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傳對 (基隆)的貢獻

2013-11-15 2:50 am
老師又要我們查資料了這次還有指定人物 我想請大家幫幫我 找劉銘傳對基隆的貢獻

回答 (3)

2013-11-15 5:44 am
✔ 最佳答案
劉銘傳於一八八四年(光緒十年)七月十五日(舊曆閏五月二十八日)抵台督辦軍務。他認為台灣的海防和近代開發認為是不可分離的兩大改革方案,而宣佈防備、練兵、清賦、理蕃四大政策。他入台時先抵達基隆,於是就先到基隆砲台逗留數日,經過詳細考察海防,於舊曆五月三十日始台北城。到台灣最先著手的也是有關「防備」事宜,把基隆.淡水.安平.高雄四港的砲台加以重新裝備,從外國購來新式大砲而加強其防備效能。

1885年光緒帝特命劉銘傳為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來臺後重新整編與增設地方郡縣制度,除臺北府外,又將臺灣府改為臺南府,其中原屬淡水廳的雞、金、貂、石四堡劃歸基隆廳,在他的「台灣郡縣添改撤裁摺」中提到「基隆為台北第一門戶,通商建埠,交涉紛繁,現值開採煤礦,修造鐵路,商民紛集,尤賴撫綏;擬分淡水東北四保之地,撥歸基隆廳管轄,將原設通判改為撫民理番同知,以重事權。」

在劉銘傳的「條陳臺澎善後事宜摺」中,有關基隆的是「臺澎防務,急宜設籌也。…基隆、滬尾兩口,雖能停泊兵輪,尚多山險,如有水雷、大砲,設防尚可為功。」所以在劉銘傳眼裡,基隆是個可攻可守的台北港門,應加強砲台防務,所以他在中法戰爭後增設許多新式砲台,引進西式阿姆士頓大砲加以夙守,除此之外又在基隆與滬尾設置「水雷營」,並留「銘字四營」駐守基隆,研習洋槍洋砲,加強訓練。

劉銘傳對台灣是採取積極的態度來建設台灣建設,除了防備.撫墾.清賦之外,最重要的是鐵路建設,他建設從基隆至新竹的縱貫鐵路為達此目的,招集商股銀一百萬兩。同時亦得滿清中央的醇親王奕匡、李鴻章支持,建設了全中國第一條官辦且運客的鐵路。穿越基隆獅球嶺的這一段鐵路是以隧道方式貫穿,從光緒14年春天動工,到16年夏天完工,費時30個月,工程非常浩大。

此外電報線也在光緒十二年完成台北基隆間架設。港務與郵務也開始結合,可通船至上海與福州。其他政務則依省縣分治原則,劃分基隆廳自理。據說當時基隆計八萬多人口。

基隆雖彈丸之地,人口也不多,然因為煤礦、港灣的地利而備受劉銘傳矚目,今天,我們在基隆的砲台與隧道前緬懷前人種種,還是相當敬佩劉壯肅公的智慧、為人與魄力。在基隆市現地,還有一條路叫劉銘傳路;一所國中稱銘傳國中。可見相關之深,緬懷之切。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2013-11-15 9:32 pm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大清帝國重新啟用劉銘傳,派其以福建巡撫身分督辦台灣軍務。劉銘傳到台後積極整備岸防,曾一度擊退登陸基隆的法軍;後坐鎮臺北府城,由於滬尾之役湘軍孫開華等部挫敗了法軍攻佔臺北的行動,加之基隆疫病流行,終使法軍放棄攻佔台灣的計畫、撤往澎湖。

中法戰爭落幕後,大清帝國於1885年決定在臺灣建省,劉銘傳便成為其首任巡撫;然而在改制的過渡期間,巡撫劉銘傳與原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即台灣的實際統治者(台灣道)劉璈(湘軍出身)之間權責歸屬不明,加之保台戰功之爭深化兩人間的派系矛盾,終於演變成二劉間「你死我活」的政爭。撫道之爭雖以劉銘傳的政治勝利告終,劉璈獲罪被流,但過程中涉及冒功、誣告劉璈,給劉銘傳的官聲及在台治蹟蒙上了陰影。

