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明末清初是中國歷史上東西方文化接觸和交流的時代。其時,隨著耶穌會士的東來,東西方在宗教傳播之外,火器技術也有了較為深入的交流。此時傳入的歐式火砲——中國人稱之為“紅夷大砲”,該火器的技術性能遠勝於中國的傳統火砲,在此時的國內外戰爭中得到了大規模的運用,其裝備的數量、在攻堅中的被重視程度以及火器的操縱理論與技術,越來越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康熙初,因戰事減少,造炮規模一度銳減。但1673—1681年間為消滅三藩之亂,1681—1683年間為統一台灣,1685—1686年間為同沙俄侵略軍開戰,清軍掀起了第三次造炮的高潮。據《清朝文獻通考》載: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為清政府製造火砲共計566門,隨後,清政府在紫金城內的養心殿造辦處、景山和鐵匠營設立炮廠,所製槍砲專供皇室和滿八旗之用。康熙一朝共造炮900多門,工部下設的火藥廠每年的生產量達50餘萬斤。這些炮藥裝備於清軍中,在幾次關鍵性的戰役中,均起了巨大作用。康熙三十年(1691)建立了專門裝備鳥槍、火砲的火器營練習火砲,掌皇帝的守衛扈從。營兵從滿州八旗中抽調,共轄官兵近7800餘人。它的建立,標誌著清代砲兵兵種的正式成立。此時紅夷大砲在中國的發展無論是造炮規模、數量、種類,還是火砲的性能和製造技術,都已登峰造極。
但是,三藩之亂平息後,清朝利用紅夷大砲定台灣、逼沙俄,平噶爾丹,並西藏、青海,周圍已無敵手。自以為八旗軍驍勇無比與火砲技術天下無敵,此後就不再注意武器的改進和發展。此後各屆朝廷都沿襲康熙朝之例,對火器製造進行專橫的控制。1792年英使馬葛爾尼奉英王喬治三世之命使華,自此揭開了近代中英兩大帝國相互接觸、認識的序幕。在帶來英王送給乾隆的禮物中,就有顯示英國軍事力量的艦炮模型及槍支,但乾隆對此毫無介意,著人送人圓明園車庫封存。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時,侵略分子們見到英王送給乾隆的馬車和榴彈砲,仍然零件俱全堆積著,他們驚詫清政府據有這些火砲,卻從來沒有設法改善它的性能。紅夷火器知識和技術的傳承失調,也顯露在許多方面。如嘉慶四年(1799)曾改造160門前朝的“神樞炮”,並改名為“得勝炮”,經試放後發現其射程竟然還不如舊炮。
西洋火器的東漸,儘管使中國的火器界有機會較系統地接觸了西方火器,使在走向衰落過程中的中國火器科技出現了一次復興。但是,從它引進後的200年間,紅夷火器從本質上沒有大的發展,此是由下述一系列因素使然:
1.從根本上講,中國封建社會後期長期落後的生產方式製約了火器技術向更高階段的推進。
2.從主體的能動性方面來看,火器製造受到了最專制的封建王朝的嚴重束縛。
3.從火器理論的重要性來看,受明清兩朝的火器界沒有理論、實驗、技術這三者之間循環加速的內在機制的製約,是其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4.清統治者長期對中國火器持夜郎自大的心態,也是其得不到發展的一個原因。
清八旗軍崛起於遼東的後金,幾經征戰殲滅關外明軍主力,也獲得了對關內明軍作戰的火力優勢。清軍入關後,火器都處於優勢地位,農民起義軍、南明政權以及各地抗清民眾都不能抵擋清軍統一全國之勢,清軍長時間在統一戰、割據戰和農民戰爭中的火力優勢和一連串的勝利使清朝統治者滿足於現有的火砲鳥槍和弓箭刀矛等冷兵器,自詡“以武功開國,弧矢之利精強無敵”,反復強調騎射“乃滿洲之根本”,不願組織研製新型火器,改善軍隊裝備和國防設施。之後由於對外封閉,不了解世界的另一端所發生的巨大變革,危機意識淡漠和戰略需求不足,幾乎使古代中國的火器業軍事革命難以開展下去。同時,這種對火器持夜郎自大心態的背後,必然伴隨輕視發明創造和閉關鎖國的政策,隔斷東西方火器理論與製造技術的交流管道。這就使得在清代許多火器研製者創造性的工作得不到政策上的扶持和社會尊重。
2013-11-08 21:18:41 補充:
http://bbs.tiexue.net/post_5738160_1.html
明清王朝紅夷大砲的盛衰史及其問題研究
http://tieba.baidu.com/p/2134971933
徐光啟與紅夷大砲問題研究
http://ch.dili360.com/jcjx/2010/1104271.shtml
紅夷大砲:誤國的利器?
http://www.ihp.sinica.edu.tw/book_page/download/81-4-3.pdf
明清之際紅夷大砲
在東南沿海的流布及其影響