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方法破我執?

2013-11-16 8:34 am
請大德:
1.用自已修行經驗
2.以簡短100字內白話
3.不要引經據典,打禪話頭,本人無大徹大悟的根性
提出實際看法,對每日睜開眼,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看出去及思考的一個情況,到底要如何做,可以破除或降低這個我執?

感恩~阿彌陀佛~

回答 (25)

2013-11-16 2:59 pm
✔ 最佳答案
Michael大德,阿彌陀佛
大德說:用什麼方法破我執?
無患子:所謂「我」,是本來「沒有」,而眾生妄認為「有」。就像,有人把「繩子」誤以為「蛇」,如「杯弓蛇影」那樣。

所以,大徳您的問題是:如何不把「繩子」看成「蛇」?
答案是:看清真相,就可以把我執破除了。

但是,我執是歷劫來的習氣,不是知道真相,就可以馬上把它斷除。
所以平常才要配合「修定」來斷除,這就是所謂的「止觀雙運」。

2013-11-16 08:52:39 補充:
Michael大德,阿彌陀佛
大德您說:我是希望大家白話分享,修佛那麼久,如果有破那麼一點點無明,破一點點我執,希望與大家做經驗分享。
無患子認為:所謂看清真相,即是證悟諸法實相,而「本來無我」,就是真相。
如:修四聖諦、十二因緣、參禪,也只是讓我們知道「本來無我、無法」而已。
如果不知道「本來無我、法」,而想用布施、持戒…等方法來斷「我執」,其實是在增加「我執」。

2013-11-16 08:53:57 補充:
至於日常生活的經驗分享:
時時記著,眼前所接觸的一切都如鏡中影像,不要在這當中「執我」。
譬如:後學想捐一點小錢給慈善機構,正要捐的時候,就想著:「慈善機構與慈善機想去救度的一切,都是虛妄的,如鏡中影像;我個人,也是鏡中影像;所布施的錢,也是鏡中影像。」
先想:「所布施的對象、自己、所布施的財物」都是虛妄的,想好了,然後再布施。
雖然這樣的布施,還是有「我執」在作布施。
但是,後學知道「本來無我」,所以用這個方法來學習「斷我執」。
這是後學的實際經驗,提供大德參考。

2013-11-16 13:39:40 補充:
大德您說:金剛經教導我們修行法門,唯一布施而已,六度萬行皆為布施,重要的是,有没有住心。
大德又說:布施想「本來無我」還是有住心,在事實上,就是要一直做,一直做,最後把布施變成自已的德行,很直接的反應,想都不用想,此修為成為無住而行,豈不就是圓滿成就佛教導了?答案在於﹣﹣「行」﹣﹣

無患子:的確,布施想「本來無我」還是有住心。
所以,前面後學說:那是本人用來學習斷我執的方法而已,直到大德您說的:「很直接的反應,想都不用想,此修為成為無住而行」。
多謝大德提示。
2016-04-04 4:47 am
正確之次第上是先好好認識我見,然後要斷我見。

詳細,請恭閱:


十方論壇 http://a202.idv.tw/discuz/forum.php


十方論壇›廣場›正覺口袋書


19.觀行斷三縛結  http://www.a202.idv.tw/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100&extra=page%3D2

《觀行斷三縛結》——實證初果

  自從正覺同修會開始弘法以來,各大道場口頭上的抵制說法是:「蕭平實弘揚的法義很奇怪,與各大道場都不一樣。」暗示說正覺同修會的法義有問題,因為他們不敢公然毀謗正覺的法義是外道法──恐怕承擔謗法的大因果,心中又很想抵制正覺。然而正覺弘法將近二十年來,經過三次嚴重的法義質疑、檢驗,也經過各大道場十餘年來私下不斷的尋找法義過失而不可得。正覺同修會弘揚的法義,既已證明是依照三乘菩提諸經所說的法義而實證、弘揚,各大道場都找不出本會的修證及所弘揚的法義與經教不符之處,又都已承認自己的法義與正覺同修會不同,這已證明他們的「修、證」都是不符經教的,才會與正覺的法義不同。
─正覺同修會─          

