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3/1118/c22219-23572492.html
曹操與操氏
曹操后人為避殺害改姓操?
其實被司馬氏殺害的曹爽一支並非曹操后人
最近幾年,幾起新聞讓操這個比較罕見的姓氏引起眾人關注。而在介紹操姓時,都會有類似的話:“據了解,操姓一說是曹操后裔,司馬炎建立晉政權后瘋狂殺害曹魏皇族,曹操謫(原文如此,疑為嫡)孫改曹姓操。”
從歷史資料來看,這個說法有著明顯的差錯。復旦大學歷史系的韓昇教授曾就此做過專門的考証,他認為,司馬氏瘋狂殺害曹魏皇族的說法與史實不相符。司馬懿通過高平陵政變奪取了政權,廢除魏帝曹芳(曹操的曾孫),另立新帝曹奐(曹操的孫子)。隨后,司馬懿誅殺曾經搞兵變的曹爽兄弟及其黨羽,夷三族。曹爽雖然名義上是曹操的侄孫,而實際上,他的父親本姓秦,與曹操並無血緣關系。
那麼,曹操的嫡系后人過得怎麼樣呢?據《三國志》記載,曹操有二十五個兒子,其宗族到西晉仍然綿延不絕。西晉末年,曹氏家族南遷,仍然維持著陳留王地位。此后,一直到唐代,曹氏家族一直是歷朝官府選拔的對象。鑒於此,曹操后人完全不必隱姓埋名。
兩種操氏宗譜各執一詞
有說是曹孟德公之后,有說和曹操根本沒關系
操姓出自曹操的說法來自哪裡?這個說法的依據何在?記者通過中華尋根網查閱了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兩套操氏宗譜,發現早在民國之前,操氏就在追問他們的姓氏之謎,一派認為他們是曹操之后,另一派則否認這個說法。
來自安徽懷寧的惇敘堂《操氏宗譜》修訂於民國年間,收錄有清代的多篇宗譜序言,其中道光年間寫成的譜序 ,明確指出,由於種種原因“操氏之先不可考”。乾隆年間寫成的譜序則說,“如我操氏斬(蘄)陽諸譜載曹孟德公四十二世孫易姓為操沔公,歷仕有聲,然考之漢有乘公,晉有天成公,宋有斗祥公,成名進士,事業巍然。孟德距晉僅一世有奇,距宋僅七百三十八年,以三十年世法推之,則四十二世當一千二百六十年矣。其可信乎,否乎,闕而弗錄。”大意是說:斬(蘄)陽那邊的操氏宗譜記載,曹操的四十二世孫改姓操,但實際上早在曹操之前的漢代,操姓就已經存在了。並且根據年代來推測,所謂曹操四十二世孫改姓操的說法根本不成立。
來自安徽潛山的敦本堂《操氏宗譜》修訂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其中收錄一篇寫於康熙五十年的序言,對操姓來自曹操的說法也予以否定,“不待深辨而知其荒唐不足信”。
同樣姓操,對自家姓氏的來源卻說法不一,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分歧?
操姓至少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來源無可考
古人有取祖先名為姓的傳統,不排除曹操后人可能姓操
族譜研究學者、山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員李吉認為,操姓后人內部之所以對於姓氏來源有不同說法,原因就出在操姓的來源確實難以考証。
“操姓屬於少見姓氏,在我國總人口中所佔比例很小。這個姓氏至少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文獻中就記載有操乘其人。但關於它的來源,就我所知,歷代姓氏書並沒有明確記載。不過,從文化的角度來說,曹操的后人也有可能姓操,因為中國古代有取祖先名做姓的習慣。雖然復旦大學檢測到的這支操姓,並非曹操后人,但並不能証明所有操姓都不是曹操后人。”(
http://legacy.nownews.com/2010/05/06/11490-2599831.htm
姓氏「操」特別! 武漢夫婦為兒取名鬧離婚
特殊姓氏的取名學問高,台灣有人姓「冷」,就可以將兒女取為「冷靜」、「冷帥」等響亮的名字。但如果姓「操」該如何取成什麼好呢?武漢一名婦人覺得姓「操」太難聽,堅持不讓兒子從父姓,甚至鬧離婚。
據大陸媒體報導,武漢一名28歲操先生初為人父,但妻子嚴女士堅持不讓孩子姓「操」。為此,這名父親還發文請網友幫忙為剛出生的寶寶取個好名字。
發文內容表示,兒子今年4月1日出生,到現在還沒報戶口,因為妻子認為姓「操」太難聽,不好取名字,要孩子從母姓。雙方家長為此鬧得不可開交,妻子一怒之下,甚至提出離婚。經多次協商,女方做出讓步,只要能取出好名字,就同意讓孩子姓「操」。操先生表示,希望大家幫忙孩子想一個好聽的名字,而被採納的取名者將受贈一份厚禮。
因此有不少網友絞盡腦汁,想出了「操盤」、「操帥」等名字。也有人安慰母親,表示自己就遇過姓操的人,請寶寶的媽媽不要太在意。還有網友表示,換個角度考慮,這麼冷僻的姓,重複率非常低,不是很好嗎?
昨天晚上5點,操先生對眾多提供意見的網友表示,目前還沒有出現妻子滿意的名字,請網友繼續幫忙提供好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