,了不可得」】說得籠統!不如講:「悟個了不可得的空性當體」才接近事實。
【修是修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非正理說。要悟「無所住而能生其心」的心,「悟後起修」時要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是如實說。
【證是證個「清淨平等覺境」】勉強成立。所證悟的第八識確具「清淨、平等的本覺境」。
四、【「悟」個不用悟,開悟就像帶著眼鏡找眼鏡……。】所悟的那個第八識本身確實不用悟,可是祂是無始本有,與眼鏡外加情況差多了。
五、【以有不覺妄想心稱之為----------迷】說得通!沒有開悟不知法界實相,所思所想都是不實妄想。
【若離不覺之心稱之為-------------悟】難說了!離了不覺之心,不一定是悟得那個「本覺心」,「迷」是一種現象,「悟」卻是要證得那個有實体的本覺真心。
六、【悟..印了..本心...,見了..如來..之體...歸家了..穩坐..如如不動地...】也是籠統說法,說者才自知事實如何?

2013-12-06 19:29:11 補充:
七、『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無所得。
對曰【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題文不符,「悟無所得」是指眾生第八       識離六塵見聞覺知,無智無得。
【聖者知 能悟之心 與執迷之心 皆屬虛妄,故說"悟個不用悟"】差太遠了!第八識本心真心具足一切功德,乃般若之根源,乃被悟之對象,才說是「悟個不用悟」。

2013-12-08 13:33:48 補充:
Bright man 說得好!許多人學佛就是為了尋求答案!我是誰?為何在此世間?有何目的?有何意義?這些唯有透過禪法開悟證得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本來面目),才能有事實真相可知。
「被牧」回應說:【四大非實有.五蘊本空.又有誰是你我他.】佛說四大、五蘊生滅無實,其性本空,也說不生不滅、常樂我淨。學佛宗旨不就在此?

「分享」師兄說【悟,透過肉身的覺性,於清明無念之當下覺知本心,絕非思維的想通,不放下思維,永遠找不到心。】肉身沒有覺性,且既要找到某個心,必需具備細膩的思維心,加上正知正見,才有能力成辦。不是想像猜測中的什麼「清明無念之當下覺知本心」!只是冷水泡石頭啦!

2013-12-08 13:38:36 補充:
「太陽找」師兄:1、能悟之心是虛妄,沒錯!「能悟」是有生滅的意識心,「所悟」對象卻是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真心、本心,無有衝突。這是佛正法道,不相契符時即屬錯見錯悟,非佛法。
2、【三十六對的背後是「法無性」】「法無性」就是般若諸經宣示的真如心體性之一,但是此心有「非斷非常、非空非有、非一非異、非變異非無變異、非有作用非無作用」等自性,不宜只偏執一小局部法當成無量的總體。這些要多熏習,乃至開悟才能了知。
3、老實 念佛、 禮佛、 拜佛也不錯,唯不依真善知識修學參究「念佛者誰?」就永遠無法證知念佛者誰?不知法界實相,沒有般若智慧。用不用參"念佛者誰?看人啦!可是學佛人講不用參,卻永遠是門外人。

2013-12-08 13:44:57 補充:
「無盡燈」師兄說:【太陽大德所說是對的。那是從果地上說。】題旨在問開悟之事,竟從果地答來,文對題嗎?又,不知因地的開悟,那知果地境界?
「波」師兄說【[悟]者心,離心即無悟.[是心悟],[非悟心].---】學佛人不應像一般人真、妄心不分。「能悟」者是第六識意識妄心,「所悟」者是第八識如來藏真實心;不宜心來心去,不知是那心?
Sam師兄說:【有形體稱做邪誤;證個真實體稱作戲論;悟個真實體 稱無有是處。】其中有形体說,當然是邪誤,可是祖師明明將所悟的「心」稱為「真如」──祂能生萬法,怎不真實?並不是要看得見、摸得到才叫「真實」吧!否則«金剛經»何以云:「一相無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013-12-08 13:54:27 補充:
「殘天」師兄說:【諸經殊途同歸,但在科學上,由於每個人的成長因緣不同, 所以能依心修得的證量也是不同 !】講的沒錯!可是不可忽略佛法證量唯是第八識真如心的內涵,容有深廣度之差,不容修證「標的」有別,否則就是「心外求法」。
「被牧」師兄所回應:「悟境可得.只能言是<黃葉止啼>」乃祖師方便說。祖師可以只講中道的一面,學人卻不可不知中道性的實質內容;要知悟境乃「非可得,非不可得。」因證悟時心生般若智,非無可得;而所悟之境乃本存在有之故,非可得。