─────────────────────────────────────
  禪宗自從天竺流傳下來時,本來就是實證「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第八識如來藏,傳入中國以後仍然如此、法同一味,都是實證經中所說的「法離見聞覺知」的如來藏,即是經中所說「無覺觀者名為心性」的第八識如來藏,一向不以離念或有念的靈知心作為修證之標的。正覺同修會的實證即是第八識如來藏,正是中國禪宗古今實證者之所證;千年前提倡默照禪的有名祖師天童宏智正覺禪師,同代弘揚看話禪而享有盛譽的大慧宗杲禪師,也都明記禪宗的所悟即是第八識如來藏。如今各大道場異口同聲說:「蕭平實所弘揚的明心是證如來藏,與我們各大道場所證的『離念靈知、放下一切煩惱的覺知心』都不一樣。」這已顯示各大山頭所弘揚的實證內容都是意識,而不是天童宏智正覺與徑山大慧宗杲所悟的如來藏。有智之人由此即可了知各大道場的所悟同樣都落入意識中,與常見外道的落處並無不同。差異之處只是常見外道們不用佛法名相來弘揚,而各大道場都用沸法名相,來弘揚與常見外道們一樣的意識心境界。


——正覺同修會——          

─────────────────────────────────────
  二乘菩提自中國元末以來,已被廣大佛弟子所普遍誤會故;今時之台灣與大陸佛教,乃至今時南洋之南傳佛教,俱皆如是不免誤會;總以為覺知心可以進入無餘涅槃中,總以為無餘涅槃之中有清淨無染之「境界相」可以使覺知心安住其中;而不知無餘涅槃境界者實無任何境界,唯是滅盡十八界我、十二處我、五蘊我、七識我之後,全然無我、全然無境界之「無境界境界」。

——平實導師——          

─────────────────────────────────────
  目 錄
一、學佛首要——斷除三縛結
二、我見之意涵
三、如何斷我見
  甲、與五種別境心所法相應之覺知心為意識心
  乙、離念靈知心是意識心
  丙、斷疑見
  丁、斷戒禁取見
四、觀行蘊處界我之生起次第
  甲、五蘊我
  乙、十二處我
  丙、十八界我
五、了知識陰的虛妄性是修行的關鍵
  甲、識陰的定義
  乙、識陰的出生
  丙、識陰的苦
  丁、識陰的苦集
  戊、識陰的苦滅
  己、識陰的苦滅之道
六、總結
─────────────────────────────────────
一、學佛首要——斷除三縛結

  佛門修行者是否已證初果?
  端以我見及三縛結是否巳斷而判,
  不以耕地時是否能使蟲離四寸為判;
  是故佛弟子是否已證阿羅漢果?
  端以五上分結是否已斷為判!
           ——平實導師——

  當今之世,學佛者首要之務,在於取證二乘菩提之初果解脫,然後則是求證大乘般若實相智慧;若欲取證初果解脫者,則以求斷我見而斷三轉結為急切之務;若斷三轉結者,即使是最鈍根、最懈怠之人,亦可因此而極盡七次人天往返即出離三界生死,是故當以斷除三縛結為首要之務,然後才是求證法界實相的禪宗開悟境界。若欲斷除三縛結者,首結即是我見;我見若斷,「能取與所取真實不壞」的世間見,便可斷除,疑見隨之即斷,對於眾生是否真可實證初果,對於諸方大師是否已斷我見等事,皆能明確判斷而無懷疑;疑見若斷,戒禁取見隨後次斷,令人流轉生死的三種繫縛便告斷除,即成聲聞初果人也。

  若能在證得初果之後,漸次入於大乘究竟了義正法中修集福德者,久後緣熟時亦有悟緣,自可悟入實相而起般若實智;由此可知,斷我見而證初果之後,進則可以求證大乘見道之禪宗明心等法而起實相般若智慧,入菩薩數中,永不退墮於意識我見中;退則可保解脫生死之進程,至遲歷經七次人天往返,必盡苦邊,得出三界生死;故說當今學佛者之首要急務,為斷除三縛結。然而欲斷三縛結者,其首要之務則為斷除我見;已斷我見者,三縛結俱可斷除。

  三縛結者,謂我見之結、疑見之結、戒禁取見之結。此三種邪見之結,能繫轉一切人、天人、天主……等有情,輪轉於三界中而不得出離生死……由是繫縛緣故,說此三結為三種「繫縛」之結。

