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哪一部份教義最具有普遍的說服力?

2013-11-24 11:07 am
佛教的哪一部份教義最具有普遍的說服力?

回答 (7)

2013-11-24 6:55 pm
✔ 最佳答案
如果佛教最具(普遍說服力)?都必須那麼長篇大論 打上一串串落落長的文字來表示。那就有失佛教的原意了。 唉!
參考: 自己
2013-11-25 9:45 am
還是要去 http://aaashops。com 品質不錯,老婆很喜歡。
哿叽
2013-11-24 6:34 pm
你好!慚愧就針對您的問題做詳細解答!
佛教的哪一部份教義最具有普遍的說服力?
答:說"有"教義最具有普遍的說服力也是,說"沒有"教義最具有普遍的說服力也是
怎麼說呢?為什麼慚愧會這樣子說!?
舉例如同你對眾生說金剛經,如果這位眾生他根器夠,那這金剛經對他而言就有說服力,如果另外一位眾生他根器不夠,那金剛經對他就沒有說服力,再舉例我把教義比喻作火,你要那讓火生起來,結果你選擇用了水(教義)(用純水不是汽油類的)當燃料,那對火而言,它就不接受(沒有說服力),那如果你用木材(教義),那火它當然就接受,也就會點著給你看(有說服力)。
所以佛說緣起緣滅,如果這位眾生跟金剛經的因緣不具足,那他死也不接受金剛經的教義(沒說服力),那另一位眾生要是跟金剛經的因緣具足,那他很容易就接受金剛經的教義(有說服力),所以佛陀都是應機說法(說佛法都是如此),佛陀不是隨便就拉一個人來給他說佛法,那行不通的,佛陀是觀察眾生想聽什麼,需要什麼,就給眾生什麼!
眾生想升天,佛陀就說升天給他聽,想當阿羅漢,佛陀就說阿羅漢給他聽,想當菩薩,佛陀就說菩薩給他聽,想成佛,佛就說成佛給他聽,所以這是順應眾生的表現!

復次答案(再重複說一次答案):說"最具有的教義"也是,說"沒有最具有的教義"也是
最後願你有朝一日成佛,慚愧願意見證你成道的那一日,南無阿彌陀佛!
2013-11-24 5:43 pm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2013-11-24 2:46 pm

所謂忠言逆耳
佛教那群想必~很礙耳
因為佛教徒就只會推行接近巧言令色的~講好聽話幹好事
而排斥~痛斥奸佞的~義正嚴詞

佛教徒比較喜愛的是:
佛遍知宇宙~而地球是長方形的
六道輪迴~而人類之前都是野獸
色即是空~700年佛法遠不及數千年色身佛骨
無陋法~而古聖賢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佛吃喝無愁卻700年末法
釋迦牟尼是王子~他父親卻是個武士
觀音空中騎龍~而是拿日本油畫來假冒
佈施大功德~但粱五帝卻淪為階下囚而活活惡死~並慘遭滅族
神通不敵業力~但媽祖起源卻能化解該父兄&鄰里災厄
吃素救地球~但那卻是造成地球大災難
肉食有無量過~但張天師與孔聖~都是人世最圓滿福報者
還有不勝枚舉...


所謂學什像什!
想學佛~當然像佛
更有依法不依人

佛陀是在他開悟之後
親身經歷近50年
臨終才:700年末法....

那麼習佛未開悟~請靠邊站
接近開悟or已經開悟者
那麼是否該祝賀
大約接近50年後
哦NO
那是教主資質比較好的時間
皈依者或者習佛者資質較差

佛史是有這樣的一句:
《楞嚴經》中: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法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
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不知是否百年命終之後,習佛開悟者~才會知道!?

習佛不需要活著知道~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死後才知較像逃避之道

佛臨終:700年末法....
有如老闆都已經宣佈打烊走人啦
你還在那裡猛敲店門
那算是好客?還是垇客?

是否佛教徒&習佛者~還每個人都用那種自以為
各自起心動念去亂掰~然後推給釋迦牟尼
搞的釋迦牟尼死後不能安息
故而釋迦牟尼警示他們:你們也會不得好死!
所以
《楞嚴經》中: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法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
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婬婬相傳,如是邪精,
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佛教那些真俢行竟然要~「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這算不算是應了佛教的因果報應呢?
不然咧???

印度才是佛之發源地
印度早已沒落
2013-11-24 12:17 pm
佛教的哪一部份教義最具有普遍的說服力?不以小善不為, 不以小惡為之.
2013-11-24 11:42 am
佛教原本是可以吃肉
只有特殊的修行才會禁止吃肉
釋迦牟尼就是因為吃了壞掉的豬肉而死的
現在的佛教之所以吃素
不是因為養生 也不是避免殺生
而是因為有個皇帝下令
強迫全國的僧侶跟著他吃素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25: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124000016KK0048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