2013-12-09 09:44:09 補充:
「分享」大德說:【我的肉身是有神經的,所以有感覺。】這種知見實不宜在佛版提示出來,免得讓一般人見笑,有虧損佛法之虞。
聲聞、緣覺人都能徹底觀察六根六塵六識的作用及生起所緣,都了知六識司見聞覺知,六根及六塵乃是六識出生的緣。所以,眾生會有感覺,乃六識心的功能, 五根肉身只是段肉,只是出生感覺的藉緣之一而已。
「分享」師兄理直氣壯地說他的肉身是有神經的,所以有感覺。那麼,肉攤案上的豬肉也是有神經的,何不去觀察看看它有無感覺?
這是佛版園地,「自然為師」即非佛教內涵,還談啥「本來無一物或應無所住」的交流?請省省吧!別再閙笑話了!
2013-12-07 2:07 am
『悟』!為什麼要有悟?
----------------------------------------------
1.有悟的需求 破迷解惑也
2.善知識的苦口婆心 覺性初發


『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無所得。
---------------------------------------------------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個不用悟。
----------------------------------------------------------
轉識成智 繁興永處那伽定----------聖者相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屬虛妄
三身四智唯乎一心 心動則變 無有永恆不變者
千百億化身是汝行 是行之變也

聖者知 能悟之心 與執迷之心 皆屬虛妄
故說"悟個不用悟"


----淺見分享---

2013-12-06 20:37:27 補充:
致回答者LYC3318大德
末學認為能悟之心是虛妄
而您主張有個悟的對象

則各善盡言責
道不同 合掌令歡喜!
阿彌陀佛

2013-12-07 11:30:57 補充:
致意見029 雲 大德
六祖沒有把法給說死 是後人知見立知給定死的
六祖壇經矚咐品 三十六對 是最好的證明
LYC3318大德 三十六對應用的相當好 只是不知三十六對的背後是法無性
另外 佛學辭彙"冥諦" 您也可以參考看看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以資分享切磋
後祝 法安

2013-12-08 10:41:47 補充:
禪貴知見不貴行履?
--------------------------
禪宗公案 "念佛者誰"
不念佛怎知念佛者誰?
不練扎馬步怎得蓋世武功?
迦葉尊者 若不是阿羅漢 又怎能黏花微笑?

知見是知見 昨日所見今日不現 來日又能見啥?

是故最聰明的人會選擇最笨的方法
那就是老實 念佛 禮佛 拜佛
根本不用參"念佛者誰?"

2013-12-08 14:56:26 補充:
致殘天大德
眾生根器本不同 參禪如同談玄論妙與執著地八識一樣 談虛空幻花有何不同?
念佛禮佛拜佛 藉由身口意密 一樣可達真如 於佛學上仍可繼續充實
甚至以自身印證

另外 很多人是因為我執我慢而不信此法 若能放下身段則能迅速成就
少走冤枉路

阿彌陀佛 合十

2013-12-08 15:31:18 補充:
致版主 被牧大德
用知見表真如 這是很難體會的
重重迷霧要想頓見千里之外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能見也只是分見
身心不二 理智上的見 沒有另外五根的配合 是不可能全見的

末學只能說 版主若能念佛禮佛拜佛 對於真如會有另一種體悟
阿彌陀佛

2013-12-08 15:58:25 補充:
致LYC3318大德
鋼盔無死角(圓融) 可是還是鋼盔
更何況是長了刺的鋼盔

2013-12-08 17:38:14 補充:
致殘天大德
您多慮了 諸佛妙理不在文字
預知時至 站著往生 這不就是真如嗎?

佛陀最後因諸根和悅而證道 而不是參禪證道的
也就是說再好的知見沒有諸根的認同是無法證道的

末學在此也呼籲念佛的朋友注意身體健康 多做柔和的運動 多拜佛

2013-12-08 18:10:47 補充:
致殘天大德
末學因急於表達 近日來的心得
言詞上多有欠妥當 在此致歉!
也對淨土以外法門朋友 說聲抱歉!

還有版主的 "行深" 末學也沒有看清楚 抱歉!

2013-12-09 11:42:53 補充:
致殘天大德
預知時至 站著往生 這不就是真如嗎? 答 : 不是 ! 那只是知道死期, 會站著死掉, 跟真如... 沒有關係 !
------------------------------------------------------------------------------------------------------------------
我們來交流一下對於真如的見解
其實那就是真如 眾生是佛 請不要妄自菲薄
一切智智是佛 實無一切智智
2013-12-07 2:05 am
悟個迷迷茫茫!

問為什麼要有悟?末學反問為什麼您要明知故問?


是悟了什麼?古大德都講得清清楚楚了。

不要再問諸位的我知我見,罣礙從何而來?


明知故問而來,明白了又自擾呀!

既然無所得又不用悟,清淨自在,為何又去悟此幻境,以妄為真?


如何正受正用?

現在是吃飯時間,吃飯去吧~
2013-12-07 1:45 am
聽說~祖師有言:

未悟前,萬兩黃金換不得.
悟後,始知........夭壽......明明不值一文錢,卻當萬兩黃金賣.
不過........雖然,明明不值一文錢,萬兩黃金不得換.
悟者,始知原來非常簡單........簡單到......連「簡單」二字都嫌多餘~.