  三縛結之初結即是我見,我見攝屬五利使中之身見;我見若斷,五利使其餘四使亦必隨之一一滅除;五利使者即是身見(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然而五利使之根源即是我見,我見若斷,五利使隨之皆斷,成大乘通教中之初果菩薩,即是聲聞教之初果聖者,但通教初果人之心量廣大而無聲聞初果人之自利心態。

二、我見之意涵

  我見者即是誤認意識心為常住不壞法,若將意識覺知心認定為常住不壞法時,即是墮於識陰我之中;以如是見解而堅執覺知心——意識——常住不壞者,如是見解即名我見。

  所謂我見,略述如下:一者,斷續分別我見,即是聲聞法中初果人所斷之我見也謂如凡夫、外道之誤認意識心為常住不斷法者,皆屬我見未斷之人;或謂南傳佛法中錯悟二乘菩提者,同以種種變相境界之意識心作為涅槃心者,即是聲聞法中未斷我見之人;或謂大乘法中同以種種變相境界中之意識心(譬如長久安住於一念不生境界中之雕念靈知、或如前念已過後念未起中間之短暫離念靈知、或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覺知心……等),作為第八識真如、如來藏者,皆是大乘法中未斷我見之人也。

  云何謂此為我見未斷之凡夫?謂佛於四阿含中說:「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意識是意根與法塵為緣方能出生之法,是有生必滅之法,墮於意識境界中者,即同於眾生我;若有差別者,都在意識境界之高下差別而已,都不離意識生滅法境界,故為我見未斷之凡夫。

  如是我見,自古至今,即難斷除;是故古今大法師、大居士,每多誤以為斷除「我所」之貪著,保持覺知心不貪不厭之境界,如是清淨安住即是斷我見煩惱、即是證涅槃境界者……如是邪見比比皆是,皆是錯悟二乘涅槃、自認已斷我見之誤會者;所以者何?謂覺知心本身即是欲斷我見者所應斷之「我」故;覺知心不論處在何種一念不生之境界中,不論處在何等勝妙之無念禪定境界中,都仍然是意識故,都仍是常見外道所誤認為常之意識心故,都仍然是識陰所攝之我故;凡此誤會而錯認覺知心意識之種種變相,作為不生滅法者,皆是墮於常見、我見中者,皆是誤以凡夫境界而錯認為已證聲聞初果境界者。

  二者,俱生分別我見亦可由此現觀而斷除之。俱生分別我見者,謂出生時之覺知心即已自動執著覺知心自我,亦自動執著處處作主之意根自我,由是緣故墮於意識俱生斷續我見之中,亦由是故轉墮於意根相續我見之中,此即是我執(意識對「意根相續常住不斷」之我見雖斷,但意根之自我執著心性仍未能斷除,要藉三乘見道後之斷我執觀行,確實修行才能斷除之,故名我執)。

三、如何斷我見

  意識心體者,舉凡現起時,必定會與五塵及法塵相觸,亦必定會與五種了別境界相之心所有法相應;又必定會有人間境界中五位(眠熟位、悶絕位、正死位、滅盡定位、無想定位)暫時斷滅之現象,當知符合如是體性之覺知心,必定即是意識心也。

  欲斷我見者,當先了知我見之意涵;我見者即是誤認意識心為常住不壞法,若將意識覺知心認定為常住不壞法時,即是墮於識陰我之中;以如是見解而堅執覺知心——意識——常住不壞者,如是見解即名我見。所以欲斷我見者,當先了知意識心,莫墮於意識心中而自以為不墮於意識心中,莫將意識心變相境界錯認為第八識如來藏境界,是故應先了知勘驗意識心之方法,方能真斷我見無於。如何勘驗所悟是否為意識心?答:可以增上慧學一切種智中所說較為粗淺之心所法勘驗之,即可正確勘驗。

  先說第一種勘驗法:觀察所悟之心,是否為覺知心?若是覺知心,則非真實心。復觀察所悟之心,是否能領受五塵與法塵?若是能領受痛癢冷暖之心,能領受色、聲、香、味之心。能了知法塵之心,當知即是意識心,不論所住境界相如何勝妙,都仍然是意識境界;綜而言之,若是一念不生之際,仍然能領受六塵、仍然能觸知六塵之心,皆仍是意識心。經言「無覺無觀,是名心性」,又言「一切諸法無覺無觀,無覺觀者是名心性」,又言「法離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又言「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如是所言離見聞覺知之開示,處處經中同此一說,是故所悟之心若是有見聞覺知而能觸知六塵者,當知即非勝義菩提心,當知皆是意識妄心也。此是初勘驗之粗法。