劉銘傳採用慘無人道的武力征討,或是欺詐誘殺不斷,臺灣原住民不是被滅族,就是逃離原本的活動領域,往深山遷徙。劉銘傳並將漢人移往臺灣原住民區域,剝奪原住民生存空間,也導致原漢關係的緊張不斷。知名文學家胡適之之父,曾任臺東直隸州知州的胡傳,曾對劉銘傳的「開山撫番」留下如此嚴厲的評語:

「臺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每年虛糜防餉、撫墾費為數甚鉅。明明無絲毫之益,而覆轍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豈非咄咄怪事哉!」

劉銘傳對臺灣建設的規劃,原以軍事為先,除希望在島上建立戰時可以自給的軍工產業外,同時對大清帝國亟陳在臺灣建立海軍力量的迫切性;但受限於財政條件,只能先從興利的近代化實業及增加稅收兩處著手。除建設多處砲台、兵工廠等現代化軍備外,[1]他同時推行多項基礎建設,包括鋪設最初的台灣鐵路(初期僅大稻埕到錫口段完工通車)、福州和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間的海底電纜,辦理電報、煤務、郵務……等;此外,動用大量軍力「開山撫番」、清丈全省田賦等,以期就地為防務及新政開拓財源。然而在推行上述新政的過程中,臺省財政負擔大增,規劃或經營不善、官員貪污等問題一一浮現,甚而引發了民間的反抗——1888年彰化縣就因清賦問題而爆發以有力鄉紳施九緞為首的叛亂——最終只有少數新政項目得以持續推展。

1891年劉銘傳告老還鄉,臺撫一職先由布政使沈應奎署理,再由原湖南巡撫邵友濂接任。總結劉銘傳駐臺六年,始終未能建立游弋台海的海軍艦隊,而他為開拓財源而興辦的近代化實業,其深度、廣度也頗有限,但仍開啟了臺灣官辦近代化建設的先聲,是清治二百十餘年間治理最為積極的一段時期。

1894年,清日甲午戰爭開啟,奉令率軍二萬駐守於今北韓鴨綠江畔,日軍竟繞過劉部頗啟人疑竇。

1896年底,劉在家病逝;身前著述有《劉壯肅公奏議》及《大潛山房詩稿》刊行問世。
為了紀念劉銘傳在臺灣的建設,以其名命名的機關包括位在臺北市的「銘傳大學」及銘傳國小,基隆市的銘傳國中,以及基隆市的「劉銘傳路」(在仁愛區愛七路、愛九路間)等。臺灣鐵路管理局也曾在1950年代初,將縱貫線北上2次對號特快車命名為「銘傳號」。

(1)擴大撫番:改善原住民生活,畫明漢山地界,不准軍民侵凌,並於台北設番學堂,贈與衣食、教算學、漢文、官話、臺語及起居禮儀。
(2)增設郡縣:除臺北府外(府城於1884年建成,)又將臺灣府改為臺南府,另於中部(臺中彰化橋孜圖)置臺灣府,並擬定省會,全省增至三府、三廳、十一縣、一直隸州。(臺北府、淡水縣、新竹縣、宜蘭縣、基隆廳、臺灣府、臺灣縣、彰化縣、雲林縣、苗栗縣、埔裏社廳、臺南府、安平縣、嘉義縣、鳳山縣、恆春縣、澎湖廳、臺東直隸州)
(3)清理賦稅:設官銀局,造銀幣每年數十萬兩(這是臺灣自造銀元之始) 。
(4)發展交通:1891年基隆、臺北鐵路通車(全中國第一條運客鐵路) 先後添購輪船八艘,遠達南洋,連接南北電線,及於福建,擴充基隆煤礦。
(5)推廣農業:鼓勵種茶、棉、桑等經濟作物、養蠶並拓展水利灌溉設施。
(6)設新式學堂: 1885年在臺北大稻埕六館街創「西學堂」,是臺灣第一個新式學堂, 1886年在大稻埕建昌街設「電報學堂」。
(7)電燈電報:完成建省工作(1887年),為臺灣近代化奠定相當基礎,臺北府首先有電燈。
參考: 維基百科
2013-11-15 3:31 am
自己上網查資料八你 現在有google和維基很強了好媽


收錄日期: 2021-05-04 11:47: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114000010KK061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