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人物書籍?

2013-11-07 2:48 am
有邊啲書係講清朝/民國個時嘅歷史人物架?(最好係淨係針對1個歷史人物嘅書)(唔要小說)

可唔可以比埋書名同出版社名我?

thank you so much :)

回答 (1)

2013-11-07 3:03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96232278947

誠品網路書店

- 機智才子紀曉嵐

作者 / 劉俠 出版社 / 小倉書房出版日期 / 2013/11/07商品語言 / 中文/繁體裝訂 / 平裝定價 / NT$230售價 / 85折, NT$ 196

內容簡介紀昀,(1724─1805),清學人、文學家,字曉嵐,河北獻縣人,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隨著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播出,紀曉嵐的大名現下已是家喻戶曉。

道統中國人的處世之道,就凝聚在一枚小小的古銅錢中,外面圓圓的,中間是棱角分明的方孔。它寓示著「外圓內方」的做人道理。方和圓,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理解,有不同的定義。方,做人的正氣,優秀的品性;圓,處世的技巧,圓滑的行動。方,原則性;圓,靈活性。方,有棱有角;圓,圓滑世故。方,個體與群體的對立;圓,個體與群體的統一等等。

一個人如果過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將碰得頭破血流;但是一個人如果八面玲瓏,圓滑透頂,總是想讓別人吃虧,自己占便宜,必將大叛離親。因此,做人必須方外有圓,圓中有方,外圓內方。成功要訣就是精通何時何事可「方」,何時何事可「圓」,「方」「圓」如何相濟。

紀曉嵐身處清朝由盛而衰、由治而亂的過渡時期,以天縱之聰明,在複雜多變的封建官場中,隨機應變,方圓相濟,上得天道,下媚黎民,生前顯赫,死後留芳。他傳奇般的成功就在於他巧妙地將「方」與「圓」有機地結合起來,達成了天理與人欲、品德與才華、生活與事業、為學與為官等一系列看似對立的事物之間的高度統一。從方圓的角度來看待紀曉嵐的為人處世之道,可以發現︰

就人際交往而言,紀曉嵐認為,一個人與最要好的朋友之間,也有對立面;與最仇恨的敵人之間,也有倚賴面。處理好人際關係,主要就是根據彼此倚賴面大還是對立面大,巧妙地把握「方」與「圓」的轉化。

就事業與生活的關係而言,事業宜方,生活宜圓。紀曉嵐認為,只有自由自在的人生才能快樂無比,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恬淡自守、清心寡欲是一種高尚的氣節,然而過分冷淡避世,則會毫無抱負,無法救助世人,報效天下。嘔心瀝血,兢兢業業是一種美好的品德,然而過於忙碌苦做,則會喪失人生樂趣,無法陶冶情操。

就思想與行動的關係而言,思想宜方,行動宜圓。人的思想往往與行動有著很大的距離,思想上考慮成熟的東西有時卻無法轉化為行動;情感也往往與理智不能和諧,理智上認為正確的,但情感卻執拗地與它相抵觸。紀曉嵐認為,要解決這種矛盾,就要以行動之「圓」助思想之「方」,要善用高尚的思想來提升行動的價值,善用圓滑的行動來落實先進的思想。

就天理與人欲的關係而言,紀曉嵐認為理就在欲中。宋明理學家的一個基本理念,是將天理與人欲視為對立,要體現天理,就必須排斥人欲。紀曉嵐認為這無異「以理殺人」,「理者,存乎欲者也。」、「理者,情之不爽失者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主張以情來統治理。他不僅僅停留在理論上,而是和魏、晉時的知識分子一樣,把理論在行為中付諸實踐,其放蕩與曠達,與阮籍、嵇康有神似之處。

就德與才的關係而言,紀曉嵐認為,看其事功。儒家道統,重德而輕才,司馬光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曹操心目中「賢」的標準,恰與儒家所持者相反,重才不重德。曹氏認為有德行的人,未必能進取,能進取的,未必有德行。紀曉嵐認為︰有德行中的偉人,也有功業中的偉人,漢、唐英雄,於德行雖有虧,但他們創造了歷史,影響了人類的命運,我們不應忽視其偉大之處。

就為學與為官的關係而言,紀曉嵐認為,做學問要方,做官要圓。做官與做學問並不矛盾,方圓相濟,相得益彰。紀曉嵐不僅在學術上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仕途上也志得意滿。這與他善於運用方圓之道是分不開的。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當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時,待人接物應嚴正剛直,當政治黑暗天下紛亂時,待人接物應圓滑老練;當國家行將衰亡的末世時期,待人接物就要剛直與圓滑並用。

當然,紀曉嵐隨機應變的方圓之道還有很多,打開本書,你可以細細品味,領略其精微神奇之處,相信你一定可以從中悟出適合自己的方圓成功之道。


收錄日期: 2021-04-16 16:16: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106000051KK0014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