  次說第二種勘驗法:五別境相應之心所法。云何為五種了別境界之心所法?謂欲、勝解、念、定、慧。

  若所悟之心,是於六塵能起欲者,不論所起之欲是善法欲、或是惡法欲,皆是意識覺知心也;譬如住於定境中時,起欲希望常住定中而不受干擾,即是欲心所也;或是起欲更求勝進之定境,亦是欲心所;定中之覺知心必定與欲心所相應,則知此定中之覺知心乃是意識心也,何以故?謂第七識末那識心,不與欲心所相應;第八阿賴耶識真心,亦不與欲心所相應故,則知此一能與欲心所相應之覺知心,必定是意識心也。

  若所悟之心處在一念不生之境界中時,仍然能聞人說法而得勝解;於一念不生之時,聞聽他人命令或示意之際,仍然能起勝解而了知其意者,皆是意識心也。譬如有人正住於一念不生之靜坐境界中,忽聞父母師長呼喚,心中不必別起語言文字,即能了知呼喚自己者是父、是母、是師、是長輩,亦同時能了知呼喚自己之父母師長於呼喚時是惡心呼喚、或是善心呼喚、或是心喜而呼喚、或是心急而呼喚……等,皆不須在覺知心中別起語言文字、或者細心加以分別之後方知。由此可知一念不生時之覺知心即是意識心也,皆與勝解心所法相應故,諸佛菩薩於諸經論中都說意識心能與別境心所法中之勝解心所法相應故。由此證知:一念不生之覺知心乃是意識心。

  若所悟之心,對於曾經親歷之境界,能回憶、能憶念者;或於所念之佛,能生起憶念之念者,皆是意識心。譬如有人修習無相念佛之法成功者,覺知心常處於淨念相繼境界中而不起世俗法上之妄念,卻能繼續憶念所憶所念之佛或大菩薩,則知一念不生之覺知心是與念心所相應者,當知依佛菩薩聖教所說即是意識心也。又如有人修習念佛法門,打佛七之靜坐無聲時,正處於一念不生之定境中,然而卻無妨提起淨念憶佛念佛,保持自己對佛菩薩之憶念,當知能念之覺知心即是意識心;又如有人正在靜坐而處於一念不生之境界中時,忽然憶起往昔多年前所曾熏習之某一法義,心生歡喜;如是一念不生而又能憶念之覺知心,當知即是意識心也!何以故?謂佛菩薩經論中開示,凡能憶念之心即是意識;今觀定中能憶念往昔事之覺知心,正當憶起某事、某法等法,雖然仍無語言文字相,然而已是憶念往昔所經、所聞之事、之法也,故知能念之覺知心不論處於何種境界相中,都仍然是意識心也,常常與念心所相應故。

若所悟之心,能制心一處,或住於一種境界相中而不移動,或住於一種見解而不轉易者,皆是與定心所相應之心,皆是意識。譬如有人習定而有所成,能夠粗住於一念不生而不離五塵之欲界定中,如是制心一處而不移轉、不攀緣者,即是與定心所相應之心;如是與定心所相應之覺知心,當知即是意識心。若有人能安住於無覺有觀三昧中,乃至有人能安住無覺無觀三昧中,譬如安住於二禪等至位中,離五塵而安住於定中、清楚分明而無昏昧;如是離五塵而安住定中之覺知心,當知即是與定心所相應之心,諸佛菩薩於聖教中說,意識心與定心所相應,當知如是與定心所相應之覺知心即是意識心也!

  若所悟之心,是能了別五塵、法塵之覺知心者,即是與慧心所相應之心,即是意識心也。譬如有人正靜坐時,心中一念不生,忽然有人在室外言語,行者雖住一念不生之未到地定境界中,但仍能了知彼言語者為父、為母、為子、為女、為師、為長輩、為朋友,心中雖不起語言文字,而於甫聞之際即已了知,如是了知者即是慧心所也。如是一念不生而始終不起語言文字,即已了知之分別性,即是五種別境界心所法之慧心所,諸佛菩薩聖教中開示:如是與慧心所相應之覺知心即是意識心。真心不與如是慧心所相應故,末那識雖能有少分之慧心所法,但亦無能力了別彼言語者為誰故,亦唯能極少分了別法塵而無力了別對象為誰故;由是故知定中離於語言文字而能了別之覺知心,即是意識心。

