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邵族的傳統作物爲小米,小米也因此成爲主食。而因爲日月潭盛產魚蝦,魚穫也成爲邵族人主要的食物。日月潭周邊的亦有廣闊的山林,狩獵成爲重要生計,狩獵所得的肉類多半制成鹹肉。但是受到漢人影響,邵族人開始栽種稻米,稻米取代小米成爲主食。過去造的小米酒也以糯米酒取代,而過去因種植小米而生的農耕祭儀,也轉爲配合稻作的時間。其實,邵族人長期與漢人共居之下,他們的飲食文化也幾乎與漢人無異。
邵族原住民的飲食,所食淡薄簡略,邵族風味食品:大腸、豬肺、小芋頭、地瓜等,邵族亦與其他原住民族一樣飲酒。今日邵族人生活已經隨著時代的腳步,而亦達到精緻的生活水準,簡略淡薄的生活方式有顯著的改變。
【白鰻麻糬】
邵族取特色之珍饈美食,此一糕點和邵的歲時祭儀有關,遇有拜鰻祭及傳統過年舉行祖靈屋入厝儀式時,族人便製作白鰻麻糬作為祭祖之供品,因此每戶人家都有一手精湛的製作功夫,原料有糯米、粟(糯小米)等,但現在族人幾乎不再從事農作,都到商店買來糯米,洗滌浸水後,將其倒入木製蒸桶蒸成糯米飯,然後倒入杆臼內舂搗,搗成粘穋狀,放在簸箕內,抹些食用油,再用手搓成一條條似鰻魚造形狀的麻糬,白鰻麻糬的兩邊眼部壓上龍眼種仔花或火鶴,頭部再插上圓仔花或火鶴花,插上圓仔花是表示平安團圓的意思,而插上火鶴花則顯得比較美觀。
【醃肉】
日月潭內的魚蝦相當豐富,而邵族人又精於漁撈,常把未售完或吃不完的生鮮醃製存放,以供佐食之用,尤其潭內生產奇力魚,加工為魚漬,是邵族人的美食。醃魚的方法是用豆菇或綠菇當成酵母,並且加上鹽巴和適量的酒,裝在陶缸或是玻璃瓶內,將瓶蓋密閉,置放在陰涼處,大約一個月之後,即可食用。另外一種做法是先煮熟小米或米飯,放置涼後,把小魚一同攪拌,裝在陶缸內密閉,數天後即可食用。醃蝦時前加上適量的鹽巴、酒、辛棘香料等,放入陶缸或玻璃瓶內密閉,放置在陰涼處,一周後即可食用。
【奇力魚】
早在清代文獻中,就曾記載過「奇力魚」,邵族稱其為「奇拉」,後來漢人學其音而稱「奇力魚」。奇力魚與邵族的關係,一如飛魚之於雅美族,牠們是邵族人重要食物來源,主要捕獲季節為春夏二季,進入秋冬後,奇力魚因躲入較深水域較難捕抓。由於體積不大,一般以油炸做法最普遍,是日月潭地區各飯店的一道名菜;而邵族人主要用來鹽漬,成為傳統小吃。
【刺蔥】
在水沙連地區的居民,無論是原住民族群亦或漢人都喜食「食茱萸」,並且以此俗名「刺蔥」通稱,從生活中發展出獨特的烹飪方法和飲食文化,其食用方法不僅涼伴、油炸、熬湯、泡酒,更製成餅乾和蛋糕,充分顯現刺蔥飲食的多樣性。邵族食用時採嫩心葉或幼苗時期之幼嫩部分。最普遍之食用法將嫩心葉或嫩苗洗凈,用鹽揉軟作菜,具芳香可口易下飯,邵族的醃漬法尤具特色,其先將嫩心葉或嫩苗洗凈去水,放入青竹筒內,加上適宜的鹽,使其呈少許的酸性,其風味尤佳,另一種吃法是將嫩葉或嫩苗搗成糊狀,伴醬筍而成佐料。
平埔族西拉雅人日常食用的米飯有兩種,一種是用「占米」煮成的飯,另一種則是用糯米盛在竹籠中蒸熟,再用手揉成團狀來吃。外出時則可存在腰間,以便食用。捕到小魚時煮熟來吃,大一點的魚,則用醃的。醃魚時,他們並沒有將魚肚剖開,只從魚的口中塞入一些鹽,再放入甕中,等一年後才取出食用。當他們捕獲鹿時,習慣上當場宰殺,大家一起吃肉飲酒。鹿的內臟腸子等則醃製藏於甕中,他們稱這種食物為「膏蚌鮭」,是西拉雅人眼中極佳的食物。鹿肉則不吃,是交給通事,用來交易或納稅的。
平埔族有飲獸類生血之習慣,亦知燻燒之法,惟生熟不甚注意。獸毛之毛除以燔燎灸燒之法化為灰燼;知加鹽醃藏之法,稱為「鮭」;臟腑令其腐爛仍食用之。在西文記載中亦有描述平埔族吃獸肉之情形,馮秉正之致函友人柯羅尼亞(P. de Colonia)函稱:「所食之肉為半生者,在火上略烤之,彼等已認為珍品也。」「巴達維亞城日記」亦載有:「鹿多而彼等盛加射殺,肉及皮使其乾燥。」
平埔族亦以魚蝦之類以佐餐。平埔族之食魚有略加鹽生食、熟食及醃藏而食之三種方式。體型較大者,或捕獲量大時,則為久藏而漬鹽醃製之。西拉雅人喜歡吃鹿的內臟,特別是腸中尚未消化為糞便的草,稱之為百草膏旨,百吃不厭,漢人見到了常會嘔吐。此外,他們喜歡吃豬,不喜歡吃雞,他們放任雞自由生長,只有拔雞的尾毛作為裝飾用。射到野雉時也是如此。他們看到漢人吃雞時常會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