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腸阻塞並非一般的便秘,它其實是一個嚴重的疾病。慢性腸阻塞在初期會被誤以為是便秘、消化不良,其症狀出現時間可能1、2個月內,而急性腸阻塞則是幾天內就發作,且腹絞痛到令人難以忍受。臨床上,腸阻塞有以下症狀:1.腹痛:典型腸阻塞其疼痛是一陣一陣的腹絞痛。
2.肚子脹:腹脹的程度也因阻塞位置而不同。愈下位的阻塞,尤其是大腸的阻塞,腹脹越明顯。
3.大便減少或沒有排便:典型的腸阻塞患者因為食物無法在腸道消化送達肛門,所以不會有排便,但部分阻塞的患者則可能有一點排便或排氣。
4.嘔吐:當腸子完全阻塞時,所吃的食物最後都會嘔吐出來。通常小腸阻塞,嘔吐越明顯,阻塞越久,嘔吐物越混濁。如果腸阻塞沒有及早發現被治療,那麼很可能發生嚴重的併發症。首先可能發生體內體液不足,導致電解質不平衡,甚至使血壓因而降低,若腸阻塞嚴重未及時治療也可能造成腸穿孔,而引發腹膜炎及嚴重感染而有死亡威脅;或者嚴重的腸阻塞也可能因為阻塞沒有緩解,使腸道血流不通暢而使血液無法供應腸道造成腸子壞死。因此,發生腸阻塞症狀時必須及早診斷並加以治療,否則後果難以處理。整體來說,腸阻塞還是最容易發生於動過腹部大手術後,發生腸粘黏的患者身上,其次疝氣或癌症患者也是易發生腸阻塞的高危險群之一,而老年人有嚴重神經性疾病者也是好發族群之一。腸阻塞的確可能再發,不過對疝氣患者來說,如果疝氣修補好就不易再發作,但有腸粘黏者比較可能重複發生。X光或電腦斷層掃瞄可診斷要診斷腸阻塞並不太難,除了症狀判別外,利用腹部X光就可以確診,同時藉由電腦斷層檢查可以確認腸阻塞的部位和原因。對於腸阻塞的治療最重要的是了解腸阻塞的病因,治療方式包括內科療法和外科療法,一般對於老人因病臥床造成的腸阻塞並不會立即採取手術治療,通常會先給予內科療法觀察。所謂內科療法是先禁食並給予鼻胃管引流,把腸子裡阻塞的物質抽出來,接著靜脈注射補充體液和電解質,同時為預防控制感染發生,必要時需投予抗生素治療。但是對於疝氣、腫瘤、腸套疊、腸扭轉等造成的腸阻塞,因為這些病因不可能自行消失,所以對於這些情況引起的腸阻塞必須採取外科手術療法,把阻塞壞死的腸子切除,並且同時針對病因加以治療,如疝氣須加以修補,腸套疊和腸扭轉加以解開等,才能使腸阻塞完全治癒。
一般人若有健康的飲食、正常的排便應不致於發生腸阻塞,而對於腸阻塞的高危險群患者來說,要預防腸阻塞需比一般人更注意保持正常的飲食、水分的補充、規律運動以及維持正常的排便,好讓腸子能有好的蠕動以降低腸阻塞的發生率。 當然有一部人發生腸阻塞仍和體質有關,但基本保養動作還是不可少。值得注意的是,補充纖維質雖然有助排便,但是一些過於高纖不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竹筍、柿子等食物,易形成糞石而造成排便困難,增加腸阻塞發生率,特別是臥床老人家建議少吃。此外,做一些腹部運動或多走路散步等也有助腸子的蠕動,而對於長期臥床的老年病患,做一些腹部按摩也對腸子蠕動有正面幫助。◎為何會腸阻塞?發生腸阻塞的原因很多,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情況:1.腸粘黏:曾經動過腹部手術,例如腸胃等腹部大手術者,有可能因手術造成的腸粘黏而引發腸阻塞。有的患者是在腹部手術後住院期間,才剛恢復進食就發生。2.疝氣:老人家疝氣很容易因腸子跑進腹股溝而造成腸阻塞。3.腫瘤:腫瘤壓迫腸道造成腸阻塞。不過大腸直腸癌很少以腸阻塞表現,如果有腸阻塞,通常都已屬晚期。4.腸扭轉:通常是先天性,因為部分腸子扭轉,而無法蠕動造成阻塞。5.腸套疊:指某段近端腸管陷入於遠端的腸管中而套在一起,最常發生於小孩。6.其他內科疾病:一些嚴重的神經方面疾病,如中風、巴金森氏症等,體內感染症、骨折等因素造成長期臥床、行動不便,也可能造成腸阻塞。◎糞便阻塞≠腸阻塞因為排便習慣不良,沒有固定解大便,便秘太久而使糞便變硬塞住腸道,這種情況稱為糞便阻塞,並不是腸阻塞。這種情況通常好發於小孩,因此小兒糞便阻塞時,可適時使用灌腸方式緩解症狀。一般採用灌腸可以馬上改善症狀,但仍須鼓勵小孩養成良好定時排便習慣、多攝取水分及青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