  所悟之心若符合五別境心所法中之一種者,當知即是意識心也;不論彼覺知心有妄想雜念、抑或無妄想雜念,不論彼覺知心是一念不生、抑或有語言文字妄想,皆是意識心。由此檢驗而知是意識心者,則知應斷邪見:莫再如常見外道一般、莫再如民間信仰者一般,誤認此覺知心為常住不壞法。苟能實際觀行而非純依思惟,如是實際觀行而確實了知如是覺知心即是意識心者,是名初知意識體性之人也,當知已得煖法、頂法,而仍未斷身見、我見。

  正斷身見、我見之初果人,則是斷除了意識覺知心常住不壞之惡見,即是了知意識心確屬生滅有為之法者,方是斷除意識心常住不壞之我見者,方是證得聲聞初果者,方是大乘通教中之初果菩薩也!是故此時仍非是證果之人!是故了知覺知心即是意識心時,應當再進一步而觀意識覺知心之生滅易斷體性也。

詳細,請續恭閱:

19.觀行斷三縛結  http://www.a202.idv.tw/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100&extra=page%3D2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enlighten.org.tw/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2016年4月開課報名  / [每年四、十月都有新班開課]

http://www.enlighten.org.tw/newsflash/class


共修期間:二年六個月 費用全免

*開課後三個月內,都歡迎報名聽課*

即日起接受報名,欲參加者請向本會函索報名表 (103)台北市承德路3段277號9樓,或下載報名表

正覺各地講堂地址、電話、地圖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2013-11-20 5:45 am
找到無量心,才能真正的破我執,守著慈悲利他,自有因緣際會時
於因緣際會時一念觀心,注意力會從所見的形形色色,轉到包容形形色色的無量空間,繼而明白心即是無量空間

南無阿彌陀佛
2013-11-19 6:35 pm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
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得阿若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2013-11-17 3:06 am
用什麼方法破我執?
已有我執,則離之,不需破。
會有我執,是平時心態有愛欲,而累積成的。
平時生活,應機接物,都保持平常心,隨順因緣,無所得故,何來我執。

版主這問題問的好,屬實修題,能看出行者,對佛理參悟的程度。

破我執者,脾氣會很好,EQ很高,不會與人諍辯起我慢,也不會毀謗一切。
也不起邪心。或暗箭傷人。因為深知因緣而起平等心。

2013-11-16 22:57:32 補充:
了解諸法實相後
深知因緣而行菩薩道
= = = = =
此謂,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一開始為似菩薩
因尚執我而未平等
= = = =
見性者,乃言下須見,為何有似菩薩之境。尚執之情?

不必想
不必思考
自然就現前
= = = = =
此邪見,邊見!
六祖壇經云︰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2013-11-16 11:38 pm
要破我執 即觀 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非我。

觀色←無常、苦、空、非我。
觀受←無常、苦、空、非我。
觀想←無常、苦、空、非我。
觀行←無常、苦、空、非我。
觀識←無常、苦、空、非我。


於楞嚴會上迷惑阿難的魔女即是聞佛述不淨觀而能於佛前證得三果。

執心一破即能出離六道,若破不了則隨業流轉。

若知末法的根性,用執心念佛造淨業並發願往生亦可往生極樂一生成佛。

念佛法門,自得心開,不假方便。 念佛念到心中只有佛而不執有我也可破除我執。

佛即覺而不迷,而我則是無明之下的產物,一破生死無明即能不執我。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3-11-17 01:48:06 補充:
回應版主,心上有相即是想,
若住於我相之中則於心而論即落於我想之中而生我見。

故百物不思,即墮於外道之中。 而禪宗之無念指的是沒有妄想,並非無想。

所謂的念頭是自性本具的照見作用,
在照見作用之下與相真妄和合才變成妄識,
而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要等到妙覺才能破盡,
因此要先離相才能漸破生相無明。

