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王朝制定了哪些政策

2013-11-27 4:14 am
明鄭王朝在人才的培育制定了哪些政策

回答 (3)

2013-11-27 9:12 am
✔ 最佳答案
鄭成功逝世後,陳永華輔佐鄭經治理臺灣,而有關人才培養之文教措施亦為陳永華所相當重視。永曆十九年陳永華向鄭經提出了“建聖廟,立學校” 的建議,但是,鄭經的回答卻是“荒服新創,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暫待之將來”,認為此事為之過早。陳永華引經據典,力陳教育之重要。他認為,台灣沃野千里,遠濱海外,民風淳樸,如果可以舉薦有才能的人來輔佐政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養生息,便可以趕上中原地區。所以,應當擇地建立聖廟,設立學校“以收人才,庶國有賢士,邦本自固,而世運日昌矣”。鄭經被說服,同意設立學校,發展台灣文教事業,並授命陳永華負責有關事宜。

永曆二十年鄭經興建台灣首座孔廟,並在孔廟左廂內設置太學,即今該地全台首學由來,這也是全台灣的第一所由官方出資興辦的求學場所,名字稱為官學,又因為設於孔廟內又稱為儒學。當時設學校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培育國家公務員,即培育為官的人才,因此人學是進入宦途的途徑。高山族同胞的鄉村皆設社學,鼓勵當地民族的子弟入鄉塾讀書。

當孔廟和太學落成後,陳永華便親自主持起太學的運作,並想方設法聘請居留大陸的名儒來台教課。此外,陳永華還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完整的教育體系:全台設立“ 國子監 ”,作為台灣最高學府,各府、州、縣分別設立“ 府學 ”、“州學”、“縣學” 。此外,還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區的各社也要設立“小學”,由此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學受教育。同時,為了減輕高山族同胞的負擔,陳永華鼓勵他們送子入學,特地規定,凡是高山族子弟“就鄉塾讀書者,蠲其徭役”。把教育與選拔人才相結合,而且大力推行大陸的科舉制度。

在此之外,規定台灣境內兒童必須“八歲入小學,課以經史文章”。他還推行三年兩試,“照科、歲例開試儒童以提高教育水平。他還推行了舉薦人才的製度,州試有名送府,府試有名送院,院試取中,便可以準充入太學,仍按月月課。然後,三年取中試者,補六官內都事,擢用升轉”,成為官員。臺灣此時的學校是知識傳播場所,加上出仕又必須透過學校教育,因此學校在鄭氏王國時代,的確對當時的文教發展有相當大的作用,這對漢文化在臺灣的發展也打下了基礎。

陳永華大力引進中原文化,加之他在教育方面所做出的種種規定得以實施,都極大地促進了台灣教育事業的發展。於是,台灣人民“自是始奮學”。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施行,也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在台灣的傳播。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5-05-09 9:20 a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13-12-05 11:50 am
瞭解一次、多一次的保障。尋找八大行業工作。必須謹慎小心一點。
小巴常說:保險跟冒險只差一個字,意義卻是大不同!
一通電話、一次詢問。都是為自己的著想。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8: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126000015KK0365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