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楚漢戰爭”雖然過去了2000多年,但細讀《史記》就不難發現,劉項成敗對後世有啟示意義。那麼,劉勝項敗的必然因素是什麼呢?
第一,項羽的本性過於自負。在項羽眼裡,他人均不足道,所以他事必躬親,弄得自己很辛苦。項羽不知道分工,不善於用人。所以項羽是逢戰必到,疲於奔命,而韓信與陳平因得不到發揮重用的機會,跳槽到競爭對手劉邦;真正忠誠的范增老師及鍾離味因流言蜚語而不信任得不到重用。項羽相信那些自己的親戚朋友及重用對自己有恩的人,而有才華能力的人因得不到重用而跳槽,對忠誠的人又不信任大加防範。
項羽雖有大志,儘管他“力能扛鼎,才氣過人。”但他的個性品質決定了他不能吸納並重用人才,他必然會成為孤家寡人。也就是說,項羽的個性好發怒,漠視他人,不能任用英才,不能與人分享成果。正如陳平所說:“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也就是說項羽是不願意給功臣封賞爵邑的。正因為這樣,所以他手下沒有能夠為他出謀劃策的人才。韓信、陳平、英布等原來都在項羽麾下,但後來都跑到劉邦麾下去了。
韓信為什麼要跑到劉邦哪裡去呢?因為韓信“數以策幹項羽,羽不能用。”陳平又為什麼要離開項羽呢?當時,項羽派陳平攻打殷王,迫使殷王降楚,於是項羽拜陳平為都尉,可是不久漢王劉邦又攻下了殷。勝負本來是兵家之常事,可是,“項王怒,將誅定殷者將吏。”於是陳平“懼誅,乃封其金與印,使使歸項王,而平身間行杖劍亡。”(《史記卷五十六》)
英布本來屬項羽,可是後來卻被劉邦勸降了。英布為什麼會被說動呢?實際上就是因為項羽不願意與人分享成果。彭越本來是在觀望的,開始他不屬於哪一邊,直到項羽入關,“彭越眾萬餘人毋所屬。”對項羽來說,這是爭取彭越的好機會,可是項羽放棄了,彭越被劉邦收編了。最後連范增也被離間了。項羽手下本來就少智慧之士,而且項羽又不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這樣的人怎能成功大事業呢?所以,項羽雖常勝,人卻越打越少;劉邦雖常敗,人卻越戰越眾。
再者,趙高曾獻計於秦二世,說欲鞏固其統治,唯有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而項羽在分封時正是這樣**。驕橫的項羽便虛尊懷王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他又大行分封,封了十八個諸侯王。他的分封完全不按功勞的大小,而是以親疏為序,項羽大搞分封制,完全違背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秦朝滅亡的原因在於它的統治太殘暴,項羽好殺戮使得項羽大失民心。鴻門宴後,項羽入咸陽,確實大開殺戒,“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項羽打算離開咸陽東歸時,有人勸他說:“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可是項羽不聽,反而認為“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項羽要衣錦還鄉了。可見項羽毫無戰略眼光。公元前206年是項羽最失民心的一年,他先是“使人遷義帝”,接著又“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義帝是一面凝聚人心的旗幟,殺掉義帝就相當於自己砍掉了這面旗幟。接著又殺掉了韓王成。公元前205年冬天,項羽與田榮戰,“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這樣就導致了“齊人相聚而叛之。”
個性品質和智慧的融會決定了對事件的處理方式,不同的處理方式有著完全不同的後果。能不能收取民心是爭天下者能否成功的根本。這也是劉勝項敗的決定性因素。劉邦的個性品質和智慧決定了劉邦的處事方式很理智而有戰略眼光,所以劉邦往往得民心。劉邦即使有不當之處,總會有謀士為其指正,劉邦也願意聽取,所以劉邦的失誤就會大大地減少。項羽的個性品質和智慧決定了項羽的處事方式總是憑意氣而缺少戰略眼光,因而常常失去民心。如果項羽有不當之處,那就只能錯下去了,因為沒有人能夠為其指正,即使有人指出來了,項羽也不會聽取,所以項羽的失誤就無法彌補了。
總之,劉、項成敗給我們的啟示,起碼有以下三點:
第一,欲成事者必須具有寬大仁愛之心,這樣才能得人心,引人才,切莫嫉賢妒能,目空一切;
第二,欲成事者必須善用人才,聽智者之言,用智者之智,切莫閉目塞耳,剛愎自用;
第三,欲成事者必須培能益智,深謀遠慮,只有這樣才能臨事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