既然六道眾生著相,就一定會對相生貪,故用不淨觀能證得三果。

要證得四果則一定要破執心。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3-11-20 22:38:45 補充:
破執著是在果上來說的,一破即破生死無明證得四果阿羅漢,
男女交媾即是由堅固的我執所產生的行為,故淫為生死的根本,
而禪是佛的心,四禪八定是外道定不可出離六道,
阿羅漢是九次第定,可出離六道,
而男女交媾是屬淫行,心才是根本,故淫心是更高的境界,
光是於相中、有想多看一眼的念頭皆是淫心,
楞嚴經云:修禪定者,淫心不除、塵不可出,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我等眾生自已末得度而想度他人者,
又於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應說此三無漏學於末法眾生。

2013-11-20 22:38:54 補充:
若證初果即有天眼通、天耳通,
若證四果即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若明心見性即證得法身,沒有什麼悟後起修的道理,
從境界上的能力而言,如果連一通都沒有,表示連初果都沒有證得,
但佛門裏面又絕不以神通來接濟世人,因為天魔鬼神也有五神通,
但就是沒有漏盡通,所謂的漏盡通即是煩惱盡而能自在出離六道。

2013-11-20 23:07:56 補充:
破我執是二乘法,
阿含經教導的方式是觀 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非我。

大乘之中因為已能解二乘而不執,故心中沒有 人、我、眾生、壽者,
也沒有在對立法中的降魔之舉,因為已入萬法心現識變之境。

若二乘不能解,解出來的大乘皆為頑空。


平時生活,應機接物,都保持平常心,隨順因緣,無所得故,
這個在理上來說是已破我執之境並行大菩薩隨緣妙用之行,
理可以頓悟,然「事」還需次第盡。


事上有很多細微魔事,故要依楞嚴才能入如來大定。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3-11-16 4:12 pm
打禪話頭 跟正宗禪宗祖師達摩.慧能 八竿子打不著

我不會 更不想學


去停屍間 摸摸屍體

不然拿解剖器官 觀察會不會動

你就知道 諸法實相 我無性 就在上頭

2013-11-16 08:30:58 補充:
不過一般人可能比較没有辦法去試驗吧
================================
我師父跟驗屍官很熟

上回帶我拿摘取的人頭 我吐幾天就醒了

怕的話 去市立火葬場 看人撿骨 也是好辦法
2013-11-16 4:09 pm
提出實際看法,對每日睜開眼,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看出去及思考的一個情況,到底要如何做,可以破除或降低這個我執?

讚嘆! 讚嘆!

您的題目已經提示答案了:
向內"看(觀察)及思考"
漸漸的降低我執,最後成就而無我執。

如何向內"看(觀察)及思考"呢?

借觀察自己的身心(五蘊),熟悉自己的身心(五蘊),來達到無我執。

因為我執(對色受想行識的執著)的展現,也就是五受蘊(對色受想行識有執著)的展現。觀察,熟悉自己的身心(五蘊),久了,您就會生智慧,而漸漸的降低我執,最後成就而無我執。

感恩! 感恩!

2013-11-16 08:24:38 補充:
什麼叫外道:
心外求法

在文字、觀念、修法、善惡等等打轉的,不一定是外道,但很有可能是。

若向內如實的觀察自己的身心(五蘊),熟悉自己的身心(五蘊),您會親身體驗,日積月累漸漸的降低的實際情形。

討論太多,又可能變成心外求法了。

在討論的過程及一天中所有的做人、處事、吃飯、睡覺,時時都向內如實的觀察自己的身心(五蘊),也就是所謂的修習四念處。

感恩! 感恩!

2013-11-16 09:32:36 補充:
為什麼修習四念處就會生智慧呢?

修習四念處,向內如實的觀察自己的身心(五蘊),熟悉自己的身心(五蘊)。您可觀察到"苦集滅道",現觀四聖諦,生智慧。

觀察自己的身心(五蘊),知道,自己有某些想法或思維時,自己的不安就出現在腦中。知道,這些想法或思維中斷時,不安就消失了。有這種智慧之後,您不會讓不安的想法或思維在您腦中繼續的。當您更有智慧時,就算這些不安的想法或思維在腦中相續,也不會影響您。

感恩! 感恩!