偈 曰:

空拳指上生實解 根塵識裡來又回
鎮日追尋如來藏 不知息心即目前

後又問:行者悟個什麼?

2013-12-06 21:27:04 補充:
善哉 善哉 亦真 賈 大德「悟」得非常傳神.

不得已也,....................(亦無跡)

善哉 善哉
2013-12-07 1:07 am
砍斷手臂體悟空,悟空真覺空為有.
2013-12-07 1:07 am
從容啊~~~人生到處從容啊~~~~~^^

夜深人靜時剪去燭花,流螢入室,北窗下臥讀,不亦樂乎?落葉滿地的清秋,蟋蟀清唱,萬籟俱寂,明月高懸,滿目霜天,讀書的味道更佳;木落水盡的冬天,雪壓草屋,窗外數點梅花凌寒獨自開,一爐一火一茶暖融融,這時讀書別有一番情趣。

參考資料 宸瑄
2013-12-06 11:05 pm
悟了
就不用太迷
$$$$$$$$$$
2013-12-06 10:15 pm
悟..印了..本心...

見了..如來..之體...

歸家了..穩坐..如如不動地...

2013-12-07 11:59:49 補充:
既然..已出(本體)方需..悟...
2013-12-06 10:14 pm
以有不覺妄想心稱之為----------迷
若離不覺之心稱之為-------------悟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悟無所得][悟個不用悟]
[迷] [悟]之心猶如兩隻泥牛鬥入海,時至今日無消息--------無真覺自相可說!
2013-12-06 9:18 pm
證悟是見道轉凡成聖 解悟只是作證悟前備工作 不悟一切都免

2013-12-08 06:28:08 補充:
來果禪師二十年上殿從不東看西看 有天開悟了了原來觀世音菩薩是個女的
2013-12-06 8:13 pm
『悟!是悟了什麼?』原來如此+不外如是.
2013-12-06 7:37 pm
悟個不用悟開悟就像 帶著眼鏡找眼鏡……

圖片參考:http://imgcld.yimg.com/8/n/AE02599726/o/20131206113639.jpg


六根無性 是心在作用悟來悟去 都是誤.霧.惡
2013-12-06 7:37 pm
版大德法安~
愚學對於學佛的最簡單詮釋
大體以下列三句而總括之:
悟是悟個「當體皆空,了不可得」
修是修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證是證個「清淨平等覺境」
若要在文句語言相上起個分別,分別出正知正見者
只要其義指向以上三句者,愚學皆視為正知正見
因為凡夫也,尚需著相
法諍,分別心起,在所難免
觀照自行而修,才為名符其實正受正用也

愚見~合十~

2013-12-07 08:06:40 補充:
被牧的牛大德:
所謂的「悟個不用悟」
這個「悟」和「悟後起修」的「悟」有不同麼
即然「悟個不用悟」
那來的「悟後起修」
直接修就好了唄??

感謝~
2013-12-06 7:34 pm
悟無所悟 相無其有 為之性性無自性 為之道 眾生明皆應 俗者多餘知 不以性為基自以為是 名果所累癡也



2013-12-06 11:34:59 補充:
悟無所悟 相無其有 為之性
性無自性 為之道 眾生明皆應

俗者多餘知 不以性為基
自以為是 名果所累癡也
2013-12-06 6:57 pm
『悟』!為什麼要有悟?
悟~就是覺,就是覺悟~没有智慧,不知從心地起修,很難從妄想走出~

『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無所得。
領悟:因緣所生法即[依他起性],培養空正見~

『悟!是悟了什麼?』。古大德說:悟個不用悟
空掉遍地所執,了知萬事萬法都是假名假相,當體皆空~~~~~~~~
2013-12-06 6:53 pm
悟到了:遇著一些芝麻小事件千萬不要想爭嬴
2013-12-06 6:47 pm
悟 僅是一個假名 並非有所得 若有所得叫虛妄 就算悟到諸法畢竟空 悟到自性即佛 都是有所得 都是虛妄 祖師只叫人息妄 莫妄想 不叫人得
2013-12-06 6:47 pm
法門有何不同??修行是諸途同歸!!

多多練習...

敏銳的覺知自己心念的生起一剎那...

能令***未生惡不生;未生善生起**


誰在得??得甚麼??

清談何益?? 悟甚麼?!
2013-12-06 6:38 pm
大德好
ㄛ彌陀佛

僅提供一些些關於六祖開悟的小小心得
應該就是大德您開題的那顆心

2013-12-06 10:39:49 補充:
六祖壇經 還有 電影 可搜尋YouTube
參考: , 六祖壇經 還有 電影 可搜尋YouTube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26: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206000016KK015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