2013-11-19 08:13:53 補充:
意見031
由Brightman. ( 初學者 5 級 )善知識發表的

讚!
2013-11-16 12:45 pm
呵呵呵~用方法破我執只是在更加突顯我執,
你執著一個境像時有需要用到方法嗎?
我執的形成有透過什麼方法嗎?
如果沒有,那你瞎忙些什麼破我執的方法?
愛執不執而已。

2013-11-17 02:42:23 補充:
michael大德法安:
您所舉的那些例子,我個人是覺得那只是對治分別我見的層面問題,
對於削弱俱生我見之執的層面來說,實在說不是能有方法來行的,
也可以換個說法,此行乃不行而行,並不是提到行就一定是要去做些什麼方法,
那叫「做病」,還滅的本質就是如此,系統理論或方法都是俱生我執之後的產物,
它只能對分別我見的止息層面起上作用,在分別我見徹底止息後證初果以上才有能力
對治俱生我見,但是這一直到四果向的行門之行,意識心產物的方法或理論是派不上用場的,就只是行深不執...

2013-11-17 02:43:12 補充:
理論至此只能用來驗證,並無所謂的可行方法,俱生我執是在意識形成之前,
一切的意識活動都是建立在我執上,更別說建立在意識上的行為能用來削弱俱生我見之執。
2013-11-16 8:56 am
用什麼方法破我執?
-----
以因緣法、緣生法破我執。


我執,即是我見、身見。

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

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
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
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
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2013-11-16 08:18:58 補充:
那在實際生活中,是否都不能有自已的相法
-----
我執我見         → 依大腦認識的世界而說

斷除常、樂、我、淨的妄見 → 依現實的世界而說



達到佛說:一法不立的境界?
-----
佛陀是這樣說的…
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
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

如果心中没有想法
如何能開啟智慧?
-----
就佛門就言
所謂的智慧、智、慧、聖智、聖慧是指 → 如實知四聖諦

2013-11-16 08:22:26 補充:
修佛那麼久,如果有破那麼一點點無明
-----
《雜阿含》334經
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
緣耳、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
緣鼻、香,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
緣舌、味,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
緣身、觸,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
緣意、法,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

2013-11-16 08:23:07 補充:
修佛那麼久,如果有破那麼一點點無明
-----
《雜阿含》251經
所謂無知,無知者是為無明。
云何無知?謂眼無常不如實知,是名無知,
眼生滅法不如實知,是名無知。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如是,於此六觸入處如實不知、不見、不無間等、
愚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2013-11-16 10:24:43 補充:
我的意思是「我們都還是有自已的想法』
不是嗎?
-----
在現前緣起而遷流不止的五蘊中……
是找不到有個固有、存有、自我性的『我』可以常存不變的。

朋友會覺得有「自己」的想法,那只不過是個作用而已。

其實緣起的想法是有,但沒這個人「自己」在一處可以常存不變的「想」。

2013-11-16 10:25:09 補充:
根、境為緣而生識,根境識俱足生受、想、行。
【色蘊】  【識蘊】    【受蘊想蘊行蘊】

時時觀察六觸入處的緣起,即可得正知見 → 五蘊是因緣生

因緣生 → 就不是恆常

因緣生 → 無常

在無常、敗壞、磨滅、遷變不止的緣生法【五蘊】……
找不到任何一法可以常存永住不變的
所以佛說 → 緣生法非我亦非我所。

2013-11-16 10:25:30 補充:
如此
佛的教導
以「白話」來說
要如何最如法?
-----
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
精進不放逸的觀察身心(五蘊)是如何緣起?如何生起?如何發生?如何集起?
而觀察五蘊的入手處,即是從六觸入處下手。


不止觀察五蘊是如此,修四念處也是如此。

於五蘊觀生滅、於六入處觀集與滅、修四念處

其實不管說法如何,其入手處皆在六觸入處,觀十二因緣的集法與滅法。

於六觸入處, 正思惟【 如理作意、修因緣觀】,就是【 明】。
於六觸入處,不正思惟【不如理作意、修因緣觀】,就是【無明】。

2013-11-16 10:25:47 補充:
回到標題 → 用什麼方法破我執?

佛陀於《雜阿含》296經說的非常清楚明白

以因緣法、緣生法的正知善見…
才能離三心、破除四見【我見、眾生見、壽命見、忌諱吉慶見】

2013-11-16 11:08:23 補充:
佛陀的核心教說是因緣法、緣生法。

佛陀說緣起無常,無常是破除眾生恆常的妄見。

佛陀說緣起非我,非我是破除眾生有我、固我、自我、存我、真我的妄見。

佛陀從來不曾說本來無常或本來無我,那不是釋迦佛陀說的。



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諸法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非無因生,是故知緣生。


收錄日期: 2021-04-11 20:07: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116000016KK001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